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港澳高速上的3天3夜
2012-04-29曹海鹏姚冬琴
中国经济周刊 2012年30期
曹海鹏 姚冬琴
7月21日,北京遭遇61年来最强暴雨,房山区河北镇降雨量接近500年一遇。7月25日,“7·21”特大自然灾害情况通报会通报,全市受灾人口达160.2万人,成灾面积47.9万亩,停产企业761家,56处道路塌陷橋梁受损,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16.4亿元,因灾死亡和失踪人员消息将适时公布。此次灾害再次给“逢雨必涝”的北京敲响了警钟。
如果北京有优良的排水、蓄水系统,这场61年以来最大的暴雨给北京带来的,将是大量的淡水储备和未来几天的好空气。果真如此,这场暴雨还称得上是“自然灾害”吗?
7月21日,暴雨侵袭北京,京港澳高速南岗洼路段积水路段长度达到900米,平均水深4米,最深处达到6米。截至7月24日上午8时,全部积水被排干,打捞出浸水车辆127辆,打捞出遇难者3名。受灾原因主要是因为该路段处于两条河流汇合前的三角区,南岗洼处于最低洼处;桥下的水泵站因为大雨被水淹没而停止工作;高速路护坡的防水系统被外来水流冲开。
7月25日晚,北京市交通委通报:京港澳高速积水路段共救捞了127辆机动车,修复了6处、1000立方米道路边坡塌方。
在北京市区,莲花桥、广渠门桥等63处主要道路积水,路面塌方31处,数百辆车被水浸泡。这些地段受灾的原因主要在于地下管网排水能力差;抽水泵站作用有限;绿地大量减少,90%的雨水要靠地下排水管道排除。
房山区河北镇是此次暴雨灾害降雨量最大处,暴雨引发山洪,拒马河上游洪峰下泄。受灾原因主要是因为房山区地形复杂,排水系统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