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果及其栽培技术
2012-04-29范金亭
农村百事通 2012年4期
火星果原产于非洲卡拉哈里沙漠,为藤本蔓生植物,攀架生长,开黄花,果实外表像海参、金黄色、带刺,十分漂亮迷人。火星果现在新西兰、美国、澳大利亚、德国等地均有栽培,是一年可多次种植的四季水果。
火星果果肉细腻、多汁,呈凝胶状,内部镶嵌着许多绿色的种子,口味清甜,有轻微的余香,吃起来特别爽口。其所含的营养不亚于樱桃,维生素C含量特别高,绿色果肉中含有独特的粗纤维,长期食用有美容、瘦身的功效。果实长至九成熟时,有黄瓜和樱桃的混合香味,完全成熟时味似香蕉。食用时可以切开顶部,插入粗吸管直接吸食,如加入蜂蜜混合,则风味绝佳,是不可多得的天然饮品。既可榨成果汁喝,也可做水果沙拉食用,如与海参、鲍鱼等高档海鲜相配熟食,则营养更佳。果实极耐储藏,在17~24℃干燥的环境下保鲜时间可长达6个月。还可以用作室内摆设,既大方又美观,采摘回来后在果实表面涂蜡,可防止表皮失水。
栽培技术要点
露地、大棚、温室栽培均可,温室及大棚栽培时需要媒介进行授粉。立架栽培一般667平方米(1亩)栽种600~700株,从定植到采收约3个半月。露地栽培,春季移栽温度需达到15℃以上,一般4月即可栽培;在温室内一年四季均可栽培,一般在初秋进行种植。火星果在干燥的气候条件生长,抗病性强;在高湿、多雨的环境下容易发病。在第一个花期之前一周浇两次水,补充水分蒸发量的40%;第一花期之后补充水分蒸发量的80%。(彩图参见81页图1)
(北京市通州区群芳四园6-4-452北京百卉花园 范金亭 邮编:1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