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蜀中“五老七贤”的意义

2012-04-29陈沫吾

文史杂志 2012年3期
关键词:参事室蜀中文史馆

陈沫吾

一、何谓蜀中“五老七贤”

常听老一代成都人谈到蜀中“五老七贤”,他们究竟是些什么人呢? 原来,清末民初,成都汇集了大批文人学士。他们中不少人受到主持川政者的礼遇,其中的佼佼者被尊称为“五老七贤”。大体上说来,计有赵熙、颜楷、骆成骧、方旭、宋育仁、徐子休、林山腴、邵从恩、刘咸荥、曾鉴、吴之英、交龙等。这批人都曾在社会上风光一时,后来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远离政治中心,成为在野的闲人。然而他们身上尚有许多资源可以开发利用,因此,辛亥革命后,从尹昌衡、胡景伊任四川都督起,一直到后来的督军、省长们都曾聘请“五老七贤”做顾问。

从文献的记载来看,社会上对当时的“五老七贤”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是认为,“五老七贤”都是些清廉刚正、德高望重的人,确为当时社会和人民做过不少好事;二是认为,“五老七贤”几乎是当权者手中的玩偶,缺乏独立的人格力量,为一杯残羹而奔忙效劳。其实,在特定时期的乱世中,“五老七贤”能够给成都市民留下深刻的印象,能够保持一种民间立场,这本身已经说明他们不同于一般的幕僚政客,而是拥有自己的主张和价值取向的。

旧时老成都的“五老七贤”,是100年前光耀蜀中的一个文化群体现象。他们继承巴蜀文化的优秀传统,德才兼备,经世致用,广植桃李,嘉惠士林,使“蜀学”在国内产生深远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所谓“五老七贤”,就是民国时期生活或寓居在成都的一群耆宿的统称。他们中有前清的状元、进士、举人、知府、翰林、御史,也有“一生不做官,桃李满全川”的教育家。总之,“五老七贤”是一群没有实际官职而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力的遗老闲人。这如同古代“商山四皓”、“会山五老”、“竹溪六逸”、“竹林七贤”一样。至于他们当中,哪几个属于“五老”,哪几个又属于“七贤”,则是没有严格而明确区分的。而且实际归入这个行列的人数,也并不止于十二个人。

二、“五老七贤”的时代意义

“五老七贤”多为通儒博学之士,他们可称之为近世蜀中儒学的代表人物。众所周知,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与主流,具有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体系。“五老七贤”所处的时代,正是我国近现代历史的急剧变革时期,在他们的身上充分地体现出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其中有些人甚至是顽固的封建文化卫道士。对此,我们一方面应该坚持批判性的态度;一方面也应该肯定他们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所做出的一些有益的贡献。

“五老七贤”著述宏富,如宋育仁的《问鬃阁丛书》,徐炯的《霁园丛书》,刘咸荥的《静娱楼诗文存》,衷冀保的《日本国史》,赵熙的《香宋诗词集》、《荣县志》(总纂),曾鉴、林思进的《华阳县志》(总纂),尤其是上述两部县志乃极富价值的乡邦文献。诸公除以文翰诗墨名扬学林外,又互以名节相砥砺,敢于仗义执言,针砭时弊。他们以社会贤达的身份处于官民之间,沟通政令舆情,既为官方尊重和忌惮,又为民众所敬仰。

民国期间,“五老七贤”大多从事文化教育和社会公益性的事业。现代著名人物郭沫若、李劼人和蜀中大学者庞石帚、蒙文通、周太玄,以及当时的军政人物戴季陶、谢持、熊克武等,皆曾分别受业他们门下。1933年,方旭与刘咸荥发起创建了现代成都第一个研究学术艺术的组织——蓉社。尹昌龄主持慈善机构——慈惠堂,秉公廉洁为时称颂。赵熙、颜楷尤精书法,影响及于今,成都人民公园矗立的辛亥保路纪念碑西、南面的题名即分别为其手书。刘咸荥继承祖父——素有“川西孔子”之称的刘止唐的学说而称著学界,又擅诗联和绘画,今武侯祠尚悬挂有他的对联大作。

如今,一些读书人品德气节变坏,有失淳朴善良而流于谲诈虚伪;心地不再像先贤那么淳朴。个别执政者讲话猫猫音,大话、空话、套话、假话连篇;工作则无头绪,当“甩手掌柜”,习惯做“二传手”,不干实事,坐而论道;以会议贯彻会议,作风飘浮不落实;上情不明,下情不清,不调查研究,霸道决策;听喜不知忧,专拣好听的听,专拣好说的说,谈成绩夸夸其谈,说问题一带而过。在一些单位或部门,上班不见人,见人一杯茶、一包烟,接个电话聊半天,懒懒散散,松松垮垮;不读书、不学习、不工作,玩游戏、炒股票、聊QQ,工作得过且过。鉴于此,今日缅怀和谈论蜀中“五老七贤”,对整肃机关作风,尊重政府参事和文史研究馆馆员,无疑有借鉴意义。

三、新时期政府参事与文史馆员的作用

政府设置参事,充分发挥参事的积极作用,既是促进政府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渠道,也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手段。加强参事工作是巩固和发展新时期新阶段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方面。参事是由政府主要领导聘任的有代表性、有影响力和有较强参政议政能力的专家和知名人士,学识渊博、阅历丰富、业绩显著、身份超脱。目前全国有41个参事室,900多名参事。长期以来,他们不负重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为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为反映人民群众的客观要求,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挥出积极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

文史研究馆馆员文化视野开阔,均是“德才望”兼备的名人大家,具有渊博的学识和深邃的历史眼光,能站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探求文化建设中的各种问题,用独到的见解、新的发展思路,给政府和广大民众以启迪。同时,文史研究馆馆员社会影响广泛,大都是某领域的领军人物。

新时期文史研究馆馆员可以发挥好如下三方面的作用:一是密切联系知识界、文化界的桥梁纽带作用。温家宝总理2007年到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座谈时指出,参事、馆员是个特殊的群体,一定可以发挥特殊作用。参事室、文史研究馆是名家荟萃之所,应充分发挥参事、馆员联系广大知识分子的独特优势,使他们成为党和政府联系和团结知识分子的桥梁和纽带,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努力奋斗。联系广大知识分子,做党和政府的桥梁纽带,既是统一战线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不断把知识界、文化界力量、资源整合好、使用好,才能对我国统一战线和文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二是弘扬国学、塑造民族精神的引领作用。中华文化积淀深厚,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斗的精神家园。国学是中华文化的精髓。研究、继承、弘扬国学对于国家文化建设和中华民族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文史研究馆馆员可以通过精湛的文史研究,多出精品,快出精品,充分发挥出中华文化的引领导向作用,成为引领中华文化创新发展的旗手。

三是推动国家文化建设的资政咨询作用。文史研究馆历来是通过文史研究,对党和政府中心工作和社会发展提出真知灼见,受到党和国家领导同志的赞赏和肯定。文史研究馆馆员们“知古见今,鉴往知来”,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挥出重要资政咨询作用。温家宝总理提出的三点指示,进一步明确了文史研究馆馆员的职责、任务、工作重点。文史研究馆馆员要在建言献策、民主监督等方面为国家文化建设建功立业。

四、服务好政府参事与文史馆员

参事、馆员是参事室、文史馆工作的主体。机关的全部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参事、馆员履行职责、发挥作用的需要,为参事、馆员开展工作创造良好条件;要对他们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照顾,牢固树立尽心全力为参事、馆员服务的观念,自觉尊重参事、馆员,热情服务参事、馆员。

随着新时期参事与文史馆工作进一步加强,我们不仅要强化服务意识,更要在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上下工夫,适时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和学习活动,提高职工认识,转变观念,细心照顾,贴心服务,让参事、馆员心情舒畅、精神愉悦;要把优质高效的服务措施落到实处,形成讲服务、做服务、比服务的的机关新格局;同时,也要找差距、挖潜力,改进服务方式,多一点主动,多一点细心,多一点实事,让参事、馆员满意,为参事、馆员开展研究与咨询等工作的需要当好助手。

今年是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和四川省文史研究馆成立60周年。60年来,四川参事与文史馆员工作历经了创立与曲折、恢复与转机、继承与发展等几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广大政府参事和文史馆员始终满怀对国家和人民崇高的责任感、使命感,认真履行职责,在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咨询国是、民主监督、统战联谊等方面,做了大量积极而富有成效的工作,为四川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强省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政府智力支持系统的一支重要力量。人们谈及政府参事与文史研究馆馆员,都会自觉与不自觉地联想到当年蜀中的“五老七贤”,都会以敬重当年蜀中的“五老七贤”一样敬重今天的参事与馆员。我撰写此文,也是表达这种特殊意义的需要。

作者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成都)

猜你喜欢

参事室蜀中文史馆
重庆市政协文史馆(书画院)开馆
蜀中南朝造像发现记
揚雄蜀中遺迹考釋
张丰华辨治蜀中小儿过敏性咳嗽经验
“互联网+”时代文史馆的发展策略
蜀中九日
2019京津冀协同发展参事研讨会成功举行
“未 便 再 荐”
省公务员书画展作品移交省档案馆收藏
80年代的国务院参事室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