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东纵北撤集结地
2012-04-29盛海辉
盛海辉
一个地方若能依山傍水,那必定会有怡人的风景。
龙口便是如此。地处英东五镇中心,英德、翁源交界处的龙口,因滃江和新江河在这里汇合而得名。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两岸风景如画,苍翠茂密的竹树林丛中隐约可见几幢民居。行走在岸边,河水清澈见底,清脆的鸟鸣声不绝于耳。
据这里的村民介绍,龙口村有着100多年的历史,历来以水上交通运输为主,从清朝开始,这里便成了繁华的商埠,来往的商船都要在这里停靠。但是到了上世纪60年代,由于公路的发展,水上运输减少,加上每年滃江洪水泛滥,附近村民生活受到影响,陆续外出谋生去了。几十年过去,如今只剩下几户村民还执著地固守着自己的家园,张粤强便是其中之一。
“60多年前,这里曾是东纵粤北部队北撤集结的地方。”70多岁的张老,还依稀记得当年部队北撤集结的情景。“我父亲是撑木船的,当时有好几百人啊,他们就是用小木船把部队从对面撑到这里集中,一个船能坐二三十人,几条船撑了一晚上,都没有撑完,一直撑到天亮。”谈起这段往事,张老有些激动,他一边用手比划着,一边指着渡口向我们介绍。
“这里是游击队的活动区,国民党经常来围剿,我那时候负责给游击队送信。”86岁的徐祥照老人,当年曾经给游击队担任交通员。据徐老介绍,在给游击队送信过程中,他曾经遇到了两次危险。一次是到洋坝送信回来,遇到国民党追击游击队,围住了张屋。他顺着河堤往回走,找不到藏身的地方,被国民党发现,国民党认定他是游击队员,把他抓到了翁城。后来,是游击队通过关系花钱将他赎了出来。1949年3月初八,国民党又一次来到村里围剿游击队,抓了几十人到官渡,徐祥照和父亲也在其中。所幸的是后来他和父亲都被释放了,但是,张屋的两个村民却被枪毙了。
“战争年代,龙口老区群众为革命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陪同我们到龙口村采访的桥头镇委书记钟朝灶又补充道:“就是在这里,国民党蓄意制造了龙口事件。”
据有关史料记载,抗战胜利后,为了争取国内和平,中国共产党在重庆与国民党谈判中,作出了有原则的必要的让步,同意将长江以南包括广东在内的8块根据地的武装撤到长江以北。
根据粤北支组的安排,1946年5月,坚持在英(德)翁(源)新(丰)佛(冈)曲(江)边区斗争的北江支队集中龙口再北撤山东烟台。按照上级指示和协议,支队部研究后决定,除留下坚持在英翁新佛曲边区斗争的武装人员160余名,机枪4挺、长短枪300余支、弹药一批外,北江支队主力大队整编为近百人的北撤部队,6月10日到达翁源县坝子,与从始兴县南下的粤北部队和九连山部队会合。6月13日,东江纵队粤北各路部队800余人到达英德县新兴乡(今桥头镇)龙口总会合。
“1946年初夏,我们经过两晚的夜行军到达英德县龙口。与大部队会师,见到了邬强支队长、郑伟灵大队长以及分别多年的同志们。战友重逢兴奋极了,互相热烈握手、拥抱,畅谈别后的战斗历程。”原东江纵队北江支队战士容彬在他的《北撤散记》一文中这样描述当年龙口集结时的热闹场面。
龙口圩就是当时指定的最后的集结地点,村里有一间阴森森的大祠堂,粤北北撤指挥部就驻在这里。部队进村后,派出人员在村子四周搜索,并封锁了村口。“走进祠堂,正准备安排铺盖,警卫员带了一个农民模样的人急急走进来,原来,此人是我们地下党的同志。他告诉我们,祠堂后面有三个外地人,穿便衣,带手枪,鬼鬼祟祟地打听着什么,看样子可能要暗杀谁。邬强立即派短枪队的同志封锁了祠堂,里里外外严密搜查,终于把这三个刺客抓获了。”原粤北北撤指挥部负责人王作尧在他的回忆录《东纵一叶》中这样写道。
经过审讯,这三个刺客不得不承认他们是国民党谍报队的。原来国民党广东当局肆意破坏国共双方达成的北撤协议,何应钦下达密令,在北撤部队各集结点和行军路线上加强兵力部署,并蓄意制造事端,妄图消灭北撤部队。粤北部队南下到达龙口时,国民党军在龙口村周围埋伏了2个团,同时派遣3个身藏短枪的谍报特务,潜入粤北指挥部机关驻地,图谋刺杀北撤部队指挥员,相机消灭粤北部队。
“粤北指挥部决定派我将这三个国民党特务押送到军调第8执行小组粤北支组,我带着高传、曾福等五六名手枪队员,押着特务向粤北支组驻地——龙口小学走去,快到学校门口时,突然冲出十几个跟随粤北支组行动的国民党宪兵,一拥而上,围着我手枪队员,强行将特务和我们的枪抢走,战士们看到国民党军如此蛮横无理,愤怒地与他们撕打起来。……国民党代表黎国熹走出来,不问青红皂白,抡起手杖就猛击曾福的头部,周围的同志立即冲上前与黎理论,双方剑拔弩张,现场气氛十分紧张。”“事件发生后,我们立即做好战斗准备,同时派人包围了龙口小学。埋伏在龙口附近的国民党军队的两个团,不敢轻举妄动。后来第八小组发来了调解的电报,说,国民党方保证不再出现类似事情。这样,国民党一手策划的‘龙口事件阴谋被我们彻底挫败了。”原北江支队支队长邬强生前在《峥嵘岁月》一书中也记录了有关龙口事件的详实情况。
60多年过去了,如今,徐祥照老人享受着政府发放的每月生活补贴500元,在桥头镇上过着宁静安详的晚年生活。而龙口,这个过去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的贫困老区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也逐步走上了发展之路。
过去,行路难问题一直困扰着龙口的发展,2011年,桥头镇委镇政府为了解决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采取镇里拨100万、村里自筹40万元的措施,建起了一座可防50年一遇的洪水的大桥——板甫徐屋大桥。该桥7月建成,10月正式通车。“大桥的建成,一方面方便了村民出行,一方面也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板甫村党支部书记陈月谋告诉记者。
“这里耕地广阔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是桥头镇粮食主产区。农业结构调整后,我们大量种植经济作物并种桑养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对龙口今后的发展远景,钟书记胸有成竹。“这是一块风水宝地,我们打算争取上级政府支持,重新选址,科学规划,重建一个龙口新村。”
“龙口经济发展了,我们也不能忘记历史。如果能在当年北撤集结地旧址建一个纪念碑,重建粤北北撤指挥部遗址,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就更好了。这样,让后人铭记这段光荣的历史,不仅具有历史纪念意义,而且对龙口未来发展也会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陈月谋说,“我们希望你们《源流》能呼吁一下,以便引起上级领导、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