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劳归于中国的陈国达”
2012-04-29彭小云
彭小云
苏联学者最早响应
地洼学说提出后,在理论上首先得到苏联地质学家的赞同。1959年7月25日,在莫斯科举行的欧亚大地构造图编图会议的总结会上,课题负责人、苏联著名地质学家A.Л.杨申院士根据讨论的结果,在签署的纪要中指出:“中国地台的机构和发展历史特点,很早以前就引起强烈的争论。而近年来有人提议把它划为一个特别的大地构造类型(即陈国达的‘活化地台、‘第三构造单元或‘地洼构造)。把这样一种特点指出,并在欧亚大地构造图中把中国地台作为一种特殊类别的古老地台分出是正确的。”他把“地洼”术语直接译为俄文“цвиа”,这是地洼学说传入苏联的开始。
1963年,苏联地质学家B.π.马萨伊蒂斯和斯塔里茨基,详细介绍了地洼理论,并运用它来研究亚洲东部的大地构造。其范围包括西伯利亚东部及南部、蒙古、朝鲜等地区。
1977年,苏联地质学家运用地洼学说观点,在以前认为无矿或远景不大的外贝加尔湖地区,找到了储量可观的钨、铜、锡、萤石等多种矿藏。
地洼学说“红遍”全球
在亚洲,1964年《朝鲜地质》一书指出:“朝鲜的地质发展从三叠纪就进入了地洼阶段,形成了该处的许多煤、有色、稀有、贵金属矿产。”并认为“中生代成矿期在朝鲜矿产资源的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而越南学者于1973年从地洼学说出发,探讨了越南北部大地构造,并绘制该地区的大地构造图。他们指出:“从中生代起已进入地洼发展时期,形成了金、铅、银、钼、煤等矿产。”
在美洲,1972年巴西学者F.F.M.de Almeida在第24届国际地质大会上宣读了《南美地台的构造、岩浆活动和有关的成矿作用》一文,指出:“从侏罗纪起,南美地台经受了一次活化作用”,“形成了新的构造单元”,“伴有重要的成矿作用”。作者认为,南美东部新构造单元的形成伴随着自晚侏罗世纪开始的南大西洋的裂开。美国在1976年《经济地质》杂志第71卷第五期(965页)刊文评价A. Д.谢格洛夫《自治活化区》一书时指出:“功劳归于中国的陈国达和苏联的别洛乌索夫,是他们分别于1956年和1964年强调指出自治活化区的重要性。”
1977年,在澳大利亚、捷克、法国、加拿大等国也根据地洼学说成矿理论,相继在本国找到了锡、锑、汞、萤石等多种矿产。甚至有人在人迹罕至的南极洲也证实有储量丰富的矿藏。
1986年,加拿大P·拉兹尼加在《北美陆壳活化成矿——中国地洼成矿的复本》一文中,指出:“30年前,陈国达教授认识到活化区的重要性,这个概念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享受最高国际礼遇的“中国第一人”
1980年,在法国巴黎的第26届国际地质大会上,国际地科联矿床成因协会大地构造委员会建议,增选中国代表陈国达为大地构造委员会副主席。陈国达在国际地科联的这一任职,开创了中国科学家之先河。从此,他所创立的学说在国际上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
1984年,在蘇联莫斯科举行的第27届国际地质大会上,陈国达应邀以贵宾身份出席大会。在开闭幕式上,年逾古稀的陈国达格外引人注目,被安排在主席台上最前排就座,并担任一次联组讨论会的执行主席,成为自有国际地质大会100多年来享受这种礼遇的第一个中国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