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迪:寂寞与温暖的旅程

2012-04-29吴炜

中关村 2012年4期
关键词:李迪列车艺术家

吴炜

“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而一位真正的画家岂非也是如此?

罗伯特·弗罗斯特有诗云:“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所有的艺术家都在寻找自己的语言,李迪几乎是独自游弋于东西方两种文化之间,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

美≠艺术

在李迪的博客上挂着一篇文章。标题赫赫然地断言:美从来就不是艺术。

他还舉出了一幅画蒙克的《死亡的挣扎》,认为它不是美的叙述,而是情感的绝望的表达。“艺术和心灵感应的关系比视觉美感更贴近,美从来就不是艺术。欧洲的美学也不是研究‘美的,而是哲学范畴的理想主义的概念。”

西方文学艺术中的现代的表现手法,确实难以用一个“美”字来代言。不管卡夫卡、蒙克还是中国的早期的余华,都曾给我们带来感官上并不悦目的作品。但似乎又不能简单地说他们只是表现丑和阴暗。正如阴影必然在光线下才能衬托,艺术家笔下的丑和黑暗似乎也印衬在一种光里,那就是艺术家的关怀之光。当凡高用貌似稚拙的笔触反复描绘面容扭曲的“吃土豆的人”的时候,关注和关怀本身就已经产生。

从这个角度来看李迪的1996年的作品《夜·北方的列车》,就会有一种别样的感受。那车厢里躺卧的人的死亡般沉睡的脸、那列车运行带来的光影、那梦境般光怪陆离的色块,构成了李迪记忆中的列车。紧张、怪诞、疲倦、深深的睡眠等等,它们代表着什么?

且看李迪自己的表述:

“北方是我家乡的方向,想到家乡便自然又总是联想到北方的列车,那穿梭在黄昏的地平线上的列车和它留下的一屡白烟……温暖的夕阳之光在列车的行进中在老人或孩子的脸上移动着,变化着。这些情景情节已经凝固在我的记忆里和血液中……人生的震撼不一定是很宏大的东西,有时那些很小的瞬间会和你相伴终生。《夜,北方的列车》就是对这些瞬间的描述,它让我不安的心得到了些许的慰藉。

“晚安,划过北方之夜的情感列车……”

这段话里出现了一些关键词:不安、慰藉、温暖等等。画面的斑驳和粗糙和李迪的文字里透出的温情相映成趣。我也深深明白,作家余华为何给他最喜欢的外国短篇小说集写的序言命题为《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这个题目用在李迪的“列车”上,多么妥帖。

这是故乡的列车。李迪在德国的布伦瑞克美术学院留学,快毕业的时候,想回中国,但孩子出生了,回不来了。正好有国内的同学到德国来,一起聊天的时候,他恍惚忆起了故乡的列车。他以前往返于京城和内蒙老家,就坐这样的车,两天一夜,或两夜一天,他就在各色人等之中,在车轮有节奏的声响之中,在疲倦的人的汗臭味中度过。当他的记忆触及那道射进车厢的阳光时,那个瞬间在他的脑海里定格了。

他开始描绘它——“那时候,我真切地感到离艺术很近。”李迪如是说。

旅者

旅行的列车定格在记忆里。事实上,不安分的李迪还真成了一个旅者。

他年少成名,却并未“乘胜追击”,而是不断转变风格,离开了中国到了德国,在德国呆了20年之久之后,又开始回到中国。他成了两个文化的双重旅人。

1985年还在中央美院念书的李迪,在其作品《多思的年华》中就显示了某种叛离和逃亡的迹象。苍白、冷峻之中还是掩盖不了人物本身的美。但似乎美已经开始消散。

显然,1985年的《多思的年华》(还有《冷香》)已经不完全是古典主义的绘画,里面已经参杂了象征主义的东西,带有一种平面的、装饰的风格,而且画中的那种场景也不是现实的场景,而是一种主观的、创造的场景。这件作品已经与传统的绘画脱离开了。

1986年,李迪放弃了娴熟的写实绘画,而转向了表现绘画的方向。在90年年代,像其他的中国艺术家留学西方一样,李迪怀着艺术之梦转战德国。他进入德国布伦瑞克美术学院学习。在那个学院里,他接触最多的是新表现主义和新野兽派的绘画教育。

在德国生活10年之后,90年代的《列车》中的温暖色调开始消失了。《一个女当代和她画的<美女像>》、《一个找到感觉的独白者》等似乎带着一点讥诮味。他的油画更多地展现作为个体的现代人。李迪坦承,在2008年之后这段时间里,他的绘画进入一个个人叙述的过程。笔者看到,在这些画中,古典的情怀似乎消失了,他描绘的更多的是城市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和处境的扭曲与荒诞,以及自我的挣扎。

但另外一些较为抽象的画上,一旦进入到自己的内心,或者关涉到自己和身边亲人的关系,那种熟悉的精神焦灼又出现,依然带着一种忧伤。《先越过自己》、《时间是摞出来的》、《在内心奔跑》等画作体现了一个人自我的挣扎。《日落前分手》、《我没睡,知道她一直看着我》等似乎是李迪对人际关系的精神状态的一种描摹,或者折射了他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关系印记。

这种“个人化”的过程其实伴随着他对自身身份的进一步确认。大概在2000年以后,李迪突然对中国古典书画感兴趣起来。他会手捧着王羲之的字帖反复地看,陶醉其中。他也对中国的传统画重拾了兴趣。“我很早就喜欢中国写意画,特别是石涛和八大的作品,德国表现绘画和中国的写意绘画其实是很相通的。”

在2000年之后,李迪开始经常回国,与国内的环境接触得更密切了。他突然有了一种艺术要回归的愿望,回归到一种自我的东西,这些东西当然不是凭空想象,都是与他过去的经历密切相关的。

2010年,旅德20年的旅者李迪回到了中国,开始他新的创作之旅。这次,这只飞翔的鸟会最终落脚吗?

奔跑

余华说:“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而一位真正的画家岂非也是如此?

在创作语言上,在表达现代人的精神危机或冲突时,李迪找到了与个人经历相符的冷灰色域。李迪在这些绘画中还抓住人的身体爆发的动感,进行适度放大,使其成为与控制、力量、抗争、释放相关的象征,诠释当代人的彷徨、迷茫、焦虑、困惑、超脱等精神状态,让观者从直觉走向心灵的神会。而在近期的创作中,李迪的绘画语言又有了新的变化,开始更多地发现传统绘画中的美学能量。

李迪自认为,他的画作具备了“表现”和“写意”的双重品质。这和我们了解的西方艺术史中的那类绘画拉开了距离。

那么,这些“写意油画”怎么创作出来的呢?

李迪介绍说,通过与德国“新野兽派”重要艺术家瓦尔特·丹的接触,他发现“新野兽”绘画追求的是一种直接的爆发式的表达,尤其是反对画面的制作痕迹,突出原创性,这更接近他喜欢的那种绘画状态。

中国水墨里有泼墨挥毫的豪情,而在李迪那里,油画也有了这样一种创作方式。李迪作画的过程常常激情澎湃而充满爆发力。“我的身体就是画笔画布乃至于画本源。”他的很多作品,如2010年的《把过去抛入火中》、《在内心中奔跑》、《七贤》等都是在绘画的过程中清晰起来的。“我之前没有做过任何草图。这个过程是我和作品之间互相叙述和提示和演绎的过程。你能看到笔触的原创性和连贯性,它和复制出来的感觉不同。” 在一个创作谈中,李迪写到:“草图,照片,图式。它们让我毫无自由可言,让我变得拘谨,小心,一个可预示的景观和物象,逼迫我压抑我,让我制作它。我不需要这个‘真实的虚假。在我的偶发状态中常常迸发出一个独创的现实,我需要的是这个仅存于心的真实。”

这正是李迪对艺术的追求,而他正在做的是试图找到最佳的语言。作为一个艺术的旅行者、跨文化的画家,他是否能把从德国学到的一些“后现代”的技术和思考,与本土的情境相融汇,创作出更多既有现实感又有抽象性的画作?个人书写能否与集体记忆有更多碰撞和共鸣?这是我们真正所关心的。

李迪简介

李迪,1963年出生于内蒙古牙克石。198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同年留校任教,后赴德国布伦瑞克美术学院留学。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德国华人艺术家协会理事,德国职业艺术家协会会员,作为自由艺术家生活和工作于德国布伦瑞克和中国北京。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李迪就在中国美术界崭露头角,特别是其作品《多思的年华》获得“前进中的中国青年美展”银奖,成为85时期的重要代表作品之一。从1986年开始,他一直从事实验和表现绘画的艺术尝试和研究,曾于1989年4月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作为策展人和主要参展艺术家策划了“中国表现艺术展”。2011年,李迪在北京今日美术馆举办“在内心中奔跑”二十年归国汇报展,2012年,在798举办“借景”李迪绘画展。

猜你喜欢

李迪列车艺术家
邢台市焚风时空特征分析
登上末日列车
关爱向列车下延伸
穿越时空的列车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侬开一开
名画遗珍
西去的列车
学会变通,远离职场“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