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访小岗村:弄潮之后的回归
2012-04-29徐驰
徐驰
一辆略显陈旧的中巴车缓缓地停在一个三岔路口边上,卖票的大妈指着右边一条崭新的马路告诉我们,往前再走8公里就是小岗村了。
8公里的路程并不短,尤其是在寒风凛冽的早春农村。这条路是几年前新修的,沿路两旁净是一大片绵延开去的田地,偶尔才有几户农家,更别指望在路上能搭到车了。许久才有一辆农用三轮车路过,我们以最原始的方式到达了小岗村。
小岗村的确很小,一条友谊大道贯穿全村,上百户人家就坐落在大道两旁,依次排开,房子是在08年统一新翻的,大部分都是两层楼房,漆着白色的外墙。但从另一个角度讲,小岗村又很大,自从2008年附近几个村子合并之后,小岗村下辖23个村民小组,拥有849户、3823人,耕地面积高达 8713亩,人均耕地2.28亩。
与普通的北方农村无异,小岗村家家户户都养着狗,挂着玉米、腊肉,街上也见不到太多人,整个村子都稍显冷清。倒是入口处由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亲自题词的牌坊“凤阳县小岗村”,显示它不一般的过去与沧桑,正如作家陈桂棣、春桃夫妇在《中国农民调查》一书中曾总结的,小岗村“江山依旧,旧貌犹存”。
戛然而止的“魔法”
关正银家的三层小楼在村里很显眼,一栋崭新的楼房,刷着黄色的外墙,掩映在一片白色房子之间。这是村里为数不多的三层楼之一。
房子是在2008年翻新的。一楼关正银夫妻俩住,用的大部分还是他们当年结婚时的家具;二楼则是完全不一样的景象,电视电脑客厅沙发一应俱全,大儿子去年刚刚结婚,这是他的婚房;三楼目前还不住人,小儿子当兵去了,这是为他准备的。整个房子干净,整洁,如同这一家五口人平淡安稳的生活。
关正银的父亲关友胜就是著名的大包干带头人之一。作为“大包干”的第二代,他人生中最荣耀的时刻莫过于曾经接待了来访的胡锦涛总书记,那张他和总书记的巨幅合影至今还摆在他们家床头柜的显著位置。
当年村里十八个汉子签生死契分田到户的时候,关正银才十多岁,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直到有一天,他跟着母亲下田种地,一辆政府的车子刚好路过,看到田里只有一对娘俩在干活,就下车质问:队里的其他人呢?母亲支支吾吾答不上来,关正银这才知道,这么做是要杀头的。
“但是当时真的没办法,不这么干就得饿死。”关正银说,他从小就不允许自己儿子浪费粮食,“你们可没吃过那种苦啊。”
后来“大包干”做成了,这个曾经的“三保村”就再也没饿过肚子,还破天荒的有了余粮。1980年,家里卖了几头母猪,凑了点钱,把原本高粱秆子围成的茅草屋翻新成了几间小土屋。1990年,关正银结了婚,父亲又为他单独盖了间平房。
虽然才43岁,但关正银的两鬓早早的出现了一丝白发。几十年来,他曾在大包干纪念馆当过厨师,也在养猪场杀过猪,06年的时候还曾和来小岗村创业的大学生合作搞过大棚种植双孢菇,最多的时候他有三十几个大棚,一年收入13万,眼看快要搞成了,却遇到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产品价格从最高时的5块一斤跳水至几毛钱一斤。大学生走了,他家的10多亩地也种回了黑豆,只是去年黑豆的价格也不景气,只卖到5块钱一斤,还不到前年的一半。
这几年村子里实行招商引资,好多农户的土地都以1.2万/亩的价格被征用了,这才有了点积蓄。只是关正银家的田比较远,一直没被征用到。他索性开了一个自来水厂,每个月都有一千块的固定收入,大儿子在村里的GLG工厂当保安,月收入也有两千多,再加上种田的收入,一家人过得也还不算紧巴。刚过完年,现在还处于农闲时期,关正银每天的事情就是到各家各户抄抄水表,然后在家里看看电视。
虽然小岗村曾是中国改革的明星村,但从上世纪90年初,大包干的“魔法”似乎就戛然而止,从那时候开始,整个村子似乎就再没多大变化。“08年翻新屋的时候还是村支书牵头的,每户人家补偿一到两万,不然估计还是土房子。”关正银说。
近十年来,小岗村也渐渐形成了父母在家种地、子女外出打工的经济模式。直到近几年才渐渐有了变化,许多工厂拔地而起,前来旅游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
“如果你们晚几个月再来,这儿更美,游客也更多。”说这话的时候,蒋华荣系了条围裙,正蹲在自家院子里择菜,她今年正好三十出头,染着黄色的头发,面容姣好,是这家“金昌食府”的老板娘。今天的生意并不好,只是零零碎碎来了五桌客人。
准确地说,蒋华荣并不算土生土长的小岗人,她是河南人,十年前嫁到了这里。她与丈夫结识于广州的一家工厂,夫妻俩在那个工厂打工近十年,三年前才回到村子,开了这家饭店。
“村子里前前后后一共有四家饭店,都是这两年才开出来的。不过,我们家的生意应该最好。”蒋华荣毫不掩饰对自己饭店的赞誉,如今这是他们夫妻倆唯一的经济来源。尤其是在这几年,来考察的、旅游的人一大拨,村支书通常都会把客人统一分配到各家饭店,这令他们很满意。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夫妻俩还拿出所有积蓄买了一辆车,丈夫每天的任务就是到镇上买菜,然后接送客人;而她则作为饭店的收银、帮厨兼服务员,遇到特别忙的时候,村里的亲戚也会过来帮忙。
“这可比在广州打工强多了,”蒋华荣说,“出去那么多年,也不见得挣到几块钱。我看到今年好多村里人都回来了,打算做点小生意。”
42岁的严家芳就是回归者之一,她很早就出去打工,这些年几乎走遍了大江南北。今年年初,她回到村子,腾出自己家的一间房子,开了一家超市。超市就叫“红手印”,一个具有时代烙印的名字。据她说,当年十八户签契约的时候就是在他们家按的红手印。
近年来小岗村的变化,严家芳是实实在在看在眼里的,“光是工厂就多了好几家,村子里的人气也旺了。”她琢磨着开家超市,生意应该差不了。
更重要的是,女儿马上就快上高中了,她要回家亲自带孩子。严家芳有些自责,她的大儿子以前读书很好,就是因为自己常年在外打工,没人管他,成绩才一落千丈。如今儿子也只好到在宁波打工,连过年都没回来。所以,这个女儿非她自己带不可。
对大多数小岗人来说,他们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小岗村为什么发展不上去?还不是我们读书不够多!”学校门口的一位村民这样说道。
早在二十年前,村里就办了小学,几乎所有的小岗人都是这里毕业的。2008年村子合并后,又增添了两所幼儿园。去年村里还建成了一所中学,今年9月份就打算招生授课了。
说起这些,那位村民一脸希望,他们之中大多数没有文化,但他们知道有文化意味着什么。上一辈的小岗人宁愿自己苦一点,也不愿下一代再走自己的老路子了,教育才是小岗村的根本出路。
曾经的时代弄潮儿
天色渐暗,接近下午四点的时候,路上连农用三轮车都很少出入,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晚饭,小岗村再次恢复了寂静。
临走前,我们在路边偶遇了严金昌老人,当年带头“大包干”的十八人之一。
老人穿着一条黑色西裤和墨色棉袄,上衣穿得一丝不苟,带着一顶棉帽,面颊刮得干干净净,整个人整洁利索,尤其是脸庞红润而又有点发黑的肤色,那是多年日晒和劳作的证明。他会在举手投足间不经意地流露出某种庄严感,看得出,他代表着整个小岗村。
事实的确如此。今天是小岗村村支书丁俊的任满之日,作为代表,严金昌与其他健在的十一位带头人集体把他送回了合肥,刚刚才回到村里。
严金昌的外表比他实际年龄年轻得多,他反应迅速,说话清楚,也没有太多老年斑和白头发,一点也不像一位72岁的老人。尤其是当他讲起三十四年前那个惊心动魄的夜晚时,已经可以平静得宛如在讲述别人的故事。
1978年11月24日,晚饭过后,在没有电灯更没有路灯的小岗村,就已黑得伸手不见五指了。忽然,一阵此起彼伏的狗吠声响起,小岗生产队的十八条汉子,先后出了门。他们迎着凛冽的西北风,袖着双手,缩着脑袋,陆陆续续向最西边的严立华家摸去。
不一会儿工夫,冰冷破败的茅草屋里,就聚满了人气,摇曳不定的煤油灯的光亮,把蹲在地上或坐在床上的一堆人影,夸张地映照在凸凹不平的土墙上。经过短暂商议,小岗村的十八户决定冒着生命危险,分田到户,并立下字据,按下手印。
“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保证把我们的孩子养活到十八岁。”当年的契约上这样写道。
当然,严金昌做梦也不会想到,这个日子后来会变得那样重要。他单是记得那一年连老天爷都帮他们,“花生大丰收,漫山遍野都是;田里的芋头有气球那么大,我种了一辈子田都没见过那么多粮食。”严金昌缓缓地说道,“那年,最差的农户收入也在250元左右。”小岗村的“大包干”一时传遍了大江南北。正是这个小岗生产队的包产到户,轰然撬动了中国,并引发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变革。
如今,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那些汉子也早已迟暮。就在今年,国家把他们每月的补贴从500元增加至800元,让他们安享晚年。
现在的严金昌早已不下田了,每天吃过早饭,他都会在村子里转转,找相熟的人分根烟,然后随便聊聊;假如天气够好,他也会在院子里找人打打小麻将;或者,他还会经常去村委会坐坐,与干部们谈论一下小岗村的未来发展……
老人的生活正在逐渐走向平淡,而他脚下的小岗村才刚刚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