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觅案例教学法在中专应用写作课中的运用策略

2012-04-29刘蓓

语文教学之友 2012年4期
关键词:应用文案例教学法

刘蓓

中专学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由于存在着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现实需要脱节、教学方法陈旧等诸多问题,教学效果一直不尽如人意。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体会到,对案例教学法的正确运用,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应用文写作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

一、案例教学法的含义

所谓案例教学法就是运用案例进行教学的方法。即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组织学生对典型案例进行调查、阅读、分析、讨论和交流,学习掌握知识,加深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式。

案例教学法源于生活实际,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它以案例为线索,以师、生、文三者之间的交往为基础,突出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学方法。

二、案例教学法在中专应用文写作中的具体实施过程

(一)准备阶段

1.教师的准备

(1)确定教学目标。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以课程目标为中心,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把每次课的教学目标详细确定下来。例如,在《动态消息标题、导语》的案例教学中,具体的教学目标可制定为:了解动态消息准、快、新、短的特点;通过案例掌握动态消息标题和导语的写作要求;练习写作动态消息的标题和导语。

(2)选择、组织案例。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精心准备案例。搜集的教学案例要尽量贴合学生的专业和生活实际。比如搜集新闻、通讯或广告词的案例可以借助报纸、杂志、电视和网络等资源。如果搜集说明书的案例材料,可以把生活中使用的电子产品或药品的说明书拿来作案例素材。甚至学生的实训材料、作文都可以用来当作案例帮助教学。

(3)设计教案。教案应包括案例的类型和案例的大概内容;课堂上需要学生通过案例获得哪些知识;以及案例引出的时机、问题的提出方式等内容。教案中还应该准备好在案例中可能涉及到的相关知识,并注意与其他教学手段的协调。

2.学生的准备

(1)做好课前预习工作。这主要包括对教材上知识的预习,提前了解和熟悉即将学习的内容。有时教师会提前把案例材料发给学生,这样学生还应在课前阅读和思考教学案例。对于案例教学法的流程学生们也应该提前了解,了解在案例教学中自己的任务是什么,为课堂上的讨论和独立思考做好准备。

(2)组建学习小组。案例教学中,学生是以合作小组的形式来参与活动的。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分组时要考虑到学生间不同的语文学习能力、知识水平、兴趣、爱好、性别以及个性特点,尽量让组间实力平衡。

(二)课堂实施阶段(流程图如下)

1.教学案例的呈现。这个环节是由老师来完成的。案例呈现方式可以有口头描述、图表展示、分发书面材料、多媒体演示、学生表演案例场景等手段。教师需要运用引导、暗示等手段把案例和教学内容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在案例材料中提取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信息,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2.创设问题情境。情境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一种活动。学生明确了学习要求,接受了案例材料之后,则需要进入问题情境,带着问题去独立思考和参与小组讨论。教师在设立问题时,应注意提出的问题应该有针对性和目的性,要具体,要能够限制学生思考的大体范围,不会导致学生讨论时出现“跑题”。其次,提出的问题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宜过难。再次,问题要有启发性,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话可说,有理可辩。最后,提出问题的方式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语言要有情趣,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讲解“求职信”时,可以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专业选取不同单位的招聘启事来作为案例。要求学生根据招聘启事的具体要求和自己的真实情况来给用人单位写求职信。中专生是直接面向就业的,因此择业是学生们非常关注的问题,“求职信”的写作也是学生们必须具备的能力。因此,学生很容易进入问题情境,去思考究竟应该怎样写才算是成功的求职信,才能够把自己“推销”出去。

3.案例的讨论。教师将案例交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要求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指导学生分析讨论案例,最终解决问题。而不同的案例可采用不同的形式来分析,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需要讨论。有的案例只是为了引出某个小的知识点。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起相应引导作用,要把握住课堂的气氛以及讨论的时间,绝对不能让学生“自由”的讨论,不能放任自流。教师也应当参与进来,听取学生的意见,对于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和有难度的问题给予一定的指导,与学生共同解决问题。

3.总结评价

总结和评价是案例教学的关键, 这一环节主要由教师承担。教师必须对案例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梳理,特别针对讨论中出现的遗漏或共性问题进行详细讲解甚至回顾,对小组意见的独特或创新部分要给予肯定。为确保每个人都参与到案例分析中,同时也为进一步巩固相关知识,最后每个同学必须结合讨论和教师的总结重写文稿。

例如,上文提到的“求职信”案例,教师在学生评价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分析案例中各则招聘启事的特点,并指出写作求职信时相应的着重点,进而回顾相关知识,强调求职信写作的要点,巩固理论上的认识。当然由于“求职信”的主观较强,只要大框架没有问题,构思表达可以灵活多样,如果教师能认真审阅各个学生的文稿并给出相应意见,指导性会更强。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将运用案例教学法的班级和传统旧式教学班级的成绩进行了对比,一个学期后,实验班应用文期末考试成绩的优分率达46.9%,及格率68.8%,对比班优分率为零,及格率35.7%。成绩的差异固然存在一些其他的因素,但必然也可从中看出,传统僵化的应用文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而引入新型的案例教学法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作者單位: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应用文案例教学法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应用文写作:语言简练、得体、有效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高职应用文教学方法初探
关于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的思考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