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
2012-04-29陈新平
陈新平
摘要: 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二十一世纪健康教育的主题。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论述了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关键词: 高职体育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健康是人类生存、发展、享受的基本条件,是人们幸福生活的保障。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加上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知识爆炸性地增长,人们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所有这些在给人们带来新知识的同时,也给人们增加了巨大的心理压力,给人的心理健康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作为当代社会组成部分的在校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这种情况的冲击和影响,大学生自身还有许多特殊问题,越来越大的社会压力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得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因此,高校体育教育要在注重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同时,注重学生知识、情感、意志、行为教育的培养,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教学相融合,充分挖掘并实现高校体育教学在学生心理健康培养方面的作用。
1.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2000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等部门共同组织实施了第四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调查结果显示的主要问题有:学生的体能素质下降、肺功能下降、肥胖学生增多、学生近视眼患病率仍居高不下等。2002年卫生部召开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座谈会显示:我国大学生中16.0%—25.4%的有心理障碍,以焦虑不安、神经衰弱、强迫症状、情感危机等为主,因心理问题不能正常学习和生活已成为大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2004年7月4日《中国青年报》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14%的大学生出现抑郁症状,17%的人出现焦虑症状,12%的人存在敌对情绪。专家估计,我国近年来每年至少有100名大学生轻生,而且这个数字呈上升趋势。2006年陆洪等对天津市5所高职院校8120名新生进行了心理普查,结果表明,学生心理水平总体情况良好,有四分之一左右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表现为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敌对等。从上述调查结果可知,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面临着严重威胁,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关系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早日成才。因此,开展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2.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虽然高职生也是大学生,具有大学生的共性,但很多高职生以高考录取分数线为杠杆衡量学校,自认为是高考的失败者,有很深的自卑感、挫败感,对前途失去信心,其中一些人因悲观、失望、沮丧、烦恼、焦虑、紧张、抑郁、孤独、恐惧、敌对等各种负面心理情绪和行为紊乱导致心理极度失调,有的甚至发生出走、自杀、凶杀等事故。事实上,高职生的心理疾患较一般大学生更为严重,并具有相对独立的特征和规律。
2.1现代大学生的特殊性。
独生子女在大学生中占有较高比例,父母们对孩子成材都有较高的期待,加之父母溺爱,不少学生依赖性过强,自理能力差,强调以自我为中心,面对竞争、挫折、情感等方面的打击缺乏承受力,这给他们带来很多有形的和无形的压力。由于现在社会贫富分化比较明显,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家庭来说学杂费是一笔不小的负担。据调查,目前经济困难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20%。当代大学生在消费方式、消费观念上容易形成攀比心理,经济条件优越的学生易使贫困学生产生心理失衡和压力。
2.2人际关系不良导致情绪及人格障碍。
从中学到大学,学习方式、学校管理方式有很大不同,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文化背景、生活习惯都不同。在大学中,人际关系比高中要复杂得多,大学生要学会与各种类型的人交往,逐渐走向社会。高职生面临全新的人际关系问题,恋爱现象增多,部分心理、为人处世能力还不够成熟的高职生碰到感情问题时,不能或很难适应,总是以自己的标准要求他人,因而产生情感困惑和人际冲突的苦恼。
2.3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引起困惑与失落。
高职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中学时学习优秀,成长比较顺利,对自己有较高的期望值,大多定位在大学本科,但由于高考发挥不理想等原因而进了高职,因此入校后很长时间总为自己不平,感到压抑苦闷。据调查,大多数家庭和学生本人对于“高职”的认识是根据自己的高考分数和录取档次判断其价值取向的,造成了心理状态的扭曲,由此产生了沮丧、羞愧、自卑、悲观、失望、郁郁寡欢等消极情绪。
2.4学生负担过重产生的心理压力。
很多高职生为了增强自己将来走出校门的竞争实力,积极参加国家本科自学考试,他们既要学好学校高职的课程,又要学好自考本科的课程,还要保证双重学习,心理上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有些学生学习方法不当,造成学习成绩不理想,出现焦虑、紧张等情绪反应,甚至严重影响自信心,出现苦恼、自我否定等心理问题,严重的造成心理障碍。还有一部分高职生入学成绩低,因基础薄弱造成学习困难,学习成绩不好,缺乏自信和学习兴趣,郁闷烦躁产生厌学情绪。有的认为班级学风不浓,而自己意志不坚,从而导致学习兴趣不高,缺乏自信心。
2.5未来就业问题产生的心理压力。
随着教学体制改草、大学扩招及双向选择就业等,人们改变了以往那种上了大学就如同进了保险箱的观念,取而代之的是素质和能力竞争的人才市场的观念,因而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已是普遍问题,面对就业压力,每一个大学生都感受到了形势的严峻。很多高职生自视与普通本科生相比竞争力弱,没有足够的信心坦然面对,由此对未来产生焦虑和不安情绪,诱发了就业焦虑症,这势必导致大学生心理压力剧增。
大学生出现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身体锻炼不足、饮食结构不合理、家庭溺爱、应试教育、对大学环境不适应、恋爱与性心理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反差、交友处世能力差、对挫折的承受力弱、网络的负面影响、巨大的就业压力等,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等交织在一起,致使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出现种种问题。但是,这只是事物的表面因果关系,如果我们从寻找和解决问题的根源出发,就不难发现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的教育长期以来忽视了对学生健康素质的培养。
3.高职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3.1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塑造健康的心理。
体育运动一般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对抗、竞争性强的特点,不仅以其艰苦性磨炼大学生的意志,而且在使身体健壮和意志坚强的同时,培育出愉悦、开朗、健康的心灵。
3.2缓解和消除大学生的精神压力和心理障碍。
大学生身体活动的过程也是自身情绪和情感体验的过程,其中的表情、行为、意志等都可以真实地反映出来,因而老师很容易发现存在不同心理障碍的学生。体育锻炼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和生活紧张,促进大学生的情绪由消极、残缺、扭曲向积极、健全、正常方向发展,从而可以化解大学生不良的思想情绪,使体育运动成为一种独立的精神需要,从而促进心理健康,促使身心和谐、全面、健康发展。
3.3提高大学生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体育锻炼是一种人与人相互交往的很好形式,能增加人与社会的联系。参加体育锻炼,会使个体社会交往的需要得到满足,丰富个体生活方式,这有利于消除工作、学习和生活等带来的诸多烦恼,消除精神压力和孤独感。
4.关于高职体育教学的几点建议
4.1开设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
体育课程应设置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标准,心理健康的影响,掌握心理保健方法,能够在必要的时候,及时而恰当地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整。还可以开设心理咨询门诊,从而预防和排除心理障碍,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
4.2结合体育运动的实际,加大高校体育教改力度。
体育教育必须具备健美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和教学方法,促使学生自觉自愿、积极主动地学习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具备自我调控心理的能力。体育教学要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选择较佳的教法很重要的,要实现体育教学健身健心的目标,教师就必须集思广益,挖掘教法,把“快乐体育”带到教学中,因为“快乐体育”是以快乐为导向的渐入佳境的一种启蒙的诱导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4.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教师本身必须具有健全的心理素质、优秀的气质、高尚的道德品质、融洽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体育教师在课余时间应加强对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学会理解和认可不同的意见和分歧,并适时营造一种调解与宽容的心理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启发学生的创造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陆洪等.高职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其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07,(8):74-76.
[2]李丕伟.对高校体育教学中深化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1,(11):118-119.
[3]张华燕.高职生心理障碍的类型、成因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4,(21):52-54.
[4]田继红等.高职学生心理问题及其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J].教育与职业,2008,(21):136-137.
[5]张晓荒.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广西社会科学,2010,(1):157-160.
[6]周家华,王金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3.
[7]应金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趋势及对策[J].职教论坛,2010,(15):67-73.
[8]黄春林等.论高职院校学生的健康素质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7,(6):83-84.
[9]侯丽娜.论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前沿,2010,(11):199-200.
[10]申志娟.浅谈促进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体育教学措施[J].教育与职业,2010,(17):70-71.
[11]马陵.谈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6,(32):75-76.
基金项目: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立项课题《基于职业能力需求基础上的我院体育课程内涵建设研究》(编号: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