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如何提高记者的采访艺术

2012-04-29李莎莎

柴达木开发研究 2012年4期
关键词:媒介对象定位

李莎莎

对采访对象进行采访,是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调查研究活动,是新闻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也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娴熟掌握的基本功。记者既要慧眼识字宝,又要掌握新闻采访的技巧。否则,即便发现了有价值的新闻素材,也很可能因采访失误而贻误,使“活鱼”在眼前溜掉。然而记者在新闻采访活动中遭受拒绝或者干涉、阻挠是经常的事,如何化解这种不利的外在因素,笔者认为这和一个记者的采访功力,特别是提问方式关系密切,这也是一个记者在从事采访工作前必须掌握的同时需要在日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

一、媒介定位

调查清楚媒体的定位有助于了解市场的需求是什么,受众的要求是什么。从他人需要入手,往往能得到更多支持,顺利采访也会变得可行。媒介定位的概念,是由市场营销学中的“市场定位”理论借鉴而来的,它是指媒介如何满足爱人对信息的需求,抢占媒介市场,形成媒介风格的一种策略。媒介定位意味着传播的目标化,它使传播活动的目标更加具体明晰。它包括市场定位、受众定位、风格定位等几个方面。市场定位是媒介定位的外在诱发性因素,受众定位是媒介定位的潜在可能性因素,风格定位则是媒介定位的内在必然性因素。

市场定位,是指媒介经营者在发现一定的市场机会,并对传媒市场做出充分的调研和分析后,选定目标市场的决策策略。现在的传媒业是由计划经济的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市场定位好比在夹缝中找位置、定目标,将本来极大极广的区域缩小到某一领域、某一方面或某一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传播。

受众定位,是建立在受众本位思想基础上的。受众本位,与媒介本位相对,它是指大众传播媒介在信息传播活动中,以受众为中心,以最大程度地维护受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满足受众获取信息的需要。传媒分众化策略,就是要在无序的、自由的大众中,根据各种不同的理解,对受众市场给予不同组合,使其同类需求得到最大化满足。确定了不同的受众,就是确立了报道的重心,这里体现的是不同人的语言特色,这一点对研究提问珠方式很有必要。

风格定位,媒介瞄准一定的市场机会,并且“锁定”特定受众进行传播后,能否持久地获得受众支持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关键还在于自己的媒介是否形成独特的风格。由市场化初期的可读性升华为成熟期的必读性。当一家媒介对受众来说由可读性升华为必读性,受众便会对其形成强烈的依赖感和依赖感,从而在受众心中形成稳定的独特风格。语言风格帮助这种整体风格的形成。

二、以乐观的心态,正确对待新闻采访

既然媒体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服务大众的需要,那为什么在历次的采访中,记者遭遇拒绝去屡见不鲜呢?笔者认为正是因为随着新闻的服务意识加强,对社会生活的介入已是全方位的,更可能接触到阴暗面,更容易暴露见不得光的东西,因此会受到部分团体或个人的抵制。比如记者的报道公开了某些非法牟利的行为、厂家因质量等存在问题而理亏、从事违法行为者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利益等,采访此类新闻时采访经常会遭遇拒绝。同样当新闻采访触犯了采访对象的合法权益时,如侵犯他人名誉权、隐私权,在法律意识越来越强的现代社会成员当然就有权采取“无可奉告”的方式进行自我保护。另外,对涉及诸如政治、金融方面尚未明朗的态势、或尚未确定的政策等某一敏感问题进行采访时,发言人往往回避采访。

但是笔者认为最主要遭拒的原因还是因为使用了不适当的采访方法,特别是采取了不当的提问、不合时宜的提问。合适的采访方法,可以令采访对象如沐春风、妙语连珠,让记者下笔有神、妙笔生花。同样,不当的采访、不当的提问,则会令人心生厌恶,最后选择远离记者。除了采访方法和技巧外,新闻记者的人文关怀意识,也是开展好新闻采访的重要条件。另外,新闻采访屡遭拒绝还与采访的时间、地点、场合不当以及社会心理等方面有关。例如,如果采访对象正处于紧张的工作之中,未经许可的采访遭受拒绝应该是不奇怪的事。再如当消防队员在灭火现场忙于灭火时,新闻记者前去采访失火的原因等显然是不合适的。在采访心理方面,有的事件本身并不会对某一方造成影响,只是采访对象因性格关系不喜张扬,所以对记者要退避三舍。

三、如何有效提问,顺利完成采访任务

(一)应该避实就虚。一味的钻入“实”的事实,不仅很难有创新,有时甚至没有任何采访效果,如果采取了避实就“虚”的方式,往往会产生超出预料的采访效果和更好的报道角度。从物理学上讲,杯子已经装满一半和杯子还有一半没有装满没有任何的区别,但是这两句话的思维角度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指的是已经实实在在装好的半杯,而后者着重指的是虚的,是还没有装好的半杯。

(二)掌握采访、尤其是提问的艺术。实施新闻采访的具体形式要因人因事而异,手法要不断变换,不拘一格。笔者认为,记者在采访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技巧或艺术。

1 把握主题。为确保采访的成功,记者要自始至终遵循采访主题进行发问,让对方在回答中尽量减少题外话。对游离于主题之外的回答或谈话,记者应当及时发现并巧妙地加以制止,不要形成“问不对题”的局面。

2 巧用启发。为了在短时间内捕捉完整的新闻素材,提问时必须巧启发少追问。特别是碰到采访对象本身不善言语,如果一再追问只会造成采访对象缄口不语。例如笔者在一次采访火车站候车的人,有位姑娘对提的问题只是简单的用是或不是回答或者面对镜头羞涩不语,当时笔者刚刚接触采访,不懂技巧,所以一再逼问,希望得到想要的回答,结果那姑娘就是不开口。从这次失败的采访中,笔者深刻地体会到采访中启发式提问很重要,其实当时那姑娘并不是有意拒绝采访,只是她的性格内向又不善表达造成的。看来,提问的技巧的确很重要,不当时甚至变成人为的障碍。

3 和蔼可亲。人们常说记者是“无冕之王”,但是如果记者自认为高高在上,采访起来以审问的口气进行发问,结果却会令自己陷入被动局面。在采访发问时,记者必须以和蔼的语气、求教的态度向采访对象发问,把采访对象当作知情者、当事人,而自己只是个问路人、求知者。认真而耐心地听对方的介绍,只有这样,对方才能配合并认真回答你提出的问题。

4 积极引导。新闻采访的发问应该是积极引导,尤其遇到采访对象有顾虑、有隐私和记忆不清的时候,记者万万不可产生急躁情绪,相反要耐心说服,边等待,边引导,以巧妙的引导艺术来打开采访对象思想顾虑的闸门,唤起清新的记忆。这时对方才会滔滔不绝地把问题、内容和盘托出。

5 形式灵活。新闻采访的提问形式要灵活多样,“一句话百样说”。问话时要随时揣摩对方当时的思想、情绪、感情顾虑、习性与爱好,以灵活多变的形式发问。不要死追硬逼,更不要盲目追问对方不知情或不在场的问题,使对方为难产生反感。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提问方法的灵活显得尤为重要。

6 语气和谐。记者提问的语气规范非常重要。同样的问题,如果问话时态度过于严肃冷淡,提问生硬呆板,容易使对方产生反感,甚至形成敌对情绪而影响采访。为使采访事半功倍,记者提问时必须注重证据的和谐,营造一种自然随和甚至亲密地镜的氛围,如果在问对方情况时加上“我们”等词语,拉近与对方的距离,这时对方就会回答圆满,畅所欲言。

7 验证求实。在采访中常常遇到一些把握不准的事实或情节,这时就需要记者在提问中核实验证。但这种验证必须自然,巧妙,最好在对方不知不觉中进行,不要把一大堆问题一下子都摆出来,让对方无从答起。有经验的记者遇到这种情况时自己心中有数,根据提问的进程、气氛与环境,恰到好处地逐一进行验证。

四、采访中要求记者要“全身感受”

意大利记者法拉奇说:“采访是一种探讨事实真相的战斗”。仅用你问我答的提问采访常常难以取胜,因此,记者要“正确认识报道对象并搜集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如果要全面掌握事实真相,就必须调动多种手法展开全面进攻,进行“全感采访”。所谓“全感采访”,就是记者深入现场,用眼、耳、鼻、舌、身的全部感官,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对新闻事件、场景、人物进行全面的了解。运用“全感采访”不仅可以获得新闻事件及人物活动的基本情况,还可以捕捉新闻事件、人物形象、活动情节,甚至能透视出人物崇高的思想境界。“全感采访”是一种全身心投入的采访对象拒绝采访,记者也能从其他次要采访对象,甚至是新闻现场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因此,记者必须亲自深入现场,亲自考察感受,这样才能捕捉到第一手材料。“全感采访”是一项扎实、细致的采访活动,必须锐意发掘,“不怕麻烦地研究,不怕艰苦地搜索,有时也包括不怕艰险地奔波”(邹韬奋语),这样才能真正抓住人或事物的闪光点,写出真正有价值的新闻。

采访的艺术实际上就是人际交往的艺术,如何做到让采访对象放下戒备、放松心情,直至畅所欲言,这个过程就是记者不断与之沟通、锲而不舍地做出努力的结果。试想一下:你通过了各种途径,运用各种方式(当然是正当的方式)最终取得了你想要的信息,完成了一次艰难的报道任务,更顺利的话,你还能和采访对象化干戈为玉帛,建立持久的工作关系,从这一角度来说,无论是对你的采访工作还是你本人的社会关系,都应该是一种双赢。

(作者单位:格尔木日报社)

猜你喜欢

媒介对象定位
神秘来电
《导航定位与授时》征稿简则
Smartrail4.0定位和控制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找准定位 砥砺前行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