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字报
2012-04-29
“扒粪者”在中国
美国的揭黑运动不过持续了10年就匆匆落幕,因为“扒粪者”过分渲染情绪,过分迷恋于自己的个人判断,对于社会的理解过分简单化。正义固然受人尊敬,可它并不能保证从业人员的自制力。
2011年有一本书不约而同地打入各大媒体的好书推
荐榜,书名叫《批判官员的尺度》,副标题是:《纽约时
报》诉警察局长沙利文案。作者是《纽约时报》资深记
者、两度普利策奖得主安东尼刘易斯。看完这本书我才
知道,美国能到今天,确实走了很长的路。这是一个在
1800年之前还有《防治煽动法》的国家,“撰写,印刷,
发表或出版任何针对联邦政府或者总统的不实之诩,诽
谤和污蔑之词,意图损害政府,国会,总统声誉者……最
高判处两年徒刑”。法律出台后的3年中,共有13人被
捕。这样一个国家里,一个被公开辱骂的官员能够说“这
是他们的宪法权利”,要靠多年形成的社会共识和文化
经验。何帆翻译这本书,就是因为《纽约时报诉沙利文
案》是一个重要转折点。书中有一句点睛之笔让人印象
深刻,“若批判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我在2012年春节期间看完这本书,几乎本能地想
到韩寒和方舟子之争。“韩方之争”的始末,想必不用
我再赘述,至于论战的结果,许多网站用“方舟子大获
全胜”来作为大标题,可仔细看标题下面的正文,却写
得稀里糊涂。首先韩寒没有言败,只是鸣金收兵,不再
理会;方舟子作为质疑者也并没有拿出更具备说服力的
证据,一些我们所熟知的公共知识分子纷纷选择中立
方——在这种大前提下,网站还敢写“大获全胜”,其
底气自然是源自网民的意见统计。统计结果显示,方舟
子的“拥趸”要略胜于韩寒——当意见测试的主体变成
“我支持”打头,那么双方拼的只能是粉丝的数量。
我也是一名普通的网民,但我没有参与任何投票。
开口就“被站队”是我不想发表意见的重要原因。我特
别认同崔卫平的一句话,“如果你对韩寒有所批评,不
等于说你站在方舟子的立场上,批评可能来自别的方面
和别的方式;如果你不赞成方舟子的做法,也不等于说
你只能百分之百站在韩寒一边,别无他途。在韩寒方舟
子和我们每个人之间,有一个广阔的中间地带,我们可
以在这个中间地带,从容地将自己的颜色调好,将更多
的细节考虑进去”。和亮出旗帜鲜明的立场相比,我更关
心的是:这两位公共知识分子的纷争对于公共生活有何
建设性的意义?规范言论界限、公共人物和法治精神,
还是移动网络和微博进一步拓展人们的公共生活空间?
很遗憾,到目前为止,这些积极的意义无一能实现。唯一
强化的就是人们的怀疑精神——如果把这种精神无限放
大,那无疑是另外一场“文革”。 这话当然不是在针对
方舟子,事实上我一直很尊敬这位有着真相洁癖,又不
畏强权的打假斗士。他身上的“正义感”很像罗斯福总统
盛赞过的“扒粪者”—— 盯着种种不公与造假,凭借高
度的职业责任感将丑恶的事实真相拖到公众视野一一曝
光,他们是社会正义的代言人。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认为
中国有更多的方舟子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传媒界一个日益突出的现象
就是,调查性新闻正在赢得普遍性的关注与尊敬。《南
方周末》、《财经》、《新闻调查》等媒体的深入报道
给社会带来极大的震荡。人们已经开始习惯性地将今天
的中国比做20世纪初的美国。但是,稍懂一点新闻史的
人都知道“扒粪者”盛行于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并于
1972年达到巅峰——当年两位默默无名的小人物依靠
断断续续的新闻碎片促成了尼克松总统的辞职,再之后
便每况愈下……这场揭黑运动持续了不过10年就匆匆落
幕,因为“扒粪者”过分渲染情绪,过分迷恋于自己的
个人判断,对于社会的理解过分简单化。正义固然受人
尊敬,可它并不能保证从业人员的自制力。
《批判官员的尺度》讨论的另一个重点就是:自由
言论和诽谤罪。美国最高法院设立的原则是“恶意为
之”和“罔顾真相”。回到“韩方”之争,方舟子质疑
韩寒的动机是否仅仅因为看不惯他“抱罗永浩大腿”,
还不好盖棺定论,所以“恶意为之”的帽子也不能乱
扣;“罔顾真相”则建立在调查的基础之上,固然方舟
子也会在微博上向群众征集上世纪90年代上海医院的
诊病价钱和病历本,但这种取样仅仅是为了验证自己
先入为主的直觉和猜测,此时的调查不再是“真理越辩
越明”而是为了巩固个人利益。顾准说过,“什么是专
制?专制就是认为自己绝不会错的想法”。
在中国,“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被历朝历代的统
治者视为金科玉律,一直到互联网的出现,公民才开始
把公共空间具体化,微博则掀起了一场“全民皆讲”的
公共讨论。然而,如何开展一场讨论,对于我们来说,
并非天生在行,而是需要学习。公共空间不是在课堂
上,由老师说了算;不是在公司,由老板说了算;不是
在机关,由领导说了算。一个人在实际生活中的身份、
地位,并不能直接带到讨论中来,替讨论加分,增添他
这个人的权威性。一个人在别的地方所获得的成就,并
不能保证他在这里获得同样的成就。相反,他需要重起
炉灶,东山再起。即使他以前说了许多正确的话,也不
能保证他一贯正确,他的粉丝也不会一贯支持他。对我
们来说,这是一个漫长的课题……
苏阳,《电视指南》主笔,
编剧,专栏作者
为什么电视剧变得好看了?
电影《饮食男
女》的编剧王蕙
玲把中国人的婚
姻生活概括为:
“谎言和牺牲意
识架构起来的食
不知味的空虚人
生。”每当想起
这句话,窝窝头
和妈妈的影像就
会在我脑海中重
叠。
为什么2006年以前的报纸看不下去,但到了2006
年以后就好多了?韩寒的回答是,因为80后毕业了,开
始进媒体工作了。当然你也可以问,为什么2006年以前
的电视剧看不下去,但到了2006年以后就好多了?答案
大概是,80后结婚了。如果说80后的婚姻有什么不同之
处,那就是,他们靠掷骰子决定今晚谁刷碗。想想看,
一段不缺少骰子的婚姻,改编成电视剧,该有多好看?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妈妈结婚了。婚姻对于她来
说,仅仅意味着从一个生产队来到另一个生产队挣工
分;她剪掉了两条大辫子,因为这样挣工分的时候更容
易些;她要蒸两种颜色的馒头,白的留给婆婆,黄的留
给自己。电影《饮食男女》的编剧王蕙玲把中国人的婚
姻生活概括为:“谎言和牺牲意识架构起来的食不知味
的空虚人生。”每当想起这句话,窝窝头和妈妈的影像
就会在我脑海中重叠。顺便说一句,那时也有好看的电
视剧,比如《篱笆女人和狗》。20年之后,这部电视剧
里的狗已经死了,而女人变成了婆婆,她们出现在数不
清的电视剧里:《媳妇的美好时代》、《裸婚时代》、
《双城生活》、《当婆婆遇上妈》、《蜗居》……今天
的电视剧打捞了太多中老年女演员,这其中,老演员潘
虹和刘莉莉被打捞的次数最多。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
是,中年男演员基本上都成了沉船。婚姻题材的电视剧
似乎有个定律:当婆婆遇上妈,极有可能是一出好戏。
很难想象,如果有一部戏叫《当公公遇上爸》,会是一
出什么戏,根据大多数人的生活经验,极有可能变成烟
瘾和沉默。所以电视剧里的中老年女人,要么丧偶,要
么配偶坐在旁边不说话。
英国小说家毛姆对婚姻的看法:“一个男人与一
个女人同居,就算是社会认可的那种,一般也只有一
个结果:他变得稍微狭隘了些,稍微低劣了些。若没
有人与他同居,他本不至如此。”毛姆没说婚姻为什
么会让男人变得低劣狭隘,不过中国的观众大概能理
解:如果马克·扎克伯格早早进入《双面胶》生活,
他是否既能打赢漫长的《婚姻保卫战》(33集),又
能创立Facebook。“代代相传”才是中国人的主流
价值,而电视剧与主流价值的关系,永远是“小妹妹
唱歌郎奏琴”,如果“卓越”的目标与这个价值观相
悖,那么社会对你的期许是,最好变成“凡客”——
用电视剧里的台词说,“家比天大”(这句话的潜台
词是,家庭营造了合法的性关系,传承着“代代相
传”的价值观)。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导演都是天涯歌女。说到这
里,不能不提一个名字,滕华弢,他是2006年以后为
数不多进入婚姻现场的人。作为一个偏爱现实主义题
材的导演,某种程度上说,滕华弢近十年的价值要超过
张艺谋和陈凯歌,如果说吴思是“潜规则”之父,廉思
是“蚁族”之父,滕华弢可以称之为“蜗居”和“双面
胶”之父(编剧六六是它们的亲妈)。他以婚姻为切入
点,用电视剧的形式,忠实深刻地记录着中国人近十年
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这两部电视剧,如果制作再精
良一些,完全可以达到HBO频道水准。问题是,这样
既好看又有流传价值的电视剧少之又少,根源在于,法
制并不健全的电视剧市场,还面临着“劣币驱逐良币”
的境况。HBO2011年制作的迷你电视剧《欲海情魔》
(Mildred Pierce),改编自James M.Cain的同名小
说,如果这样的小说在中国改编成电视剧,面临的播出
风险之大,恐怕连滕华弢这样的导演也不敢接手:导演
对经济萧条的表现空间有多大?如何描写女主角米兰
达·皮尔斯的婚姻生活(尤其是她和女儿共用一个情人
的故事情节)、家庭暴力以及微妙又令人绝望的母女关
系?就像何袜皮说的:如果连艺术和文学都失去了表达
丑恶、残忍的自由,我们如何从对立面认识自己?虽然
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他们懒得认识自己,喜欢看《双
面胶》和《欲海情魔》这样的电视剧,很多时候,是因
为“躺在地下看这个世界是幸福的,因为所有的不幸都
与自己无关”。
说两个躺在地下看世界的人,我的姥姥和姥爷。
那年我10岁左右,亲眼目睹了两个60多岁的人如何闹离
婚,这件事甚至惊动了舅舅。不过第二天晚上,离婚的
事再也没人提起,姥姥骄傲地对我们说起,姥爷有多么
聪明,他在十几岁的时候就考上军官学校……他们从20
岁的时候开始闹离婚,大多数时间,两个人只是静静地
生活。生活和电视剧的最大区别,前者分贝小,后者分
贝大。
空中调情:生年,80后。感情状
态,爱情绝缘体。爱好,空中调
情(遇到喜欢的聊天对象,喜欢
发窗口抖动)。最喜欢的电影,
巴顿芬克。最喜欢的报纸,纽约
时报。
《我可能不会爱你》
从严格意义上来
说,《我可能不
会爱你》在主题
传达上,实际上
背离了偶像剧的
传统收视群体。
这也就很容易
解释,尽管在网
络上引起了热烈
的回想,但是该
剧在台湾地区播
出时收视率并没
有取得太好的成
绩。
尽管从本质上来说,《我可能不会爱你》并没有超
出偶像剧的界限,甚至在剧情后半段,两男一女之间泛
滥的你争我夺三角戏码,更是老土到极点,让人厌烦,
但是至少主题概念,细节呈现,以及前七集淡到极致的
剧情,却又是浓得化不开的真情,都证明了,或许偶像
剧也在朝着一个更写实,更接地气,更有真情实感的方
向发展着。而不再是你侬我侬,锦衣玉食,不食人间烟
火,只会迷惑少男少女的幼稚剧种。
首先从受众来分析一下,《我可能不会爱你》不同
于以往偶像剧专攻20岁上下、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对世
界尤其是光怪陆离的感情世界还充满各种不切实际幻想
的少男少女们。《我可能不会爱你》开宗明义,以“初
老症”这一贯穿全剧始末的概念,带出80后,抑或是所
有残余青春的人们,在面临30岁这个关卡时,普遍面临
的种种人生困惑。
由此可知,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我可能不会爱
你》在主题传达上,实际上背离了偶像剧的传统收视群
体。这也就很容易解释,尽管在网络上引起了热烈的回
想,但是该剧在台湾地区播出时收视率并没有取得太好
的成绩。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当年看着第一代台湾
偶像剧,如《流星花园》等长大的八零后,到如今恰好
进入剧中所描述的“初老”症状。开始必须面对现实与
理想的巨大差距,开始为青春癫狂买单,开始学会走进
对自己、对家人负责的成人世界,他们也成为了《我可
能不会爱你》最忠实的观众,因为这部剧,初老这一概
念,说中了他们所有的小心思,尽管没能给出最终的解
决办法,但是至少提供了一个可以让他们暂时逃离这个
残酷的现实世界的诺亚方舟。
在这里,必须要特别提出一下,作为一部不以跌宕
的剧情引人入胜,不以洒狗血桥段虐人的细节剧,《我
可能不会爱你》几乎交出一份在剧本作业方面堪称满分
的答卷。金牌编剧徐誉庭,之前一部令人惊艳的作品,
居然是主打眷村文化和70年代末眷村青年成长的八点
档爱情故事——《光阴的故事》。当然,在那部婆婆妈
妈、家长里短的剧集里加入了更多的青春纯爱气息。只
是那些别有所指的时代记忆点似乎更能赢取老一辈,尤
其是外来人口共鸣,与之后红遍海峡两岸的赖声川话剧
作品《宝岛一村》堪称姊妹篇。
回到驾轻就熟的偶像剧路线,徐誉庭似乎也厌倦
了以往的写法,开始尝试一种全新的表现形式。除了在
剧集后半段,当男二号丁立威出现后,开始匆匆展开的
三角戏码之外,整部剧集一直在尝试用大量看起来毫无
剧情逻辑的散乱生活细节,来烘托出李大仁与程又青这
一对不是爱人、胜似爱人的男女间暧昧关系。平行穿插
的两个时代——美好的学生时代与平淡焦虑的现实一
脉相承又有着强烈的对照效应,勾勒出一个自立自强的
现代女性成长过程,同时也成功塑造出大多数都市女强
人都渴望着的,默默无闻却甘愿受虐的背后灵——李大
仁。
于是乎,因为编导的刻意安排,在网络上也就出现
了一面倒的现象,普遍观众都爱上了忠厚老实,虽嫌有
点木讷但是专情的李大仁,对于任性、刁蛮的败犬女王
程又青则又爱又恨。这种现象的出现似乎也是编导乐于
看到的。
曾经的偶像剧女王林依晨此次出演程又青,转型
意图非常明显,而最后呈现的效果也颇令人意外。这
个曾经娇蛮、可爱的小女生在片中堪称完美地再现出
程又青这样一个年满三十、正挣扎于理想的爱情模式
与现实的婚姻幸福之间的初老女人。虽然在剧中她所
表现出的趾高气扬,骄傲、不肯认输,有时确实挺令
人讨厌的,但是说句实话,这个职场竞争压力巨大的
当代,事业型女性又有谁不是自己一个人努力打拼,
尽量把自己装扮成一只刺猬,浑然忘却了,当爱来临
的时候,收拾起自己那一根根会把爱人扎得遍体鳞伤
的尖刺。
严格来说,曾经的阳光男孩陈柏霖在剧中的表现并
不算特别突出抢眼,只是顺应着剧情发展,依照编导的
需求,做出一件件根本不是男人会做到的事情,于是就
塑造出这样一个几乎完美的男人形象,虽然讨喜,其实
却不真实,只是恰好满足了大部分女性观众,尤其是与
程又青有着相同心态、相同经历、共鸣很深的那部分初
老观众的需求。
尽管提出一些可能引领时代潮流的主题,已经成为
当下偶像剧的主流模式,但是像“初老症”这样写实、
贴近某一固定群体,而且深入探究的偶像剧,《我可能
不会爱你》还是可以算得上首创。而不以固定程式化
狗血剧情挑逗观众,反而用大量细节堆砌,风格清新自
然的创作方针,更一扫之前偶像剧奢华、幼稚的种种弊
病,受到追捧也是理所当然。至于在此之后,是否还能
有其他的创作者继续跟进,就有待观察了。
赵猪:编剧,自由撰稿人,
岭南人士。
倾听观众的声音
BBC会以“通
报”形式公布一
段时间内对投诉
的反馈,比如
2011年9月他们
就收到18000件
投诉,问题从少
数观众认为某个
节目的某些方面
违反了编辑原则
到引起强烈反响
的节目内容都
有。
中国电视上,特别是民生新闻节目都设有热线电
话,媒体往往承担起自身职责范围之外的工作,变成投
诉机构,很多人碰到问题第一时间想到的也是给电视台
打电话投诉。
不过,曾经有观众问我,如果对电视台的节目不
满意,应该向谁投诉呢?
这确实是个问题!
通常说,电视台网页公布的邮箱基本是形同虚
设,不会有专人查收处理;直接拨打上级主管部门电
话,也总是被推诿到具体节目部门;找其他媒体“投
诉”更不靠谱,大家都是同行,谁也不会愿意得罪谁。
电视作为公共媒体,听取受众意见是很重要的,但现在
对这种反馈的呈现很单一,那就是收视率调查,而且还
不是为观众服务的,是电视台排座次,拉广告的帮手。
完善的监管体系、媒体基于伦理和职业诉求的行
业自律,以及来自受众的监督是媒体健康发展的几个
要素。在英国的电视新闻节目里,鲜有直接公布热线电
话的,更没有拨打热线可以抽奖“送大礼”,或用现金
“贿赂”观众收看的。与此相反的是,他们的网页都有
详细的联络方式,从监管部门Ofcom到具体电视台也
设有完善的投诉机制,保证观众的声音能在不同层面得
以直接反映。
如果观众对BBC播出的节目有意见,可以在节目
播出30天内通过三个渠道投诉,即登录网站链接,拨
打观众服务电话,按照详细地址投递邮件。“通过收集
观众投诉,我们可以更好地监督和报道公共事务,并进
一步提高节目和服务质量。”以公共服务广播为宗旨的
BBC用这样的态度对待观众的意见,媒体监督社会,但
也要接受社会的监督。
“如果你认为BBC没有达到最高标准,你有权向
BBC管理机构投诉。我们确定面对投诉,BBC在管理上
已经有了一个有效、公平和清晰的框架。”在BBC的页
面上,投诉板块不难找到,观众可以按照自己的问题分
类取得投诉部门和相关负责人的联系方式,投诉项目分
为“编辑原则”、“公平交易”、“电视收看许可”、
“政党选举”、“数码转换”,最后还有一项是“综合
投诉”,也就是当之前的机构都搞不定时,可以在这里
进一步投诉。
BBC会以“通报”形式公布一段时间内对投诉的反
馈,比如2011年9月他们就收到18000件投诉,问题从少
数观众认为某个节目的某些方面违反了编辑原则到引起
强烈反响的节目内容都有。比如9月28日的新闻时事节
目《新闻之夜》,当进行关于欧盟债务危机的讨论时,
一名嘉宾对另外一名嘉宾表现得很粗鲁,这招来了观
众的反感。还有一些观众对生活类真人秀节目《大厨》
播出时段改到白天表示不满。另外就是“911”纪念日
直播,当现场开始念遇难者名单时,评论员还在继续说
话,一些观众觉得这是不尊重逝者的表现。
除了直接与电视台联系,表达自己的不满外,观众
也可以向英国广电监管机构Ofcom投诉,在网页里能找
到通往各个广电机构投诉的链接,也有直接向监管部门
反映问题的通道,整个英国有60多个频道接受Ofcom的
监管 。观众在这里同样可以很清楚地找到自己投诉的类
型和受理机构,投诉一旦被调查属实,严重的将会对媒
体苛以高额罚款,这种例子屡见不鲜。
在Ofcom的监督下,作为英国公共广播旗帜的
BBC也没能幸免,2008年7月,它旗下的八个广播和
电视节目,也因为在播出中“用伪造的获胜者”欺骗
观众,对受众进行“故意的、不公平的误导”而被罚
款40万英镑,这也是BBC有史以来受到的最高金额罚
款。BBC自己的监督部门认为这种破坏规定的做法是
“严重的、蓄意的,有的节目是屡次发生的”。由此
可见,在一个良好的监管体系下,来自社会和观众的
监督不仅能维护自身权益,也能帮助媒体及时修正错
误和不足。
这些在大人的世界里被设置得很烦琐的投诉过程,
或者根本没人理会的事情,到了孩子的眼中似乎并不
难解决,“我不明白为什么大人觉得很困难,其实很简
单,只要在遥控器上另外设置一个红色的按键,当看到
一些在电视上不适合出现的内容时,你就可以按下它,
告诉制作者你不喜欢这个节目。如果很多人按了这个
键,那么节目就会被自动停播”。这是一名10岁孩子接
受电视节目收视调查时的“奇思妙想”,在互动电视已
经成为现实的今天确实不难实现。
周康梁,牛津大学媒体研究员,
英国电视史和节目形态研究专
家,资深媒体人,出版有《做最
牛的主持人》(1、2)等多部电
视研究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