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宗教文化的兼容特征
2012-04-29王济宪
王济宪
前几年经常到陕西南部的汉中去旅游,在那里游览了不少寺、庙、观、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感触最深的是,不论是佛家的寺,儒家的庙,道观,尼庵,都有本教外的神共享人间烟火,不但不排斥异己,而且相容共存;二是以人为神的世俗寺庙多以实代虚,实多虚少;文化底蕴深厚,商业操作少,保持历史原貌;活而不乱,立足长久。就个人观感谈几点粗浅的个人体会:
一、宗教和教派之间共存共荣
在中国历史上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的学派、教派之间既有争鸣对立,也能共存共荣。例如儒、释、道之争,即便在同一个宗教里,教派之间也存在争论与斗争。中国人的处世哲学却是偏重于“和”与“容”,不论是什么教派、学派,教义如何,什么文化背景,要想得到大多数人民群众的信仰和拥护就得符合适应大多数基本群众的心理夙愿和要求。因此,各学派、各思想流派、教派在长期的发展形成的过程中都表现出兼容共存的特征,以适应大众“和”与“容”的心理夙求。这是由中国传统文化的共同属性决定的,中华传统文化就是多元一体、同源分流的文化共同体。
这种文化的共荣共存在汉中的宗教文化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如汉中南郑县的小南海,顾名思义是供奉菩萨的佛教圣地,在川、陕两省的人们中也久负盛名。据当地信徒说,信徒去小南海朝拜数日之前就要戒斋沐浴,足见心里的虔诚。
《续修南郑县志》对小南海有这样的记述:“双峰壁立于山足交歧处,洞开一穴,深无底止……僧侣于此起虹桥三拱,建观音庙于上,遂有小南海之称。”其实,一下到谷底,就听到木鱼声和诵经声,香烟氲氤,到处可见善男信女们的虔诚。
大殿里供有佛祖释迦牟尼、观音、如来、燃灯法师这些佛家的神,还有“忠义千秋”的关圣帝君、道家的药王孙思邈、管生儿育女的送子娘娘、主掌生与死的阎王。释、道、儒三教的神与仙不但相处一堂共享人间烟火,而且相处和谐,这可以说是小南海的一大特色。
小南海的建筑物虽说不上规模宏大,但也雄伟壮观,其文化内涵远远地超越了实体外观,修心向善,灭欲悟禅,普救众生,慈悲为怀;阴阳五行,修性炼丹,虚无宁静,成神成仙;佛、道、儒不同信仰巧妙地容汇在一起,为一个共同目的——劝人向善。
佛幛高悬,不论是信男信女,还是普通游客,只要身临其境都会产生一种嫉恶向善的心愿,这就是“佛法无边”、“得道成仙”、“天下归仁焉”的最高境界。大雄宝殿的一幅匾据说是慈禧太后题写,姑且不说她的历史功过,这“播润天地”四个大字就体现出人心向善,不管什么宗教、文化、只要是劝人去恶从善都能为社会服务。
大殿的右侧有一个自然溶洞,洞里有送子观音,还有其他一些神位。左侧亦有一洞,里边是阎王殿,怒发冲冠的阎王,青面獠牙的判官小鬼,使世人也添几分畏惧,起到儆恶扬善的作用。小南海始建于明朝的万历年间,当时官员腐败,民怨四起,社会各界都在寻求精神寄托,企盼能得到保佑,不论是“七宝庄严成佛刹,八功德永济众生”的观音,“坐虎针龙成正果”的药王,还是忠义千秋的关老爷,谁能为老百姓找一条济世良方,谁就是百姓心目中的神,就会得到敬重。这是当时人们的普遍心理,真有点“黑猫白猫”的哲理味道。
这种现象不但存在于佛教圣地,在道观里也屡见不鲜。汉中南郑县梁山南麓,濂水河的北岸有个叫鹤腾岩的地方。鹤腾岩下有个雷祖庙,供奉的是一个传统的道教神,道观的主持也是一位道姑。正殿供奉主神是雷祖,也有送子观音和忠义千秋的关云长。
这样的寺庙在汉中并不是个别的,在当地百姓的眼中不管你是那个教,在大多数人的心里都是受尊重的神或人,就是想闹些分歧,信徒们也不允许。这也是宗教文化共存共荣的原因之一。
二、人比神更接近世俗。更有教育意义
汉中的许多寺庙与其说是敬神不如说是敬人,与其说是神庙还不如说是“人庙”,或者干脆就叫纪念堂,它们的宗教性也很淡泊。所谓宗教,我的理解应是神和人的联系介体,在信仰上就多了差异。汉中的寺庙如留坝县的张良庙、城固的张骞庙、武侯祠、马道的萧何庙等,这些人生前都是人,都是做过对人有益或对当地有过大贡献的。后人建庙以示纪念,一是表示这个名人在他们这个地方生活过,二是昭示、教育后人向他学习,当然也有感恩的含义。
汉中南郑县的梁山脚下郭滩乡有个药王庙,据说孙思邈来汉中行医时正值瘟疫流行,他住在这里施医舍药,救活了不少人。后人为了纪念他在道光十年于此修建了药王庙,药王殿古色古香,特别是对联:“坐虎针龙成正果,忠君爱民赴瑶台”,更体现出孙思邈的民本思想。难怪一般经营医药的人家都供仰他,就是普通的市井百姓家也有供奉药王的。
在中国历史上,神农氏、扁鹊、华佗等人都曾被作为药王供奉和崇敬。在我所瞻仰过的许多药王中还没有像药王孙思邈那样受到如此普遍的崇敬。汉中的药王庙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儒释道多神共供,其人文价值远远地超越了对孙思邈个人的崇拜之义,而体现了多神共荣的地方特性。这些人之所以在老百姓心里成为神是因为老百姓发自内心地敬佩他们,他们是在老百姓的心里羽化成神的,而不是凭权势强加于人,只有这样的神在人们的心中才会永存,这是历史告诉我们的。
汉中宗教的共融同存的特性,就是入世的世俗性超越了神学性。所以它更接近世俗,并淡化、缓和了不同宗教的敌对和矛盾。陕南汉中一带有不少药王庙和药王洞,令人难忘的是除了集中的供奉场所外,那些经营医药的人家也供奉药王,普通百姓人家除了菩萨、关公、财神、灶王,也供奉孙思邈药王。这正是汉中宗教文化的共存共荣特征。
三、世俗的朴实价值和警示教育作用
汉中的宗教和寺庙虚幻飘渺的成分少,更接近现实的人间世俗生活。密严寺是南郑县比较古老的寺院,初建于明朝初年,原来是女尼主持,叫治平庵,初创时规模较大,有房四五十间,五个院落,修行的女尼几十人。从原来的治平庵到现在的密严寺,佛教的一切内涵都没有变,但信徒和形式却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原来的信徒大多是附近的村民,烧香拜佛求签问卜的多,诸如求子问病,吉凶婚嫁占卜等等。近几年来寺里的主持和僧人换了几茬,文化层次越来越高,佛学的造诣也深,较注重讲经说法,练功养生。城市来的信徒较多,但也是以听经悟阐、了解佛教的高深哲理为主。对宗教信仰不同层次的人有不同的方法和形式,但义理归一,即劝善做好人、善人。不管采用什么方式最终都殊途同归,万物万事归于善。
日移中天,讲经也到了时间,众人散场,我找机会和主持交谈,他年已花甲但身体轻健,原在镇巴某寺院,应众信徒的要求来密严寺为众人讲经。问他可否求签问卦,僧人说,信与不信全在心里一个诚,明显地表明不热心于此。佛前也没有布施的钱箱,也没有卖香烛纸钱的,密严寺确与众不同,可算是净土之中的净土。
陕西南郑有一座圣水寺,圣水寺背负巴山,面对汉水,苍山绿水两相掩映,景色灵秀。寺内有汉萧何亲手栽下的桂树,还有五色泉水,又名五龙泉,大雄宝殿就建立在泉水之上,殿内铜佛巍然而坐,令人望而生畏,显现出教化众生的威严。佛前有一古磬,磬声悠扬扣人心弦。僧人说,清正廉洁的人闻之清脑荡心,洗涤邪念;贪腐邪恶的人听了撕心裂肺,心神不安。当然,这不过是劝人警世而已。
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教派也是在共存共容、兼容交融中求得繁荣,总想消灭异己不但不容于中国文化背景,也不容于世界文化的大环境。道教起源于我国,不但与儒教相容并存而且与外来的佛教相互共荣,形成儒、释、道三大教派。在不少寺庙里正殿上就供奉着佛祖、孔子、老子,三教合一,不分主次,共享人间烟火。在一些道家寺庙既有镇武、雷震子,也有关公和送子观音。之所以出现这种多神共处的现象,是由重“和”、重“统”、重“容”的大众心理决定的。以三教为例,儒家以修己为体,以治人为用;道家以静为体,以柔为用;佛家以定为体,以慈为用。宗旨各别,但教人为善是共同目的,三教一体。
传统文化的兼容性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长期形成的,这种兼容性也是人心向善、社会安定、国家统一、民族和睦的重要因素。不论是什么文化背景,什么教派,什么学派,人心向善是共同的,要想大多数人接受你的文化内涵,你就得遵守这个基本要求。“容”,就是能容得下不同意见、不同主张,学派、教派之间都应当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这一好的传统,“有容乃大”,容得下别人,才能被他人容下,才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对待学派、教派都不能一味地强调斗争,单边主义、唯我独尊,把不同的学派、教派视为邪恶、异端,这都违背传统文化的优良特性。学派也好,教派也好,他们的产生、发展也有其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产生与消亡也不能凭谁的主观意志而定。应借鉴历史经验,提倡兼容,取长补短,共存共容,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文化环境,有利于社会安定,民族团结,各种文化的共同文化繁荣。
作者:河北省高邑县府源小区1号楼4单元201室,邮编05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