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慈善事业的国际交流

2012-04-29陆镜生

慈善 2012年4期
关键词:圣经慈善事业慈善

陆镜生

我国慈善事业在国内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走出国门,加强同世界各国、各民族的交流。我们愈来愈意识到,世界上许多民族的慈善理念同各自的文化密不可分,而他们的文化中深层部分往往是这些民族的宗教思想,比如美国,直截了当地称自己的文化是基督教文化。而贯穿于他们慈善事业中的慈善理念,则多源自他们的宗教经典,有着他们的传统宗教文化的底蕴。因此,我们要在慈善事业方面增进同世界各民族的交流,很自然地需要从慈善事业角度,乃至更广的角度同他们进行宗教对话,以便找到一条有效的相互合作的路。这就要求我们学习和熟悉各民族的文化经典和宗教经典,而非依靠道听途说,从而对他们的慈善理念和慈善事业的活动方式等有一种不带偏见和更准确客观的认识和理解。这是慈善事业广泛的、健康的国际交流的前提。我们努力以“和而不同”的态度,求同存异,树立以“仁慈”、“博爱”为基础的平等相待意识,不断推进慈善事业国际交流的进程。

在我国,不少人对宗教有着很大的误解,比如,以为儒释道是三家宗教。其实,我们查中文大辞典就知道,“宗”是重要的、主要的、尊崇的意思;“教”是教育。在我国,本土意义上的“宗教”是指重要的教育、主要的教育、值得尊崇的教育。儒释道就是我国传统上的这样的教育,都是无神论。有神论的“宗教”一词是舶来品,各个宗教都是信仰各自的一个“真神”。因为马克思说过“宗教是人民的鸦片”,于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禁止宗教活动和迫害宗教信徒。我国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路线以后,纠正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极左做法,重新落实了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学术界也围绕马克思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这一论断进行了讨论,认为,不应将马克思的这句话理解为其主要观点,也不应理解为对宗教的绝对否定,并指出,在马克思之前,西方已有不少宗教人士曾用“鸦片”比喻宗教。当时欧洲人民把鸦片视为镇痛治疗良药。这同经过“鸦片战争”的中国人对鸦片的厌恶态度是不同的。愈来愈多的学者摆脱了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片面和教条的理解。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学术界进而通过学术讨论,对“宗教是文化”达成共识。一个民族的宗教是其民族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而且构成了民族文化的内在精神。自此,我国人民愈来愈多地能够对外国人信仰的他们民族的宗教有了普遍的理解和尊重;与其同时,也把我国的儒释道看作是孔孟的教育、佛陀的教育、老庄的教育。比如,我国的香港等地信仰佛陀的民间团体称“香港佛陀教育协会”等而不称佛教协会;称修学佛家净土法门的民间团体为“净宗学会”,等等,明确地表达了佛教的教育职能和非宗教的特点。我国现今除了非宗教的儒释道的民间教育团体外,也有信仰基督教等的民间宗教团体。我国现行宪法第36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第36条第二款又进一步具体规定: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均“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第三款还规定“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另一方面,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害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世界各国大多在宪法上规定保障宗教信仰自由或信仰自由(信仰是更广泛的概念,包括宗教信仰)。但同样也规定,非正常的宗教信仰不受保护,如借宗教之名进行反国家、反社会的活动。

我们读阅各民族的宗教经典,会感到,每一个民族的宗教都有一个价值系统。各宗教的经典明确地为人类规定了普遍的道德慈善价值。比如基督教的新教(基督教是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各教派的统称,包括天主教、东正教、新教等。公元1世纪,基督教起源于巴勒斯坦。1054年,东、西教会大分裂,东部自称正教,即东正教;西部自称公教,即天主教。16世纪时,西部教会分裂,脱离天主教会的一些新教派称为“新教”。)的圣经中的《加拉太书》中圣保罗向加拉太人说:“至于圣灵所结的果子就是:博爱、喜乐、和平、忍耐、仁慈、善良、忠信、温柔、节制。这些事是没有法律加以禁止的。”天主教圣经中的《哥罗森书》讲:“你们该如天主所拣选的、所爱的圣者,有怜悯的心肠、仁慈、谦卑、良善和含忍。”印度教的经典《商枳略奥义书》规定:“不害、不盗、贞行、仁慈、平正、容忍、坚定、节食与清洁,此持戒十。”印度教的《舍得奥义书》规定:“不害、真实语、不盗、不荒淫、身外无长物、无瞋、敬师尊、纯洁、知止足、正直端心行。”印度教的《摄句义法论》规定:“信法、不伤害、仁慈、诚实、摆脱不正当的占有欲、不淫、净化动机、不瞋。”

各民族宗教不仅对其价值系统作了概括性表述,而且有许多关于慈善理念以及伦理、道德、因果等具体、丰富的教诫,启发信教者和不信教者在生活上做有道德的人、有博爱情怀的人、深信因果善恶报应的人、有高尚情操的人,从而大家互爱互助、平等相待、和睦相处,使地球成为所有民族共同的快乐家园。我们是从事慈善工作的,让我们先领略一下各民族宗教关于慈善理念的教诫。这里引述的可能挂一漏万。天主教圣经的《若望福音》讲:“我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你们该彼此相爱,如同我爱你们,你也该照样彼此相爱。”“假如有人说,我爱天主,但他们却恼恨自己的弟兄,便是撒谎的。因为那不爱自己所看见的弟兄,就不能爱自己看不见的天主。”“应与喜乐的人一同喜乐,与哭泣的人一同哭泣。”《格林多前书》讲,“我若没有爱,我什么也不算。”“爱是含忍的,爱是慈祥的,爱不嫉妒,不夸张,不自大,不作无礼之事,不求己益,不动怒,不图谋恶事,不以不义为乐,却与责任同乐,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永存不朽,而先知之恩终必消失,语言之恩终必停止,知识之恩总必消逝,现今存在的有信、望、爱这三样,而其中最大的是爱。”《若望一书》讲,“我们爱,不可只用言语,也不可只用口舌,而要用行动和事实。”新教圣经的《马太福音》讲,“你若要进入永生,就当遵守诫命,就是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当孝敬父母,又当爱人如己。”“你们要小心,不可将善事行在人的面前,故意叫他们看见。”“你施舍的时候,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要叫你施舍的事行在暗中。”《路加福音》讲,“所以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爱邻舍如同自己,你的信救了你。”《约翰福音》讲,“‘神爱世人,不可按外貌断定是非,总要按公平断定是非。”《罗马书》讲,“爱弟兄,要彼此亲热,恭敬人,要彼此推让。”“不要以恶报恶。”《以弗所书》讲,“要以恩慈相待,存怜悯的心,彼此饶恕。”《约翰一书》讲,“我们相爱,不要只在言语和舌头上,总要在行为和诚实上。”《使徒行传》讲,“施比受更为有福。”印度教的《毗湿奴往世书》讲,“审慎者,常于行、思、言三处精进,而利泽众生。”《摩诃波罗多》讲,“如果全人类中无人行宽恕之道,那末人类就无和平可言。”“那仅丧失财富的人,不因丧失而痛苦,但那失去善行的就是真是丧失了。”“行善惟在今日。”《摩奴法典》讲,“应该不断专志于诵读吠陀,忍受一切,亲切,凝神,常予而不取,对一切物类表示同情。”《簿伽梵歌》讲,“行布施,出乎真心,不期回报,且要适人、适时、适地。此之谓纯净布施。”《泰迪黎奥义书》讲,“以敬而布施,以乐而布施,以慚而布施。”《摩诃那罗衍拿奥义书》讲,“世间一切众生,依赐予者而生活,以布施而怨敌乃除,以布施而仇雠为友。” 锡克教(于15世纪在北印度创立)的《卡比尔的歌》讲,“我心中珍惜超过一切的乃是爱,它使我在尘世享有永恒的生命。”巴哈伊教(于1844年由侯赛因·阿里在波斯创立,他自称“巴哈安拉”)的《巴哈安拉作品集粹》讲,“与人性的尊严相匹配的美德,乃是能以容忍、美德、慈悲、同情和友爱,来对待地球上所有的民族和众人。”“慈善的言语是吸引人心的磁石,是精神的食粮,它使文更加有意义,是智慧与理解之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我最好的劝导,愿你们遵守它。”“要做穷人的宝库,要做富人的劝诫者,要回答困苦人的哭泣。”巴哈伊教的《隐人经》讲,“朋友啊,在你的心园里,除了爱之玫瑰,不要栽种别的。紧握着挚爱与祈望的夜莺,不要放松。珍视正义者的友情,避免与邪恶者的一切交往。”

在各民族的宗教文化中,慈善理念与道德相比,层次更高。它是以伦理教育、道德教育、因果教育为基础的。在伦理教育方面,各民族宗教都强调孝敬父母。天主教圣经的《德训篇》讲,“孝敬父亲的人,必能补偿罪过,且能戒避罪恶,在祈祷之日,必蒙应允;孝敬母亲的人,就如积蓄珍宝的人。”新教圣经的《出埃及记》讲,“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神所赐的土地上得以长久。”《箴言》讲,“你要听从生你的父亲。你的母亲老了,也不可藐视她。”《马太福音》讲,“神说,当恭敬父母;又说,咒骂父母的,必治死他。”印度教的《摩奴法典》讲,“在生育和教养方面,母亲和父亲所受痛苦,虽几百年,也不足补偿。”《泰迪黎奥义书》讲,“毋轻慢敬神明、敬父母之责,奉母如神,奉父为神,奉师为神,奉客如神。”

各民族的宗教经典中有关道德的教诫尤其丰富,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懂得做人,才会自觉做慈善服务。天主教圣经的《圣咏集》讲,“谁能登上主的圣山,谁能居留在他的圣殿,是那手洁心清、不慕虚幻的人,是那不发假誓、不行欺骗的人,他必获得上主的降福和拯救者天主的报酬。”《斐理伯书》讲,“凡是真实的,凡是高尚的,凡是正义的,凡是纯洁的,凡是可爱的,凡是荣誉的,不管是美德,不管是称誉,这一切你们都该思念。”《希伯来书》讲,“待人接物,不应爱钱,对现状应知足。”新教圣经的《出埃及记》讲,“不可随夥散布谣言。”“不可随众行恶,不可在争讼的事上随众偏行作见证,屈枉正直。”“当远离虚假的事,不可杀无辜和有义的人,因我必不以恶为义。”《诗篇》讲,“他不以舌头谗谤人,不恶待朋友,也不随夥毁谤邻里。”“他不放债取利,不受贿赂,以害无辜。”“不要仗势欺人,也不要因抢夺而骄傲。若财宝加增,不要放在心上。”《箴言》讲,“不义之财毫无益处,惟有公义能救人,脱离死亡。”“心中安静,是肉体的生命,嫉妒是骨中的朽烂。”“贪恋财利的,犹害己家;恨恶贿赂的,必得存活。”《提摩太前书》讲,“贪财是万恶之根。”印度教的《薄伽梵往世书》讲,“物质的利益和欲望永不餍足,此之谓贪婪。人以既得为满足,是为幸福。”《摩奴法典》讲,“忍让、以德报怨、节制、正直、清净、抑制诸根(意为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之欲望)、认识法轮(意为弘法)、认识最高我、求实、戒怒,这些是义务由之构成的十德。”“不得侮辱身体残废的人、无知的人、上年岁的人、貌丑的人、穷人以及出身微贱的人。”锡克教的《贾卜吉》讲,“愚者沉浸在感官快乐里,最终导致痛苦;安逸而有罪的生活是疾病的原因。”“真理是一切美德中最高的,但是比真理更高的是合乎真理的行为。”《古鲁那纳克的颂歌》讲,“没有德性,哪有美德;没有德性,人的生命也就丧失了。”

各民族宗教也都重视因果善恶报应的教育,劝导人们审慎地做事、待人接物和善待万物。道德教育是教导人们知道哪些是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因果善恶报应的教育劝誡人们要有敬畏心,不敢做不该做的事。基督教新教圣经的《诗篇》讲,“未见过义人被弃,也未见过他的后裔讨饭。”“他终日恩待人,借给人,他的后裔也蒙福。”“你们当离恶行善,就可以永远安居。”“说恶言的人,在地上,必坚立不住,祸患必猎取强暴的人,将他打倒。”《箴言》讲,“祸患追赶罪人,义人必得善报。”印度教的《薄伽梵往世书》讲,“人人都自食其行为之果。”《摩诃波罗多》讲,“以宽恕征服怒气,以诚实征服邪恶,以慷慨征服吝啬,以真理征服虚假。没有谁行善反得恶果的。”《摩奴法典》讲,“那有恒心、温和、并且忍耐的人,那避开恶行的人,那并不害人的人,那自制的自由的人,能够得到天上的福乐。”

倘若我们真诚恭敬地读阅各民族宗教经典,会感悟到,各民族宗教的缔造者都是教育家。他们的使命是教化人民。但是为什么不同民族之间常有文化分歧呢?原因之一是在有些民族的多数人群中强调本民族不同于,乃至优越于其他民族,并且把本民族特有的宗教看作本民族文化的神圣起源。比如基督教的圣经中上帝告诫犹太人,“我是你们的上帝。……除了我之外,你们不可以信奉别的神明。”圣经的“十大诫训”中,第一条就是“在我之外,你不能有别的神。”这是信仰的绝对专一,也因此容易骄傲自大,而排斥其他宗教。这种情绪的延伸,以致在基督教内部,天主教信徒同新教信徒之间,乃至在新教内部,不同教派信徒之间,不相往来。宗教之间的分歧引起了不同程度的对立。而西方列强,尤其是美国领导人,往往利用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和宗教分歧,大力输出其强势的基督教文化,贬低其他宗教和其他民族文化,干涉他国内政,以图达到独霸全球的目的。不过,世界各民族中有识之士许多年来呼吁世界各民族宗教的团结和平等相处,推动世界和平事业。十多年来,在新加坡,继则在马来西亚和澳大利亚,出现了不同宗教之间的团结和谐的新景象,而其成功经验是不同宗教相互学习对方的宗教经典,相互就容易交流、沟通和对话。真正学习其他宗教的经典,而非依靠道听途说,就会发现,各宗教之间是同多异少,实际上是一家人,乃至可以说是一体的。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澳大利亚宗教团结和睦方面,中国的儒释道的传统思想起了重要作用。中国文化传统有一种很强的包容性,中国圣贤主张的“和而不同”,而非像西方那样强调歧异,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慈善事业一直不断地扩大国际交流,而其基础工作是慈善理念的交流和对话,从而会有愈来愈多的共同语言,使我们慈善事业的国际交流有愈来愈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这样,我们慈善事业的国际交流自然就会美美与共,与其同时,也会为世界和平作出积极贡献。

猜你喜欢

圣经慈善事业慈善
Southern_Weekly_1951_2021_07_15_p38
慈善之路
《圣经》经文中国化
意见领袖们的“不老圣经”
慈善义卖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深入实施慈善法 促进广东慈善事业大发展
慈善组织相关知识问答
慈善组织的登记、认定和终止
慈善事业的核心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