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武陵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的出版学思考

2012-04-29杨光宗龙亚莉

出版科学 2012年3期
关键词:武陵出版物民族

杨光宗 龙亚莉

【摘要】从出版学的角度探讨武陵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对武陵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武陵民族文化出版资源开发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从武陵民族文化资源出版开发的现状与前景看,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立足于民族特色,形成特色品牌,瞄准国内外市场需求;社会效益第一,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强化编辑创新能力,经典文化与时尚出版相结合:产学研并举,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关键词】武陵民族文化出版学资源开发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G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853(2012)03-0012-05

出版是从事出版物生产、经营等活动的社会行业,是精神文明创造的一部分。我国出版业是从事社会主义出版活动的社会行业,民族出版是我国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满足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历史使命。武陵民族地区是我国土家族的最大聚居地,有着十分丰富和珍贵的民族文化资源。但是由于武陵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对其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还无法尽善尽美,民族出版较为落后,仍然需要长时间的探索。

1武陵民族文化出版资源开发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1武陵民族文化出版资源开发面临的机遇

1.1.1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武陵民族地区的文化出版业带来契机

近年来,为了推动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党中央、国务院以及武陵区相关的省委、省政府颁布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2009年,国务院明确提出“协调渝鄂湘黔四省市毗邻地区成立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加快老少边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2010年,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将武陵山区确定为6个重点区域之一,纳入国家发展战略;2006年4月,湖北省下发了《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若干意见》特别提出要把民族地区作为全省扶贫开发工作重中之重予以扶持,认真开展“616”对口支援工程工作,即“1名省委省政府领导,率领6个单位,对口支援1个民族县(市),每年办6件实事”;2008年,湖北省委、省政府做出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战略决策;2011年2月湖北省委启动“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这些政策的出台,不仅是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机遇,也是文化发展的机遇。首先,在开发建设武陵山区的同时,有关武陵山区的各类图书必然引起广大读者的浓厚兴趣,因而有关武陵山区热点图书的开发,必然为武陵地区的出版业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一个新的增长点。其次,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武陵山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思想文化的支持,反过来,经济的发展又为思想文化建设、文化出版业的发展开拓出更多的需求和空间。

1.1.2全媒体出版为武陵民族文化资源的多形态开发提供了平台

全媒体出版就是把同一出版内容通过尽可能多的媒介渠道,用多种形态同时出版。全媒体出版包含的不仅是多媒介形态融合的全面出版手段,而且也是当前出版界日渐形成的全新的出版理念。武陵山民族地区以土家族、苗族、侗族为主体聚居的各族祖先共同创造了特色鲜明而神秘的武陵文化:一是以濮文化、巴文化、楚文化、苗文化、越文化为源头的原始文化;二是以土家族、苗族和侗族文化为主体的民族文化:三是以民间信仰和儒道释融为一体为特征的宗教文化;四是以贺龙、周逸群、贺锦斋、袁任远、廖汉生为首创造的红色文化;五是以土家族、苗族、侗族、白族服饰为标识的服饰文化;六是以沈从文、叶梅等为代表的作家文学;七是以湘西北“湘菜”和渝东南“川菜”为特色的饮食文化;八是以转角楼、吊脚楼、鼓楼和“三房一照壁”为标志的建筑文化,是中华多民族民俗文化中一方色彩瑰丽的活化石。过去单一的传统出版模式对武陵民族地区如此丰硕的文化资源没有做到完全开发出版,如今借助全媒体覆盖面最全、技术手段最全、媒介载体最全、受众传播面最全的优势,使武陵民族文化资源的全面开发和深度开发出版成为可能。

1.2武陵民族文化资源开发面临的挑战

武陵民族地区丰硕的民族文化资源突显了与众不同的特点,显得弥足珍贵。然而,它却因地处山区,发展起步晚、经济落后、人才匮乏等因素从整体上造成该区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瓶颈,给本区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1.2.1出版人才匮乏,开发力度不够

人才资源是一个地区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高素质的出版人才,是有效开发文化资源出版的关键所在。分析武陵民族地区的现状,造成出版人才匮乏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武陵民族地区属于老、少、边、穷地区,经济条件落后,人们的精神需求还落后于物质需求,教育落后,高新技术人才较少,出版专业人才更显不足。加之一些出版社经济效益较差,待遇不佳,国家扶持力度还有差距,以及出版体制等方面的原因,使外界许多优秀的出版专业人才不愿进。另一方面,新媒体出版对出版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出版人员难以胜任,造成武陵地区民族文化资源出版方面人才匮乏、开发力度不够,严重阻碍了该区出版业的发展。

1.2.2众口难调,读者市场狭窄

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各少数民族之间,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读者本身的文化差异和不同民族背景的存在不仅会产生文化隔阂,还会影响他们对出版物的认同和选择。每个民族都有自身的语言、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文化心理的独特性,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资源必定带有本地区民族的特色,众口难调,不是所有的受众都爱好少数民族文化,也不是所有的读者都爱阅读有关民族文化的出版物,从而导致读者市场的狭窄。

分析民族类图书的读者群,可将其细分为四部分。一是从小在母语环境下长大,一直在接受母语教育,有能力直接阅读本民族的文字图书的读者,是民族图书的主要读者。二是本民族身份,但已经不能直接用母语阅读,他们是少数民族题材汉文出版物的阅读群。三是相关民族问题的研究者,大多聚集在国内外各科研院所或高等院校,他们是民族出版物的主要创作者,也是其读者。四是一小部分少数民族文化的爱好者,这类读者零散地分布于国内外各个地区,但数量不多。

民族类出版物的读者层次较高,但需求弹性偏低,市场狭小且开拓难度大。无论是细分中的哪一类读者,都需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背景,或者对该民族文化有极大的兴趣,否则很难介入。

1.2.3开发成本高,出版运行困难

发展出版产业需要资金支持,经济是基础,但民族文化类出版物的市场占有量目前尚小,创造的经济效益不景气,无法给出版单位创造丰厚的收益,也因此不能给予资源开发坚实的资金后盾。武陵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资源纷繁复杂,多种多样,从开发到整理出版需要长久的过程,在此期间的制作成本也非常

高,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出版运行举步维艰。

受资金不足的影响,许多民族类图书出版机构难以处理好自主策划出版与合作出版的关系,造成出版监管机制不健全,导致图书品种结构严重失调、质量下降、图书市场混乱。成本高,无疑是武陵地区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的一大障碍。现在,工作人员的工资在上涨,出版印刷的纸张价格、材料费等都在上涨。高额的成本,只靠国家政策来维持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国家补贴也是极其有限的,补贴额度难以应对出版社的庞大支出。所以,当一项优秀的选题摆在眼前时,是否出版、如何出版,变成了一件难以决策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出版社很少敢于直接投入,积极策划有关武陵民族文化类的图书出版选题,一旦投入与产出不平衡,就会出现亏损现象,影响出版社的生计。因此,出版社对武陵地区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缺乏动力。

1.2.4科学技术落后,信息整合难度大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作指导,不仅开发速度慢,而且很难开拓出新的文化资源领域,即使有了好的出版选题,也难以高效率地完成出版物的公开发行。武陵民族地区的经济滞后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科技投入力度,科学技术不是很发达。信息的畅通程度是伴随着科技发展不断完善的,科技落后必然导致信息闭塞,任何成功的出版物产品运作都离不开对市场状况、读者需求的正确了解。信息传播网络不畅通,受众信息、市场状况无法传递进来,本地区的文化资源状况也无法为外界所了解。信息反馈不畅,内外沟通不足,对市场需求琢磨不透,信息整合难度加大,所开发的资源大多是零散的,不成体系,很难实现出版产品的开发和销售。

2出版过程中武陵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现状及前景

2.1开发现状

2.1.1开发总量少,深度开发薄弱

武陵民族地区民族文化资源丰富,但是对该地区民族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公开出版的图书总量少,而且多为学术研究专著,如湖北有《武陵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武陵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文献集成》《土家族研究丛书》《土家族文化研究丛书》《湖北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丛书》《恩施州民族文化研究系列丛书》《巴土文化研究》等著作及论文;湖南省湘西州编辑出版了《湘西民族民俗文化丛书》《苗族医学》《湘西苗族百年实录》;重庆市黔江区出版了“黔江民族文化书系”;贵州铜仁地区民族文化研究所科研成果《桃源铜仁·故事卷》《桃源铜仁·知识卷》等。这些书籍发行量少,影响小,社会认知程度不高,除此之外,对武陵民族文化资源的出版开发多为非出版单位印制的内部资料性图书,仅在武陵民族地区内部传阅。

此外,由于武陵民族地区资金短缺,出版人才匮乏,出版方单打独斗,无法形成合力,经济效益不佳,对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往往缺乏深度,使得一些深厚的民族文化遗产和优良的出版资源因此而流失。很多出版选题只是停留在对武陵民族地区的民族传统习俗的浅层次开发研究上,且只是一些零碎的开发,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也没有形成全方位的文化产业。

2.1.2原生态资源正在被“现代化”洗刷,民族特色不浓厚

原生态出版资源是指由一些出版社策划人员、编辑或研究人员挖掘的最原始的未经过改造并首先出版的文化资源。原生态资源是衡量对出版资源开发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准,也是体现民族特色的重要部分。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外来文化不断渗透,武陵民族地区的许多优秀传统民族文化已经变异,更有部分民族文化资源逐渐消逝,现已开发的许多文化资源都或多或少地打上了现代化的烙印,留有时代的足迹,原生态文化资源少。加之原生态文化资源的开发难度大,开发成本高,市场需求小等原因,许多出版机构没有能力也不愿意去开发,丰富的原生态文化资源就这样慢慢流失了。知识内容缺乏原生态特色,所形成的出版物便也不具备民族特色,无法突显民族文化神秘、优美、古朴的特点,很难形成自己的品牌。

2.1.3运作形式单一,影响范围小

由于地势闭塞,许多信息难以到达或者到达速度慢,时效性差,且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武陵民族地区的科学技术水平也相对较低。从近些年武陵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情况来看,资源开发的结构比例很不协调,结构形式比较单一,大多为抢救和整理民族文化类的图书题材,科普读物和日常生活实用类所占比例较小。

武陵民族地区经济不发达,开发手段和技术也还停留在原有的低水平线上,排版技术、印刷设备跟全国出版行业日新月异的生产手段无法相提并论。加之民族类出版物印数低、市场小,经济收效不大,许多零售商也不愿意担负民族类题材出版物的发行工作,从而导致发行渠道少,运作方式单一,影响范围也随之变小。目前,武陵民族文化资源的应用大多数还只是停留在纸质出版物等传统形式中,没有与网络、数字化等现代出版形式相结合,宣传造势不够,无法满足广大读者的多样化阅读需求。

2.2发展前景

2.2.1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

出版物选题资源是出版物知识内容的来源,主要包括作者资源、旅游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现实社会文化资源和国际出版资源等。

武陵民族地区是个巨大的出版选题资源宝库,其中旅游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现实社会文化资源都非常丰富,如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民族风情,还有许多名胜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武陵民族地区也不乏作者资源,如湘西凤凰的沈从文,是著名的文学家,以其自身的智慧和湘西特有的民族风情相融合,创作了《边城》这一不朽的文学经典。

武陵民族地区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为出版提供了可能性,也为出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就目前而言,武陵地区出版界乃至全国出版界对武陵民族地区文化资源的开发都还比较滞后,开发数量少,种类单一,还有很多文化资源有待开发。出版者可以利用多元转换法来开发武陵民族文化资源,即开发一种文化资源的多种出版形式,也可以采用滚雪球法,对某一种文化资源进行深度开发,使选题越做越大,出版系列丛书。

2.2.2民族政策倾斜,开发力度不断加大

2009年,国务院明确提出“协调渝鄂湘黔四省市毗邻地区成立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加快老少边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战略合作机制指出:“根据独特的区域民情,可划定土家族、苗族、侗族原生态环境文化遗产保护地,深度开发民俗文化,重点保护并传承民族民间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兴建高品位、规模化的民俗文化博物馆、民族历史展览馆等永久性文化工程设施,在区域内各区市县的共同努力下,使其成为全国首个集中连片的土家、苗族、侗族民俗文化保护区和中华民俗文化的重要研究地。”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武陵民族地区的出版事业取得了很大进步,也为武陵民族地区民族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提供了强大动力。首先是农家书屋、全民阅读、社区书屋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武陵民族地区出版事业的发展。其次是基于中南民族大学、湖北民族学院的南方少数

民族研究中心以及一些民族研究社会团体对武陵民族地区展开的学术研究,申报国家级、省级研究课题,开展民族研究学术交流会。近年来,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出版了《土家族简史》《梯玛的世界》《武陵土家人》等多部学术著作:张家界市土家族研究会出版了《中国少数民族风情游丛书·土家族》《湘鄂西土家族》等10多本民族研究著作。这些研究武陵民族地区科研成果的增加,无疑会刺激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加大开发力度。

2.2.3市场空白点大,开发前景广阔

随着国家对武陵民族地区在政策上的倾斜,该地区备受关注,武陵民族地区尚在使用少数民族语言的地方正在进行双语教育,民族教育也在不断得到改善,如湘西州凤凰县苗族在进行苗语交流的同时也学会了使用普通话。此外,武陵地区读者的受教育程度有所提高,阅读能力增强,加大了民族类出版物的市场范围。

我国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国家,各民族间不同的文化资源形成一种强烈的文化反差,一些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具有互补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阅读量。武陵民族地区土家族、苗族文化传统源远流长,民族风情多姿多彩,将其展现于出版物中公开发行,使读者从中了解土家族、苗族的变迁与发展路程。如土家族文学作家叶梅的小说《撒忧的龙船河》《五月飞蛾》,散文集《我的西南卡普》等著作展示了浓厚的土家族民族风情,深受读者欢迎。许多读者正是基于这种文化反差心理去阅读少数民族读物,了解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所以出版者在选题策划时要抓住读者的文化反差心理,开发适销对路的文化资源。

在媒介融合的今天,许多出版选题都在不约而同地走向大众化,他们要尽可能迎合大众需求,获得广阔的市场。读者在长时间阅读大众通俗读物后也会产生审美疲劳,使读者的阅读追求提高,阅读口味更换。在大众化面前,越是民族的资源越稀缺,也越具有吸引力。当读者在繁杂的大众通俗读物中游弋已久后,便会有一种不自觉的意识:回归经典,这也给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带来了发展契机。

3现代出版理念下武陵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之路

出版理念是指贯穿于出版机构和出版人的行为准则、处事信念和哲学纲领,是最能代表出版机构外在形象的内在精髓,是出版机构的灵魂,也是出版工作者对出版事业目标的价值判断和精神追求。现代出版活动只有坚持正确的出版理念,以此为指导,才能更好地开发、利用丰硕的武陵民族文化资源。

3.1以市场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

目前,我国的出版物市场已经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了,读者是出版的核心。以民族文化为题材的出版物不可能长期依赖政策优惠,最终要面向市场,接受市场的检验,只有受到目标读者青睐的出版物才能实现自身价值,也才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因此,出版机构或出版工作者在开发武陵民族文化资源时也要寻找市场的空白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对口资源。出版也要充分发挥其“刺激”作用,策划好的选题来促进武陵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为资源开发导航,开发实用性资源。

出版资源优化配置,指出版资源在各项不同的出版活动之间,以及出版活动的各项不同用途之间进行科学而合理的分配。出版资源的配置分为市场配置和政府配置,以市场为导向的资源配置则主要是指市场配置。

出版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提高出版物质量,提升竞争力,降低生产成本以及促进其产业化进程的必要手段。在配置时,要结合资源的特性,配之以合适的作者、载体、印制方式,选择适合的读者群。这也正是如今武陵民族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武陵民族文化资源多种多样,在不同的出版物中作用各不相同,若能达成武陵民族地区各种形态资源的和谐开发、优化配置,必将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系统,从而使武陵民族地区的出版业摆脱落后的尴尬局面。

3.2立足于民族特色,形成特色品牌,瞄准国内外市场需求

独特的民族特色是武陵民族文化资源特有的品质,也是区别于其他文化资源的特性。开发武陵民族文化资源时,要注意保护其原生态,彰显民族魅力。产品品牌,是当今社会越来越明显的趋势,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品牌效益同样适用于出版事业。武陵民族文化资源在开发过程中要注重品牌打造,品牌对读者来说,有较好的认知识别特征和较高的品质保障,也能给读者心理上带来满足感,满足其“意境消费”的需求。如土家族的“比兹卡”是武陵民族文化资源的一大品牌,其中囊括了土家族的多种文化传统,它为出版事业提供了丰富的选题资源,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魂之音:巴人精神秘史》就是基于土家族深厚的民族文化著作而成的。此外,对武陵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要综合考虑民族特色、优质服务及科技各方面的因素,开发整合民族文化资源,实施精品战略,突出特色,多出前沿之作、传世之作、权威之作。

3.3社会效益第一,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

出版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从文化输出和输入的角度来定义民族出版,其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和非盈利性机构。对武陵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要以人为本,既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又不损害武陵民族地区人民的利益。

对武陵民族文化资源的出版开发,主要是为了拯救正在消逝的文化遗产,弘扬、传承武陵民族文化经典,从而增强武陵民族地区的文化底蕴和文化软实力。所以,在武陵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的过程中要注意社会效益优先,坚持长远利益,切忌因为眼前的经济利益而损害社会利益。强调社会效益第一,当然也不是一味地追求社会效益而忽视经济效益,这是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也有悖于出版物的商品属性。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总是相辅相成的,当某一出版物被更多读者所接受时,文化传播效果越好,社会效益愈大,也才会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

3.4强化编辑创新能力,经典文化与时尚出版相结合

现代化的出版界中,读者的思维模式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纸质出版物了。他们大都顺应时代发展,追求新、奇、异,根据自身的喜好或特征选择适合自己的出版物形式来阅读,或数字出版,或网络出版,或手机出版等。在开发武陵民族文化资源的过程中,要将民族特色与时代特色、地方特色相结合,把传统经典与时尚出版相结合,在出版形式上迎合读者的阅读口味,体现时代性、地域性,突显时尚性。

面对纷繁的文字,也有不少读者更青睐于图片阅读,追求视觉冲击力,因此,出版者在开发时也要注重对文化资源的图片处理,把艰涩难懂的民族文化用图片展示给广大读者,简单易读,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群,实现武陵民族文化资源的多元化开发。

读者对出版物的要求在不断提高,阅读形式也在日益更新,从而对编辑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必须十八般武艺俱全,无论是在出版内容上还是在版本形式上都要有独特的见解,跟上时代步伐,符合时代要求,满足读者的阅读口味。

3.5产学研并举,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出版资源分为出版选题资源和出版物生产要素资源,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是优良的出版选题资源。生产要素资源又包括物质资源、智能资源、资本资源、信息资源等,与出版选题资源共同构成出版全过程。

出版单位在开发武陵民族文化资源时,要紧密联系其他出版资源,开发与生产要素资源相匹配的选题资源。做好市场调研,发掘读者资源,采集市场信息,选择合适的载体和资深作者,同时考虑资金成本问题,选择合适的发行渠道,保持市场信息畅通,使整条产业链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在媒介融合的出版环境下,武陵民族文化资源在开发过程中,也要加强与其他少数民族以及非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资源的合作,实施“走出去”战略。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开拓更为广阔的读者市场。此外,信息在武陵民族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也是很重要的,它联系着资源本身、出版单位、市场、读者、作者等多方面的因素,是资源开发、出版运作的基础。建立一个关于武陵民族文化资源的信息数据库非常必要,否则出版社与武陵民族地区之间、社与社之间、社与市场之间联系困难,造成资源开发与出版、市场之间的断层,无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这个资源信息库可以是符合现代潮流的网络,也可以是报纸、图书通讯等信息刊物。保持信息畅通,多渠道、全方位地为武陵民族地区文化资源的开发和民族出版事业服务。

猜你喜欢

武陵出版物民族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
2017年出版物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武陵追梦』湖南省文艺家采风创作活动艺术作品选
自作诗《武陵追梦》(书法)
Global analyses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ea ice, and night marine air temperature since the latenineteenth century
Arctic sea ice decline: Faster than forecast
武陵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