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西地区人工草地生产布局战略探讨

2012-04-29郑建宗巴万春

柴达木开发研究 2012年4期
关键词:布局草地人工

郑建宗 巴万春

海西州辖天峻县、乌兰县、都兰县、德令哈市、格尔木市以及西部大柴旦、冷湖、茫崖三行委。草地畜牧业是海西州支柱产业之一,草地是草地畜牧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人工草地是加强其基础的给力,恰似现代交通运行体系中的航空客机和高速铁路,对于产业发展显示着难以揣想的作用,如紫花苜蓿人工草场青干草产量7500kg/hm2左右,是天然草地的7倍以上;氦白质含量多在15%以上,是一般牧草的2~3倍甚至更高。海西宜垦草地资源丰富,分布广,天然草场质量低,区域间差异大,周边高寒地区易受自然灾害影响,其生产更需要人工草地鼎力支持,其科学布局对于保持草地畜牧业经济安全、稳产、高效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自然特点

(一)地域跨度大,地带性明显

海西介于东经90°05′~99°45′,北纬35°02′~39°20′,覆含柴达木盆地全境;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四周高中间低,海拔2675—6860m。自然景观随地带性差异明显,垂直地带性以祁连山阳坡为例:2700~3200m为山地荒漠类草场,依次向上海拔梯度3200~3800m、3900m以上分别为高寒草原类草场和砾石冰雪带:经纬地带性上,全州自东向西呈现“山地干草原一山地荒漠一流动沙丘”分布。土地自然利用格局为:盆地底部和山前扇地为农业田、天然牧场或未能利用的流动沙丘,周边为高寒类草场。

(二)宜建人工草地分布广,但是土地质量低

全州宜建人工草地面积0.0166×104km2但是颇受高寒和干旱气候影响。植被生产水分因子分布规律:降雨量自动向西递减,蒸发量自动向西递增,年降雨量197.5~17.8mm,蒸发量2088.8—2814.4mm。光热因子:年日照时数2800~3532h,年≥5°积温1589.5~2690℃,极端值—34.3℃,+30.1℃,日温差12.7~19.8℃,无霜期75—126d,牧草生长期4~7个月。尽管生产中优势凸显,但是劣大于优,尤其是受气候因素影响,生产力与省外(除西藏外)其他地区相比均有不同程度降低。生产主要障碍为干旱和盐碱,常常表现出交叉影响,灌溉多为季节性山洪截流和调剂农业灌节余水,不能满足生产要求,加上盐碱危害产量下降幅度≥20%。

(三)自然资源优化难,生产经济潜力小

人工草产业生产要素难以优化,主要表现在:一是自然因素中,生产障碍难以改造,如宗务隆山前洪冲积扇群地带,气温和土壤等生产因子有自然适宜级高,但是水资源受到限制:天峻县布哈河中游两岸川道平原地带降雨丰富而却寒冷,生产难以发展。二是人为客观因素影响较多,首先生产费用居高不下,导致草产品生产成本增高;再次,受气候影响,产品能量转化率低,从而直接影响产业链延伸甚至断裂,产品往往有价无市,产品销售困难。故此,对于草企业来讲,如机械化程度高,规模大,盈利空间尚大,否则投入产出比极低。如此以往,影响生产因素有效结合,进而影响产业发展。

二、布局思想

以社会经济发展规律为指导,高瞻远瞩,科学规划,优化人工草地生产要素,建立科学有序草产业化发展新秩序。以草地生态发展规律为依托,以牧草适宜性能为基础,以生物科技为发展支撑,以机械化为生产抓手,建立高效现代草产业。以安全生产为建设基础,以高效生产为发展动力,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并进,安全生产与灾害防御同步,建立可持续发展人工草产业。用系统学理论武装思想,创新布局思维,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建立系统功能健全和结构稳健的人工草产业化发展机制。

三、布局原理

(一)支撑理论

主要为杜能“孤立国”和韦伯工业区位理论。杜能“孤立国”理论围绕城市用同心圆形状,依次对农作区、林业区、谷物轮作区、草田轮作区、三圃农作制区、放牧区进行了布局。其布局前提是布置区土地质量、交通条件等生产工作条件同等,衡量标准是最大利润化。韦伯工业区位理论是假设自然背景一致,则对影响企业发展的三经济要素运输、劳力及集聚经济因素进行分析,找出生产成本最低点,即为工业企业配置的理想区位。二理论归集点是通过降低经营费用提高经济效益,以此确定生产点或产品落脚点位置。

(二)借鉴与启示

人工草产业颇受经济因素影响,上述理论对产业布局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依据其理论的经济费用主线分析,影响草产业生产点布局因素较多,海西有着特殊的地理社会经济条件,需要从实际出发开展布局。海西土地农业利用以天然草地为主体,农业属于干旱地区绿洲性质,插花于草场之中,呈点、团状岛状分布,属于典型的农牧结合形式。人工草业生产颇受水资源和温度以及土质等因子影响,所以在考虑其经济效益的同时,还需要担负起社会责任,充分考虑境内区域性不可抗拒雪灾干旱频发和随意性大的因素,从而,构成人工草地建设布置的复杂性。因此,在对上述二思想理论进行深度研究,同时,结合土地地价理论,领会生产布局精神实质,抓住建设脉搏,开展人工草地建设布局。其中应把握好两个环节:一是草地建设适宜级程度,包括自然适宜和生产潜力、经济潜力适宜:二是草产品辐射能力和服务半径以及社会效能。

四、布局原则

(一)经济高效,确保增收

通过生产布局,使人工草地生产单元在自然条件上表现出较高的适宜性,生产上保持有较高的潜力,在经济上保持一定经济效益,在区位上保持比较优势,挖掘产业发展经济资源,优化生产要素,强化生产管理,实现增产增收,建立生产结构完整和布局科学合理的人工草地组织体系,为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生态安全,保护环境

海西土地生态系统脆弱,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布局中,在保持经济、社会性能的同时,充分估计布局对生态环境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确定区域生态安全警戒,掌握草地生态性能,保持草地系统群落组织系统稳健性,建立人工草地布局与生态环境建设互效互利机制,以布局来提高植被覆盖度,防止水土流失和地表再生盐渍化,促进生态环境保护。

(三)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海西土地类型多,各地自然条件、经济社会状况尽不相同,因此,布局要突出区域畜牧生产特点和发展状况,优化草业资源。发挥区域优势,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草产业经济,促进草业化向高效健康生态轨道发展。

(四)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国家相关于退耕还林还草、小城镇建设、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等政策正在积极实施,其核心就是发展和培育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乡村经济,提高农牧民收入,其对草产业的发展有着积极影响。此外,乡村景观随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乡村旅游观光逐渐步入人们生活视野,并走向时尚,因此,在草业布局中乡村景观应作为规划要素不可忽视。草产业是牧区一项具有朝阳性的产业,有着丰富的内含,需要与农牧区各项建设发展相结合统筹规划。

五、技术路线

从自然和经济、社会三方面进行考虑,其中以自然因素为基础,再对进行经济和社会因素分析,最后确定生产布局。在自然因素中,主要考虑热量和水分指标,基本要求为可以通过自然或人为活动达到牧草生长要求即视为可土地适宜区域:经济分析主要考察可布局区域经济建设可否符合经济投资性能,如其生产投入后经济产值即收入部分大于经济投入量,即视为经济适宜区域;社会因素分析一般状况下,主要考察土地和经济适宜两因素区域内对当地社会发展支持能力以及经济辐射能力。三因素中,自然因素具有决定性作用。

六、生产布局

(一)分区布局,突出重点,全地区划分为建设区和中心建设区

1 建设区。为全州农牧区,建设区覆盖全州是产业发展的需要,由产业性质和州情所决定。农牧业干预地区即有一定农牧业生产的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存在价值。海西地域辽阔,人类对土地利用干预有限,而且随地域差异而程度不同,但是,生产性质总体定位为典型农牧结合地带;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带,文化落后,信息堵塞,农牧经济发展缓慢,影响草产业发展:农牧业是一个弱势产业,投资大,周期长,风险大,见效慢;市场分散,许多必要的经济基础设施缺失,草产品有体积大等难以克服运输难度;草业起步晚,效益低,产品价值转换难,人工草产业化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技术帮助和经济支持。借此,建设布局区确定覆盖面为全州性。

2 中心建设区。中心建设区位属柴东地区,面积约为海西全州总面积的30%。该区自然社会区位优势明显,生产功能和社会容量相对强大,具有一定的产业发展潜力和经济辐射能力,作为产业发展中心建设区开展规模性生产布局区域。

特点是:气候介于“干旱~半干旱”之间,地形为山前平原和滩地,坡度属于坡缓类型,受冲积和洪积扇影响,土层普遍≥80cm:气温年平均≥2.5℃,年≥5℃积温≥1950℃,无霜期≥125d,牧草生产期≥206d;水资源以地面常流河流为主,流量足而灌溉覆盖面积大,水利基础设施较为完善,草地灌溉可得到调济完成,人工草地自然适宜级高。人工草场适宜建设地带生产单元大,面积集中连片,易于经营管理,总面积约30万亩,居适宜建设总面积40%,相对有良好的生产区位。社会发展基础较好,是全州草地畜牧业生产集中和经济相对发达区域,农业劳动力充足,种草养畜技术熟练,而且习于从牧。公路交错纵横,便于开展草产品经营活动。草产品加工动力电能覆盖面广,全州基本达到村村通电能力。

(二)分类布局,多元结构,立体格局

1 以牧业经营户为基础,建设具有自我保障能力的家庭式草产业户。海西牧业经营户有牧区和农区两种类型,其中以牧区牧户为主,其发展有一定生产和社会基础。圈窝种草是牧区家庭式草业经济的主要形式,即是牧户在季节性轮牧中,利用夏秋季轮牧羊圈季节性空闲和降雨集中的有利条件,种植一年生高产牧草取得收获,补充年草料不足的生产模式;部分牧户同时在定居点另开草地建设微小型人工草地,面积约为1—3亩。该模式可充分利用牲畜排泄物优势,既可降低环境污染,又可取得有机肥,实现高产高效,生产优势明显:具有灵活性,面积大小在一定范围内可随意调整;具有实用性,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革畜供需矛盾和保障冬春草料预备;具有区域性优势,不需进行田间管理,雨水可得到保障:具有经济性,草产品为自家所用,经营费用简单。

农区经营户庭院种草是指农业经营户充分利用在房前屋后路旁地边空地以及安排承包地种植饲草料养殖商品畜禽的做法:其经营模式原来多为农牧兼营,但以农为主,随经济发展近几年趋向于专业化。该模式特点是:耕地能得到充分利用,农田质量好,农家肥可及时还田,可以实现高产稳产,同时与育肥养畜等措施一体化经营可达到经济高效;同时生产点距住宅点近,便于管理,产品基本就地消化,不产生周转费用和远距离运输。

生产布局定位:降雨量≥320mm,蒸发量≤1700mm,湿润系数≥0.44,年0≥℃积温1217℃以上和有可引水灌溉的地区,其经营户均列为草产业生产布局范畴,发展方向是圈窝式和微小型草场;农区牧业经营户在列入人工草产业生产布局范围的同时,发展耕地质量差的农户改农为草,发展方向是建设具有农牧结合地带特色的农区家庭式草业经营户和产业经济带。

2 以劣等农耕地退耕还林还草为基础,建设全区性草产业基地。劣等地和退耕还林还草项目地在全州分布较多,生产障碍有二:一是耕地受不易改良的生产因子如温度等影响,生产收成低,不能得到相应回报;二是耕地受可改良因子如水资源影响,不能达到生产要求,影响生产收成或生产风险较大,该类土地主要分布在农业绿洲区域内。其特点是:生产规模大,土地质量相对较高,有一定自然、生产、经济适宜性和生产基础条件,灌溉和运输交通设施较为完备,仅需要做少量维修性投资即可开展生产:处于草地畜牧业生产区域性中心区位优势,有一定辐射范围。如德令哈市泽林沟地区劣等耕地,在粮食生产方面,有早寒与早霜两大障碍限制,生产风险大,生产牧草则适宜性强,生产水平高,产量稳定,有良好的人工草地建设条件:在区位方面,位于宗务隆山和青海南山山前扇裙中心地带,产品可以辐射德令哈市东部以及天峻县南部地区。

生产布局定位:通过调剂水资源提高灌溉技术等措施,改善生产条件,健全生产体系,调整生产规模,建设方向是可辐射全区的草产品生产基地。

3 以可改良草场为基础,建设区域性草产业基地。该类草场分布在农田草场交汇处区域和气候条件较好可调剂灌溉的区域,在全州各地分布相对集中,如都兰县香加乡河川道地区,土地平展广阔,季节性水源丰富。其特点:区域气候或小环境气候与水分因子能够有效结合,季节性洪水可利用率高,草地灌溉方便,生产投入少,管理粗放,生态效益明显,生产效率高,如蓄集滩天然草场经过灌溉其产量可提高3倍以上。在经济区位上,紧邻纯牧区,产品可达周边,经济生产辐射力极强,距离畜牧经营户最短。在社会区位上,该类草地多属于牧民定居点和低海拔区域,人口相对密度大,劳动力较为充足,能保障开展生产。在抗灾能力保障方面,多邻近易灾地区,有较强的反应能力,可有效支持生产自救,如都兰县香加乡河道草场,其产品以最快的反应能力将产品输送到洪水川和邻乡沟里等易受雪灾地区。

建设布局定位:优化草场数量、社会经济区位、生产经济潜力等要素,优势区位优势布局,适度生产规模,建设具有区域性辐射能力的草产品生产基地。

(作者单位:海西州草原站、海西州农机推广站)

猜你喜欢

布局草地人工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人工,天然,合成
人工“美颜”
草地上的事
Laughing song
草地
BP的可再生能源布局
新型多孔钽人工种植牙
VR布局
2015 我们这样布局在探索中寻找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