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教法
2012-04-29孟宁
孟宁
【摘要】有效实施语文学法指导,从根本上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依据新课标、教材及学生实际,拓宽学法指导的途径,构建具有学法指导特征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以达到“不待老师讲”、“不待老师教”,学生自己能达到泛舟学海的理想境界。
【关键词】课前预习;课堂实践;巩固学法
众所周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里的“渔”,指的就是学习方法。在语文教学中,“老师讲的目的是要达到不用讲”。以讲到不用讲这一过程当中,学法指导就起了非常重要的桥梁作用。由此,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注重学法指导。
一、重视课前预习,渗透学法
把课堂上掌握的学法运用于课前预习中,既能巩固学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独立完成对课文的初步理解,提高学习效率,真正体现“教是为了不教”。把如何预习编成《三字经》:做预习,很重要,依学案,用学法。初读文,划词语,不明意,查字典。细读文,明内容,不理解,打个问。有感悟,作批注,课后题,试解决。查资料,不可少,上新课,效率高。每次新课前,学生按照学案提示,尝试运用学法,充分预习,因此,学习新课时,就心中有数,事半功倍。长期坚持,学生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学习自觉,习惯良好,学法有效性不言而喻了。
如,在上小学课文中,首先让学生观察彩图,然后要求学生依照一定的顺序介绍,接着,讨论观察顺序,使学生明确观察景物的有效方法。有从上到 下,从左到右,从远到近,从整体到局部等。在学生明确了写作顺序后,学习课文,体会作者的写作顺序,布置观察作业。这样把学法与学文有机渗透,通过“观察—讨论—学习—运用”的教学过程,学生不但学会了看图学文的方法,而且训练了触类旁通的能力,也体会到了学法指导的层次性。
二、课堂学习实践,掌握学法
在重视智力因素的同时,还应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即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兴趣、动机、习惯、意志、情感、自信心、竞争意识、承受挫折的能力,是促进学生有成效地掌握学法的保证。在小学生眼中, 教师是至高无上,教者一言一行,性格、爱好,时刻都在感染学生,学生也在自觉不自觉地进行模仿效法。如:教师板书、作业批改文字等都为学生书写模仿对象。
学生写字好坏,作业工整程度,有时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教者必须用自己的热情、信心、责任感感化学生,使他们乐于向上,给予充分肯定,使他们有成功感,从而调动学生的内在的积极性,产生巩固“想学”的力量。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兴趣材料,采用适应各年龄段学生心理特征的教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设备,引起学生长久的注意、思考。学生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活动,在实际训练中获取大量有关知识方法的表象,这个过程不是一次性的,尤其对于中低年级学生,只有通过反复训练,才能使学生由方法的掌握到形成基本的解题技能、技巧,从而达到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显然,学生对学法的掌握只有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这和课堂教学的目标也是相吻合的。把常用的阅读方法也编成顺口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便于学生记忆和运用。
三、加强个别辅导,巩固学法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特点,着重是进行篇的训练,要在加强对课文条理、层次、内容理解、篇章结构训练的基础上,突出布局谋篇的训练。这时的学生,年龄已达十一、二岁。从心理特征上看,他们已能长时间地、有效地知觉事物,能区分事物主要和次要的特征,思维的发展已达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的能力大大加强。学生由于个别差异和智力水平、学习能力的不同,对学法的理解、掌握、运用情况是不一样的,教师必须加强个别辅导,让好的学生加大训练的广度和深度,对于掌握不好的学生,分析原因,对症下药,帮助其步入正轨。同时,针对个别学生的特点,变通一些学法,真正使他们受益。在班上成立师徒结对,互学互助的合作学习小组,期初由师徒两人一起制定学习目标和互学互助计划;组长和组员一起制定小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学习过程有老师个别辅导、组长监督、师傅帮助,以课内辅导为主,课外辅导为辅,通过小测、自评、他评、家长评等互动形式评价学法掌握程度和学习效果,每月进行评比总结表彰,评出学法进步星,学法创新,让学生在互帮互学、互助互勉中,在良性竞争的氛围中提高学习效果,提升语文素养。
从小学低级到高年级,他们已基本学会和掌握学习语文知识基本的、具体的学习方法,因此,在这个阶段中,对学生学习方法的要求是:熟练掌握学习语文知识的基本学习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有新的提高。不论是何种学科教学改革,离不开课堂教学。学法指导的主战场也是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根据每堂课的教学内容,把知识内容应与学法指导真正的融洽在一起,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情况下掌握学法,利用此法又可以独自去获取新的类似的知识。
总之,作为跨世纪的语文教师,应积极投身到语文教学改革和探索的实践中去,主动适应新形势,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教有法而无定法,只有不墨守成规,勇于创新,才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达到艺术的境界。
我们古人有句名言:“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于终身受用无穷”。这是用比喻的说法来表达“学法指导”的道理,也就是叶圣陶说的“教是为了不用教”的思想。“一个坏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教师教人发现真理”,“教人学会”进一步就是“教人会学”。现代是一个信息时代,创造性的时代,它要求受教育者在学校就要学会“高效率地处理信息以创造新的文化资源”的方法,因此美国的理查·巴斯卡、安东尼·艾索斯在《超越西方》一书中说:“在本世纪中,教育方面的一大革新是,由注意教法而转变为注意学习法”,由此可见,我国教育必须加快“学法指导教学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