网络条件下的校对工作与校对人员素质
2012-04-29王丽
王丽
【摘要】网络化促使校对职能从单纯的校异同扩展到校是非,从对着原稿校对到无稿读校,校对工作成为编辑工作的延伸和补充,对校对人员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百科全书图书网络化网络校对人机结合校对
【中图分类号】G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853(2012)03-0049-02
网络时代,越来越多的人从传统阅读方式转向网络阅读,借助网络查阅资料、休闲娱乐等,给出版业带来巨大挑战。网络化成为出版业的一种发展趋势,图书校对模式逐步转变为网络校对模式,校对方式和方法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1网络校对与传统校对的区别
网络校对脱胎于纸稿校对,是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与传统校对工作相比,网络校对在校对的对象、重心、校对人员的修改权限及责任方面都有很大不同。首先,传统校对面对的是纸质原稿、录入稿,网络校对处理的是电子文档。其次,传统校对一般是“死校”,即校异同,主要任务在于发现和改正录入稿和清样与原稿不一致的地方,对原稿存在的是非问题,只需提出而不需要修改。网络校对既要校异同又要校是非,且重点是校是非。第三,网络校对条件下,校对人员的修改权限扩大。在传统校异同过程中,如果校对人员发现不同点,只需用笔标注出来,无需考虑如何改正,不用承担什么责任。网络校对扩大了校对人员的修改权限,除没有把握和重大问题须请示外,其他问题可直接改正。因此,网络校对条件下,校对人员的责任加重,既要直接判断文字、语句、语法、标点、版面常识等方面的差错,也要承担查找编辑工作中的“漏网之鱼”的责任,其编辑职能明显增强。
2网络化使校对工作的编辑职能增强
随着稿件编排逐步电脑化及多媒体电子出版物的兴起,部分传统意义上的校对工作逐渐转移给作者和编辑人员。同时,由于中文校对软件的运用,单纯的人工校对模式转变为融入工校对与计算机校对为一体的校对模式,传统校对工作环节“三校一整理一核红”的一些任务也可以由计算机来完成。但这并不意味着校对工作会减少或终结,相反,出版网络化以后,校对工作的难度更大,质量要求更高。
出版网络化之后,读稿成为常用的校对方式,校对被赋予检查、审读及部分传统编辑工作的职能。编辑审读、加工稿件时,注意力一般放在内容的连续性和准确性上,容易忽略字词用法,有时在编辑修改、录入过程中还会出现错误,这都需要校对仔细把关。校对的职业敏感,使其在面对校样时总是抱着质疑心理,并能利用特有的观察方法和对比方法,发现原稿中存在的知识性和逻辑性问题,找出校样上的差错、遗漏和不妥之处。从把关意义上讲,校对工作是编辑工作的补充和延伸,校对从属于编辑范畴。校对工作编辑职能的加强,不仅是出版网络化使然,也符合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在网络化条件下,校对人员不仅要充分发挥校对工作“校异同”的作用,而且应该从选题策划开始,就和编辑一起参加与稿件相关的各种活动中,从而清楚了解稿件的来龙去脉,更好地承担“校是非”的职责,使校对工作真正成为编辑工作的延伸和补充。
3网络化对校对人员的素质要求
网络化条件下,校对工作担子更重,难度更大,对校对人员的素质要求更高。校对人员除必备的基本功外,还需着力加强以下几方面的修养。
第一,增强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编辑属性的增强,要求校对人员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把关意识,杜绝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相符或不准确的提法和观点。网络化校对在图书出版流程中基本上是最后一关,因而必须具有敏感的政治头脑和严谨的逻辑思维、细腻的语感和广博的知识,这样才能避免各类差错,保证图书质量。
第二,做一名杂家。一名优秀的校对人员应该是一个杂家。因为稿件涉及古今中外,国际国内,天文地理、政治、经济、法律、科技、体育等方方面面,这就要求校对人员一定要知识面广,专业知识过硬。
第三,不断学习业务知识。校对人员既要对文字负责,也要对版面是否规范负责,要在校对文章内容的同时注意核对每一级层标是否正确,字体、字号是否统一。因此,校对需要不断学习相关业务知识,以及时发现和堵住稿件中的各种错漏。
第四,加强计算机学习。校对人员要努力学习与校对工作密切相关的电脑网络知识和技能,否则很难胜任高科技条件下的校对工作。要通过学习了解网络校对的特点,改变传统校对中不适应网络校对的方式和习惯,掌握新的校对技能和校对软件。
总而言之,要适应网络化条件下的校对工作,校对人员一定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扩展知识结构,不断地自我完善和迎接新的挑战。不只是在校对专业上提高业务能力,还要在生活的点滴中充实自己,使自己具备优秀校对人员的技能。对于出版企业而言,对校对人员的专业培训和定期考核至关重要。同时,出版企业还应建立校对或校审“人才库”。这样,有了高素质的校对人才,才能使校对工作在网络出版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伯根,编辑出版论谭【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
【2】中国版工作者协会校对研究委员会,校对的学问:全国校对论文选集【C】,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