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低碳交通 振兴浙西水运
2012-04-29钱忠庆
钱忠庆
摘 要:浙西第一大港建德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优势,大力发展具有竞争力的现代化大型航运产业,值得我们去积极思考和探索。德国航运业的整体发展情况,对于建德港区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港航管理 低碳交通 浙江水运
德国航运业的启示
近期,有幸参加由交通运输部政策法规司组织的考察团前往德国,就低碳发展战略、交通节能减排政策及技术措施等进行了为期21天的培训学习和参观考察。此次培训主要拜访了德国联邦政府交通、建设和住房部(简称交通部)、联邦货运局、不来梅港务局、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和巴斯夫(BASF)公司。其中印象尤为深刻的是德国航运业的高效便捷,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启示一:得天独厚的水运地理优势,纵横交错的发达水网。
德国地处中欧,是欧洲的核心地区,拥有1万多公里长的水路网,湖水面积超过2.3万平方公里,此外还拥有2400公里长的海岸线和18座岛屿。现建有船闸335座,其中9座为3级船闸,95座为2级船闸,其它均为单级船闸。现建有4座升船机,287座拦河坝,8座挡潮闸,15座运河桥,1700座水运立交桥。
德国也拥有得天独厚的水运地理优势,其濒临北海和波罗的海,使得其发达的内河水运网能直接与海运结合,构成了内陆与海上贸易有机融合的水运基本体系。而其拥有的汉堡、不来梅等大型港口更是地处欧洲中心枢纽地带,具有向腹地辐射的巨大优势。这些都为其水运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启示二:因势利导,科学布局,内河航运发展迅猛。
德国政府部门对内河航运业的高度重视,使得其航运业的发展异常迅猛:一是制定了增加水运基础设施投资、免征内河航运燃油税、推行水陆联运措施提高内河航运竞争力等一系列有力措施,创造了良好的航运环境;二是完善水路运输网络,通过统一规划,逐步形成了以莱茵河为主干“三纵两横”(即莱茵河、易北河、威悉河为“三纵”,中部运河、RMD运河为“两横”)、沟通波罗的海、北海、庞大的国际性的、畅通的欧洲内河航道网;三是打造内河航运枢纽港,德国依托北海形成天然良港,汉堡、不莱梅构成“迈向世界的门户”;以基尔港为核心,组成依托运河,沟通北海、波罗的海,连接北欧、南欧的国际门户;以杜伊斯堡港为中转枢纽,利用周边国家荷兰鹿特丹、比利时安特卫普的港口资源作为本国迈向世界的国际门户;四是调整内河船舶结构、优化水运组织模式。德国采取措施引导和鼓励内河航运船舶结构调整。当运力相对不足时,对船舶制造和中、小船主实行补贴,减免船用燃油税、船舶航行税、航标费、在港停泊费等税费。当运力相对过剩时,则给以拆船补贴,促使老旧船舶退出。船舶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推进了船舶大型化、专业化、标准化,对维护内河航运市场稳定、保持内河航运竞争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启示三:倡导节能减排,绿色水运方兴未艾。
节能减排、绿色水运正成为航运业发展的新理念。德国的水运业无疑是其积极倡导者和先行者,在短短的培训参观期间,这种节能减排、绿色水运的理念始终贯穿于我们的所见所闻之中:一方面德国政府部门采取靠港口船舶应使用低硫燃料,启用船舶岸电系统、建设港内电动交通系统,推行港口环境管理认证系统以及建立港口碳足迹等有效措施,积极推进绿色港口建设;另一方面,积极研发和推广船舶节能减排技术,如用于船舶主机的电控汽缸注油器、共轨电喷RT-FLEX主机等先进技术,加大推进了绿色水运的发展;此外,还专门制定船舶能效及碳排放标准,努力从源头上完善绿色水运。
注重规划,科学布局,充分发挥出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优势
位于浙江西部的建德市,是素有“浙西第一大港”之称的水运重地,境内主要有新安江、富春江、兰江,水网密集,纵横交错,是浙西、皖南和赣东交通之枢纽,自古为水上交通要道,可通航里程达109.41公里,其中心港区梅城港拥有1700多年的悠久历史,历来为货物中转重港。
我们应充分利用地理特点和航运发展条件,积极规划,精心布局,将现有的航道格局进行优化,按照浙江省“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北提升、南畅通、东通海、西振兴”的内河航道目标格局,建德港区是“西振兴”目标中的重点,其境内即将启动的富春江船闸改造工程更是当前浙江省钱塘江中上游整体复兴计划的“喉结”。其战略地位和现实作用如此重要,我们就必要做好全面的规划和科学布局:在全面启动富春江船闸改造工程的同时,也要积极做好港口规划和建设,尤其是要加强航道等级的全面提升、十里埠综合码头和三都锚泊区等重点项目的规划和实施,积极推进内河港口规模化、专业化建设,发展部分重点港口成为区域性水陆物资转运枢纽。
加快船舶结构调整,优化水运组织模式结构
当前,建德航区在册货船共260艘,其中100总吨以下的119艘,占45.8%;100—200总吨的共113艘,占43.5%;200总吨以上的仅28艘,占10.7%。航区船舶整体结构以200总吨以下的为主,呈现出以小吨位、短驳运输为主的整体趋势,严重制约着水运的进一步发展。
针对这种实际情况,我们一方面继续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工作。制订并实施船型标准化相关政策,加大船型标准化、大型化的扶持力度,鼓励老旧内河船舶提前退出航运市场。同时建立专项资金,组织研发新型节能、环保、经济合理的内河标准化干散货船和集装箱船型系列,加大集装箱、油品、江(河)海直达等专用船舶的发展力度,加快船舶运力结构调整步伐;另一方面,积极优化运输组织结构。在巩固干散货运输基础上,重点开拓石油化工品和集装箱运输市场,大力发展内河集装箱运输、江(河)海直达运输,努力形成规模化、多货种的现代航运结构。
注重水运节能环保,积极推进绿色航运工程
当前的内河航运更多的是注重经济效益,而在不同程度上忽视了社会效益。我们离绿色航运的现代发展理念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应努力从以下三个方面积极推进绿色航运工程:一是在全面推进杭州港航“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全面推进船舶污染监视监测系统建设,加强重点水域环保设施建设。对新建内河运输船舶安装油污水处理(或储纳)和生活污水、垃圾收集设施,严格执行和逐步提高船舶排放标准;二是积极引导企业加快更新高污染、高能耗船舶,优化运输组织,推行经济航速,鼓励船舶节能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和应用,提高燃油利用率。鼓励企业提升水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推进水路运输的智能化管理,努力提高船舶载重量利用率;三是完善水上污染事故应急响应机制,配备污染处理设备,提高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为绿色航运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作者单位:杭州市港航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