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情绪调节策略研究述评

2012-04-29田增会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2年4期
关键词:情绪调节幼儿策略

田增会

【摘要】在儿童发展领域,研究者对儿童社会行为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得到了不少有价值的结论。近年来,随着对儿童早期情绪及其调节不断深入的研究,儿童情绪调节策略的发展逐渐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本文就现有的国内外对于幼儿情绪发展与情绪调节的文献进行梳理,对幼儿情绪调节策略做一个述评。

【关键词】幼儿;情绪调节;策略

情绪是一个人对外部和内部事物的主观体验,具有适应和生存的功能,但同样也有其非理性、难以控制的时候。如果情绪的体验和表达过于强烈和持久,或者当个体自身的期望未能得到满足时,就需要运作调节过程。情绪调节( emotion regulation)既是结果又是过程,它“负责对情绪反应进行监控、评估和修正,以实现个体的目标”。许多发展心理学家都认为,情绪调节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它的发展被认为是儿童社会情绪发展的核心成分,而早期的情绪调节体验是儿童后来情感和人格发展的重要先兆,并对个体的认知能力、心理健康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1]

一、幼儿情绪调节的内涵

情绪调节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情绪心理学家对情绪调节的涵义的界定方式,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类:

第一类可称之为适应性界定方式,即强调情绪调节是一种适应社会现实的原情绪和行为反应。例如Cole ,Michel和Teti等认为,情绪调节是以一种社会可以容忍的方式,灵活地对一系列情绪(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发展要求作出反应的能力,以及在需要的时候延缓反应的能力。例如,Thomposon指出,情绪调节是一种适应社会现实的活动过程,它要求人们的情绪反应具有灵活性(非呆板)、应变性(非固定不变)和适度性(非唤醒过度或唤醒不足),以使人们能以有组织的、建设性的方式,迅速而有效地适应变化的社会情境。[2]

第二类可称之为功效性界定方式,即突出情绪调节旨在服务于个人目的。例如,Masters(1991)指出,情绪调节是一种服务于个人目的、有利于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活动。与之相应,Campos(1989)和Smith(1993)等的许多研究也发现,人们调节自身情绪反应的内外过程,尤其是它的强度和久折性特征,与实现或达到个人目的有关。采用这种界定方式的研究者强调,情绪调节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或被动的适应社会情境要求的活动,同时也是一个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活动;人们是否进行情绪调节以及如何调节,是对社会情境的主观意义及自身应付能力的认知的函数。[3]

第三类可称之为特征性界定方式,即从情绪调节的某一特征或特性着手,对之加以界定。例如,Dodge(1989)从其操作过程着手,认为情绪调节是激发一种活动以调节(减弱、增强或改变)另一种活动的过程。Cicchetti、Ackeman和Izard( 1995)强调情绪调节的动力特性,认为情绪调节是一个发生在意识内外的、包括生理、认知、体验和行为反应的动力组织系统,其功能是驱动和组织行为,以从一个或多个方面(生理、认知、体验和行为)适应特定情境。Salovey和Mayer( 1990)从情绪调节在人的智能结构中的地位入手,认为情绪调节是情绪智能的主要成分之一,并将之视为Gardner的社会智能结构中的一个亚成分。[4]

当然,这三种界定方式之间其实是相互关联的,它们有助于我们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认识情绪调节的本质。

二、幼儿情绪调节策略的类型

(一)转移注意力

转移注意力是孩子最常用的调节情绪策略,孩子会藉由不注意引起情绪的刺激,例如,遮眼或闭眼,移开引起情绪的东西,离开引起反应的情绪情境;而后转移注意力到其他人事物上,以减低情绪的反应。二到六岁的孩子渐发展出用内在转移注意的策略,当孩子对外在人事物产生负面情绪时,孩子试着去想这个刺激可能带来的正面结果,孩子也利用防卫机制重新解释这个引起情绪的原因。然而,为了改变现有的情境,有些孩子持续集中注意在引起情绪的刺激。

(二)安抚行为

安抚行为也是孩子用来调节情绪的策略之一,当他们经验到强烈的挫折时,婴儿也常寻求照顾者安抚。然而,照顾者常运用转移情绪的策略让孩子由一个目标转到另一个目标。到了一岁左右,孩子已会用来回摇晃自己、咬东西、抱毛绒玩具等自我安抚策略来减低负面的情绪。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越来越有计划地运用不同的外资源来调解自己的情绪,除了父母朋友和同侪是另一个孩子寻求情感支持的主要来源。六岁时,孩子已经知道如何操控情绪表达,并透过他人的帮助来调解情绪,但是,孩子如何策略性地操弄情绪的表达并不很清楚。

(三)游戏

游戏是二到六岁孩子另一个安抚自己情绪的方式,藉由创造一个规则性的假想情境的符号性游戏,孩子不但能满足内在的欲望而且可以学得如何控制内在的冲动以得到与同侪游戏中的最大快乐。在象征性游戏中,孩子可由同时扮演不同的角色得到情感上的抚慰,同时,孩子必须克服自己内在的冲动和克制欲望,以便能与同伴一起来进行假装性游戏。

(四)语言的运用

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语言的运用似乎是孩子也控制内在的冲动以达到孩子欲望的最大满足的有效策略。 至今,很多研究显示语言能力发展快的孩子有比较好的自我控制能力,这时期的孩子尤其使用语言来引导自己的行为以安抚内在情绪,例如,孩子看到一块蛋糕明明很想吃,但因为怕爸爸骂,所以口中就唸说“吃蛋糕会蛀牙对身体不好,我妈妈说吃生菜水果沙拉最好”,此现象就反映了“自我中心语 (private speech)”理论。

三、幼儿情绪调节策略的发展

在精神分析理论中,弗洛伊德的研究重点是放在了情绪的发展上。他认为,包括了情绪调节在内的自我调节的发展是情绪需要和驱动的结果,儿童主要的发展任务就是生成一个强壮的自我,既要能控制不适宜的冲动,又要有效地应付现实,以同时满足基本驱力和社会习惯。因为儿童没有成熟的自我,无法像成人一样控制本能冲动和驱力。随着自我力量的发展,各种调节能力也得到增强。按照这种精神分析的观点,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会随着年龄而发展变化。

传统的行为主义理论把情绪调节看作是后天习得的一种控制能力,这种习得的能力可大部分归咎于儿童的外部因素。从行为主义理论的观点来看,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需要儿童学会对各种奖赏的相对价值进行评估,从中学会选择适当的目标,进而给予自身有效的指示或遵从所提供的指示,监控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并且学会那些最终在环境中会获得奖励的行为(或使自己不受处罚的行为)。这种理论认为,由于儿童判断奖赏的相对价值的能力、运用有效策略获得奖赏的能力,都会随着活动水平、认知能力、成熟和学习这些因素而发展,他们的情绪调节能力也会随之提高。[5]

此外很多研究还发现,儿童对情绪调节策略的意识,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发展。譬如一些采用儿童自我报告方法进行的研究就发现,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似乎知道不少直接或间接(转上页)(接下页)的改变悲伤和愤怒的方法。当询问儿童,遇到消极事件他们将会做什么时,4~11岁的儿童大多数都会提到游戏的策略,或者是做些有趣的事使自己感觉好过些;比较少的儿童承认采用回避策略、寻求安慰或帮助的策略。与学龄期儿童相比,幼儿园的孩子更多地把寻求社会支持和成人的帮助作为调节情绪的方法,而学龄期儿童则更多地倾向于提出直接的问题解决和认知策略。

四、幼儿情绪调节策略的影响因素

研究结果发现,无论在哪个年龄阶段,替代活动都是学龄前儿童最主要的情绪调节策略,而发泄和自我安慰的调节策略运用最少。此外。问题解决、认知重建的运用次数随年龄增长而增长,而发泄的调节策略随年龄增长有减少的趋势。

替代活动之所以成为学龄前儿童最常用的应付方法之一,是由于比起那些单纯地通过发泄或回避的方式来消极地应付挫折情境,替代活动可以更有效地转移他们对刺激的注意,减少消极情绪。发泄的调节策略运用最少。一方面是因为幼儿的生理、心理发育的不断成熟,自控能力也随之提高;另一方面与周围环境越来越多的互动经验,使儿童从他人的榜样行为、言语评价或态度中,有意或无意地学到了一些情绪的社会表露规则,使他们倾向选择其它策略。

这种控制和调节自身情绪能力和水平的发展差异印证了自我调控理论和其他一些相关的实证研究。由于情绪调节本身依赖于儿童对他人、环境的理解、认识和预测。因此这期间社会认知成分的迅速发展,也促进了他们情绪调节能力的显著提高。此外 ,儿童与周围环境越来越丰富的互动经验,也会使他们更多地将外在的标准、规范和价值观等内化 ,从而有意或无意地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提高调节能力。

参考文献:

[1] 陆芳,陈国鹏,幼儿情绪调节策略与气质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2009,32(2):417-419

[2] 乔建中,饶虹,国外儿童情绪调节研究的现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2):49-52

[3] 陆芳,学龄前儿童情绪调节策略的发展及其相关研究[D],2004

猜你喜欢

情绪调节幼儿策略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浅议排球运动员赛前不良情绪的表现形式
大学生情绪调节特征的相关研究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