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对中国金融体系稳定性的评估
2012-04-29刘明彦王昆吴惠娟
刘明彦 王昆 吴惠娟
2011年6月,IMF发布了与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参与完成的《中国金融系统稳定性评估》研究报告,对中国金融体系的宏观金融环境、金融体系、银行系统进行了评估分析,得出中国金融体系总体风险可控的结论,但也指出了中国经济体制的缺陷和金融体系面临的主要风险。
对宏观金融环境的评估
一是,中国经济在过去30年中一直保持高速增长。自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平均增长率接近10%,但通货膨胀相对较低。生产率保持较高增速,高水平的投资扩展了生产能力。同时,银行业发展迅速,且更加多元化。对家庭的贷款虽与其他国家相比较少,但随着十几年前开始的住房改革,已出现快速增长。
二是,相对较低的资金成本扭曲了储蓄与投资的决策。较低的资金成本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设置存款利率上限、充足的流动性、外汇兑换成本降低、对投资和产业化的支持。鼓励过度投资和通过低存款利率抑制家庭储蓄收入的行为,扭曲了实体经济的运行。
三是,欠发达的资本市场限制了企业投资和家庭储蓄替代品的发展。IMF认为,中国家庭只能持有低回报的储蓄账户,抑制了家庭的收入和消费。有限的保险产品也促使居民持有更高水平的预防性储蓄。企业方面,小型、私营企业由于缺少进入资本市场的渠道,只能更多选择企业储蓄。最终,企业和家庭寻找高回报投资替代品的行为,增加了资产泡沫出现的可能性,这在房地产领域尤为突出。
四是,由于利率管制和有限汇率弹性,银行和其他市场参与者缺少改善对风险评估、管理和定价的动力。银行的贷款利率有一定灵活性,但多数贷款的利率都集中在监管要求的基准贷款利率附近。同时,充足的结构性、流动性也允许大多数银行采用落后的内部流动性管理流程。
五是,对信贷增长目标的持续依赖影响信贷分配效率,扰乱货币政策的传导。这样的信贷目标意味着银行有很强烈的动机,通过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利息收入,并利用资产负债表规避信贷限制。这最终削弱了货币政策控制的效果。同时,企业由于知道信贷会在某一时刻配给,因而更倾向于过度借贷。管制下的利率和既定的贷款额度也意味着政策制订者无法利用市场价格评估宏观经济和流动性。
六是,现有的宏观金融和体制环境带来的副作用是投资效率低下。据估计,从2001年起,中国的GDP每增长1美元,平均需要近5美元的投资,这比处于经济起飞时期的日本和韩国要高出40%。另外,中国的储蓄和投资占“G20”成员国总和的20%强,但GDP却只占其总和的约10%。这些都反映出资本被错误配置到某些低回报率的项目上。
七是,政府直接或间接界入金融业。中国大部分银行都是国有的,国有企业和政府部门也是银行主要的公司客户。政府作为主要股东,有对各大银行高管的任命权。由于缺少明确的存款保险制度和解决银行问题的框架,最终还是由政府为银行存款提供隐性担保。政府在金融系统诸方面的过度参与弱化了市场纪律,削弱了公司治理,很可能引发软预算约束问题。
八是,银行系统在财政政策执行中起到的关键作用证明了政府的过度参与。为应对2008~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政府推出了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这些计划是通过银行信贷扩张实施的。地方政府积极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再加上收支不匹配,地方政府无法直接借贷,最终导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快速增长。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作用就是使政府间接获取银行贷款,这些贷款通常使用国有资产作为抵押品。这些融资活动导致政府部门的或有负债大幅增加。
对金融体系的评估
一是,在走向更加商业化的金融体系方面取得很大进展。改革巩固了这一成就。改革的方面包括:对银行体系注资、资本市场创新、引入审慎监管制度、逐渐开放金融体系、改革利率和汇率制度。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加速了银行系统的市场化改造,农村信用社改革也取得初步成果。在证券业,重点企业改制完成。决策机制和投资者保护计划逐步建立。随着2000年社保基金的成立,退休金部门的改革也取得了进展。
二是,银行业仍被几家大型国有银行主导。几家大型商业银行的资产几乎占商业银行总资产的2/3,四家最大银行的各自资产都超过GDP的25%。固定收益市场已逐渐成为一个替代性融资渠道,但主要交易的是公共部门的证券产品。尽管最近在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然而股市主要还是满足大型企业的融资需求。保险业管理的资产不足家庭储蓄存款的11%。信托、金融租赁、财务公司都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和银行规模仍不可同日而语。中国的非正规金融发展迅速,为中小企业和中小散户提供了资金。
三是,金融市场依然处在发展阶段,但跨市场整合逐渐增多。无论是在本国市场内(比如国内债券市场被分为零售型的交易所交易和批发型的银行间交易市场),还是本国和国际金融市场间,都存在着一些独特的“分离”。然而,经济冲击仍然可以在国内不同市场间传递,不同市场收益率的正相关也证实了这点。市场间的联系正在迅速增多。
四是,通过银行间回购市场建立了银行间的联系。建立回购市场是很有必要的,小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需要通过回购市场融资,而大银行需要通过它配置多余的资金。因此,部分银行的流动性压力会通过回购市场扩散到其他银行。
五是,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间的相互联系日益加强。尽管监管当局面临满足并表监管原则的关键要素挑战,法律和法规现在也允许金融机构经营更复杂的金融产品。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间的相互联系,随着金融控股公司的兴起而增多。自“十一五”期间综合金融服务试点项目启动以来,金融控股集团不断扩张。同时,金融和实体经济一体化发展迅速。与此同时,针对影子银行及其相互关联的监管政策需要澄清和透明。为了预防和控制跨市场和跨产品的系统性风险,需要有一套更加严密的监管办法。
六是,虽然与其他国家间的金融联系一直处于受限制状态,但这种联系正在增强。尽管相对人民币境内存款来说,香港特区的人民币存款数额还较小,但增长迅速。跨境投资组合划归在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项目下。A股市场使B股和H股市场黯然失色,外国投资者可以通过B股市场投资于中国股市,H股是指在香港股票交易所上市的中国企业股票。此外,A股与H股之间的联动还是被限制的。尽管中国银行业的海外资产规模与它和世界主要银行中心的密切互联并不相称,但其海外资产过去10年间仍然增长了80%。
对银行系统的总体评价
一是,银行业的资产负债表规模迅速扩张,部分是由近年来投资驱动的经济刺激政策造成的。虽然2009年中国银行业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长了33%,但2010年信贷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外币贷款的快速增长可能与人民币升值预期相关。银行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相关贷款的风险不断上升,这主要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扩张造成的,而银行与制造业相关的贷款占比却在下降。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推动了住宅按揭贷款的需求。银行的表外风险迅速扩大,主要是因为政府开始限制新增贷款,银行转而发展理财产品。
二是,银行资金来源稳定。庞大的低成本国内存款为银行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虽然银行业改革以来,居民储蓄存款是银行资金增长的关键因素,但2009年企业存款的增长也很显著。银行资金期限错配的情况也在上升。对中长期贷款项目融资的依赖,拉长了银行的平均资产期限,尤其是大型商业银行。
三是,银行的盈利能力依然强劲。尽管2009年利差有一定程度的收窄,但信贷扩张支撑了银行的盈利能力。然而,中国银行业收入来源单一及对利息收入的过度依赖,使其更易受到管制的利差和贷款额度限制的影响。
四是,银行体系的不良贷款率呈下降趋势。不良贷款率的下降主要得益于信贷的快速扩张,以及2008年从农业银行剥离出来的816亿元人民币的不良贷款。1999年至2001年和2004年至2005年,国有银行重组剥离了大量的不良贷款,使整体不良贷款率保持在一个较低水平。银行不良贷款率低也得益于强劲的经济增长和银行风险管理的改进。然而,信贷快速增长可能会导致未来几年内银行资产质量的恶化。此外,大约有95%的银行贷款在下一年重新定价。如果央行继续实施紧缩政策,可能导致更高的借贷成本,实力较弱的借款人会面临融资难的问题。
五是,央行的汇率风险敞口巨大。庞大的经常账户盈余和受管制的汇率制度,导致可观的外汇储备积累和央行巨大的外汇净头寸。商业银行总体上是外汇资产的多头,虽然规模比央行持有的小得多。
六是,短期内银行业面临的流动性风险较小。银行业的基本流动性指标表现正常。规模较大的银行一般通过银行间市场将过剩的流动性转移给较小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有担保的银行间借贷占较高比重、高质量的抵押品和充足的流动性降低了短期内银行业的流动性压力。但是,银行间市场面临一些风险。比如,银行间持续的流动性失衡,以及小银行和非银行机构对大额资金的过度依赖。本地化的流动性紧缩,可能从一家在面临流动性冲击时无法实现其已抵押资产的面值的小机构,蔓延成更广泛的流动性冲击。
对银行业压力测试的评估
为评估中国金融体系的主要风险,金融部门评估规划小组和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团队共同进行了压力测试工作。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团队自上而下和银行业自下而上的统计结果,分别以总体水平和以银行分类的形式提供给金融部门评估规划小组,统计分析基于17家银行的样本数据。
压力测试的结果表明,各大银行能够抵御适度的潜在损失。这反映了近年来随着盈利能力和资产负债表质量的提高,银行建立起一定的缓冲区。单因素敏感性分析表明,金融体系能够承受一定程度上单独发生的特定部门内的冲击。这些具体的冲击,包括对房地产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出口部门及其他部门的信贷资产恶化。然而,宏观经济的情景分析表明,如果几个主要冲击同时发生,金融体系可能会受到严重影响。
信用风险评估
金融体系可承受的信用风险大幅增加。如果不良贷款的水平在两年内增加400%,根据2010年底的数据计算,所有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仍将高于监管的最低要求(8%)。2008年至2010年间,银行业应对冲击能力的提升反映了不良贷款水平的下降。另外,2010年银行提供更多的缓冲资本,有助于防止其在最严重的假设条件下无法达到监管的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
反向压力测试(“阈值的方法”)也证实了这种应对冲击的能力。例如,根据2009年底的数据,如果占银行体系总资产一半的银行无法达到监管的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不良贷款总额占贷款总额的比例将提高到近11%。或者,假设银行系统需要注入相当于GDP的6%的资金,不良贷款率将上升到24.8%(2009年底这一数据为1.6%)。
压力测试表明,房地产贷款质量恶化对银行的冲击有限。对此,进行了两次测试。第一次测试,由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的团队和个别的银行进行,包含对不良贷款增加的假设,具体包括个人按揭贷款、房地产开发贷款和土地储备贷款的部分。根据2010年底的数据,如果15%的开发商和土地储备贷款违约,7.5%的按揭贷款将成为不良贷款,总资本充足率下降约1个百分点,但没有银行低于最低监管要求。由个别银行进行的第二个测试是第一个的扩展版本,除了上面列出的三个部分,还测试了房地产价格下跌对与房地产业有上下游关系的六个产业的偿债能力的影响。物业价格下降30%,利率上升,相关行业受到的冲击对银行的影响很小,使资本充足率降低了不到0.25个百分点。
压力测试也评估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潜在损失。基于个别银行进行的自下而上的压力测试结果表明,如果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损失15%,只有两家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会低于最低监管要求。
直接利率风险评估
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的直接利率风险可控。分析中使用了对贷款和存款利率的冲击,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的团队和参与的银行对这些冲击对资本充足率的影响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即使在严重的多重冲击下,所有17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也只是小幅下降。对交易账户收益率曲线平行移动风险的测试则是由个别银行进行的,结果再次表明影响将非常小。
直接汇率风险评估
汇率变动对银行体系的直接影响是有限的。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团队的自上而下和个别银行自下而上的压力测试结果证明,在重度压力情景下,银行业整体的资本充足率下降不到0.1个百分点,所有17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仍高于最低要求。
流动性风险评估
两轮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结果不同。结果表明,第一轮流动性压力测试中(不考虑银行抛售债券的能力)影响可能是巨大的,例如,7天内6家银行会出现负的现金流缺口。第二轮压力测试中,假设银行可以折价卖掉债券,结果明显好于第一轮,30天内,除一家银行外,其他银行的净现金流都为正值。
小结
总体来看,IMF由于与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合作,对中国金融体系稳定性评价相对比较真实、中肯。IMF认为,中国银行业主要风险来源于:信贷快速扩张引发的资产质量恶化、快速膨胀的表外资产和金融脱媒、房地产泡沫破裂和过度依赖投资增长的经济失衡。由于中国还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和金融透明度较低,这导致金融体系的部分风险被掩盖。但政府对金融体系的深度介入,对银行和央企的隐性担保,以及政府支配社会绝大多数资源和中国最终消费率仅为GDP的30%的国情,中国金融体系可以比市场经济国家承担更高的风险。国际经验表明,在经济金融形势即将恶化时进行的压力测试作用有限,IMF采用的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进行的压力测试结论可能低估了银行业面临的风险,但如果进行激进的压力测试,则要求银行大量补充资本或收缩资产,这可能触发经济衰退。因此,IMF对中国金融体系稳定性评估对中国金融监管当局和金融机构都只是一种参考,不论何时,宏观经济持续增长是金融稳定的前提。不过,中国银行业未雨绸缪,积极管理可能面临的风险,仍不失为明智之举。
(作者单位:中国民生银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