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新闻的源头活水

2012-04-29张永义

柴达木开发研究 2012年3期
关键词:柴达木文风作风

张永义

选择做一名新闻工作者,就意味着选择做一个不知疲倦的行者,在人民群众中、在各行各业中行走、倾听、记录。走进基层,向群众学习,一直是我党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从延安窑洞里的广播电台,到西柏坡民居中的报纸编辑部,再到深入工厂、农村的大批通讯员队伍,一代又一代党的新闻工作者生活在基层,王作在基层,釆写群众关心的重大问题,播发大量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新闻报道。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当代信息流通越来越快,交流的时空障碍也被一一打破,媒体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就更需要广大新闻工作者,努力把新闻工作的坐标定在基层,采写大量真实可信的新闻,不断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2011年8月9日,中央宣传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五部委联合召开会议,对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进行部署。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强调,新闻战线要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着眼于把握新闻舆论正确导向,着眼于提升新闻队伍能力素养,扎实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有针对性地解决突出问题,推动新闻宣传工作迈上新台阶,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在新闻单位开展“走、转、改”活动是坚持党的新闻事业性质宗旨、履行新闻工作责任使命的必然要求,是落实“三贴近”要求、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新闻工作者综合素养的有效举措。基层是新闻工作的源泉所在,深入人民群众,才能发挥出新闻事业的最大价值。“走、转、改”活动在全国各新闻单位如火如荼地展开后,大批新闻工作者走出机关大院,走向田间地头,来到学校厂矿,深入牧民家中,了解基层干部群众的所思所盼,反映他们的所求所愿。一篇篇生动清新的文字稿件,一幅幅别开生面的新闻照片,记录着社会变迁,讴歌了群众创造,反映出时代风貌,回应了社会关切,人民群众拍手叫好。

海西州,是国家级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的主战场,也是青海省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的试点地区,已成为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和热点地区,更是全省新闻资源的一个“富矿区”。近年来,作为州内主流媒体的柴达木日报社积极贯彻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把更多关注的目光投向基层一线,每年开展千里走瀚海活动,使越来越多的记者深入到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和全省统筹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的火热一线,采写出了一大批富有鲜活时代特征和群众气息的新闻稿件,为全州的发展贡献了新闻媒体应有的职责。

“走、转、改”活动开展以后,柴达木日报社把开展好这一活动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报社编委会要求,全体采编人员要在“深入基层中长知识、提能力、增感情、练队伍、改文风”,到过去没有去过、去不了的农村牧区、王矿企业、重点建设项目、基层群众中去,真心实意地感受基层一线群众的真实思想、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在“走、转、改”中践行“三贴近”。按照这一要求,报社编委会立足海西地域和多民族的实际,提前制定采访计划,精心挑选了数名有一定经验的老记者和一名蒙古族记者组成东西部采访组。2011年初秋,柴达木日报社“走、转、改”活动正式拉开序幕,采访组记者带着一颗火热的心,走进了牧民的账房、坐在了农家的炕头、深入到了企业的生产一线,刊发了大量反映基层实际和群众心声的报道。

新闻媒体承载着信息上传下达的重要职能,是党和政府了解社情民意的触角,是人民心愿呼声的传声筒。深入基层才能掌握第一手的素材,记者经常到群众中间走走,经常到基层一线采访,听取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声音,吸收最大范围人民群众的智慧,才能最大程度发挥促进改革发展、维护和谐稳定的作用,才能发现好的题材,采写出群众喜欢的新闻。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的一些编辑,习惯于眼睛盯着“上面”,忽视人民群众这一新闻报道的最大主角,工作游离于群众之外,说话凌驾子群众之上,这样采写的新闻报道难免空洞乏味,不仅群众不满意,“上面”也不会喜欢。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伊始。笔者认识到,作为一家地方新闻媒体,自己所干的工作虽然不直接从事生产、管理,但重在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关切,反应社情民意、发展成就,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鼓与呼。本着这样的思想认识,笔者自觉把“走、转、改”当作一次难得的向群众学习,增进与群众感情的机会,积极克服高寒缺氧、身体不适等困难,在白雪皑皑的都兰山金集团黄金冶炼项目建设一线、在地处戈壁深处的西钢红水河铁矿生产车间、在宗家镇蒙古族牧民的帐房里;在乌兰县青海盐业银湖制盐分公司、青海庆华煤化有限公司,柯柯社区、希里沟镇;在海拔4300米的天峻县木里镇藏族牧民的冬季草场上、青海义海木里煤矿的煤炭生产一线;在我省唯一的哈萨克族群众居住点——大柴旦行委马海村;在自然条件异常艰苦的冷湖地区;在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的藏族群众家……都留下了采访组成员与各界群众倾心交流、认真采访的身影。

只有深入一线,才会有最鲜活的事例、有价值的线索、最深的体会,千百年来握惯了牧鞭的牧民,在市场经济的洗礼下,积极转变观念,拿起了铁锹种起了枸杞,实现了发家致富;藏族群众也紧跟时代步伐,开始放弃逐水草而牧的生活,做起了生意、当上了国企产业工人:企业无偿给当地藏族群众供暖,让藏族群众在寒冷的冬日,感受到了暖流,实现了企地和谐共建;铁路运力紧张,企业家望着堆积如山的产品运不出去,而黯然伤神;洋芋丰收,价格大跌,农民多措并举、积极想办法解决卖难问题……《放下牧鞭拿起铁锹把的蒙古族群众》、《藏家生意人》、《藏族青年当上了国企工人》、《企地共建暖了藏家人》、《铁路运力紧张企业产品卖难》、《多措并举为土豆找“婆家”》、《阿依努尔的心愿》、《党永远在我心中》等一大批来自基层一线的新闻稿件已刊发,就引起了群众的好评,稿件也被《光明日报》、《西海都市报》等媒体转发。

柴达木日报社采访组成员积极转变作风,主动将镜头对准基层,编辑部主动将版面留给群众,在一版重要位置开设“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来自一线的报道、记者在基层——民情日记等专栏,每天刊发一篇记者采写自田间地头、草原牧区、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一线的报道。从已经刊发的新闻稿件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这次参加“走、转、改”记者的脚步到达了之前没有走进的地方,写出了以前没有报道的新闻。报道内容涉及到了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特色农牧业、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成果,反映了海西发展的成就、群众的关切,许多稿件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作为中央的一项重要部署要求,它顺应时代要求,也是新闻单位完善自身的内在需要,更是锻炼队伍、培养人才的需要,是提升党报舆论引导公信力、影响力的一条重要路径。笔者认为,记者走基层,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增进了与群众的感情。心中多了激情,笔下就能写出有感染力的新闻。同时也深深地感觉到,只有到了一线,走进了厂矿企业和发展的大地、无垠的草原,闻到大地的芳香、听到群众的心里话。真正“俯下身”,才能更好地转变作风,以敏锐的眼光升华报道主题,以深厚的积淀丰富报道内涵。笔者认为,新闻工作要以“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为平台,紧紧抓住时代的节奏,回应人民群众的关注点,把人民群众作为服务的主体,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尺,力争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同时,在新闻工作的各个方面要全面贯彻群众路线,把体现党委政府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与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不断增强新闻宣传的亲和力、吸引力和公信力,这样群众才会喜欢你的报道,报纸也有了更大的生命力。

猜你喜欢

柴达木文风作风
河下:文风厚重的“进士之乡”
“三老四严”作风诞生记
柴达木映画
柴达木映画
柴达木映画
柴达木映画
普枞公路的文风和文脉
对电视新闻节目“改文风”的几点思考
提能增效转作风 真抓实干谱新篇
从严从实抓作风 力促落实求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