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公路选线的水土保持评价研究
2012-04-29蔡学博刘喆
蔡学博 刘喆
摘 要:大量的公路建设己经对自然环境产生了较大的扰动,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环境。该文以公路总体布局和路线方案比选的水土保持评价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公路总体布局的水土保持评价要点,分析了路线方案比选的方法和内容,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关键词:公路总体布局 路线方案 比选 水土保持
中图分类号:TB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b)-00-02
大规模的公路建设促进了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也带来了环境破坏的负面影响。水土流失就是公路建设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公路建设不可避免地要改变地形地貌、扰动土壤结构、破坏植被,在我国公路水土保持体系尚不完善,技术还不成熟的情况下,公路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仍需要重视。一是水土流失面积不断扩大,一方治理,多方破坏,边治理边破坏,先破坏再治理现象屡有发生,老的流失区治理了,人为造成的新的流失区又出现了;二是水土流失量不断加大,许多基本建设项目造成的水土流失量是相当惊人的,如在公路交通建设方面,建设一条公路,其搬运扰动的土石方量就达几十万立方米、几百万立方米,如长治至邯郸高速公路仅弃土(渣)就产生水土流失99.3万 t,福州至安溪高速公路新增水土流失每年多达3.5万 t,影响沿线路域面积604 hm2;三是水土流失治理任务加重。生产建设过程中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比自然因矿成的水土流失更难治理,治理成本更大。应该说,当前我国水土流失主要是人为不合理的生产和建设活动所造成的。据统计,全国平均每年因开发建设活动等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达1万多km2,年流失量达8亿多t。我国许多地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类似公路这样的大规模建设项目,对周围生态环境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如果处理不当会产生严重水土流失,诱发一系列不良的连锁反应。这些公路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自身很难恢复,其影响范围不仅是工程项目区本身,还会对整个区域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威胁。大量的公路建设己经对自然环境产生了较大的扰动,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环境。为此,国家提出了要实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思想,即实现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面对环境问题的挑战及经济发展对公路建设的迫切需求,协调公路建设发展与环境资源供给制约的矛盾就成为公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内容。
1 公路总体布局的水土保持评价
1.1 总体布局水土保持评价要点
(1)是否符合《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中对主体工程布局的约束性规定。(2)是否最低限度地占用水土资源,保护自然环境。根据以上要点评价总体布局的合理性,对绝对限制的选线(址)方案予以否定,对侵占的水土资源提出绕避或减轻的办法。
1.2 总体布局的一般规定
(1)选址(线)须兼顾水土保持要求,宜避开生态脆弱区、泥石流易发区、崩塌滑坡危险区、固定半固定沙丘区,以及易引起严重水土流失和生态恶化的地区,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水土流失;(2)选址(线)应避开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中的水土保持监测站点、重点试验区,不得占用国家确定的水土保持长期定位观测站;(3)选址(线)宜避开生态脆弱区、固定半固定沙丘区、国家划分的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和重点治理成果区,最大限度地保护现有土地和植被的水土保持功能;(4)工程永久占地不宜占用农耕地特别是水浇地、水田等生产力较高的土地;(5)临时工棚尽量利用拆迁的房屋或在公路征地范围内修建,不另外再占用地;(6)预制厂、拌合站宜设置在荒地等土地利用价值不高,远离人口聚居区且交通比较方便的地段;(7)工程进出场道路应充分利用原有的地方道路,施工便道尽量设在主体工程用地范围内,临时施工用地应充分利用互通立交内空地;(8)料场渣场设置在满足公路视线之外的情况下,尽量设置在距公路较近而且交通比较方便的地段;(9)拆迁安置区宅基地的位置选择应符合当地行政区划的区域,还建地区域还设有排水设施、垃圾场,还建户不得随意选择宅基地,不得乱搭乱建。
2 路线方案比选的水土保持评价
路线方案是公路工程设计中最根本的问题,它不仅直接关系到公路本身的工程投资和运输效率,更重要的是影响到路线在公路网中是否起到应有的作用,是否满足国家在政治、经济、国防等方面的要求和长远利益。在工程报告中和水保方案中进行路线方案比选的出发点是不同的,所选取的指标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在对两者进行对比的基础上提出路线方案水土保持比选的方法。
2.1 公路选线的一般原则
路线是道路的骨架,它的优劣关系到道路本身功能的发挥和在路网中能否起到应有的作用。路线设计除受自然条件影响外,尚受诸多社会因素的制约。选线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其基本原则有以下几点。
(1)在道路设计的各个阶段,应运用各种先进手段对路线方案作深入、细致的研究,在多方案论证、比选的基础上,选定最优路线方案。
(2)路线设计应在保证行车安全、舒适、迅速的前提下,做到工程量小、造价低、营运费用省、效益好,并有利于施工和养护。路线设计应注意立体线形设计中平、纵、横面的舒顺、合理配合。在工程量增加不大时,平、纵面应尽量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不要轻易采用最小指标或极限指标,也不应不顾工程量的大幅增加而片面追求高指标。
(3)选线成注意同农田基本建设相配合,做到少占田地,并应尽量不占高产田、经济作物田或穿过经济林园(如橡胶林、茶林、果园)等。对沿线必须占用的田地,应按国家有关法规,做好造地还田等规划和必要的设计。
(4)通过名胜、风景、古迹地区的道路,应注意保护原有自然状态,其人工构造物应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处理好重要历史文物遗址。
(5)选线时应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进行深入勘测调查,弄清它们对道路工程的影响。对严重不良地质路段,如滑坡、崩坍、泥石流、岩溶、泥沼等地段和沙漠、多年冻土等特殊地区,应慎重对待,一般情况下路线应设法绕避。当必须穿过时,应选择合适位置,缩小穿越范围,并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对于高填深挖路基地段,应做好路基边坡岩土情况的勘测工作,查清边坡及基底情况,据此进行填(挖)边坡的稳定性计算,必要时采取切实可行及安全可靠的防护措施。
(6)选线应重视环境保护,注意由于修建道路及汽车运行所产生的影响和污染等问题。
(7)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由于其路幅宽,可根据通过地区的地形、地物、自然环境等条件,利用其上下行车道分离的特点,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采用上下行车道分离的形式设线。
上述选线原则,对于各级道路都是适用的。但在掌握这些原则上,不同等级的道路,会有不同的侧重。如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主要是为起终点及中间重要控制点间快速直达交通服务的,该功能决定了它的基本方向不应偏离总方向太远,需要与沿线城镇连接时,宜用支线连接。对于等级低的地方道路主要是为地方交通服务,在合理的范围内,多联系一些城镇是无可非
议的。
2.2 路线方案比选方法和内容
公路路线方案的比较和选择是公路工程设计与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公路设计的根本问题。它从全局着眼,考虑公路工程的整个系统,对工程技术、经济效益、环境保护、施工条件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将定性与定量结合,确定出合理的路线方案。路线比选从形式上可分为质和量的比较。原则性的主要方案,多属于全面规划,主要是质的比较。比如一条路线的起终点及中间必须经过的城镇或地点,通常是由公路网规划确定的。把控制点连接成线,就构成路线总的方案走向。两个大控制点之间可能组成若干个局部方案,比如:越岭线修建隧道还是不建隧道、短隧道还是长隧道、绕行展线还是明挖深堑;沿溪线走河这岸或河对岸、考虑少跨河还是多跨河;跨越深沟取直路线还是沿弯曲地形迁回而行、考虑用高架桥还是高填跨沟;绕避艰难工程以节约工程投资还是通过艰难工程以利营运的方案组合等等,这些局部方案比较多属于量的比较,主要是工程量和投资的比较。原则性主要是,要采用综合评价的方法,不能用简单公式和只作经济比较来考虑就可以。综合评价考虑的主要因素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如图1。
图1 路线方案比选
(l)路线在政治、经济、国防上的意义,国家或地方建设或规划对路线使用任务、性质的要求,改革开放、综合利用等重要方针的体现。(2)路线在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交通运输系统中的作用,与沿线工矿、城镇等规划的关系,以及与沿线农田水利等建设的配合及用地情况。(3)沿线自然条件的影响。(4)工程技术指标。(5)施工条件及施工技术水平,对困难山区的路线方向选择具有重大影响,有时甚至成为决定性的因素。(6)营运费、养护管理方面的影响。(7)其它如与沿线旅游景点、历史文物、风景名胜的联系等。(8)对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影响。影响路线方案选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各种因素又多是相互影响和相互联系的。路线在满足性质要求和使用任务的前提下,综合考虑自然条件、技术指标和标准、工程投资和施工设备等因素,把影响路线方案的因素归纳起来,分出层次,先主后次逐层论证,精心选择,提出合理的推荐方案。
参考文献
[1] 李少飞,阿力坦巴根那,余海龙.内蒙古中西部高速公路边坡的特点及生态恢复方法[J].科技资讯,2010(3).
[2] 廖乾旭,李阿根,徐礼根,等.高速公路边坡水土流失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6(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