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文化名楼十谈

2012-04-29李建平

中国文化遗产 2012年3期
关键词:鹳雀楼滕王阁岳阳楼

李建平

岳阳楼

岳阳楼矗立于湖南岳阳古西门城头,临八百里洞庭,瞰万里长江,气势雄伟,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美誉。在江南三大名楼中,建造年代最早。茶陵诗派领袖李东阳在《书岳阳楼图后》中说:“江汉间多层楼杰阁,而岳阳为最”。由于历史的原因,黄鹤楼、滕王阁都已不复存在,而岳阳楼却一直以它雄伟古朴的风貌屹立于世。是江南三大名楼中唯一保持历史原貌的文物古迹。1988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岳阳楼肇自汉晋,其前身为三国时期东吴将领鲁肃的阅兵楼。鲁肃在东汉马援所筑巴丘邸阁城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建,并于城西门上建谯楼,用以训练和检阅水军,城西门谯楼即今岳阳楼的前身。

岳阳楼兴于唐,盛于宋,一代代沿袭。传承至今,历经由军事楼城门楼观赏楼的演变。唐代以后岳阳楼逐步成为历代游客和风流雅士游览观光、吟诗作赋的胜地。巴陵城此时已称为岳阳城,巴陵城楼也随之称为岳阳楼了。

最早吟咏岳阳楼的是南朝刘宋颜廷之。他自始安郡离任赴京都,途经岳阳时,写下了《始安郡还都与张湘州登巴陵城楼作》。南朝梁元帝肖绎过巴陵,在《赴荆州泊三江口诗》中描写岳阳楼前的景状是:“水际含天色,虹光入浪浮”、“丛林多故社,单戌有危搂。”

唐代是我国诗歌史上的鼎盛时期,诗坛巨子,风邀云集,接踵而来。唐开元中书令张说“每与才士登楼赋诗,自尔名著。”张九龄、孟浩然吟唱在前,李白、杜甫、贾至啸嗷在后,继而白居易、元稹、刘禹锡、韩愈、李商隐联袂登楼,酬答唱和。其中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呈张丞相》);李白的“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白居易的“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题岳阳楼》);刘禹锡的“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望洞庭》),皆为千古绝唱。

岳阳楼真正闻名于天下,是在北宋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范仲淹作《岳阳楼记》之后。滕子京曾任环庆路都部署兼庆州知州,后因被人诬告,于庆历四年(1044年)被贬为岳州知州。“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范仲淹在其《岳阳楼记》的序中赞扬了滕子京的才干和政绩。文武兼备的滕子京,对山水名胜颇有见地。他认为“天下郡国,非有山水环异者不为胜,山水非有楼观登览者不为显。”他曾赞叹:“君山,洞庭湖杰杰然为天下之特胜”,只可惜原有楼台不甚壮观,不能尽显江山之美。遂于庆历五年(1045年),开始重修岳阳楼。这一举措,得到当地民众的极力支持。一年后,楼台落成,他凭栏远眺,不禁诗兴大发,填词《临江仙·巴陵》一首:“湖水连天天连水,秋水分外澄清。君山自是小蓬瀛,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帝子有灵能鼓瑟,凄然依旧伤情。微闻兰芷动芳馨,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楼修成后,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从唐代众多诗文中精选76首请当朝名笔刻于栋梁间。

其后,滕子京又于庆历六年(1046年)六月十五日,写了一封《与范经略求记书》,又请人画了一幅《洞庭秋晚图》,派人一并送到他的朋友——当时的大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范仲淹手上,请他为岳阳楼作记。范仲淹接到书信后,精神大振,奋笔疾书,写下了名传千古的《岳阳楼记》。《岳阳楼记》全文360余字,字字珠玑,文情并茂,内容之博大,哲理之精深,气势之磅礴,语气之铿锵,可谓匠心独具,堪称绝笔。

岁月沧桑,岳阳楼数遭兵燹水患,屡圯屡修,有史可查的就达30余次。封建时代的最后一次大修是在清光绪六年(1880年)由岳州知府张德容拨茶厘税收及地方捐款进行的,这次大修后的建筑格局一直保持至今。

关于唐以前岳阳楼建筑的结构、形状,由于文献资料不足,仅能从古人诗文中去揣摩。但是宋以后保存下来的文史资料和一些绘画作品却给我们描绘出了这座千古名楼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雄奇形貌。宋代,即有画家(佚名)绘制的《岳阳楼图》存世:其楼建于高大的城墙之上,城墙的洞门之外,有单层四方小亭凭湖而立,城墙之上,是两个多柱的、结构复杂的小亭,小亭之后为四方、三层飞檐的岳阳楼。这是岳阳楼存世的最早的结构、形象图。元至正七年(1347年),画家夏永画过一幅岳阳楼扇面图,细致地刻画了岳阳楼的外貌:楼建于城墙之上,二层三檐,九脊歇山顶,龙吻脊饰,饯脊上饰蹲兽五个,屋顶以六攒六拱相托,二楼设门窗,回廊环绕,一楼四周建有突轩,整个建筑布局严谨,楼形壮观。明万历年间文人王昕著《三才图会》,记载了岳阳楼的形制:“岳阳楼,其制三层,四面突轩;状如十字,面各二溜水,今制,架三檐,高四丈五尺。”可知明楼与元楼在形制、结构上是大体一致的。明末画家安正文所绘《岳阳楼图》中,楼身为:正六棱柱形,二层三檐,盔形楼顶,上置宝瓶,脊饰蹲兽,翘首的起翘较前代略高,形制较宋、元略有变化。清康熙年间,画家龚贤也绘有《岳阳楼图》,图中岳阳楼在结构上较前代要简单。清嘉庆九年(1804年)《巴陵县志》刊载的《岳阳楼君山图》中,岳阳楼形制则已恢复如元、明。清光绪六年(1880年)重修后的岳阳楼,楼身为全木结构,三层三檐小顶呈盔甲形,高19米多,檐面盖琉璃瓦,脊饰讲究,顶置宝瓶,中间四根楠木大金柱直顶三楼普柏枋,承荷楼体大部分重量。二楼设回廊,三楼檐间为如意斗拱,这种拱而复翘的头盔式屋顶在我国古代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整个楼阁结构严谨,工艺精巧,造形庄重。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多次拨款修葺岳阳楼。1983~1984年,拨款135万元,对岳阳楼主楼与三醉亭、仙梅亭进行落架大修。完整地保持了清光绪六年(1880年)最后一次重修后的建筑格局与风格。这次大修,旧楼大部分构件凡能用的都留用。为了稳固楼基,浇铸了钢筋混凝土地梁,台基增高了60厘米。整个建筑为纯木构造,并作了防蚁技术处理。二楼游廊空间也相应增加了10厘米。现存的岳阳楼即为1984年落架大修后的形制。构造古朴独特,气势恢宏凝重。主楼台基宽17.24米,进深14.54米,高0.65米;楼高19.42米,为三层、四柱、飞檐、盔顶式纯木结构。整个楼字由四根直径46厘米的楠木金柱、12根木廊柱和24根木檐柱支撑,柱上架梁,梁上立柱,全部采用插榫法构造。三层楼设置、装饰风格各异,各层悬挂历代名家撰写的楹联十余幅。一楼、二楼各嵌一幅《岳阳楼记》雕屏。三楼所嵌雕屏为毛泽东同志手书唐杜甫《登岳阳楼》诗,笔意奔放,雄健隽永,不失为艺术珍品。

黄鹤楼

巍峨耸立于武昌蛇山的黄鹤楼,享有“天下绝景”的盛誉,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223年)。最初因军事目的而建。据传孙权为实现“以武治国而昌”,在形势险要的夏口即今天的武昌城西南面朝长江处“筑城为守,建楼以瞭望”,这“瞭望楼”便是历史上最早的黄鹤楼。晋灭东吴以后,其军事性质逐渐淡化,随着江夏城池发展,逐步演变成为官商行旅“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观赏楼。唐代黄鹤楼向风景名胜演变,崔颢、李白、白居易、贾岛、夏竦、陆游等都曾先后到这里游览,吟诗、作赋,并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崔颢一首“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已成为千古绝唱,更使黄鹤楼名声大噪。而李白的《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更是为武汉“江城”的美誉奠定了基础。1927年2月,毛泽东考察完湖南农民运动后来到武昌,写下了著名的《菩萨蛮·登黄鹤楼》“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空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黄鹤楼的形制自创建以来,各朝皆不相同。其平面设计为四边套八边形,谓之“四面八方”。从楼的纵向看各层排檐形如黄鹤,展翅欲飞。整座楼雄浑之中又不失精巧。自三国时建成以来,兵火频繁,黄鹤楼屡毁屡建,仅明、清两朝就毁了7次。封建社会的最后一座黄鹤楼建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毁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此后近百年未曾重修。

1957年建武汉长江大桥武昌引桥时,占用了黄鹤楼旧址,如今重建的黄鹤楼在距旧址约1千米左右的蛇山峰岭上。1985年落成,主楼以清同治楼为蓝本,但扩大了体量。运用现代建筑技术施工,钢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结构。飞檐5层,攒尖楼顶,金色琉璃瓦屋面,通高51.4米,比古楼高出将近20米;底层边宽30米,比古楼宽15米;顶层边宽18米。因此,黄鹤楼不是修复,而是重建。它保留了古楼的某些特色,但更多的是根据现在的需要和人们对审美观点的变化来设计的。登楼远眺,

“极目楚天舒”,不尽长江滚滚来,武汉三镇风光尽收眼底。

滕王阁

滕王阁坐落在江西南昌赣江与抚河故道交汇处,与岳阳楼、黄鹤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唐永徽四年(653年),唐太宗之弟“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建,因初唐诗人王勃所作《滕王阁序》而名传天下。清代诗人尚熔在《忆滕王阁》一诗中说:“天下好山水,必有楼台收,山水与楼台,又须文字留。”一座名楼使王勃文思泉涌,写下千古名篇《滕王阁序》,而滕王阁靠着这篇骈文得以长盛不衰。滕王阁自始建以来,一千多年间,屡毁屡建达29次之多。

滕王创建的高阁,体现了南北文化的交汇。当时滕王阁作为大治之年的象征,“东南游观胜地,以滕王阁为最”。宋徽宗大观年间滕王阁重修,其规模更大,“广旧基四十尺,增高十之一”,两边有长廊连结两个亭子,南溯大江之雄日“压江”。宋代滕王阁的雄姿我们能在明人项子京天籁阁宋画的《滕王阁图》中看到。元统三年(1335年)又一次进行重修。从现存元人画《滕王阁图》中可看到高阁雄伟高耸,屋顶与宋阁相似。整体比宋阁朴实,雕饰较少。明初,元阁尚存。后年久失修终于倾入涛涛江水中。后仅在遗址建了一个“迎恩堂”,明景泰之年毁于火灾,随即改建“西江第一楼”。直到明成化四年(1468年)滕王阁重修,又以“滕王阁”称之。

历史上最后一次重建是清同治(1869年)。此时政府财源枯竭,重修之阁又大逊于前。从1915年商务印书馆所拍滕王阁照片来看,此时的滕王阁非常简陋。而历史上最后一座滕王阁在1926年北伐军攻克南昌时,被北洋军阀烧毁。从此滕王阁销声匿迹达半个多世纪之久。这期间重修滕王阁的提议一直未断绝。抗战期间,时任江西省建设厅厅长杨绰庵为实现抗战胜利后重建滕王阁,特邀请古建筑大师梁思成绘制了《重建南昌滕王阁计划草图》。直到1989年10月,历时四年、重修后的滕王阁竣工。重建后的滕王阁是一座大型仿宋式古建筑,主体建筑共9层,重檐歇山式大屋顶,净高57.5米,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且保有唐阁“层台耸翠,上出重宵,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的雄伟气势。从此结束了长达68年之久、游南昌不见滕王阁的遗憾历史。

蓬莱阁

蓬莱阁古建筑群由蓬莱阁、天后宫、龙王宫、三清殿、吕祖殿、弥陀寺等六组建筑单元和附属建筑组成的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占地面积32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900平方米。建筑群所在的丹崖山上,唐贞观年间便建有龙王庙和弥陀寺,宋嘉祜年间建起蓬莱阁,明,清两代历经数次大规模的增建与修缮,到清同治年间主体格局与规模即与今日相仿。新中国成立后,1957年、1966年经两次修缮,文革时期再次受到严重破坏;1986年、2001年又先后进行两次大修。

蓬莱阁是历代文人汇萃之地,碑刻匾额琳琅满目。其中包括北宋文学家苏轼《海市诗》和《书吴道子画后》卧碑、明书法家董其昌手书《甲子仲夏登署中楼观海市》碑刻、清书法家翁方纲手书《海市诗》石碑、清书法家铁保手书《蓬莱阁》匾额等古代文化瑰宝。1982年,蓬莱阁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丹崖山拔海而起,分外雄峻。高踞山巅的蓬莱阁,更有凌空而起的气势。这里山丹海碧,蓝天如洗,本就是一幅美不胜收的图画,再加上特殊的地理、气候,在惊涛拍岸之上常有雾霭漫漫,烟云缭绕。流丹滴翠的蓬莱阁犹如隐现在云霄中的琼楼玉宇,仿佛这里真的就是蓬莱仙境,让人不由发出这样的赞叹:“直上蓬莱阁,人间第一楼。”

天一阁

天一阁创始人范钦,浙江宁波府鄞县人,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进士,官至兵部右侍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去官归里。

范钦喜爱读书与藏书,宦迹所到之处均留心收集典籍。嘉靖四十年(1561年)至四十五年(1566年)间,范钦在宅东建天一阁,藏书七万余卷。书楼是六开间两层木结构楼房,坐北朝南,前后开窗。楼上统为一间,中间用书橱分隔。楼下不藏书。为防止失火和藏书被子孙瓜分,范钦制订了“代不分书,书不出阁”等一系列严格规矩。

清朝初年,范钦的曾孙范光文又中进士。他在天一阁前增构池亭,购买书籍,使天一阁藏书更丰。至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清政府诏修《四库全书》,向各地采访遗书。范钦八世孙懋柱,进呈最多,御赐《古今图书集成》一部,《平定回疆》、《平定金川图》各一册,并仿照天一阁建文渊、文源、文溯、文津、文汇、文澜、文宗七阁来藏《四库全书》。道光九年(1829年),范氏后人节省祀田收入之余,对藏书楼进行了一次大修。

从鸦片战争期间至民国初年,宁波天一阁先后历经多次劫难,藏书从七万多卷减少到一万四五千卷,仅存五分之一。

1933年九月,天一阁东墙被大风吹倒,范氏族人无力修复。宁波地方人士共同发起组织重修天一阁委员会,向全国募捐。此次修整,迁宁波府学“尊经阁”于阁后假山,并在尊经阁西面造“千晋斋”,储藏马廉先生捐赠的晋砖。宁波解放后,政府于1951年拨款400多万,整修天一阁。

到1970年代中期,天一阁藏书已近30万卷,空间显得局促。为了保存这批珍贵古籍,宁波市政府于1981年建成天一阁第二代藏书楼——北书库。随着古籍保护要求的日益提高,2008~2010年,宁波市政府又斥巨资在天一阁北侧新建总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的天一阁新书库。

“天一起明州,沧桑四百年”。历经风雨的天一阁,几经时代变迁,从未停止过其藏书的使命。

鹳雀楼

鹳雀楼故址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南角外的黄河东岸。始建于北周(557~571年)年间,由北周蒲州守将宇文护创建,原为一座军事建筑。唐宋两代,鹳雀楼成为府之巨观和登高胜地,雄踞中州。元初毁于战火,楼基犹存。明清时期,黄河水患日剧,台基泯灭。鹳雀楼从始建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从北周到元初存世长达七百年之久。

鹳雀楼的外观形制,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有明确的记载:“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唯李益、王之涣、畅当三首能壮其观。”李益、王之涣、畅当均是唐代诗坛骄子。李益诗“鹳雀楼西百尺樯,汀州云树共茫茫”;王之涣诗“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畅当诗“迥临飞鸟上,高出尘世间”。这些家喻户晓传诵不衰的名句描述了鹳雀楼雄踞大河,高大壮观的景象和登临一览黄河磅礴气势的浩然之情。

关于鹳雀楼的形制规模,方志“图考”中绘有鹳雀楼图,位于蒲州城外黄河岸畔,楼与蒲州古城西南角楼为邻,远处是山峦逶迤的中条山,近处是滔滔黄河水,绿柳环抱,楼体平面方形,楼身四檐三层,三层四周设平座回廊;整个楼身上下收刹甚大,楼顶为十字歇山式;坐落在片石垒砌的台基上。鹳雀楼的高度,从“”考”大势来分析,由于是木构楼阁,参照蒲州地区现存之万荣飞云楼和秋风楼,其高度应在20~30米之间。古建专家指出,方志为清版,这时历史上的鹳雀楼早已不存在,故图中明清手法甚多,如廊柱甚矮、翼角翘高,楼顶十字歇山式,且置鸱吻和垂兽,这些都是隋唐时期建筑规制上所没有的,但平面方形,外观四檐三层,与文献所述和隋唐建筑形体基本吻合,因此成为重建鹳雀楼设计工作的依据。新建鹳雀楼为仿唐形制,四檐三层,总高73.9米,总建筑面积33206平方米。

阅江楼

阅江楼位于南京古城西北角,临近长江。明洪武七年(1374年)春,明太祖朱元璋决定在京师(今南京)狮子山建一楼阁,亲自命名为阅江楼并撰写《阅江楼记》,又命众文臣职事每人写一篇《阅江楼记》,大学士宋濂所写一文最佳,后人选《古文观止》。朱元璋还动用了服刑的囚犯,在狮子山顶修建了建楼用的地基“平砥”。“平砥”完工后,他突然决定停建。并在《又阅江楼记》中说明了停建的理由:一是上天托梦给他,叫他不要急于建阅江楼;二是在他经过深思熟虑后,觉得应该抓迫切需做的大事,建阅江楼这事应该缓一缓。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是朝廷需要集中财力、人力修建南京和中都凤阳的城墙。阅江楼的停建给后人留下了长达600余年的悬念。直至2001年,由南京市政府及下关区斥资2亿元建成并对外开放,结束了闽江楼“有记无楼”的历史。

大观楼

大观公园,又称大观楼,在昆明老城区西南,地处滇池北面草海之滨,与苍翠起伏的太华山峰隔水相望,故称“近华浦”。

在近华浦北面,明初镇守云南的西平侯沐英曾开辟花园,称西园。明代末年,沐氏西园荒芜,近华浦一带“萑苇满泽”。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云南巡抚王继文、石文晟,布政使佟国襄等在此大兴土木,挖池筑堤,种花植柳,相继建涌月亭、澄碧堂、观稼堂、大观楼等亭台楼阁,修筑沿湖港湾和湖中岛屿,近华浦成为昆明的湖山游览胜地。

清道光八年(1828年),云南按察使翟锦观将大观楼由原来二层重修为三层。清咸丰五年(1855年),咸丰帝为大观楼题“拔浪千层”匾额。成丰七年(1857年)大观楼毁于兵燹。同治三年至五年(1864~1866年),提督马如龙重建大观楼。后又遭大水,近华浦部分建筑倾圮。光绪九年(1883年),云贵总督岑毓英令观音寺住持性田和尚重新修建。1919年,唐继尧将大观楼辟为公园。

光绪十四年(1888年)岑毓英请三迤名士赵藩楷书长联刊刻,上联写登大观楼骋怀,所见到滇池四周的风光,下联历数云南数千年历史及作者的感慨,长联200多年来脍炙人口: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大观楼的东面、南面,民国年间相继建有李园、庾庄、鲁园、丁园、陈园等一批私家花园别墅,多属中西合璧的园林,以后都纳入公园游览区。

1998年,为迎接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大观楼全面整治修建,近华浦西面新征197亩沼泽地,开辟西园景区。筑堤架桥,沿堤植柳,湖畔芦苇,池中莲荷,芳草溪流。园中开发游艺娱乐区,成为现代园林风格的新景区。

天心阁

长沙具有我国南方典型的丘陵地貌,古代的长沙城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唐时,龙伏山还处于长沙城近郊的荒野之中,随着佛道文化的飞速发展,各类大小寺庙在长沙相继出现。由于龙伏山具备祥瑞与近郊的两个有利条件,成了建立寺庙的绝佳之地。龙伏山顶在长沙土城墙扩展到此处之前,便建起了天星阁,开始祭祀天神。

长沙古城墙的格局至宋代已完全确定,龙伏山脊被铲平为城墙顶面,东侧削坡为壁,天星阁便被移建至西侧山坡之上。明初,长沙以砖石改造土筑古城墙,龙伏山西面又削坡为壁,至此,天星阁又被移建至城墙之上(今天心阁北侧)。后来,又在古城墙东南折角上建有文昌阁(今天心阁处),专祀文昌帝君(乾隆十年增祀魁星),天星阁仍祀天神。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天星阁废,文昌阁更名为天心阁,阁内续祀文昌帝君与魁星二神像。

文昌阁自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更名为天心阁后,天心阁与文昌阁便产生了一种互替关系,即天心阁之名替代了文昌阁之名,而文昌阁之阁替代了天心阁之阁。天心阁从定位于现址到今,已有230多年。在此之前,它有两个前身:一个是位于浏城桥到现天心阁之间的古城墙之上的天星阁;另一个是现天心阁位置上的原文昌阁。所以说,天心阁的历史,有两条纵向的脉络,即一条是天星阁的历史渊源,另一条是文昌阁的历史渊源。

西安钟鼓楼

西安钟鼓楼是我国传统钟鼓楼文化的典型代表,还是我国现存形制最高,保存最完整的授时、报时建筑。钟鼓楼坐落在西安市中心,见证着我国古代城市管理制度体系的变迁。

西安钟楼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七年(1384年),位于西安城内东西南北四大街的交汇之处。钟楼下部为砖石结构的四方形基座,基座四周各有高约6米的十字相交的券洞,基座表面用青砖砌成,基座之上为两层木结构楼体,采用歇山式重楼三层檐、四角攒顶的形式,由斗拱支撑,顶尖部为真金铂包裹木质内芯的“金顶”。总高36米,基座高8.6米,每边长35.5米,面积约1377.4平方米,内有楼梯可盘旋而上。屋檐上覆盖有深绿色琉璃瓦,楼内贴金彩绘,画栋雕梁,是典型的明代建筑艺术风格。

西安鼓楼东与钟楼相望,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1380年),下方同样为砖石结构的基座,东西长52.6米、南北宽38米、高717米,南北正中辟有高和宽均为6米的券洞门。鼓楼分上下两层,主体建筑结构为歇山式重檐三滴水式,上下两层面阔各七间,进深三间,四周环有走廊。以前在第三层檐下,南北各悬一块牌匾。南面匾文为“文武盛地”,北面匾文为“声闻于天”。两块牌匾均毁于“文革”时期。现存牌匾为2005年复制。

除了告知时间,保证居民生活规律进行以外,钟鼓楼在商业管理中也有很重要的作用。明清时期,西安城内虽然没有严格的市坊界限,但居民的作息和贸易经营仍然以钟鼓授时为标准。可以说,对西安而言,当时的钟鼓楼所发报的时间便是当时西安人的“北京”时间,整个城市的每日运作都以此为中心而展开。

在西安钟鼓楼报时制度消失近一百年之后的2007年,西安钟鼓楼的晨钟暮鼓制度又得以恢复。

(西安钟鼓楼博物馆供稿)

(责任编辑:孙秀丽)

猜你喜欢

鹳雀楼滕王阁岳阳楼
登岳阳楼
滕王阁 我心中的歌
孙高华
第三届“滕王阁杯”童谣大赛获奖名单
滕王阁,我心中的歌
经典吟诵第七期《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经典吟诵第八期《滕王阁序》(节选)
抱憾鹳雀楼
登鹳雀楼
登鹳雀楼
蒋昱欣??《登鹳雀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