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跃的符号 流动的文学
2012-04-29姜佳莉
姜佳莉
品德课教学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情感活动,它旨在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等品德诸要素的协调发展。道德情感不仅是品德课的培养目标,也是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催化剂。因此,适时地融入音乐,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胜过教师的“千言万语”。音乐对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丰富情感体验,促进道德践行,有着不可言喻的作用,它更是营造和谐、灵动、有效的品德课堂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课始音乐——先声夺人奠基情
有人说:“巧妙的导入,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与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导入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但却是教学环节的关键一步。根据教学内容,选用合适的音乐导入,能让学生随其喜而喜,随其悲而悲,随其怒而愤,随其虑而忧……从而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快速地进入教学的氛围之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不同类型的音乐,能产生不同的导入效果。
1. 温情荡漾型
情感在品德教学中,对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或活动具有支配、指导作用。学生强烈的内心体验,能使教学主题的要求较为容易地转化为学生的学习需要,音乐就是引起情感共鸣的一剂良方。如教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我家的故事》一课。课伊始,就播放学生熟悉的歌曲《可爱的家庭》,舒缓的伴奏,使得孩子们的心一下子平静下来,特别是那圣洁的歌词:“我的家庭真可爱,美丽清洁又安详。父母儿女很和气,身体健康乐无疆……可爱的家庭啊!我不能离开你,一切恩惠比天长。”学生情不自禁地轻轻跟着哼唱起来,课堂气氛显得温馨无比,似有一股暖流在课堂上流淌。孩子们自然回忆起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关爱,感受到了父母长辈平时对自己的点滴温暖,从而为接下来的课堂奠定下了温馨洋溢的情感基调。
2. 趣味活泼型
兴趣是儿童注意力产生的源泉,也是儿童主动探知的心理基础,学生对趣味性的活动参与性特别强。因此,活泼有趣的音乐赋予学生参与的激情,激发他们想象的空间,同时能更快速地引入学习的主题。如教学四年级上册的《集体力量大》一课。我让孩子们听歌曲《三个和尚》并配上动画,轻松活泼的曲调,幽默风趣却富含哲理的歌词,学生听得乐不可支,学习兴趣也立刻得到激发。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就融入了“人心齐,泰山移”的故事情节中,体悟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3. 回顾拓展型
我们的《品德与社会》教材有很多历史性的题材,它距离学生生活久远,内容编排上连贯性不强,学生学起来有一定难度。此时,通过歌曲来再现历史画面,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历史情境中,使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并对历史知识有初步的认识与了解。如执教《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春天的故事》一课,可以这样导入:多媒体播放MTV《春天的故事》:“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气势磅礴的音乐背景,优美细腻的深情演绎,令人如沐春风,倍感亲切。歌声中,一幅改革开放的画卷徐徐展开,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和伟人重现眼前……在歌声中,学生了解了改革开放初期的时代背景,认识了一位具划时代意义的老人,知道了“春天崛起的城市”就是深圳,感受到了富国强民的力量,产生了建设祖国的强烈愿望!很快便融入了课堂情境之中……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大有水到渠成之感。
当然,适合用于课堂导入的歌曲还有许多许多,如《长江之歌》可以作为《高峡出平湖》的导入歌曲,《走进新进代》可以作为《走进新时代》一课的开篇曲目,教学《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时,则可播放奥运会主题曲《我和你》,等等。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与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音乐来导入教学,必然会为整堂课奠定情感基调,达致“先声夺人”之效。
二、课中音乐——推波助澜效果佳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应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激奋的学习气氛,使他们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这也是最好地达成学习目标的重要因素。此时,音乐犹如一缕春风,吹开孩子的心田,集中孩子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
1. 借旋律渲染,丰富情感体验
道德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学生的体验与感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丰富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与感悟,从而实现课程所要求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在品德课教学中,借助音乐旋律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实效显著。
例如,在教学《集体力量大》一课时,我从一个班集体需要团结,讲到了一所学校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国家都需要这种团结合作、齐心协力的精神。随后,便用课件播放中国人民通过齐心协力团结协作战胜困难或创造奇迹的一个个事例:地震中众志成城、奥运会成功举行、天宫一号发射成功……此时,我选用了宫崎峻的《天空之城》作为播放课件的背景音乐,那让人落泪的悲情曲调和扣人心弦的主旋律紧紧地抓住了同学们的心,心绪在此时点燃,情感在此时升华。紧接着,我问学生,“面对这一组组镜头,你有什么话想说?”在淡淡的伤感曲调中,同学们有感而发。音乐促动学生们敞开了自己的心扉,他们所谈之感受感人肺腑,打动人心,也感动了自己。此时此刻,品德课的情感教育也落到了实处。
2. 借内容主旨,扩充知识视界
品德课程中历史题材的教学让人困惑。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讲解和介绍,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感到枯燥乏味,而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高,效果自然不好。倘若我们稍作改变,通过音乐的主旨来扩充学生的知识视野,有时会有“曲径通幽”之妙。如学习《悲愤的吼声》,讲到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了种种罪行后,适时播放歌曲《在松花江上》——“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此时,学生随着歌曲旋律穿越时空,被自然地带回了历史时空中,想象日本侵略军大举进攻中国东三省,老百姓被迫流亡关内,有家不能归,有仇不能报的场景。歌曲倾吐了老百姓心头郁结的悲苦怨愤,悲怨壮烈的歌声深深地打动了学生的心。再加上歌词与课文的内容密切相关,这使得学生对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老百姓内心的疾苦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教学实效大大提高。
3. 借歌曲意蕴,促进道德践行
知行不一、知行脱节,是品德教学中长期存在的问题。教师单纯的说教又总是显得那样的苍白无力。倘若能够借用音乐,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还是以《集体力量大》一课的教学为例。课中,我们设计了一个体验性活动——“拼字游戏”。这个游戏要求每个小组成员共同合作,利用教师所给的单个的字来拼出一句谚语,最后由小组组长将拼好的谚语贴到黑板上,使每位同学都深切体会到这样一个道理:集体要发挥出最大力量,不但需要大家团结一致,还要在分工的基础上有合作。在活动过程中,我们选取了《众人划桨开大船》这一背景音乐,“一支竹篙耶,难渡汪洋海,众人划桨哟,开动大帆船,一棵小树耶,弱不禁风雨,百里森林哟,并肩耐岁寒……”这样的歌词紧扣教学目标与主题,也提示着活动的要求。铿锵有力的节奏与歌曲旋律激发了同学们的干劲,不仅使各小组顺利地完成了任务,还有效地达成了教学目标,在实际行动中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与合作的能力。
三、课末音乐——余音绕梁意味丰
“编篓编筐,全在收口。”一堂好的品德课结尾,不仅对所授新课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还能促进思想性、知识性、实践性和趣味性的完美统一,获得“课已尽而情未穷”的理想效果。因此,在品德课教学即将结束时,适时插入合宜的音乐,能极好地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并延伸至课后,直至课外。根据音乐对结课所产生作用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升华式
有的音乐可以直接作为课堂总结,免去了教师的话语,且如丝如缕,沁入心扉,既是对一堂课的总结,又让学生回味无穷,升华主题。如教学《家庭万花筒》一课,在课的结尾,插播纪念建国60周年的歌曲《国家》,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教学主题得到延展,学生情感进一步升华。
2. 撞钟式
古人说:“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为了引起学生对所学主题内容进行深入理解,促其回味、咀嚼,针对教学重难点和教材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音乐,重锤敲打,使学生得益较多。这种结尾如同撞钟一样,让宏亮的钟声弥漫课堂,“善歌者诗人继其声”,教学收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效果。如教学《56个民族是一家》,很多教师都会选择《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它回应主题,重现内容,学生也往往情不自禁地深情演绎。
3. 抒情式
许多歌曲都非常抒情,用在情感性较强的课堂结尾,使整堂课洋溢着一种温馨与温情,使人回味无穷。如在《谢谢你们,我的父母》一课后可以播放《相亲相爱一家人》,在《让我们同行》结课时播放《朋友》,整个课堂都被浓浓的情感包围着,道德情感教育寓于无痕之中。
总之,音乐,是一种特殊的情感表达方式,是跳跃的符号,是流动的文学。它使我们的品德课堂变得 “趣”了、“美”了、“活”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让我们做一位生活的有心人,适时适度,用心用情,让这健康优美的旋律飘进课堂,让品德教学多一点音乐飞扬的时刻吧!
(作者单位:余姚市实验小学
浙江宁波315400)
责任编辑王清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