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父母内隐观对幼儿社会化的影响探究

2012-04-29赵新梅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2年4期
关键词:社会化

赵新梅

【摘 要】幼儿社会化的过程是在与重要他人的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父母是对幼儿影响最大的重要他人,父母对幼儿社会化的内隐观直接影响幼儿社会化发展的进程。本文探讨父母的内隐观对幼儿社会化的影响机制,以及通过何种方式调整父母的不合理的内隐观,促进幼儿社会化的发展,让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关键词】内隐观;社会化;幼儿社会化

社会化是指一个具有社会意义的人成长的过程,随着时间发展不断形成社会特征。婴儿出生时,只是自然意义的“人”,社会意义的“人”并未形成。社会化就是指个体学习社会性情感,对亲人、父母形成依恋,产生道德感,建立自我意识,定位性别角色,控制攻击性,形成良好交往关系等的过程。幼儿社会化发展包括:言语社会化、性别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三方面,幼儿的社会化是通过其与周围的人和社会环境交互作用而逐步实现。

内隐观又称为内隐理论或者是公众观,父母关于幼儿社会化的内隐观指的是在父母头脑中存在的关于幼儿社会化的观念,包括对幼儿社会化的标准、交织、规律等一系列问题的态度和看法。这些态度和看法父母可能并未意识到,但是会通过父母与幼儿亲子交往过程来影响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幼儿社会化的过程是在与重要他人的交往中发展起来,这些重要他人包括:父母、老师、同伴等,其中父母是对幼儿影响最主要的重要他人,父母对幼儿社会化的内隐观直接影响幼儿社会化发展。

一、父母对幼儿社会化的内隐观的内涵

1.父母对幼儿社会化价值的认可度

父母认为幼儿社会化是否有价值,对于幼儿的社会化发展是否值得做出努力。对幼儿社会化认识上,父母分为重视型和忽视型两种类型。重视型的父母对幼儿社会化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认为良好的社会化对幼儿的成长有积极的作用。忽视型的父母认为对幼儿社会化发展的关注没有什么作用,他们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自然会成熟,社会化会自然发生,不需要关注。

2.父母对于幼儿社会化标准的认识不同

在言语社会化发展中,由于个体差异和环境因素,幼儿言语能力的发展进程会有差异,父母对幼儿言语能力社会化的认识标准不同。在性别社会化过程中,父母对于男孩强调的是坚强和独立,注重的是男性气质的培养,对于女孩则侧重娴静和温柔,注重的是女性气质的培养,然而在现代社会,男性和女性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对性别的认识标准除了以上传统的社会期望之外,也会增添新的内容和标准。在道德社会化过程中,父母的道德观念和态度,也直接影响幼儿的道德社会化发展。

3.父母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社会化要求程度不同

对于两岁以内的幼儿,父母多表现出更多的关心和关注,对于幼儿细微的改变和进步,父母都会关注和鼓励。在两岁之后到学龄前,父母认为幼儿应该开始慢慢独立,在给予适度的关心之后,更多的父母倾向于让幼儿有更多的独立空间,更愿意让幼儿独立完成任务。

二、幼儿社会化的家长内隐观所存在的误区表现及原因

1.父母对幼儿社会化的价值重视度不够

有些父母轻视幼儿社会化的价值,认为只要关注幼儿的健康就足够,幼儿太小,什么都不懂,不需要过多关注其社会化的发展进程。这部分父母缺乏对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在自然成熟论的左右下,忽视幼儿社会化发展的重要性。

2.父母对幼儿社会化标准认识不清

有些父母认为应该发挥幼儿的天性,让其无拘无束的成长,让幼儿顺其自然的发展,对幼儿的不良情绪和行为习惯不加管教,容易养成幼儿无礼、任性的习惯。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有些父母抱着“棍棒下出孝子”的观念,对幼儿要求极其严格,过度压抑幼儿的天性和创造性,导致孩子胆怯、害羞、内向。这两种极端的做法都不利于幼儿社会化的发展。

3.父母对自身教育效果评估欠缺准确性

有些父母过高估计自身对幼儿的影响力,过度强调自己对幼儿的作用,忽视环境和幼儿自身发展的规律,不尊重幼儿的独立性和自尊心,采用强制执行的策略,而不是引导策略,可能导致事与愿违。有些父母过低估计自身对幼儿的影响力,认为幼儿的成长主要是由于幼儿年龄的增长和幼儿园的教育,和自己没有太大的关系,这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不利于幼儿的发展。

4.父母缺乏正确的应对幼儿社会化的策略

当幼儿的社会化与父母自身预期发生矛盾或者没有达到目标时,有些父母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有些父母则采取欺骗、威胁,甚至是体罚的方式进行教育,由于父母缺乏教育幼儿的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这些方式不利于幼儿顺利的社会化。

三、调整父母不合理的内隐观,促进幼儿社会化发展

1.提倡开展家园活动

以幼儿园为核心,开展有关幼儿社会化的家园活动,幼儿园开展教学观摩、亲子活动,邀请幼儿教育专家开展有关幼儿社会化的讲座,让家长参与亲子课程,指导父母正确处理幼儿社会化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摒弃那些不科学、不合理的幼儿教养方式。通过亲子活动,增强父母与幼儿之间的依恋,促进幼儿社会化的发展。

2.加强家庭参与程度

在幼儿教育专家或者幼儿教师指导下,父母按照要求对幼儿在成长过程中的社会化发展的内容进行观察和记录,并进行分析和思考,发现幼儿社会化的各种规律和特点,该方式可以引起父母对幼儿社会化的重视,也可以加深幼儿对父母的依恋。通过日记、录像、录音等方式记录下幼儿的成长过程,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幼儿社会化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3.开展亲职教育活动

多数父母存在不合理的幼儿社会内隐观主要原因在于缺乏相关的知识,亲职教育可以为父母提供学习和接受相关教育的机会,同时也可以加强幼儿父母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分享育儿经验。幼儿园可以通过邀请专家开展幼儿教育座谈会和讲座,开展影片教育和宣传工作,编制有趣易懂的知识手册供幼儿父母阅读。开展幼儿父母沙龙,举办家庭露营,加强幼儿父母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增加幼儿与父母之间的互动机会。幼儿园可以为幼儿父母提供相关的专业咨询平台,提高幼儿父母对幼儿社会化的认识水平。

参考文献:

[1]邹鸿.儿童社会化研究发展趋势[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5:94-97.

[2]成莉.幼儿情绪社会化的家长内隐观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06.

[3]谢勇.幼儿社会化的家庭变量[J].湘潭大学学报,1989:127-134.

[4]许晓红.浅谈促进幼儿社会学发展[J].青春岁月,2012:129.

[5]贺平.幼儿社会化能力培养探析[J].内蒙古教育,2000:38-39.

[6]郑佳珍,朱炳昌.幼儿社会化教育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3.

[7]张向东.幼儿社会化的培养,在“爱”中升华[J].能力培养,2011:29.

猜你喜欢

社会化
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的探讨
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提升粮食流通社会化服务水平的举措构思
社会治安社会化治理的法治路径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社会化阅读:读者阅读需求的解决方案
公共文化服务亟须推进社会化
大众传媒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