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幸福家园保平安

2012-04-29汤冰肖敏

国土资源导刊 2012年4期
关键词:娄底市娄底国土资源

汤冰 肖敏

还全市一片青山绿水,为建设“幸福娄底”作出积极贡献是娄底地质环境保护工作的良好愿景。

2011年9月,中共娄底市第四次党代会召开,娄底市委书记林武提出今后五年娄底的目标是“为建设幸福娄底而努力奋斗”。究竟何为“幸福娄底”?在林武的诠释中有很重要的一条“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努力打造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宜居宜业城市”。

地处湘中腹地的娄底,属典型的山地丘陵地带,降水充沛,地质环境条件复杂,是全省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高发区之一。仅以2011年为例,由于降雨大大超出历史同期水平,1-10月娄底共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8251起,其中滑坡7103起(约占86.2%),崩塌571起,泥石流477起;损坏房屋536间,其中倒塌房屋102间,另有大量农田、水利、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受损,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1.41亿元。

除了自然因素外,娄底的地质环境工作还有着另外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由于域内资源丰富,矿山林立,以“百年老矿”锡矿山为代表的诸多矿山在长期开采过程中对地质环境的破坏也成为了一个老大难问题,面积广阔的开采区内,为数众多的老百姓生产生活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对于地质环境的保护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娄底市国土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刘会和有着清醒的认识:“加强地质环境保护、积极防治地质灾害,着力保障改善民生,让群众安居乐业,是建设‘幸福娄底的重中之重,是430万市民的共同愿望,国土资源部门义不容辞。”

这既是方向和目标,更是责任与担当。

科学预警,化天灾于无形

娄底地质灾害主要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点多面广,突发性强。

从2004年开始,娄底市国土资源局和市气象局联合开展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经过几年的建设,预报预警明显进步,信息交流由临时通报改为了日常通报;加强预警平台建设,市国土资源局与市气象局共同出资在全市200余处与降雨关系密切的地质灾害高发区安装了自动雨量监测器,每小时报送一次当地降雨量,为及时有效处置提供科学依据。

根据统计,娄底全市近年发布预警消息过百次,成功预报双峰杏子群发性滑坡、涟源荷塘滑坡等30余起地质灾害,避免人员伤亡500余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近4500万元。

除了及时有效的气象预警平台外,娄底还打造了一张强大的群测群防网。

近年来,娄底建立并逐步健全了市-县市区-乡镇-村组-监测员的五级监测体系,1200余名基层监测员对全市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日常监测,并与水利、建设、交通、铁路等部门建立了良性互动,形成了竖向联动、横向协作的群测群防网络。

根据“预案进社区,预案进企业,预案进学校”及“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在去年的强降雨期间,组织了规模庞大的群测群防队伍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监测。对新化县水车镇正龙村大湾里滑坡等规模大、稳定性差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安排专人盯守,并向受威胁的村民发放地质灾害明白卡共7500余份,在危险地段树立临时警示牌共500余块。

同时,充分发动乡镇、村组等基层组织及监测员,对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逐一进行排查和实时通报。

扎实有效的预警监测机制取得的成效是显著的。2011年,娄底根据预警信息提前按应急预案转移地质灾害危险性高区域内群众15000余人次,共成功避让新化县荣华乡张家村泥石流、涟源市桥头河镇檀木村滑坡等7起突发性地质灾害,避免82人伤亡,避免直接经济损失1151万元。

快速应急,挽狂澜于既倒

2009年6月初,娄底出现大范围的强降雨,根据气象预警,娄底随即启动了应急预案。6月8日晚上,双峰县洪山国土资源所得知该镇新湖村梓山组3户村民的房屋因煤矿采掘沉陷开裂,迅速赶到现场,将村民安置至安全地带,而在当晚4时左右,3户房屋出现了部分倒塌。而在一天之后,蛇形山镇双泉村山体滑坡点再度出现险情,隐患点临近公路,排查抢险突击队日夜监守在现场。6月9日下午,山体出现滑坡现象,排查抢险突击队员看到险情出现,马上冲上公路将一辆载有10多个小朋友的幼儿接送车及时拦截,仅仅几十秒后,一处塌方将道路掩埋,分秒之间挽救了十几条生命。

这便是快速反应所带来的现实效果。

为完善应急处置机制,提高地质灾害应急指挥能力,及时有效处置突发性地质灾害,娄底市县两级国土资源部门均成立了汛期地质灾害应急小分队,并紧紧依托地勘等技术单位的力量,将经验丰富的地质灾害防治专家纳入应急分队。强化应急分队的硬件建设,各应急分队均配有专用车辆、手持式GPS、对讲机、发电机等照明和抢险设备及用于远程会商的数码摄(照)像机和无线上网设备,并且每年均举行应急演练,提高组织、指挥、协调的能力,增强应急反应技能。

据了解,近几年来娄底各级应急分队共开展应急处置80余次,转移群众12000余人次,减少经济损失8000余万元,并为各级政府提供调查报告65份、建议27份,为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依据。

标本兼治,融和谐于发展

正如刘会和所言,“对于地质灾害,必须采取防治结合的原则,防固然是重点,治理却是根本”。

近年来,娄底共筹集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资金9200多万元,对近60处地质灾害采取砌筑挡土墙、填埋裂缝、清理防渗、恢复植被、退耕还林等治理工程和应急处置措施,消除了一批地质灾害隐患,有力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此外,针对域内矿山环境破坏严重的历史遗留问题,娄底还积极争取国家投资项目,对一些地质环境破坏严重的矿区进行了治理。

双峰县坳头山磺矿、冷水江市锡矿山宝大兴沉陷区、资江浪石滩专项防治经费累计达5亿元。通过多期治理,当地生态环境逐步恢复,安全隐患逐步减小。如双峰县坳头山磺矿,昔日严重危害当地村民生产生活的磺渣堆及含硫废水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青山和绿水。同时,充分利用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验收的契机,督促、指导矿山企业实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工程。近年来,共有120余家矿山企业投入治理资金4200余万元,极大改善了当地矿山地质环境,缓和了社会矛盾。

据娄底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罗果勇介绍,目前娄底对矿山开采造成的大规模沉陷区如金竹山、斗笠山、冷水江等煤矿区都纳入国家的棚户区改造范围,并按土地利用整体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进行搬迁安置,并在2011年申报了恩口煤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争取国家财政支持,并逐步启动绿色矿山行动。

除了项目治理外,娄底还大力推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强化建设用地地質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特别是加强对村民建房的地质环境条件审查。同时,在矿权新设、延续等审批时,严格执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制度,促进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还全市一片青山绿水,为建设‘幸福娄底作出积极贡献。”是刘会和对于娄底地质环境保护工作的愿景。可以预期,通过国土资源人一步步脚踏实地的努力,这个愿景的实现并不遥远。

猜你喜欢

娄底市娄底国土资源
国家级娄底经济技术开发区
梁祝年
国家级娄底经济技术开发区
国家级娄底经济技术开发区
娄底市翻译协会简介
欢迎订阅2020年《国土资源信息化》
论 道
欢迎订阅2018年《国土资源情报》
欢迎订阅2018年《国土资源情报》
2016年国土资源科技成果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