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门不同命真愁人
2012-04-29李英向莹
李英 向莹
同是一家基金公司管理的同类型基金,同期业绩和排名却相差十万八千里,有的基金极为抗跌甚至取得正收益,排名居前,而有的则跌幅很大,排名落后。这对基金持有人来说,是个艰难的抉择。对此,我们不得不探究“同门不同命”的背后玄机。
华夏基金是基金业的大哥大,以近两千亿的管理规模稳居同业第一。人们对华夏基金的敬仰,源自基金经理“一哥”王亚伟。但由于王亚伟执掌的基金长期处于封闭状态,人们也只有慕名持有该公司旗下的其他基金。然而,持有人的噩梦却从此开始。
据财汇资讯最新统计,截至2月15日,刘文动、阳琨、张勇三人联合执掌的华夏盛世精选股票自2010年以来累计回报率为-29.26%,为同期业绩表现最差的华夏系涉股基金;而王亚伟执掌的华夏策略混合,同期回报率为15.88%,在同门基金中表现最好。显然,华夏同门基金两年业绩相差45.14个百分点,可谓“同门不同命”。
市场人士分析发现,上面同一家公司同类型基金中,业绩较为落后的大多数为规模较大的基金,业绩突出的多为小规模基金。在华夏基金身上,这种规律同样可以套用。对比数据显示,业绩最好的华夏策略混合,截至去年底资产净值规模为25.70亿元;而业绩最差的华夏盛世精选,同期资产净值规模为74.34亿元,相当于华夏策略混合资产规模的2.89倍。
实际上,规模越大,业绩越难做的规律也得到基金评价和研究机构证实。据北京济安金信公司基金研究中心的研究,在基金规模超过一定比例时,这些基金的业绩将会出现显著下降。这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为何同一家公司旗下同类基金业绩分化的原因。当然,除了规模因素,投资风格和投资方向的不同也会在一定时间内对基金业绩造成较大影响。
本刊记者观察,华夏基金刘文动与王亚伟经常反向操盘。比如2011年8、9月间的“美尔雅暴跌惨案”(美尔雅一个月暴跌45%),该公司三季报显示,华夏基金投资总监刘文动掌管的华夏盛世基金消失在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而华夏基金原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王亚伟却加仓了。不出意外,华夏盛世造就“美尔雅暴跌惨案”可以被坐实。这种“巧合”还发生在铜陵有色身上,2010年基金四季报显示,铜陵有色竟然在去年四季度遭遇华夏系基金的不同待遇,呈现王亚伟“退”刘文动“进”的格局,同门不同心昭然若揭。
同一家基金公司旗下基金,为什么会对同一只股票出现如此相左的操作?对此,市场不免发出猜测:华夏系基金内部出现了决策分歧。在不考虑华夏基金总经理范勇宏的情况下,刘文动和王亚伟是华夏基金投资决策的双雄。从名气上来看,王亚伟显然更出名;而从职位上来看,在王亚伟卸任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后,刘文动才是华夏基金投资决策的首脑。
“基金同门不同心,已是司空见惯之事,尤其是在特立独行的基金经理之间更是明显。”一基金分析师分析称,同门业绩分化后,选择基金的难度增加,投资者不得不从选基金类型,到选择个基,从看公司,转入看基金经理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