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英语的那些事儿
2012-04-29梁信张瑛
梁信 张瑛
近年来在中国,中式英语(Chinglish)这一独特语言文化现象引起了“热火朝天的争论”。一边是官方发起的“整风运动”,借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和深圳大运会之理由,对中式英语进行“大清除”;另一边是超级粉丝和狂热追随者发起的“保卫运动”,要力保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这场“争论”让中式英语成为了人们关注的文化热门话题之一。
中式英语自诞生以来,就有摆脱不掉的“尴尬”和抬不起头的“自卑”,似乎它的出现注定是个错误,注定要被指责和消灭。其实,中式英语是一种客观存在,有其产生的必然性和存在的合理性;基于大量中国人之间使用英语这一事实,中式英语的生命力不可轻视。
中式英语的基本特征
中式英语是指带有汉语语音、语法、词汇等特色的英语;它的产生,究其根源是与语言和文化这两大因素密不可分的。在语言方面,学习者往往由于对英语的词汇、语法、语用等理解不透彻,将其汉语表达习惯直接套入英语中;在文化方面,学习者由于对英语国家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不了解,加上本民族的文化也在潜移默化中对其英语的学习和使用产生干扰作用。正是这些因素导致了翻译偏差或失误,从而产生了特征鲜明的中式英语;此外,机器翻译、网络搞笑等也会产生这种语言文化现象。
首先,中式英语在“衣着搭配”上并不入流,时常让人啼笑皆非。由于受到汉语字面或机器翻译的影响,翻译中往往不是犯语法错误,就是出现更深层的搭配不当的问题。例如:江苏某美术馆的指示牌上,两个大大的汉字“入口”下面,赫然标注着英语翻译Enter The Mouth(应该为Entrance)。因此有网友调侃说:“不知道谁翻译的雷人英语,要是被我知道了,得give him some color see see(给他点颜色看看)。”又如:警示语“小心地滑”Slip carefully(小心地滑倒)应改为Caution:slippery 或Caution:wet floor;再如:菜肴名“夫妻肺片”husband and wife lung slice(丈夫和妻子的肺片)应改为fuqi feipian;还有如饮料广告中的“无脂牛奶”emancipated milk(被解放的牛奶)应改为skimmed milk或nonfat milk。
其次,因思维方式不同而造成某些惯用语常被搞混,如当外国人解释某些事时,大部分中式英语使用者会回应:“Oh, I know”(正确回答是:“Oh, I see”);这是因为他们惯常在任何情况下都把“知道”翻译成know。又如中式英语使用者常说:“I see TV every day”(正确的说法是:I watch TV every day);这是因为他们惯常在任何情况下都把“看”翻译成see。
再次,一些源自汉语成语或俗语的中式英语更是大行其道,如“people mountain and people sea”(人山人海)、“horse horse tiger tiger”(马马虎虎)、“heart flower angry open”(心花怒放)等;这些传统上登不了大雅之堂的中式英语近年来却受到不少人热捧。这类中式英语主要与中国人喜欢以事物的外部特点为依据展开联想有关。
还有一些以汉语拼音为主、颇具“中国特色”的中式英语单词,如chengguan(城管)、guanxi(关系)、hongbao(红包)、mingong(民工)等已进入英语媒体的“词库”中;另外一些如fengshui(风水)、kungfu(功夫)、petsai(白菜)、tofu(豆腐)等早已融入了英语“大家庭”,为不少外国人所熟悉和使用。
最后,一些因网络搞笑而产生的中式英语近年来十分火爆,如去年相当走红的“ungeliable”(不给力),如果不解释,外国人一定看不懂这则中式英语。前缀“un-”在英语中表示否定;后缀“-able”在英语中表示单词为形容词;而中间的“geli”直接音译自汉语的“给力(geili)”。类似的中式英语还有“smilence”(笑而不语)、“chinsumer”(指到国外旅行疯狂购物的中国人)、“vegeteal”(指开心网上的“偷菜”)等;它们的构成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汉语拼音加英语的前缀或后缀等,如antitanfu(反贪腐)、diszheteng(不折腾)、niubility(牛逼)、xueligate(学历门)等;而另一种就是由两个英语单词巧妙组合而成,如antizen(蚁民)、circusee(围观)、emotionormal(情绪稳定)、foulsball(国足)等,其中最绝的是suihide(指云南的“躲猫猫”事件),它既有其丰富的表现力、朗朗上口的音律,也有其生动活泼、新奇有趣的特点,堪称翻译守则“信、达、雅”的典范。有网友认为,这类中式英语的出现,从某种程度上恰恰代表着中国人对英语运用的熟练和智慧。
中式英语的奇闻趣事
从最早我们自己讽刺初学者英语水平低,到后来一些外国人搜集散布在公共场合里不经意间的“巧妙”错用,再到如今一些国人开始故意错用甚至自创英语单词,中式英语的语用功能和文化内涵在不断地被拓展,不少人对中式英语的态度也由开始的嘲笑、排斥甚至指责转变为欣赏、把玩甚至鼓励。在这个过程中,中式英语尝尽了“酸甜苦辣”,也创造了许多大家喜闻乐见的奇闻趣事。
1946年8月,美国记者安娜·斯特朗去延安采访了毛泽东。毛泽东在这次采访当中,提出了一个非常著名的论断“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当时担任翻译的余光生就搜索到了一个惯用词scarecrow(稻草人);毛泽东当时就纠正了他的翻译,说:“不行,我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纸糊的老虎,是paper tiger。”从此这个看起来有些雷人的词组就带领着中式英语一路前进。目前“paper tiger”(纸老虎)、“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见)、“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等已成为“正宗”的英语词语,并被收入权威的英语词典。有关专家认为像这种具有神韵的中式英语还在不断地增加。
5年前,一名成都高校教师请几名外国朋友到一家有名的中餐馆吃饭。他特地点了几道当地名菜,其中一道是“口水鸡”。外国朋友非常喜欢这道菜,竖拇指连声称赞“味道好极了! ”但当他们看到菜单上的“口水鸡”被翻译成“slobbering chicken ”(流口水的鸡)时,个个都吓得脸色青白、心胆俱裂。因为他们联想到了“发瘟鸡”,吃这种鸡很可能得禽流感。见到尴尬的场面,教师只好向外国朋友解释道:“是翻译出了问题,鸡是没问题的;既然味道好极了,就会令人垂涎三尺,这就是‘口水鸡名称的由来。”他们听完后说:“原来如此啊,真是一场虚惊!”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认为这一由误译而来的中式英语太有意思了。如果将“口水鸡”翻译成“koushui chicken”,并附有主料和烹调的简要英语说明,就能让外国人避免误解,还能让他们越吃越想吃。
英国《每日电讯报》曾经刊登过一张十分有趣的照片,该照片是一个名叫菲利普·班菲尔德的英国游客前年在北京颐和园拍的。照片中的门楣上挂着一块警示牌,上面写着汉字“小心碰头”,而其英语翻译却是“LOOKOUTKNOCKHEAD”。除了单词之间没有空白作间隔不便阅读外,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更是将这一英译理解成“寻找诺克·黑德”(Look out Knock Head),不懂汉语的班菲尔德以为是寻人启事,就拍下了这张照片,并把它寄给了英国的报社:这位可爱的有心人希望通过媒体帮助寻找黑德。照片见报后,马上就有不少人在网站上发问:“你是谁,为什么要找诺克·黑德?”“诺克 · 黑德正在泰国旅游,有什么事找他?”等等。如果将“小心碰头”英译为“Mind your head”或“Watch your head”,外国人就一目了然了。可见,由误译而来的中式英语有时也会引起误解,甚至闹国际笑话。
值得一提的是,前段时间流行的中式英语“dontrain”(动车)可称得上是“神来之笔”,dont(不要)暗含“动”的发音,dont 和train(火车)加在一起,直接指出了动车的速度不是一般火车的速度。这一“山寨”中式英语带着强烈的游戏色彩和搞笑成分。
中式英语成为喜剧题材
最近中式英语再次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这次不再是公共场所那些让人茫然的英语标志语,也不是中餐馆那些使人不知所云的英语菜肴名,而是由托尼奖得主、两获普利策奖的美国华裔著名剧作家黄哲伦所创作的舞台喜剧《中式英语》。该剧去年6月在芝加哥古德曼剧院试演之后,就得到了观众和媒体的好评。《名利场》杂志认为该剧是“出色的头脑以及新兴的娱乐产物”;《芝加哥论坛报》称《中式英语》是一部“极其应时、一针见血、智慧满溢的喜剧”;《芝加哥太阳时报》说这是“记忆中最爆笑的喜剧,很多年没有听到观众笑得这么开心”。这部舞台剧采用了英语和普通话两种语言,还配上了屏幕词,以帮助观众理解。
《中式英语》讲述的是来自美国克里夫兰的商人丹尼尔·卡凡诺到访中国贵阳,希望可以为当地的新建文化中心制造双语指示牌,为自己的标牌制造公司争取一份利润丰厚的合同。他在贵阳聘用了一位来自澳大利亚、在中国生活多年、说十分流利汉语的顾问彼得·蒂姆斯,一起拜访当地文化局官员,希望可以达成协议。但是语言、文化与习俗的差异,却为他们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经历。尽管该剧在宣传上着重强调了语言游戏,但在内容上却阐发了在中国做生意的更深层的问题。
对于《中式英语》的创作,黄哲伦表示,他近几年经常去中国,看到不少令人啼笑皆非的中式英语;比如,他曾于2005年到访上海,被带到一个全新的艺术中心,那里一切都很完美,只是标牌的英文翻译很糟糕,第一次看到“残疾人洗手间”(handicapped restroom)被翻译成了“畸形人洗手间”(deformed restroom)。这让他产生了据此创作一部舞台剧的想法,这个想法最终导致了《中式英语》的诞生。
《中式英语》当年的10月11日开始在纽约百老汇朗埃克剧院试映两周,场场爆满,评价极高。27日晚举行首映礼,剧组全体制作人员以及导演李安、科学家何大一等知名嘉宾也应邀出席。应邀出席首映礼的李安在谈到这部作品时表示,他认为黄哲伦及其创作班底能够将一个本来属于华人社区的少数族裔题材提升到一个全社会的层次,很了不起,而黄哲伦本人还不是出生在中国,而是在美国土生土长,能创作出这样的故事更显得难能可贵。纽约的戏剧评论家也纷纷称赞。
《纽约人》杂志评论说:“《中式英语》很性感、风趣、滑稽!”美联社说:“新鲜、充满活力,在百老汇独树一帜。《中式英语》是一出思想丰富、风趣和凄美的喜剧。”它有助于人们了解中式英语的特征和中西文化的差异。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称:这部喜剧对人们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很有帮助;这种差异不但是一个学术问题,也是一个有实际意义的问题。英国广播公司(BBC)甚至称通过这部喜剧的上演,英语民族可以加深对中式英语的了解,这有利于消除语言隔阂、架起沟通桥梁和提高办事效率。
到今年1月5日,《中式英语》迎来了第一百场演出。在美国《时代》杂志刚刚出炉的百老汇2011年度十佳话剧/音乐剧中,《中式英语》位居第三,取得口碑和票房的双丰收。可以预见,这部特别的百老汇喜剧将会越演越红。
中式英语的前景如何
对于中式英语的使用问题,人们目前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是赞成使用中式英语,认为它是国际英语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我们时代变化的真实写照;另一是反对使用中式英语,认为它是一些人对英语使用不熟悉而造成不合乎英语习惯的一种结果。据网络媒体统计,赞成使用中式英语的网友有七成,而反对使用中式英语的网友只有三成。还有网友愤愤不平地说:“可以有美式英语、澳式英语、印式英语、日式英语等,为什么不能有中式英语?”这两种不同的意见反映出网民和学界对于中式英语使用的不同认识和态度。
总部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市的“全球语言监测中心”(GLM)则从全球视野和英语发展的角度给予了中式英语热情洋溢的高度评价。该中心主任保罗·佩亚克声称:中式英语正在促使英语产生深刻的变革,大量的汉语词语进入英语,成为英语新词语最主要的来源,比率可达20%,超过任何其它来源。在互联网上,中式英语的狂热追随者数目还在不断上升之中;而中式英语的新式变体也在不断涌现。因此GLM坚称:中式英语会继续存在,甚至可能更“繁荣”。
美国《纽约时报》、英国《泰晤士报》等主流媒体曾对中式英语作过报道,并给以了正面的评价。它们认为,中式英语的产生伴随着中国的崛起,是中西文化相撞的火花,是中国文化话语权有所提高的表现。加拿大《多元文化周刊》有一篇文章也认为,中式英语不仅有着浓厚的东方色彩,也为国际英语注入新的活力,更为外国人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打开了一扇窗。据总部设在法国的欧洲新闻电视台报道,由于中式英语的人气不断上升,中国正在改变英语,使其与时俱进。
外国人对中式英语的喜爱看似意外,其实也容易理解。就好像我们看到一些外国人学汉语,即使错误频出,也不会瞧不起对方一样。他们觉得中式英语好玩儿又有趣,为国际英语添加了调味剂。一些住在中国的外国人认为,如果一座城市的中式英语消失,这座城市也丢失了它的某些特色,市民的日常生活还失去了某些乐趣。
如何正确看待中式英语?中国知名学者周海中教授最近在接受《国际先驱导报》采访时指出:人们应当以宽容、客观和理性的态度对待中式英语,而不是指责和排斥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一生存法则对中式英语同样适用;不过它的优胜劣汰,也需要给以正确的引导和科学的调节,这样才有利于语言的健康发展和人们的沟通交流。学生应学习使用现行的标准英语;有关部门应协助规范中式英语的运用。而作为一种中外文化交融中出现的有趣文化现象,中式英语仍将以不可逆之势在指责与宽容中继续“成长”。
可以相信:当有一天,人们有了无需为中式英语感到尴尬的文化自信,并保障了让中式英语“维持生命”之时,便是中式英语“修成正果”之日。这一天是否会到来?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