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民主体向度

2012-04-29刘芳

党政干部学刊 2012年3期
关键词:大众化途径马克思主义

刘芳

[摘要]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是服务人民大众、造福人民大众的科学理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属性,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属性和本质诉求。这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民主体向度。而人民主体向度又是多方面多层次多维度的:一是解决中国问题的有效性;二是关注大众日常生活世界的世俗性;三是贴近大众精神世界的契合性;四是适应大众思维方式的通俗性。在新的起点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永恒主旋律,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方式的有效转变,实现向人民大众的生活方式的渗透,加大改善民生和关注民心的力度,是当前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人民主体;向度;途径

[中图分类号]A8;B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2)03-0009-05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属性。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人民大众自己的理论,是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属性和本质诉求。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意识形态和国家意识形态,只有变为人民大众所掌握的大众化形态,才会由“批判的武器”变为“武器的批判”,即由“思想的力量”变为“物质的力量”;才能真正彰显出马克思主义的大众本性,实现其当代价值。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必须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大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强化群众视角,运用群众语言,回应群众关切,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一以贯之地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校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民主体向度。

一、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是服务大众造福人民的科学理论

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看,马克思主义从来就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人民大众自己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只有被广大人民大众所理解、所掌握,才能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在实践中发挥其指导和引领作用。

众所周知,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显著特征,对实践主体的确定同样是马克思主义的显著特征。马克思主义从来不避讳自己理论的性质和服务对象,明确声明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所坚持的两个基本立场:一是认识世界;二是改造世界。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在整个社会历史发展中,始终既是“剧作者”又是“剧中人”。为此,马克思指出:“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1]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根本的依据和价值指向。

从理论上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理论与实践辩证关系的集中体现。早在1843年《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就明确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2]马克思的这段经典名言就是对理论与实践辩证关系的形象概括。其中“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旨在告诉我们工具不能代替行动,理论不能代替实践。“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实质上就是说理论一旦被更多的社会大众所理解、认可和接受,就会成为他们改造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智慧资源。“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是说实践是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深刻道理和根本要义。换言之,理论能否贴近群众,还原群众,贴近群众生活,关注人的生存境遇,发挥对群众实践的指导作用,是衡量理论成败得失的根本标准。正如胡锦涛在“七一”讲话中指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源泉是实践,发展依据是实践,检验标准也是实践。任何固守本本、漠视实践、超越或落后于实际生活的做法都不会得到成功。”[3]

从实践上看,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发挥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的内在诉求。马克思主义从来就不是珍藏于书斋里的“本本”,也不是象牙塔中的抽象学问,更不是经院哲学的“教条”,而是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人民群众智慧的光辉结晶,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因此,贴近群众,指导群众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在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就是植根于人民群众实践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只有转化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为群众所理解、所掌握,也才能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实现其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实践的进程规定着理论发展的进程,也规定着理论实现和大众化的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党提出的各项任务都是依靠人民群众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人民群众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不仅关系到当前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而且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远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人民主体向度的多维视角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民主体向度,是多层次多方面多维度的。

首先,解决中国问题的有效性。从马克思主义价值论来看,任何一种理论要为人民群众所青睐所运用,实现“大众化”,必须要有效管用,能给大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被人民群众所接受,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涵符合人民群众的实际,价值取向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共产主义“从一开始就是现实的和直接追求实效的”。[4]不仅如此,马克思恩格斯还特别强调“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的这一根本功能,就是通过关注大众的生存境遇并为分析解决大众生活世界的问题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来体现的。实际上马克思从一开始实现世界观的根本转变就是从关注德国人(摩塞尔地区农民)的生存境遇开始的;列宁注重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俄国现实,对俄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也是经历了由一开始注重“书本”到逐渐注重“现实”的过程。即从俄国资本主义有一定发展但又不很发达的实际情况出发的,因而才取得了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

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党在对马克思主义的运用中,也经历了一个由注重照搬“书本话语”到关注“中国现实国情”、由视为“公式标签”到作为“行动指南”、由教条式地寻章摘句到立场观点方法创造性运用的曲折过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认真全面总结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重新恢复和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从过多强调“主义”、“本本”,而到注重实际效果和实践检验来发展社会主义。所以,邓小平特别指出:“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强调要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这就要求改变以往那种“六经注我”、“我注六经”的仅仅沉溺于纯学术的研究思路,提倡面对现实问题和走近大众现实生活的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研究思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本身就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简言之,就是解决了坚持社会主义与发展中国统一问题,实现了“三个面貌(中国人民、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性变化”。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同、接受和信仰,正是从真正享受这一理论成果及其实践效果开始的。只有让大众真正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并在现实生活中继续感受马克思主义的巨大魅力,才能在深化改革开放中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境界。

其次,关注大众日常生活世界的世俗性。日常生活世界作为一种存在状态,是群众实践的现实场域。关注人们的现实生活世界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足点。马克思曾明确指出“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5]日常生活世界是指人们生存生活其中、可以感受和经验的客观世界,同时又蕴含着各种价值和意义,能够左右社会整体品格和个体的精神世界,它由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精神世界三部分构成,是多种利益互动、多元意识形态并存、多样价值文化共生的统一体。彰显回归人们的日常生活世界,坚持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主动走进实践、走进生活、紧贴群众的思想实际,既是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不断获得与时俱进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适应生活世界、规范和引领生活世界的必然诉求。从发生学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一开始就不是对“彼岸世界”的抽象论证,而是对“此岸世界”的现实关注。这种关注与回归,首先是对人民大众物质利益的追求与实现,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第一个前提。因为利益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人民群众对物质利益的不懈追求是推动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最终动因。所以,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6]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7]这就要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要密切关注大众感性的世俗生活,关心大众的物质利益诉求。利益诉求在群众的生活世界和交往实践中具有本源性。市场经济的多元、开放,现代资讯社会的宽广、发达,使得人们在思想理论方面有了更多独立自由的选择性。一种理论是否具备吸引力和亲和力,从根本上取决于其反映和代表的利益是否得到群众的认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只有体现出对群众正当利益诉求的认同性,密切关注大众切身物质利益问题,群众才会相信它、接受它。

再次,贴近大众精神世界的契合性。人作为万物之灵,不仅要有物质生活的富足,而且要有精神生活的充盈。所谓“精神是灵魂的空气”(法国:儒贝尔语),也就是这个道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随之而来的是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愈来愈凸显。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关注人民大众的心理世界并走进大众的精神或心灵世界,贴近大众的“心”情,解决大众精神世界问题,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为大众立言,且能与大众进行心灵对话的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人民大众树立共同理想、优化社会心态、提升幸福感的精神食粮。

关注大众精神世界,本质上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价值关怀,当然也应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一种价值追求。而人们的精神世界是丰富复杂的,也是易变多变的。特别是当前我国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大发展时期,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各种社会思潮呈现相互激荡的复杂态势。这种态势要求用统一的意识形态和思想旗帜去引领、整合多元多样的社会思潮,“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十二五”规划纲要)。也就是要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去关注社会变革对大众精神世界的影响,关注大众的精神需求,读好大众的心灵之书,为解决人民大众的精神世界问题提供可亲可信、同频共振的理论和方法。否则,既不可能形成社会成员的思想共识,也难以形成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和吸引力。这就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努力建设人们共有的精神家园,特别是通过正确的价值观念、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先进的思想理念来引导和规范群众的实践行为,确立起共同理想和价值共识。这样,才能更加主动地反映和适应大众心灵世界的变化,更加自觉、更加清醒地运用富有感召力的思想旗帜,切实契合大众的心灵世界,从深层次的价值观上消除隔阂,化解矛盾,培育良好心态,扩大社会思想共识,进而使马克思主义入心入脑,并在实践中不断内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意识和坚定信念。

最后,适应大众思维方式的通俗性。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对内容具有反作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除了在内容上要贴近人民大众,还要在形式上贴近人民大众。也就是说在表述表达方式上要适应大众思维方式,充分研究考虑到马克思主义传播方式与大众接受能力、思维方式的统一性问题。实际上,任何一种理论要实现大众化,都要适合大众思维方式特点,实现理论语言向大众话语的转变。因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由认知、接受到内化的过程,也是人民群众自我内化、自我提高、身体力行的过程,这要遵循人民大众的认识、理解和接受的特点规律。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宣传教育原则,坚持民族化、通俗化、形象化,用人民群众熟悉的语言,喜爱的方式阐释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努力使抽象思辨的理论变成言之有物的实话、言之有理的真话、言之有据的新话,让人民群众喜欢听、听得懂、记得牢、用得上。我们党历来是非常重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大众化和通俗化问题的。如毛泽东的“三大法宝”、“进京赶考”、“弹钢琴”、“两点论”、“重点论”、“糖衣炮弹”、“纸老虎”、“三座大山”,邓小平的“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摸着石头过河”、“一国两制”、“发展才是硬道理”等话语,都是符合大众思维的生动语言,都是从日常生活中信手拈来,贴近生活而又深入浅出,非常生动形象、易于理解和传播的。语言只有生动,才能感染人,才能有效地传递信息,才能把需要传播的内容转化为群众易于接受的东西。这样,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实现由抽象到具体、由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三、从人民大众实际出发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根本理念,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努力做到在感情上亲近人民群众、在内容上靠近人民群众、在形式上贴近人民群众,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作为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的强大作用。

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永恒主旋律。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和国家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有着社会意识形态所特有的本质属性:即与某种特定的社会利益联系在一起,都有鲜明的利益指向性。否则,它就会变成无用的教条。所以,社会群体的根本利益是意识形态的现实基础和灵魂,这是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这一特征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必然蕴含着社会理想、社会信念、社会价值观和社会行为准则的基本取向,从不同的角度反映着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精神文化生活的发展变化,反映着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反映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整体利益。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及其相应的大众的分化与重组、大众与国家、大众生活方式也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必须随着人民大众的这些方面的变化而变化。但马克思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其最根本之点是万万不能变的。这就是将马克思主义转化为符合我国现阶段实际的具体方针政策,切实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真正为人民大众服务,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亘古不变的主旋律。在一定意义上说,人民大众就是在实践中通过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来感同身受自己的根本利益,从而认识、掌握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这就要把人们的需要和利益作为大众化的逻辑起点,把心灵沟通和情感交流作为大众化的精神纽带。为此,要善于从全局上找准大众化的着力点。要把那些由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而引起的带有全局性的社会情绪作为重点加以引导,下大气力求得突破性进展,以产生辐射式的社会效应。特别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方式的有效转变。首先要由传统的命令型、权威型向当代的适应型、内在型转变。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社会结构的单一性和阶级阶层的明晰化,大众依附于国家社会和具体工作单位,人们凭借素朴的阶级感情和各级组织的力量,信任和崇拜领袖及其思想体系。这样,马克思主义对人民大众的传播和灌输是在政权和组织的力量推动下,采取自上而下的群众运动等方式,这在当时的条件下曾收到很大的成效。在当代中国,由于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成员的重新组合与分化,以及社会阶层的复杂化,党和国家全面主导大众生活的制度和组织基础已发生了较大变化。为此,在新的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格局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应该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以大众的视角,以平等的地位,以润物无声的形式,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和说服力、政策转化力、利益实现力来给力和助推,真正实现大众化的方式由过去的行政命令型、权威型向真切感召型、内化型的有效转变。这一方面要求马克思主义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永葆科学理论的旺盛生命力;另一方面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走群众路线,始终不渝地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亲和力、感召力、吸引力。其次,要实现由单向型、说教型向循环型、参与型的转变。当今大众的思想文化水平有了极大提高,“人们思想活力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十七大报告)体现在意识形态上,最突出的就是社会思想意识和国家意识形态拉开了一定的距离,社会思想意识较前呈现出一种“杂多性”(黑格尔语)、自在性的局面,致使人民大众的思想意识与国家的意识形态形成一定程度上的复杂多维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党就不能完全沿袭过去的单向型、说教型的方式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而要因势利导,积极主动地研究社会思想意识的变化,并从中汲取丰富的养料,不断地撇浊扬清、强基固本。这样,才能使党的意识形态更容易为人民大众所接受和内化,进而不断提高党的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意识形态的相容度。更为重要的是,为适应“大众”主体意识的日益增强和张扬,尤其要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由以前的单向说教型向大众参与型的转变。因为人民群众既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象,又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将其建立在群众的自我教育、自我解放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基础之上,用大众身边人、身边事,用人民群众中涌现出的典型来诠释马克思主义的深刻道理,充分发挥民间涌现出许多自发宣传党的创新理论的模范人物的作用,从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断现实化、具体化。最后,还要实现从政治性的文件语言向日常性的大众语言的转换。也是要进行话语方式的转换,从抽象向具体转化,从而向公众说出可理解和信赖的语言,不仅让公众听到,更重要的是,要让大众听懂和信服。要创制表达方式与受众的解读期望相一致、与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解读心理相一致的“亲近性文本”。

第三,实现向人民大众的生活方式的渗透。生活方式是人们在社会实践和生活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反复出现的工作和生活模式的总和,它作为人的全部生活活动形式和行为特征的体系,蕴含并集中反映着人们内心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也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和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当代大众生活方式已由单一化、固定化、模式化逐步转变为多样化、多变化、个性化,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注重向大众生活方式渗透与迁移。也就是要站在大众的立场和角度与大众的话语对接,与大众化的舆论传播机制接轨,与大众身边的英模人物相联系,与大众的劳动方式、休闲娱乐方式、接收方式和社会交往方式等接轨。一句话,与大众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相衔接、相契合。这样,久而久之,马克思主义就会在人民大众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其中蕴涵的先进思想观念就会发生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正如列宁所说,要通过百折不挠的努力,让马克思主义“渗透到群众的意识中去,渗透到他们的习惯中去,渗透到他们的生活常规中去”[8]。

第四,加大改善民生和关注民心的力度。民生世界是最重要的生活世界,有效解决与民众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的各种重要的民生所需及民心所向问题,应当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生长点。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否关注民生,如何关注民生问题,能否为解决民生问题提供理论支撑和价值支持,已经成为民众接受和认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标尺。民生问题从意识形态上看,是从与老百姓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实践层面问题入手,加强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自觉认同。只有促进民生问题的逐步改善和解决,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加深入人心。这些年来,中宣部组织编写的《理论热点面对面》等一系列通俗理论读物之所以受到人民群众喜爱,就是因为在每一年的“理论热点面对面”中,民生问题都是主要聚焦点。讨论群众所关心、所渴望解决的各种民生问题,让人民群众真切地感受到,这是在说他们自己的事情,在讨论他们自己生活世界中的问题;进而把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融入到具体的民生问题中加以探讨,使人民群众真切地感受到,这些理论是他们自己的理论、自己的心声,从而不断增进对党的理论的共识和认同。特别是刚刚出版的《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1》,梳理出怎么保持物价稳定、怎么解决分配不公、怎么解决住房问题、怎么解决就业难、怎么解决看病难、怎么实现教育公平、怎么解决发展不平衡、怎么遏制腐败现象蔓延等八个事关民生民心的热点问题,既分析“怎么看”又回答“怎么办”,深入解读党和政府的政策措施,深入分析对群众的相关利益安排,因而更加贴近百姓、反映民声、打动人心。

当然,解决民生问题是赢得民心的基础并必然赢得民心。从国际上和历史经验看,一些大党老党在改善民生之后往往因失去民心而下台。因为经济发展和物质生活富裕并不是影响民心的唯一因素,民心更多地涉及观念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为此,中央反复强调,关注民生的同时绝对不能忽略对民心的关注,心里要同时装着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以自己的民生政绩来赢得群众、争取民心。所以,胡锦涛在去年“七一”讲话中强调指出:“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权益。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9]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5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3]胡锦涛.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7-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1.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2.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03.

[8]列宁全集?穴39?雪[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00.

[9]胡锦涛.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7-2.

责任编辑姚黎君

猜你喜欢

大众化途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多种途径理解集合语言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