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来西亚仙本那:“海底天堂”的蓝色入口

2012-04-29吴海远

环球人文地理 2012年3期
关键词:木屋小船马来西亚

吴海远

没有国籍的海上吉普赛人

此次去仙本那,其实是源于同马来西亚国家摄影协会前主席冯标干先生之间的一次约定。冯老是我们的老朋友了,2010年初,冯老带了新加坡的一个摄影团来广西采风,在钦州逗留期间,给我们展示了仙本那的海洋美景,这些照片立即就引起了我们巨大的向往。于是,2011年的6月,我和同伴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渴望,一起动身向仙本那出发,去追寻心底那份挥之不去的蓝色魅惑。

“海底天堂”的入口

我们此行的第一站是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然后才辗转到达了仙本那镇。仙本那(Semporna)位于马来西亚沙巴州的西南端,原本只是一座在地图上都难以找到的小渔村,近年来,随着与之毗邻的潜水圣地诗巴丹日渐成名,仙本那逐渐为外人所知。

仙本那镇的街道不大,但非常整洁,因为是座海边小镇,所以这里的码头非常多。我们下榻在著名的龙门客栈(DragonInn),这是个搭建在水上的客栈,夜晚,在灯光的映衬之下,整个海面水波忽闪,十分迷人。我和伙伴们站在曲曲折折的水屋长廊上,等不及支好相机的脚架,就对着眼前的美景昏天黑地一阵乱拍起来。

而这,仅仅只是仙本那给我们的第一个惊喜,在往后的6天时光里,仙本那不断向我们展示出它不同层次的美,留给了我们无穷无尽的美好记忆。在仙本那的日子里,我们每天早起拍摄,灵魂和双脚都穿梭在无边无际的蓝天、白云、阳光、大海,以及人们无忧无虑的纯净笑容里……

到达仙本那镇后的第二天,一大早,伴随着镇上清真寺里传出的悠扬诵经声,我们驾着游船出海了。晨曦中的世界一片安宁,我们每个人的世界里都是满满的蓝色,眼睛、双手、双脚所触及的全是蓝色,而且还是最透明、最柔软的那种蓝。有时候,我们甚至会怀疑是否连吹过我们身旁的风都是蓝色的?随着太阳慢慢升起,海面上闪出一片金光,一层层晕染开去。然后,海水由蓝变绿,没多久,就变成了翡翠一般的颜色。

阳光下,海水清澈见底。坐在船上,我们能看到水蛇般起舞的绿色的水草,看到一团团黑色的海胆和黄色、蓝色的漂亮海星,还能看到巨大的石花,以及各种各样彩色的鱼儿在水底游来游去。后来,我们的船来到了“军舰岛”,这是一个狭长的小岛,是仙本那著名的潜水练习地点之一。我们远远就看见水边和岸上的高脚木屋,以及岸边的几艘游艇,而岛的一侧就像船头一样突出在一片洁白的沙滩上,极像一张热带风光明信片。

这里的海水因为深浅不同而呈现出好几种颜色,近岸沙滩处是白色,然后越靠近大海深处,海水的颜色也越深:从浅绿色变成绿色,再一点一点变成蓝色、深蓝色……放眼望去,在阳光直射下,水面上的小船就仿佛是浮在空中一样,你甚至都快要看不出海水的存在了。

由于行程安排,这一次我们并没有去潜水,但无数次,当我们被仙本那的阳光和一望无际的蓝色海水深深折服时,当我们看到那些潜水归来的大人小孩脸上洋溢着的幸福表情时,我们总相信,如果说距离仙本那港36公里的诗巴丹岛是潜水者心中的“海底天堂”的话,那么作为通往诗巴丹的必经之地,仙本那无疑正是那个通往“海底天堂”的最美丽的入口。

一座座站在水中的长脚木屋

离开军舰岛后,不知船行了多久,我们的视线里突然闯入了二三十间站在大海中央的长脚木屋。在这些木屋之间,不少绑着彩色帆布条的小船正在来回穿梭。而大朵大朵的白云倒映在海面上,就仿佛是水中开出的大片大片的花,那一刻,我们就像是置身在仙境中,早已分不清哪里是天空,哪里是海水,哪里是人间。

等到船慢慢行近了,我们才发现,其实这里的海水很浅,只有一两米的样子,所以即使看到有人在大海中央嬉戏、行走,或者捡拾海螺、贝类也不足为奇。同行的向导告诉我们,在这里,“眼睛是会撒谎的”,因此有时候即使亲眼所见远处是一片壮阔大海,也不能贸然将船驶过去——说不定眼前那片海水其实只是一个“看着很深”的浅滩。

我仔细观察了这些站在水中的长脚木屋,发现它们的墙壁一般是用棕榈叶、木板围扎而成。此外,也有一些是用一两块破铁皮或废弃的波纹瓦围成的。每一座独立的木屋通常还有个露台,人们在上面玩耍、煮饭、洗衣、洗澡、晒渔网等。而且,这些木屋下面一般都拴着一条独木小船。

木屋与木屋之间距离并不远,远远望去,它们仿佛是一座悬在半空的密集村落。人们的生活似乎也和陆地上的人没什么两样,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唯一特别的只是这些矗立在大海中央、摇摇欲坠的木屋。这些木屋里没有任何多余的家具,除了锅、碗、瓢、盆等必要的生活用具外什么都没有,更不用说任何电器了。此外,我们还发现在这些大约只有10平方米的木屋里,竟然住着二十来个人,平均每对夫妇都生有十个八个孩子……

生活在水上,人们与船形成了一种十分紧密的关系。这些人中,有的人甚至以船为家,一切衣食住行都在船上完成。于是,人们为船取了个动听的名字:“里帕”。一般说来,一条传统的里帕长约7~12米,宽约2米,船中间有蓬遮挡,用于起居,而船头、船尾则是开放的,用于撒网、摇浆、做饭和晾晒衣物等。

我现在还记得,有一次,当我们的船就快要靠近其中的一座水上木屋时,一群光着黑油油身子的孩子欢呼着跳下木板,他们有的撑着小船,有的抱着游泳圈或是塑料桶,呼啦啦地向我们的方向围了上来。见到陌生人,孩子们都显得很兴奋。而当我们将事先准备好的糖果散发给他们后,也许是出于感激,孩子们竟主动为我们进行了即兴跳水表演:他们光着身子,不断地爬上小船然后又跳进海里,溅起来一片片白色的浪花。

而在不远处,另一些孩子正在退潮后的浅滩上捡贝壳,或者进行一场海滩排球比赛……这时候,一些脸上涂着白色粉末坐在木屋前晒太阳的女人引起了我们的好奇,打听后才知道,原来她们脸上的白色粉末,是一种用来降温的特制“面膜”。

神秘的“海上吉普赛人”

仙本那是个边境地区,出海去不远便是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几国交界,各个海岛上的风情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后来的几天拍摄里,我们扛着相机在各个小岛间穿梭游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不少生活于此的神秘族群。同行的冯老告诉我们,他们就是东南亚地区的土著族群——“巴沃—罗特人”。

在外人看来,巴沃—罗特人是个十分神秘的族群。据说他们有数十万人之众,然而关于巴沃—罗特人究竟从何而来,历史上却一直没有明确的文字记载。在当地人的传说里,巴沃—罗特人最初是来自马来西亚柔佛州的渔民,他们祖祖辈辈都逐渔而迁。后来,由于历史和宗教的原因,巴沃—罗特人在几百年迁徙的过程中产生了分化,有的上岸开荒,拥有了自己的土地,有的则一直呆在海上,不仅捕鱼劳作,甚至生活起居也全部在海上完成。

目前,尽管他们已是马来西亚沙巴州的第二大族群,人数占到了当地总人口的13.4%,但他们的生活境况却依然比较差。巴沃—罗特人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除了最基本的维生工具——小船和简单的渔具外,他们甚至没有任何其他的私有财产。他们是“海上的吉普赛人”—— 一群没有国籍,没有身份,也没有土地的被放逐者。

由于没有国籍身份,巴沃—罗特人只能被迫长期以海为家,凡是登陆任何岛屿都属违法行为。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他们才是真正的海洋之子,是真正完全地依靠大海生活的人。远处的陆地对他们而言,只是一个用来获取淡水的地方而已,遥远而且陌生。

在我们这些外来人看来,当地针对巴沃—罗特人的法律显然是一种剥夺与不平等。但对于无拘无束的巴沃—罗特人来说,这似乎并不算什么,他们相信只要与世无争地活着,上帝就会一直陪伴在他们左右。因此,他们的内心似乎与这无边无际的蔚蓝大海一样,祥和而宁静。

巴沃—罗特人世世代代在海上漂泊,他们的血液里有着流浪者天生的浪漫气质,对他们来说,这世界上最伟大的自然法则大概就是“自由”。据说,在海上,巴沃—罗特人可以去任何地方,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甚至连子女自由选择家长也是被允许的。

拜访完巴沃—罗特人是我们最后的行程,之后便启程回国。尽管已经离开,但仙本那海上那些风雨飘摇的长脚木屋,那些在阳光下撒开的金色渔网,那些跳入蓝色海中的孩子们的剪影……却一点点地刻进了我的心里,成为我生命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

猜你喜欢

木屋小船马来西亚
会飞的木屋
会飞的木屋
俄“木屋之城”前途未卜
有你在可真好呀
木屋
小船
小船摇啊摇
新马来西亚十大必买
有他在的小船,一辈子都不会翻
闺蜜之旅 游走马来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