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辛四季唱衣食
2012-04-29赵逵夫
赵逵夫
《七月》一诗为先周所传,在收入《诗经》之前已经历了很长的历史。《周礼?春官?籥师》:“中春,昼击土鼓,吹《豳诗》以逆暑。……凡国祈年于田祖,吹《豳雅》,击土鼓以乐田畯。国祭蜡,则吹《豳颂》,击土鼓以息老物。”郑玄注:“《豳诗》,《豳风?七月》也。吹之者以籥为之声。《七月》言寒暑之事,迎气歌其类也。此‘风也,而言‘诗,‘诗总名也。”“《豳雅》亦《七月》也。……谓之雅者,以其言男女之正。”“《豳颂》,亦《七月》也,《七月》又有获稻作酒,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之事,是亦歌其类也。谓之颂者以其岁终人功之成。”由此看来,《七月》一诗是由先周时歌谣集约而成。从诗本文看,其中一些片段产生时间很早。此诗应作于周远祖公刘之时。公刘当商代初年之时,仍承夏制。如“曰为改岁”句,《尔雅?释天》:“载,岁也。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称“岁”而不称“年”,为证据之一。其中论服色曰“载玄载黄,我朱孔阳”,色尚黑(玄)与黄,带有夏人习俗之遗留,尚赤(朱)则反映了周人的风尚。《礼记?大传》“易服色”下孔颖达疏:“谓夏尚黑,殷尚白,周尚赤”,此证据之二,可见其中也残存着夏代文化的痕迹,最早应产生于商代初年。《诗序》说:“《七月》,陈王业也。周公遭变,故陈后稷先公风化之所由,致王业之艰难也。”这是以周公向成王陈诗之传说而误为作诗之本事。原诗如下: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箨。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豜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七月,夏历七月。周正建子(夏历十一月),殷正建丑(夏历十二月),夏正建寅(夏历正月)。周人兼用夏历,故诗中周历建正之月称为“一之日”,意为周历一月的日子。凡言“一之日”、“二之日”、“三之日”、“四之日”是指周历的一月、二月、三月、四月;“蚕月”是周历五月(夏历三月);凡言“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是指夏历的月份。
“七月流火”,言大火星开始向西下落。大火星,每年夏历六月的黄昏出现于正南,方向最正而位置最高,七月开始偏西下行。至夏历九月已至深秋,按当时习俗将冬衣分发给家族、氏族成员,所以说“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言夏历十一月寒风已起。觱(bì)发(bō),双声联绵字,风寒撼物的声音。“二之日栗烈”,言十二月寒风凛冽,冷气逼人。“无衣无褐,何以卒岁”是说:没有穿的,怎能度过这年底的一关?此诗全是以农夫家长的口吻唱的,是先周农夫的抒情之作(褐,hè,用兽毛或粗麻织成的短衣)。“三之日于耜”(sì),言夏历正月即开始修理耒耜农具(“于”,在名词前表示与此事物有关的一种行为)。“四之日举趾”,言夏历二月开始翻地。耒耜要用足踏之使下,所以说“举趾”。“同我父子,馌(yè)彼南亩,田畯至喜”,“我”,农夫家长自称。“同”,会合。言召集了妇女儿童向地里送饭,田大夫看到了很高兴。本诗唱周人早期阶段农夫一年中的生活,而从入秋唱起。因为入秋后天气一天天冷起来,饥寒交迫,对一般农夫来说是一年中最难过的时期。诗中只说到“无衣无褐”,而食之不足,意在言外。诗中这种哀苦的情调,向下贯穿全篇。又:本章写农夫既写到作为劳动力主体的成年男子(于耜、举趾),也写到妇女(馌彼南亩)。对男女农夫劳动状况与情感的反映也成了全诗的两个主要内容。另外,诗中写到农夫,写到田畯。农夫家男女老幼都紧张劳动,则“田畯至喜”。诗中对农夫同部族首领阶层在生活各个方面的对比,同样贯穿首尾,成为本诗内容表现上的一个重要方面。以上三者的交错,形成本诗较复杂的结构方式。
第二章承上章“同我妇子”一句,表现农夫家妇女特别是姑娘们的劳动生活与情感。春天天气暖和起来,黄鹂轻快地叫着,姑娘们提着深筐(懿筐)沿着小路(微行hánɡ)去采柔嫩的桑叶。“春日迟迟”,言春日天长;“采蘩祁祁”,言采蘩采得很多。这句同上“爰(乃)求柔桑”是互文见意。蘩(fán),白蒿。徐光启《农政全书》言:“蚕之未出者,鬻蘩沃之则易出,今养蚕者皆然。”可见采蘩是为了出蚕之用。在这一幅春意盎然的采桑图中,姑娘们的心情并不是轻松愉快的:她们担心会随豳公的女公子一起出嫁,背井离乡去作媵妾。《说文》:“归,女嫁也。”如作其他解就错了。
第三章,萑(huán)苇,荻和芦苇,古人用来作养蚕用具(如今之蚕箔)。收割芦荻在其干枯之时,已至秋季。本章开头的“七月流火,八月萑苇”和前面的“九月授衣”,后面的“四月秀葽(yāo),五月鸣蜩(tiáo)”等都应是当时的时令谚语,用以为起兴,同时也有铺叙节候,带出记叙与抒情的作用。“蚕月条桑”,言夏历三月修剪桑枝。《夏小正》:“三月,妾子始蚕。”故周先民也称夏历三月为“蚕月”。三月间要用斧斨(统称斧头之类。古人称斧之柄孔方者为“斨(qiānɡ)”)截去长而高扬的桑枝(以其不便采摘),攀引桑枝采摘柔嫩的桑叶。“猗(yī)”借作“掎(jǐ)”。“女桑”即“柔桑”。(jú),鸟名,即伯劳。“载绩”,开始纺捻麻线。“载玄载黄,我朱孔阳”,言我所染又是红色的,又是黄色的,所染颜色十分鲜亮。这里“我”统上“八月载绩”以下三句言之。“孔”,很,二字一音之转。第三章承上章而写桑蚕及织染缝制等女红之事。
第四章说,四月里远志(一种草本植物,可入药)结籽。五月里蝉开始鸣叫(不开花而结子叫“秀”)。八月里收获庄稼,十月里草木枝叶脱落(陨箨tuò)。十一月去猎狐貉之类,同时也作为军事训练的方式。“载缵(zuǎn)武功”,言继续一年一度的狩猎和军事训练。“言私其豵(zōng)”,将小兽归私人所有(“私”用为动词。豵,本义为一岁的小猪,此处泛指小兽)。“献豜(jiān,三岁大猪。此处指大的野兽)于公”,把大兽献给部族首领。第四章承上第一章写男子之劳动和训练,而劳动产品分配中的等次分明,与上章的“我朱孔阳”一样反映出农夫对劳动之辛苦与产品分配不公的不平。
以上四章结合季节写农夫一年的劳动与生活,而同时从生活、地位、物资分配方面将农夫与部族首领层加以对比。这在当时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是正常的,所以周乐师采集此诗存于乐官,不认为是对周早期历史阴暗面的揭露;周公向成王陈此诗,希望成王了解民情,知道人民生活之艰难,也不认为对先王政绩有所损伤。
第五章同第四章一样借五月、六月的时令谣谚,引出蟋蟀在七月、八月、九月、十月的生活环境变化,很快进入到对十月天寒之后农夫生活的描述。“斯螽(zhōng)”,一种蝗类昆虫,古人以为斯螽是用腿摩擦发出声音,故曰“动股”。“莎(suō)鸡”,一种昆虫,即纺织娘,翅膀振动发声。天暖之时昆虫愉快地生活。“七月在野”以下四句是说入秋之后天气渐冻,蟋蟀由野外到屋檐下,再到门下,至十月时钻到床下。这是借蟋蟀对气候的感受,间接写广大农夫的生活。农夫忙碌一年,秋收结束之后,要回到简陋的房屋里过冬。“穹(qióng)窒(zhì)”,尽塞屋内孔隙(穹,穷尽。窒,塞)。“熏鼠”,在屋内聚烟,熏赶鼠类;“塞向”,把朝北的窗用泥土封起来;“墐(jìn)户”,用泥涂抹竹木编成的单扇门。古代简陋的门扇多以树木枝条或竹子编成,冬天用泥涂抹缝隙,以御风寒。诗中说:算是要过年了。进到这简陋的屋子里来。第五章照应第一章,并总括二、三、四章男女农夫的劳动与劳动果实所归,写天寒后农夫们的住宿条件。
以上写了穿、住,也写及食(豵、豜),下章进一步写食。衣食为人最基本的生存条件,所以全诗不离衣食这两个重要内容,有时也叙及其他,但也是联系衣食活动来写。
六月吃郁(郁李)和薁(yù,野葡萄),八月烹(亨,“烹”的古字)葵(冬葵)和菽(大豆)。随季节吃时鲜野菜是公的生活。所以下面说八月扑打枣子(剥,“扑”字之借),十月收稻子酿酒,以助长寿(古人认为眉毛长为长寿之象,所以称长寿为眉寿。酒可活血祛忧,有助于长寿)。以上是说豳公的饮食。因为下面又说“七月食瓜,八月断壶(葫芦),九月叔苴(jū)”(叔,拾。苴,麻籽)。“采荼(tú,苦菜)薪樗(chū,以臭椿为燃料。‘薪用为动词),食我农夫”,重复说七月、八月、九月间农夫所食,则上面的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各句是写公可知。从“食(sì,拿食物给人吃)我农夫”一句看,其中隐隐地反映出农夫对上层首领的一种不满,这种不满是联系上面所写“我”怎样的劳动和他们给我怎样的食物这种比较的语气表现出来的。“食”应有主语,文中没有出现,是所谓“意在言外”。
第七章“九月筑场圃”(把房子附近的园圃夯筑为打碾田禾的场地),“十月纳禾稼”(将晒的粮食收藏起来),是承上写饮食而说。下面接着罗列了秋收的八种粮食:黍(糜子,脱壳后为黄米)、稷(不粘的粟)、重(tóng,“穜”之借字,一种后熟的谷)、穋(lù,一种早熟的谷)、禾(粟的苗,这里指小米)、麻、麦、菽。这些粮食归谁,诗中并没有明白说出,但与上章对比而写,显然与农夫的饮食是无关的。“黍稷重穋,禾麻菽麦”,“麦”字与上句不押韵,当为“麦菽”之误倒。农夫们把庄稼收获完毕之后(同,聚拢,还要),还要到公的庭院内去服役。白天去割茅草,夜晚去搓绳子(绹táo。“索”用为动词)。接着赶快为公修缮房屋,因为眼看就到耕种季节了(“亟”,通“急”,赶快。“乘屋”,登屋修缮)。“嗟我农夫”之后几句,是写十一月以后农夫的活。因为“十月纳禾稼”,则“既同”指十一月。本诗开头说“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从天寒说起,实际上天寒之后农夫也并不得闲。本章说到十一月,下章讲十二月。
“冲冲”,凿冰声。“凌阴”,藏冰的窟室。冬天凿冰储于地窖,以备公等保存食物、消暑和一些礼俗的特殊仪式上用。闻一多认为“阴”为“窨”字之借。《说文》:“窨,地室也。”蚤,同“早”,早晨。“献羔祭韭”,是祭“司寒”神开冰窖的仪式。《左传?昭公四年》申丰论藏冰曰:“祭寒而藏之,献羔而启之。”杜预注:“谓二月春分献羔祭韭,始开冰室。”羔为一年中新产的羊,韭为一年中最先有的蔬菜,故用以祭司寒启冰室的祭仪。“肃霜”,即“肃爽”。双声联绵词,形容秋天气候晴朗。涤场,即“涤荡”,形容深秋树木萧瑟的样子(王国维《观堂集林?肃爽涤场说》)。“朋酒”,两壶酒。期,语助词。飨,在一起饮酒。曰,句首语助词,同“聿”。公堂,豳公之堂。朱熹《诗集传》:“公堂,君之堂也。”“称彼兕(sì)觥(gōng)”,举起那用犀牛角做成的酒器,以称颂豳公“万寿万疆”。本章前四句都说的是首领层的生活与礼仪活动。“九月肃霜,十月涤场”,同样是在严冬,但豳公家族却是“朋酒斯飨,曰杀羔羊”,与前面所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形成鲜明对比。所以诗的结尾以欢庆喜乐的情调结束,其所表现农夫生活同豳公等首领层的差距却不因此而消失。
这首诗具体描绘了三千多年前以农业起家的周民族的生产生活,及先周时期农夫和部族首领之间的生产关系。
由诗中所写可看出农夫们一年中从开春播种到秋收,到农闲时都是十分忙碌的。关于农夫们为了自己的衣食所做的各种劳动,尚不包括在内(如收拾破屋、塞向墐户、收瓜、断壶、采荼、采薪等)。
农夫这样一年到头劳动,而收获的粮食,黍、稷、重、穋、禾、麻、麦、菽,大都纳于部族首领的仓库;即使打猎所得,农夫也只能得到小的动物。今将农夫同首领家族进行比较:
吃的:农夫——荼(“谁谓荼苦?”是为苦菜)、瓜、壶(葫芦);
部族首领——各种新粮及应时的蔬菜;黍、稷、重、穋,禾、麻、麦、菽;
穿的:农夫——无衣无褐;
部族首领——颜色鲜亮的锦帛衣裳、狐裘。
豳公等部族首领自己不参加农业劳动,只让田畯组织和监督农夫。农夫的女孩子同样没有人身自由。
此诗从衣、食、住这些生活最根本的需要着眼,从部族首领同农夫在劳动中的关系及产品的分配方面,反映出周人在立国之前已进入阶级社会。
本诗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也达到很高的水平。大体而言,以下几点很值得注意:
一、 全诗内容丰富,结构上又多变化,但以衣食为纬,兼及住处,无论谈节候、叙事、写景还是抒发情感,多联系及衣食,主题突出。孔颖达《正义》云:“民之大命在温与饱,八章所陈皆论衣服饮食,首章为其总要,余章广而成之。首章上六句言寒当须衣,故二章、三章说养蚕、缉绩衣服之事以充之;首章下五句言耕稼饮食之始,故七章说治场、纳谷、稼樯终事以充之。”可谓抓住了解读此诗的关键。
二、 在以中心内容安排层次的情况下,也体现出节序上的递进关系。各章多以当时流行的节候谣谚开头。除开头二句外,第一章以一之日(夏历十一月)叙至四之日(夏历二月),第二章统言“春日”,承上而启下;第三章以“蚕月”即三月开始说起,第四、五、六章分别以四月、五月、六月开头,则亦颇具匠心。第六章中接着叙及七月、八月,第七章开头又是九月、十月,也大体体现出以月份引起叙事、抒情的特征。所以,既体现着以衣食为纬的构思特征,也带有以月份领起段落的意思,显得回环往复,有很浓的抒情味。全诗在节奏、旋律上来说既有一条时隐时显的主线(时序),又给人以反复回环之感。
三、 诗中特别将农夫的生活与豳公等部族首领的生活进行比较。第一章农夫之忧与田畯之喜是一对照。两方比较在四、五、六三章中最为突出(既比食,又比衣,也比在劳动中的作用和地位)。农夫既处饥寒之中,又忙忙碌碌一年到头。部族首领的事,诗中只写两个方面:监工、祭祀。
四、 既言物,又言情,抒情与记叙有机结合。物与事是情之所系,故此诗实为事物其外而情感其内。诗中也有些景的句子,为读者展现出生动的生活和自然的画面,如第二章“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等;也有些直接抒发作者情感的句子,如“无衣无褐,何以卒岁”、“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等。抒情同记叙不是分割开来,而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写节序也是一样,如“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似乎纯粹是记叙当时的气节情况,但下面紧接着说:“无衣无褐,何以卒岁!”就使得上两句也包含了农夫的呻吟之声。再如第五章写天气渐寒,连蟋蟀也入室过冬。然而,农夫怎样呢?“塞向墐户”,其苦况不言而喻。
此诗产生时代很早而达到这样高的艺术水平,应该说是我国诗歌史上的瑰宝。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