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教育外在制约因素的整合与调适
2012-04-29许冰融
许冰融
摘要对于升入大学的学生来说,即将走向社会,要想在社会的大环境中求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首先在思想方面要建立正确的思想意识,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思想价值体系,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他们朝着正确的人生方向发展,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和水平,为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贡献自身力量,本文针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展开讨论,分析了影响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外在制约因素,然后分析了如何对这些因素进行整合和调试,最终达到对大学生思想上的引导,产生最佳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教育制约因素整合与调试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一个人从懂事的那天起一般会受到来自于三个环境的影响,那就是社会、家庭和学校。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各自发挥着自身的作用,但是彼此间也存在相互矛盾的不和谐因素,这些外在的制约因素对于大学生思想的形成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要想让学生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思想就要做好各种外在因素之间的协调工作,达到这几方面因素的整合与平衡,对学生从正确的思想方向加以引导,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
我国的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大学生成为思想政治合格的人才,使他们顺应时代发展,成为对国家、对社会的发展具有巨大意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影响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外在因素
人们都成长在一定的环境中,所以,环境对于人们思想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环境作为一个大系统,其中包含着多种要素,这些要素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具体可以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来加以分析。
家庭环境是最基本的环境要素,而且一个人从小的家庭环境对于人的成长的影响往往是根深蒂固,家庭环境的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家长的言语行为、社会交往习惯对学生无形的影响,在这些习惯的作用下,对于尚未形成自身思想的年幼的学生来说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孩子会主动接受家长的思想作风、道德修养以及意志品质甚至是兴趣爱好,在父母的谆谆教导下,学生接受着来自于父母的信息,虽然,伴随着学生的成长,逐渐离开家接受学校和社会的双重影响,社会与学校成为影响学生的主要因素,但是家庭确实伴随学生生命的整个过程,家长的期望与挂念长期影响着学生的成长。
学校环境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它不同于社会和家庭环境的影响,带有十分清晰的自主导向功能。学校作为育人场所,自身建设有完备的教育教学体系,并为学生设立了明确的教育目标,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有步骤、有计划地展开教学,而且学生能够在具有先进文化素质的教师的指导下来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思想水平。而且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对学生有一定的约束和限制作用,在浓厚的教育氛围的影响下,学生形成了价值观和思想意识。
社会环境是指社会的经济与文化等因素对于学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社会大环境对学生成长的影响,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于学生的成长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2大学生思想教育外在制约因素的整合与调适
要想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就要对影响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因素进行整合与优化,社会是一个大课堂,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环境,这两方面环境对学生会产生不自觉的影响,但是学校则是学生思想教育的学生思想成长的主宰力量,主要动力,要确保学生的思想工作的顺利完成,就要综合这三方面的因素去考虑,从当前的形势来看这三方面力量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协调与不平衡,某一方面的负面作用会影响正面作用的发挥,在这种形势下,我们要有足够清醒的头脑,要尽一切努力来解除负面影响的作用,达到社会、家庭与学校作用的平衡,这样才能实现最好的教育目的。
第一,努力做好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协调工作,彼此促进,充分发挥两者各自的优势,如何确保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配合,是众多的学生家长与教师共同考虑的问题,经过大量的实践研究表明,最佳的方式就是做好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工作,高校要积极采取措施,不能把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局限于学校内部,要鼓励他们走出校门,利用通讯网络,技术设备等手段来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要在家长与教师之间建立平等、相互尊重、彼此合作的和谐关系,教师要善于利用科学的沟通方式与家长展开积极有效的沟通,负责将学校的思想教育方法与目标传达给家长,然后倾听家长的想法和意见,再结合家长的想法和意见来审定学校的教育方法,达到与家长的共识,家长通过与教师的有效交流会形成自觉性,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遵照达成的共识对学生进行思想方面的积极引导和教育,学生在学校教育的基础上,享受到家庭教育的辅助作用,在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积极有效配合下,达到一种平衡。
第二,完善学校内部关系。现今的高等教育呈现出很多不和谐的因素,由于高等教育的普及,不同学习等级的学生走入了大学的校园,在学校内部呈现出很多不和谐、不稳定的因素,例如:生源的扩大与学习条件之间的矛盾,生源与就业之间的矛盾,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教学管理人员与学生之间的隔阂等问题,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思想进步,搞好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前提是为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工作营造一个积极的氛围,使全校师生在和谐的氛围下,展开学习,以人为本,以和平沟通的方式解决一切问题,教师要不断学习,思想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将学校的利益与教师的利益甚至学生的利益结合起来,达到彼此的平衡与统一。
此外,高等院校还要做好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工作,积极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高等院校要积极畅行政府的政策,在政府的思想方针指导下,实践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方面的教育与引导,高校要放下自己的身价,走出校门,观看社会的发展与变化,教师要时刻注意自身思想观念的完善与更新,以与时俱进的创新思想实现对学生在思想教育方面的积极引导,建立和谐、互通的师生关系,实现高等教育的积极意义。
第三,结合学生思想特点,因材施教。学生是高等教育教学的主体,来自于五湖四海的学生由于生活环境、家庭教育以及自身性格的不同,多呈现出各自的思想特征,教师要注意洞察学生的思想特点差异,要根据他们的思想特征、兴趣爱好通过应用不同的教育方法,达到不同的教育目的。
例如:对于性格活泼、乐于展现的学生要给予他们充分的自我展示的机会,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多从事文字书写或者编辑方面的工作,让他们各自充分展示自身才能,发挥他们的强项,在思想上树立信心,形成对自身形成正确的认识。
第四,改革教育方式,引导为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教育。随着学生的逐渐成长,他们的思想意识与心理逐渐成熟,慢慢地形成了自己的意识和想法,对于教师的批评与教育常常不以为然,有时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要采用科学的方式,不能强迫学生接受自己的教育,而是以一种循循善诱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用真诚交流的方式来影响学生,让学生从心底达到对自己的信服,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实地和你坦白交流,才能主动接受你的想法,实现教育的目的,达到非常好的教育效果。
第五,全面实施形势与政策教育理论课程。形势与政策课程是对当下时事的深入研究和思考,是社会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与技术科学的有机统一,要想达到一定的教育效果,不仅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结构,而且也需要某种一定的分析能力与判断力,深入学习这个科目不仅是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是对学生社会洞察力的提升,对于大学生思想的形成具有一定的优化作用,所以,要做好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工作,培养学生分析国内外时事的能力,让他们正确地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与立场,时刻注意掌控形势,把握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积累经验,获得智慧,在今后的生活中,学会科学地运用马克思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完成对自身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科学培养,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困难,准确地把握形式,在积极思想的引导下,做好人生规划,勇敢地面对生活,这也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3总结
从整体的分析来看影响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外在因素很多,来自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诸多方面的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思想成长产生影响,而且三者彼此影响,相互制约,有时甚至会产生冲突与矛盾,学校要主动发挥积极的作用,对学生的思想进行积极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态度,免除社会上不良风气对学生的威胁,要及时纠正学生不科学的世界观与价值取向,要使学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观察生活,在积极的思想状态下,面对并解决生活中的一切困难。
参考文献
[1]全国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调研工作领导小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文献选编(1949-2003)[G].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杜,2003.
[2]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周长春.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探索[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4]王锦东,张亚军,白兵学.当前高校“两课”教学环境分析[J].西藏高等教育研究,2005(3).
[5]张晓华.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管理[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8(12).
[6]黄丽萍,陈特水.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不和谐因素及其优化[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8(3).
[7]张丹,李朝军.浅析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8]卞淑贤.关于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实效性的思考[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9]赵珏.试析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需求的关系[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0(9).
[10]王庆材,齐宪磊,李明娟,张会.李守仁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