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浅谈
2012-04-29邓南昌
邓南昌
摘要: 课改后数学课堂精彩纷呈,民主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沃土,教师以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关注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和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
关键词: 数学教学民主课堂探究欲望思维品质
新课改春风吹拂神州教苑,广大师生从中受益,我通过聆听县城学校课堂开放周及送教下乡教师的课,领略到了数学课堂的精彩,很受启发。
一、民主课堂是学生成长的沃土
民主课堂摒弃满堂灌,不是一言堂,更不是填鸭式灌注,而是充分给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还课堂于学生。创设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以富有启发性的提问拨动学生的思维琴弦,通过类比沟通教学让学生体会知识的连贯性,以题组练习深化思维发展过程,鼓励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进行学习,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教师相机引导。
二、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那么怎样把学生的好奇心转化为持续的探索创新的热情呢?当前数学课堂教学中主要呈现以下方式。
1.创设贴近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
创设的问题情境最好能贴近学生经历的生活实践,让学生在触摸生活的“血肉”时,领略数学的“筋骨”。现代心理学认为,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背景越接近时,学生悦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会自觉将抽象的概念依附具体实物和情景中去理解,令他们对学习探究过程印象深刻,同时感知数学在解释生活现象、解决生活问题等方面的功用。例如:在教学“平面点的位置与坐标”时,让学生讨论“如何在电影院找座位”;在教学“制作扇形统计图”时,创设“生日派对上分蛋糕”的情境;在教学“等可能事件”一课时,我这样创设情境:“我县气象台今日天气预报:明天降雪概率为85%,明天会下雪吗?”
2.运用多媒体教学。
由于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能将问题情境生动展示,取得良好的效果。我听过一节课,老师在教学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时,通过播放Flash动画:一轮圆日(圆)逐渐从海平面(直线)升起到日出海面的全过程,动态展示了直线和圆从相离、相交、相切再到相离的几种位置关系,令人印象深刻。
3.设置悬念,点燃学生求知的火花。
悬念就是指暂时悬而未解的问题,要学完本节知识内容后才能解答或部分解答。在教学中合理设置悬念,能激起学生疑惑、惊奇、差异等情感,唤起好胜心。因为学生都迫切想知道其中奥秘,所以能使学生探索热情维持较长时间。例如:在教学“求代数式的值”时,我设计了“猜猜你出生在几月”游戏活动,先提出要求:“将你的出生月份乘2后加上8,再把结果乘5减去40,将最后的结果告诉老师,我会在1秒钟内说出你的出生月份。”学生纷纷报出自己的得数,我“猜”出月份,而后以“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吗?”引入课题。
4.让学生在参与中成长。
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实践。实践活动诱发学生学习动机,同时让他们从实践中获得足够多的感性认识,有利于上升为理性认识。教师可通过创设适宜的情境,设计操作性实验,进行游戏活动,还可开展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乐中学。例如:学习相似三角形时,可让学生使用放大镜观察纸面的一个三角形,课后还可让学生制作相似三角形。
5.运用启发性提问叩开学生的思维闸门。
启发性提问虽只是将学生的思维微微打开,却能让思维浪涛涌出,就如同找到一团线中的线头。另外,要善用提示语言,如:“你认为应该是怎样”“你想弄明白吗?”等,激起思维之浪。
6.运用激励性语言。
教师在课堂中要关注学生的闪光点,哪怕微小也要表扬,或者投去称赞的眼神,“批评十次比不上表扬一回”。如“聪明赛过曹冲”、“你真棒”、“看谁表现最棒”、“看谁能向他学习”,这些话语中无论是直接的表扬还是含蓄的期盼,都能让学生的心灵感受到一丝暖意,有助于学生积极心态的树立,增进师生关系的融洽。
三、教法灵活,关注学生数学思想形成和思维品质提高
1.运用题组教学。
对数学中的命题进行合理变动设置练习,一种是将原题的条件或结论进行变动或加深。例如:判断函数y=x ,x∈(0,+∞)的单调性;变式1:判断函数y=x ,x∈(-∞,0)的单调性;变式2:判断y=x 的单调性。另一种是将原题中特殊条件改为具有普遍性条件。变式数学使学生学习时不只是停留于事物表象,而学会全面本质看问题;变式数学使一题多用,多题重组,给人一种新鲜灵动之感,唤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进行一题多解训练。
对同一道题,使用不同层次的知识也能使问题得到解决,得出同样的结论或答案,这就是一题多解。加强一题多解练习,可以拓宽学生思维广度,使知识结构系统化立体化,又能使学生将多种知识融会贯通,明了各种知识间的联系。比如,在证明有些几何命题时,既可通过添加辅助线来证明,又可用三角知识来证明。
3.同一范畴的不同概念采用类比教学。
例如在教学二次函数时,就可以类比一次函数来教学。先出示半径为r的圆面积是s=πr ,然后提问:这是一次函数吗?学生很自然会回忆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并作出判断:不是。追问:为什么不是?既然不是一次函数,那又是什么呢?很自然地导入新课。在后继教学过程中,可以继续类比画一次函数的图像方法来学习二次函数的图像。
4.让学生学会数形结合解决问题。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指出:“数无形时不直观,形无数时难入微。”确实如此,数与形是数学中不可分割的两部分,若结合两者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则既直观又全面。例如:正负数与数轴,数对和点的位置,一次函数与直线,二次函数与抛物线。
5.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问题意识。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为什么这样认为呢?因为学生有疑问,才会去思考,才能有所创新,同时,我们只有通过仔细观察和比较,才能发现并提出问题,而这些素质也是创新所需要的。
课改中数学课堂上呈现出来的这些特质,给我指明了今后实践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