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域、家族与学脉

2012-04-29胡小林

古典文学知识 2012年4期
关键词:西泠词学词人

胡小林

西泠,又称西陵,即今浙江杭州。西泠词人群体是明清之际词风嬗变和清词复兴的重要一环,其成员多达351人,创作词集近百部,是明末清初词坛成员数量最多,创作最为繁荣的一个群体。他们不仅热衷于词的创作,还倾心于论词和选词,其词学思想既恪守传统又开放包容,独领词坛风骚。西泠词人群体与云间词派、柳洲词派等共同开启了清词史的序幕,于清词复兴的贡献不可忽视。并且,它对于阳羡词派、浙西词派的形成也有一定启蒙作用。正如吴熊和先生《吴熊和词学论集》所说,明末清初西泠呈现出词学的全面复兴态势。然而,对于西泠词人群体形成的文化基础,学者从未系统论及。因此,本文拟从地域文化、家学传承和西泠学脉三个方面,对于这一问题进行探究。

一、 地域文化

西泠词人群体形成最为关键的因素是西泠文化。地域文化与文学的密切关系,可以从中国文学的源头找到印证,如《诗经》的《国风》即以区域分类诗歌;《楚辞》赖以产生的基础以及抒写内容,均与楚地文化密切相关。而对于地域文化作用于文学的路径,历代学者论述颇多,如刘勰《文心雕龙》认为:“若乃山林皋壤,实文思之奥府。”刘师培在《南北文学不同》中则说:“声音既殊,故南方之文与北文迥别。大抵北方之地土厚水深,民生其间,多尚实际。南方之地水势浩洋,民生其际,多尚虚无。民崇实际,故所著之文,不外记事、析理二端。民尚虚无,故所作之文,或为言志、抒情之体。”二人持论大致相同,主要强调自然地理对于文学风格形成的重要性。对于地域文化如何作用于文学这一问题,张宏生师《清代词学的建构》有更深一层的讨论和解释,他认为地域文学之间的差异,并不仅是自然地理的不同,而且更与人文地理有着密切的关系:“人文地理与地域性文学流派的形成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其内涵往往表现为文化习俗、艺术传统的历史积淀,我们不妨称之为人文感应。”那么,西泠独特的地域文化,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必然会对当地文学群体或流派的形成,提供一个自然及人文的感应场。

西泠山川秀美,物产丰饶。作为吴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泠自古都为人文渊薮,可谓家尚文雅。上至缙绅儒士,下至贩夫走卒皆以能文为当然之事;而著书以立言、刻书以不朽、藏书以储识,已经成为西泠的文化风尚。据《后汉书?张霸传》记载,汉代西泠便以诗、书、礼、乐而闻名,习经者以千数,道路但闻弦诵之声。南宋时期,西泠作为都城之所在,其制度、诗、书、礼、文之繁盛更是前所未有。对此,周密《武林旧事》有详细记载。延至元、明两朝,西泠文化传统尤其是诗、书、礼、乐之风被继续传扬,如元戴表元《学古堂记》记载:“三吴之州莫大于杭,其地山秾水妍,其人机慧疏秀而清明,其俗通商美宦,安娱乐而多驰驱。”(《(乾隆)浙江通志》卷九九)

更为重要的是,西泠秀美山川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山山水水皆有典故,如白堤、苏堤、断桥、苏小小墓等,不胜枚举。自南宋延至明末清初,西泠文人一直在有意识地编撰史志,记录西泠山水之胜,营造浓郁的人文地理氛围。从南宋钱塘人吴自牧《梦粱录》、周密《武林旧事》、元代临安人刘一清《钱塘遗事》、明代钱塘人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和《西湖游览志余》,到明末清初张岱《西湖梦寻》等,均是如此。西泠文人生活在如此厚重的人文地理环境之中,无论心理感受还是文学创作,无疑会受到熏染和触动,尤其是遭受鼎革之变的清初西泠词人,多有吟咏西泠湖山之胜和即景怀古之作,往往将眼前美景、前朝旧事、今人之哀融为一体,反映出明末遗民入清后弃绝仕进,隐匿于西泠山林之中,以岐黄读书为业的高洁情操和淡泊之志。

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双重孕育下,崇尚文学,摛文弄章便成为西泠文化传统。单就词这一文体而言,两宋以降直至元明,所取得的成就可谓斐然出众。西泠词人群体的重要领袖人物之一陆进在《西陵词选序》中指出:“西陵山川秀美,人文卓荦。宋、元以来,以词名家者众矣。迄于今日,词风弥盛。”(陆进《西陵词选》卷首)陆进所言并非虚夸。唐宋以降,西泠地区一直是词学活动的重地,作词、论词,一直是西泠文人自觉的文学活动。据唐圭璋先生《两宋词人占籍考》统计,两宋时期有词流传而籍贯可考者共867人,仅浙江省就有216名词人,位居第一。其中西泠词人(包括本土和寓居)则有34人,约占浙江省词人总数的六分之一(唐圭璋《宋词四考》)。宋代的西泠词学可谓极盛,名家圣手有林逋、周邦彦、张镃、汪元量、朱淑真、洪咨夔、张枢、杨缵、张炎、仇远等人;而流传于世的词集有周邦彦《清真集》、张镃《玉照堂词》、洪咨夔《平斋词》、姚述尧《箫台公余词》、张炎《山中白云词》、汪元量《水云词》、朱淑真《断肠词》、仇远《无弦琴谱》等;流传于世的词话著作有杨缵《作词五要》、张炎《词源》等。在两宋西泠词人中,词坛大家林立,他们既是中国词史上的一座座丰碑,更是西泠词人引以为荣、争相模仿的乡贤。

而明末清初的西泠词人,继承了自两宋以来形成的词学传统,凝聚成一个阵容庞大的词人群体。西泠词人群体不仅词人数量众多,而且成分复杂。就籍贯言之,有土著,有侨寓,有宦游;就身份言之,有遗民,有布衣,有官宦、有方外,有闺秀。他们交游唱和,以作词为能事,并且操持词选之政,进行各种词学活动,繁荣一时,呈现出词学全面复兴的态势。

可见,西泠独特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环境是西泠词人群体得以形成的重要文化基础之一。

二、 家族文化

家族文化也是西泠词人群体得以形成的文化基础之一。西泠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孕育了众多的文化家族。这些文化家族将读书著述、立言立德尊奉为家族传统,尤其重视对家族后辈成员的教育,以期家族学问的世代相传,从而具有深厚的家学渊源。西泠家族的家学传承内容,不仅仅局限于经学和史学,文学也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词被传统文学观念鄙视为“小道”,然而在西泠文人眼中,词不仅可与诗、文同观,同属风雅之事,闲暇时亦可用于佐兴。并且,西泠文人尤其注重词的格律音韵等文体特质,从而形成了研究、传授格律音韵之学的风尚,这成为西泠文化家族传承家学的特色所在。

明清时期,以诗书传家、以治经史而闻名的家族遍布西泠地区,如严氏家族、卓发之家族、顾若璞家族、姚际恒家族等。藏书读书、博学通经、科举仕进、好学进取,成为他们的家传祖训。明清时期,西泠一地私人藏书达万卷以上的家族超过二百家,读书风气之浓郁可见一斑。另外,中国古代社会家族声望的维系与科举入仕紧密相联,明清时期的江南地区尤其如此。明清时期江南家族对科举的重视程度和志在必得的心态,可以概括为“不识大魁为天下公器,竟视巍科乃我家故物”(陈夔龙《梦蕉亭杂记》卷二),这是明清时期江南进士人才辈出的根本原因,西泠一地也是如此。据范金民《明清进士数量、地域分布及其特色分析》统计,有明一代杭州府进士共有477人,占江南各府进士总数的12.34%,位居第三;清代杭州府进士共有892人,占江南各府进士总数的22.23%,位居第一。

如果说西泠进士济济,是当地浓厚读书著述风气在科举制艺方面的成就和反映,那么,西泠文人著述之多,则是读书著述之风的直接结果。据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记载,仅明代,西泠有别集者就多达二十余人,如张光弼《左司集》、凌云翰《柘轩集》、莫维贤《广莫子稿》、王谦《壸父集》、白范《虚室集》、瞿宗吉《存斋集》和《存斋诗》等。田汝成还说:“此皆予目所睹,其他未见者固多也。”(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一)

而对于明末清初的西泠词人而言,家族长辈的熏陶和传授,是他们从事填词的第一步。在西泠词人中,从明代末年至清顺治、康熙年间,两代、三代甚至四代从事填词的家族,比比皆是。

如以经、史、制举起家的余杭严氏家族。明代嘉靖年间,严武顺、严渡和严敕三兄弟便成立“小筑社”,引领西泠盟社之风,号称“余杭三严”。至下一辈严沆,又加盟“读书社”和“登楼社”。严氏家族三代共培育出十余位词人,如严渡、严沆,以及严沆之子严曾榘、严曾模和严曾臬等。

又如栖水卓氏家族,明代中叶,卓氏家族因仕而显。明末清初时以经学传家,家有传经堂,明末清初文人为此堂题诗作赋者不计其数。卓氏家族四代皆能填词、选词和论词,如第一代卓发之,第二代卓人月、卓回,第三代卓火传,第四代卓允域、卓次厚兄弟,还有闺秀词人卓灿。总之,严氏家族和卓氏家族是西泠文化家族参与西泠词学建构的典型代表,也是家族文化在清词复兴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的明证。

再如顾、黄、钱三大世家,顾氏自沧江、西岩、悦庵、友白四世皆有文名;黄氏家族代表人物是黄汝亨,著有《寓林集》;钱氏家族代表人物是钱绳庵,因“奏销案”被放逐。顾、黄、钱三家世代联姻,产生了一个包括“蕉园诗社”成员在内的庞大家族词人群体,如顾若璞、顾若群、黄鸿、黄敬修、黄弘修、顾之琼、钱元修、钱肇修、钱静婉、钱凤纶等人,均在清词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另外,仁和姚际恒家族也是博通经、史,兼及词学的文化家族。姚际恒以治经书而闻名,其侄姚之骃和姚炳兄弟自幼浸淫家学,承继祖训,亦以治经、史为业。在研究学问之余暇,姚氏叔侄亦填词、论词。由于胸襟中有经、史作为填词的根基,姚氏叔侄的词学思想及词作,堂庑特大。虽然姚际恒的词作未曾传世,但姚之骃、姚炳昆仲的词作,却称一时之盛。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西泠文化家族多注重音律声韵的世代传授。词本为音律声韵之学,不精通音律声韵者,必不能成为词坛名家。如沈谦“六岁能辨四声”(沈谦《东江集钞》卷末附录),“九岁能为诗,度宫中商,投颂合雅”(沈谦《东江集钞》卷首),并著有《词韵》、《词律》。毛先舒亦“六岁能辨四声”(毛奇龄《西河集》卷九九),并著有《韵学通指》、《韵白》。俞士彪亦云:“余八岁趋庭,大人训以音律,十一学为长短句。”(陆进《西陵词选》卷首)因此,西泠文人大都精通音律,词曲兼擅。而西泠词人在词学方面的深厚造诣,与西泠家学传承中重视音律声韵的传授可谓关系密切。

总之,家族文化为西泠词人群体的形成,提供了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文学世代承递的氛围和底蕴,从而也给西泠词人群体这一个地域性的文学群体,打上深刻的家学烙印。这种现象并非个案,清代绝大多数词学流派的形成和发展,乃至清词的复兴,家族文化的推动作用都绝对不能忽略。

三、 西泠学脉

西泠学脉,是西泠词人群体得以形成的另一个重要文化基础。学脉,犹言学派,本专指儒学的流派统序,后泛指学术的流派统序。学脉不仅使文人以某些领袖人物为中心,形成固定的创作群体,而且使他们具有相同的文学主张和大致相近的创作风格。学脉对文学流派和群体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特定地域内的学脉,会为地域性文学流派和群体的形成,提供紧密的关系纽带。从明崇祯末年至清康熙年间,以卓人月、毛先舒、沈谦等为代表的一批词人,形成了以同道关系、师生关系为主的学脉渊源。他们前后传承并互相呼应,从而使西泠词人群体得以形成,影响也逐渐扩大。

西泠词人群体之间的学脉关系,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类:第一类是有相同的文学主张,并以文学为媒介交游酬唱的学界同道,形成稳定的学脉关系。

首先,在明末清初西泠词人群体的先导期,学脉已经成为词人之间的联系纽带。如明天启五年(1625),西泠词人群体的先导者卓人月、徐士俊二人,在西泠栖水定交,并以词唱和,进而编成《徐卓晤歌》唱和集,为西泠词人群体的形成奠定了最初基石。

其次,在明末清初西泠词人群体的中坚期,学脉这一因素也起着非常重要的联系作用。如明崇祯末年,国势危急,西泠文人陆圻、柴绍炳、吴百朋、陈廷会、孙治、张丹、沈谦、毛先舒、丁澎、虞黄昊十人,频繁雅集于沈谦家的章庆堂,扼腕慷慨,指陈时事,联络风声,互相推与,怀古人揽辔登车之思,世称“西泠十子”。“西泠十子”中的沈谦、毛先舒、柴绍炳等人,还形成了一个音韵学研究核心,与萧山毛奇龄等人彼此诘难争锋,深入探究赋、诗、词、曲等文体的用韵问题。明清易鼎之后,西泠词人以词抒愤,间接表达内心的社稷之悲,交游酬唱更为频繁。最为著名的是毛先舒、沈谦、张丹三人,他们经常相聚于沈谦家中的南楼,酹酒临风,长啸吟咏,又称“南楼三子”。

再者,学脉也是促使西泠词人后进成员紧密联系的重要因素。如在康熙十一年(1672),陆进、沈丰垣、吴仪一、张台柱、俞世彪等人组成了“西泠词社”,成为西泠词人群体后进期的核心力量。此外,后进期的主要成员,还有被王士禛称为“西泠三子”的徐逢吉、洪昇、吴仪一,三人经常以词唱和,如徐逢吉曾云:“余束发喜学为词,同时有洪稗畦、沈柳亭辈,尝为倡和。”(厉鹗《樊榭山房集?集外词》之《秋林琴雅》卷首)

第二类是直接有文学师承关系的师徒,形成稳定的学脉关系。在文学史上,以师承关系为纽带而形成的文学流派不胜枚举,最具代表性的如宋代江西诗派,其主要成员大多为黄庭坚的门生或后进。西泠词人群体中的成员,也大多为师生关系,或因师生关系而衍生形成的同门学友。如徐士俊与西泠后辈词人之间便是如此,据王晫《今世说》记载,西泠词人群体先驱徐士俊为人谦和,乐为人师,尤喜提携后进。西泠词人群体的许多成员如沈谦、毛先舒、陆进等,都曾受过徐士俊的引导和指点。再如西泠词人群体中的领军人物沈谦,亦有众多的弟子门生,其中最著名的有“东江八子”。“东江八子”指潘云赤、沈丰垣、俞士彪、张台柱、王升、王绍曾、唐弘基、洪昇八人。沈谦对于“东江八子”,无论是在做人还是填词上,均有谆谆教诲之恩。如沈谦教育弟子俞士彪道:“淮海、历城,名垂千古,岂非词坛之盛轨。然二子并有功德可称,不专以此事见长。吾欲足下先其难者,则月露风云,不能复为笔墨之累。”(沈谦《东江集钞》卷七)教育弟子要从秦观、辛弃疾等先贤那里借鉴吸取人生经验,为人需有人生的长久之计,必须从事可以建功立德之业,不能专以填词为事,使自己遭受笔墨之累。而对于弟子在词学方面的点滴进步,沈谦往往则倍加鼓励,如在给俞士彪的信中写道:“昨日在南屏,昉思盛称足下《荆州亭》词:‘街鼓一声声,却似打人心里。是夜宿雷峰土室,湖月翳云,加以暑电。炉香乍歇,群籁寂然,卧听老僧唱佛,忽起忽沉,嗽声与梵声间发,击鱼数千槌,皆若予身受之,益喜足下之技甚长进也。”(沈谦《东江集钞》卷七)字里行间,显示出沈门师生的深情厚谊。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西泠词人群体中,有许多词人不仅是单纯的师生关系,他们所在的家族还是世代至交。如沈圣昭是沈谦之子,又是张丹的弟子,而沈谦与张丹则同为“南楼三子”的成员。又如,虞黄昊与陆圻同为“西泠十子”,同时,虞黄昊又是陆圻的受业弟子。而陆培之子陆繁绍、严沆长子严曾榘,均是“西泠十子”之一陈廷会的门生。

西泠学脉以西泠文化家族之间的世代相交为基础,以同道、师生关系为纽带,呈现出一幅交错纵横的关系,从而为西泠词人群体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学缘基础。这也是西泠词人群体的成因,不同于清代其他词学流派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 结论

地域文化、家族文化、西泠学脉是明末清初西泠地区的词人能够凝聚在一起,并发展成为一个庞大文学群体的文化基础。西泠山川秀美,自古以来便为人文渊薮,形成了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环境,这为西泠词人群体的形成提供了地域文化基础。而家族文化则为西泠词人群体的形成,提供了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文学世代承递的氛围和底蕴。西泠学脉以西泠文化家族之间的世代相交为基础,以同道、师生关系为纽带,呈现出一幅交错纵横的关系,为西泠词人群体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学缘基础。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地域、家族与学脉这三个因素,不仅是西泠词人群体得以形成的文化基础,同时,它们对于研究者考察清代其他词学流派或词人群体的形成,也起着非常重要的参照作用。

本文为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明清词学家族与家族词学研究”(2011jytq175)及襄樊学院科研项目“明清词学家族与家族词学研究”(2010YB01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襄樊学院文学院)

猜你喜欢

西泠词学词人
吴越名城·陌上花开
——西泠六子偕友8人书法艺术展
分春馆的词学传承
论词人择调与审美联想
清代词学的体系建构及其现代传承
安徽省图书馆藏傅增湘未刊手稿《西泠诗草》考略
词人的职业
《西泠印社》风云百年 西泠不冷
邂逅西泠名家倪伟林先生
论杨慎词学思想对其词创作的影响
林逋梅妻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