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理气候图的读图技巧

2012-04-29张昕

考试周刊 2012年3期
关键词:温带亚热带等温线

张昕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新课程标准把学生在地图上获取知识的能力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上。气候图的阅读和分析是初中地理重点和难点,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对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气候图包括年平均气温分布图、最冷月和最热月气温分布图、年平均降水分布图及气候类型分布图等。

阅读气温分布图,一是看不同等温线的读数。正读数越大,温度越高;负读数越大,温度越低。如:下图中赤道附近气温高,两极地区气温低。二是看等温线的疏密。等温线越密集,说明这个地区内的气温差别越大。如:下图中南极地区等温线非常密集,可以看出这里温差很大。三是看等温线的走向。一般来说,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气温主要受纬度位置的影响。如:南半球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线,因为南半球以海洋为主,气温主要受纬度位置的影响。与海岸线平行,说明气温主要受海陆位置的影响。如:北半球等温线在海洋与陆地交界处发生了曲折。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说明气温主要受到地形地势的影响。如:北半球20℃等温线在穿过北美洲西部时,发生了巨大的曲折,因为西部是高大的落基山脉。当等温线围成封闭曲线时,一般表示这里出现了一个寒冷中心或炎热中心。

我们在阅读降水量分布图时,要注意等降水量线的数值的大小、分布和走向。等降水量线的走向,一般与海陆位置及风向有关。年等降水量线呈封闭曲线,则说明降水量受到地形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极大值或极小值。

气候类型分布图,常见的类型是通过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考查气候特征及形成原因的。教材中还出现了气温降水表格资料。判断气候类型一般分以下三步。

(1)依据最高气温出现的月份判断南北半球。如七月份气温高,为北半球。下图中A、B、C三地为北半球,D地为南半球。

(2)判断温度带。划分热带气候类型依据最冷月均温,最冷月均温在15℃为热带;最冷月1月0℃等温线是亚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温带海洋性气候除外);划分寒带地区的气候类型,更多关注最热月平均气温,如果在0℃以上,就为苔原气候;低于0℃,就为冰原气候。

(3)以水定型。依据降水量和降水季节分配最后确定气候类型。

热带气候主要分为四类: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①热带雨林气候常年高温多雨,年降水量较多,一般在2000毫米以上;②热带草原气候的年降水量大多在400—1500毫米,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降水主要在夏季;③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较为相似,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降水的变率也比较大,年降水量在1500—2000毫米;④热带沙漠气候是最好分析和鉴别的气候类型,常年干旱,年降水量普遍在250毫米以下。

亚热带气候主要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这两者的区别主要集中在气温和降水量的搭配方面:①亚热带气候最大的特点是雨热同期,最高气温时正好是降水最充沛的时期。②地中海气候正好相反,最高温的时期就是降水量最少的时期。

温带气候的鉴别方法主要看:

①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月平均气温变化不大,最热月气温在20℃左右,最冷月气温在0℃以上,这要注意和亚热带气候区分开来。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各月平均降水量也比较均匀,年降水量在750毫米左右,这可与热带雨林气候区分开。

②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都是雨热同期,除最冷月平均气温不同外,亚热带季风气候较多,大多在800—1600毫米,温带季风气候的降水量要比亚热带季风气候相对少一些,大多在400—800毫米,降水时间集中性更加突出,主要集中在7、8两个月。

③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比较接近,主要区别在于年降水量要少一些,温带季风气候的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上,而温带草原气候则在400毫米以下;在降水时间集中性方面,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月降水量比较均匀,变化较小。

如下图中A地各月气温均在15℃,说明A地属热带气候,由于终年多雨,因此是热带雨林气候。B地最低月的平均气温在0℃以上,根据降水,B地不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所以应属亚热带气候,根据降水集中在冬季,B地属于地中海气候。C地气温最低月的平均气温在0℃以下,应属温带气候,根据降水总量和季节分配可确定为温带季风气候。D地最热月平均气温低于0℃,终年降水稀少,显然是冰原气候。

培养学生读图、用图习惯,培养学生运用图表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是地理教学的永恒目标。气候图的阅读和分析虽然是难点,但是只要我们掌握了各类气候的特点和正确的方法,就会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猜你喜欢

温带亚热带等温线
第31期 参考答案
Facts of Yellowstone
低温吸附剂的低温低压吸附等温线分布研究
《亚热带农业研究》2019年征稿简则
户撒刀
生态脆弱的温带地区草原生态移民分析——以甘肃省古浪县为例
亚热带水果深加工技术获突破
变温带地下仓埋深对长期储粮过程粮堆温度影响的模拟研究
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突破等温线判读中的难点
两种亚热带森林土壤甲烷氧化活性的垂直分布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