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涟源:裂缝的故事

2012-04-29汤冰肖敏高辉

国土资源导刊 2012年4期
关键词:涟源涟源市防灾

汤冰 肖敏 高辉

同为裂缝,却展示着地质环境工作的不同侧面。

涟源的地质环境工作,是两个与裂缝有关的故事。

抚平地质灾害伤痕

3月18日,涟源市伏口镇万寿村。

村民汤云珍家中墙壁上一条足以容纳进整只胳膊的裂缝看上去颇有些触目惊心,汤云珍告诉记者,她家的砖房建好不过三四年时间而已,墙壁却早早地出现开裂的痕迹,由最开始的“蜘蛛丝”越变越大——而整个万寿村内这种现象极为普遍,裂缝几乎在所有时间稍长一些的房子墙壁上都存在。

同行的伏口镇国土资源所副所长吴小球解释道,房屋上裂缝的出现正是因为整个村所在山体的滑坡,地面出现沉降所致。

吴小球回忆,近几年,万寿村的滑坡呈明显加剧变形的趋势,滑坡区有加快活动迹象,目前滑坡已造成萬寿村桐排、富排等5个村民小组,80多户,540人的住房和家庭财产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其中倒塌房屋3栋,近30栋民房不同程度损坏,有18栋不能居住的危房。

当出现强降雨及干旱天气交替作用时,滑坡体便可能产生快速滑动。在桐排组所在的山坡上,一条长近400米,宽约1米左右的地缝蜿蜒而下,村支书汤余才介绍,这条裂缝正是去年汛期因为滑坡所致,同样的地缝在万寿村还有2条。

整个万寿村的山体滑坡现象始于1998年的特大洪灾之后,而在近年越发频繁,这种现象在涟源不止于万寿村。

同行的涟源市国土资源局地质环境勘查股股长刘建洲告诉记者,作为全省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涟源的地质灾害具有点多面广、突发性强等特点。涟源全市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70余处,而类似于万寿村这样的省级地质灾害隐患点就有6处,2011年,受气象因素和大规模工程建设活动影响,全市发生各类地质灾害213起,其中达到统计标准的55起,直接经济损失1260万元。

面对这样高频率、高危害的地质灾害,涟源将重点放在了完善责任机制和加强防灾能力上。

对此,涟源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梁小兵用了三个词语来概括“层层包干、加强巡查、防灾自救”。

“层层包干”指的是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认真落实责任制,实行市包乡镇、乡镇包村,层层签订责任状,落实责任制。

“加强巡查”则涵盖了两个方面,汛前地质灾害核查、排查以及主汛期的全面检查。

“防灾自救”,指的是提高群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通过建立三级群测群防网络、发放防灾明白卡等提升防灾自救能力,而在平时,则组织专业人员对重要隐患区域群众及中小学生进行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教育。此外,则是对重点地质灾害隐患区的专项治理,比如前文提到的万寿村,涟源市国土资源局在近两年先后投入了省级和市级资金总计100余万元,由湖南省工程勘察院、湖南省地勘局418队等专业单位进行治理监控,而在今年,预计还将投入各级资金达300余万元。

防治工作是富有成效的,2011年,涟源全市成功避让地质灾害6起,避免伤亡110人,避免财产损失196万元,同时连续数年保持无人员伤亡。

在桐排的山坡上,记者看到,去年形成的裂缝目前进行了混泥土的填塞,地表部分也用薄膜进行了覆盖,通过排水沟、防滑槽等一系列设施的兴建,治理工作已经实现了阶段性的完成。对于这些大自然造成的“地表伤痕”,人们并非完全束手无策。

展现自然造物之美

在涟源市城西北,踞蓝田镇30公里处,山门中断,一条秀丽的江流从山中贯穿而出。两岸高崖耸峙,群峰起伏,气势恢宏。此处狭长的高山峡谷地带,便是著名的湄江风景区。

峡谷,经常被人称为大地的裂缝。而在湄江,这条“裂缝”可谓大自然赠与的瑰宝。

两岸高崖耸峙,群峰起伏,气势恢宏。景区内的峰、岩、洞、涧、泉、湖瀑巧妙组合,形成独特的景观。山势随湄江回环形成10公里峡谷长廊,抬头仰望,悬岩欲倾。洞奇涧幽,壁画天成,怪石林立,各显其美。而已探明的洞有100处,组成了一个神奇、独特的自然洞府博物馆。

湄江峡谷的自然景观类型为岩溶地貌,有着千姿百态的地表和地下景观,溶洞数量之多,种类之齐全,国内少见。其独特的地质景观,明显区别于云南石林、广西桂林、湖南张家界等著名景观而独具一格,无疑具备了极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和地质构造科研价值。

湄江公园风景管理处副主任邱蛟是地地道道的湄江镇本地人,虽然不到40,但祖辈居于此的经历却让他对湄江的历史相当熟稔。

“湄江有着众多的历史传说,但作为旅游风景区,湄江出名的时间并不长”,邱蛟回忆道,1993年被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迄今也不足20年,“然而近年来,到湄江来看山看水的人越来越多了。”

湄江在2002年被批准为省级岩溶地质公园,2009年8月被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成为国家地质公园,让湄江的开发保护迎来了一个新的机遇。

邱蛟告诉记者,湄江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项目设计方案和总体规划已经通过了评审验收,而地质博物馆、科普广场、游客接待中心及地学科科普游道等主体项目的建设工作也已经于2011年7月正式启动。站在平整完的工地上,邱蛟比划着未来的地质博物馆的形状,憧憬和兴奋溢于言表。

确实,这片被原中顾委委员、上将李聚奎誉为“湄江绝景,楚湘奇观”的地方太需要向更多的人展示它的美。

湄江公园作为地质遗迹,最为人称道的便是它的“原生态和完整性”。

从本身物质组成来看,基本上发育在石炭—二叠系碳酸盐岩地层中,这些岩溶化程度高,抗压性强,为其保持自然状态提供了有利的物质条件;从生态环境来看,公园内陆地森林覆盖率达70%,溪流水质清澈,生态环境良好;从地质遗迹的分布区来看,公园内地质遗迹核心区无居民,绝大部分地质遗迹基本保持完好的自然状态,未受到人为的干扰破坏。

涟源市常务副市长梁小兵表示,湄江能够保持良好的自然性,与当地政府和居民对遗迹的保护意识较强密不可分,而今后湄江地质公园的发展也将继续严格遵循“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既要充分挖掘其科研和旅游的价值,更要让它始终能够保持原貌。

根据项目规划,今年8月底9月初,湄江地质公园将完成主体工程的建设,迎来国土资源部的检查验收,而验收成功,意味着湄江公园将以一个全新的姿态迎来未来。

猜你喜欢

涟源涟源市防灾
涟源市召开“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工作培训会议
梁祝年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小常识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故宫防灾的“超强铠甲”
涟源: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防火防灾”大作战
资源型城市——湖南涟源市,未来可期
对涟源市联村建绿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涟源古民居柱础图案的造型艺术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