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感,实现音乐与其他学科的有机整合

2012-04-29杨珊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2年4期
关键词:通感整合学科

杨珊

【摘要】“提倡学科综合”是《音乐课程标准》提出的理念之一。音乐学科不仅与其它艺术学科有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而且与语言学科、社会学科、自然学科等非艺术学科也有密切的联系。通感,能实现音乐与其他学科的有机整合,有利于实施综合式教学,打造综合式的音乐课堂,实现音乐教学的最大优化。

【关键词】通感;音乐;学科;整合

“提倡学科综合”是《音乐课程标准》提出的理念之一。音乐学科不仅与其它艺术学科有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而且与语言学科、社会学科、自然学科等非艺术学科也有密切的联系。

中学时代曾读过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至今记忆犹新,以为那是人间极致美文。尤其是对荷塘上轻烟笼罩的月色,描绘为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更是惊叹不已。然而却道不出“月色”与“名曲”之间究竟为何通融如斯。后来上大学时方知那叫“艺术通感”,即由对一门艺术的感受连带勾起相关艺术门类的感受。如读诗歌产生绘画感,观画萌生音乐感,听音乐滋生诗画感,即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中有旋律”,“音乐中有诗情画意”。由此我想到了音乐,想到了音乐教学艺术与丰富多彩世界之间的沟通。的确,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艺术审美的丰富性在于通过听觉能够刺激唤醒人体的各种感觉器官,从而在心中呈现丰富多彩的立体世界。反之亦然,其它艺术学科的信息作用于各种感官,也能激发听觉神经,从而产生乐感。本文就音乐与其它学科之间的通感现象,结合笔者日常音乐教学实践,浅谈几点感受,与诸位同仁共同商榷。

一、启动通感之门,让音乐情感渗透润物无声

音乐被誉为“人类感情的速记”。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音乐,这是情感的语言,它能够表达人类语言所表达不了的人的感受的最细腻的色彩!”。情感出自于兴趣,而兴趣产生于学生在参与音乐课活动中的体验。因此,我们必须多渠道营造课堂活动情景,以达到情感体验与思想熏陶的目的。

(一)与美术结合开启情感心扉

音乐和美术分属两个不同艺术门类,但借助美好情感进行德育熏陶的功能是一致的。通过悠扬的旋律、美好的画面可以净化学生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让他们感受真善美的人生真谛。比如在教学《采茶舞曲》这首歌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现层层叠叠、碧波万顷的绿色茶园和热闹繁忙、生机勃勃的妇女采茶画面,让学生的思想随着视觉进入“大好河山”的美景和“集体合作”欢乐的劳动氛围之中,再欣赏悠扬美妙的音乐,则精神同画意交融,灵魂与旋律俱飞,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思想情感在润物无声中得到升华。好的音乐就是一幅美丽画面的流泻与折射,美好的音乐会在我们脑海中幻画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使我们沉浸在一种由音乐和绘画交织的美好氛围中去获得一种艺术的熏陶和美的感受。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们要努力挖掘音乐这一听觉艺术和美术这一视觉艺术的交融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艺术素养。绘画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画面。我们在教学中要以音乐为主体,有机地结合美术,抓住音乐与绘画审美上的共同特征,相互作用、相互交融、相互强化,共同陶冶情操,引导学生感受、发现、表现、创造艺术美。

(二)与影视联姻放飞思想翅膀

影视音乐凝结着影视故事中最深刻的思想和最深沉的情感。优秀的音乐作品为影视加入情感内核,使之更加动人;面对人类复杂的情感,再出色的台词有时候也显得苍白无力,若辅之以婉转动听的音乐,则这个片段往往会成为影视中最撩人心弦的篇章。反之亦然,优秀的影视作品则令音乐飘逸、灵动,回味无穷。《大海啊!故乡》是一首优美抒情的歌曲,它借助对大海的思念与赞颂,抒发了人们对故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为求得更好的教学艺术效果,在教唱时,引入影视艺术,播放电影《大海的呼唤》片段,给学生以身临大海的感觉,让思想的翅膀腾飞于祖国秀美壮阔的山河之中。那么,学生对《大海啊!故乡》的爱乡爱国情感就油然而生了。

(三)与文学合璧升华心灵境界

音乐用声音抒发情感,愉悦人们的生活,使之丰富多彩;文学用文字触及人们的心灵,陶冶情操,使其脱胎换骨。音乐与文学是姐妹艺术。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多展开文学想象,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从而达到情感熏陶的目的。

有一则《蓝色的多瑙河》的欣赏案例。这是一首世界名曲,由五个小舞曲组成,各个主题的音乐风格各有特点,但他们都是愉快、爽朗、活泼的,如第一圆舞曲主题旋律是呈三度上行的。师问:“这种旋律线能表达一种什么情绪,若填一句歌词,该填什么?”经过启发,学生能感悟到一种明朗、积极、向上的基调,慢慢地体会到这首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是歌颂春天、歌颂大自然、歌颂家乡,从而自然想到歌词“春天到了”。在此基础上,又鼓励学生展开文学想象,搜寻与春天、家乡及大自然有关的古今名篇佳句当堂朗诵。于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朱自清的《春》等,都成了学生竟先吟咏的佳作。这种浸透着浓郁文学气息的音乐课,无意中深化了对音乐作品主题的理解,荡涤了学生胸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有效地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目的。

二、打开通感之窗,让音乐美育熏陶春风化雨

美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年轻的奥古斯丁曾经无数次地对自己的朋友说:除了美,我们还能热爱什么呢?亚里斯多德也间接地说过:美本身就是最高的追求目标。音乐课追求的除了相对单纯的知识性、技能性的专业目标外,更多则体现在艺术美的意识教育,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审美教育。这种教育始终贯穿于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之中。

初中教材中的《鼓浪屿之波》,我是这样设计的:让学生欣赏歌曲并同时播放厦门、台湾的美丽风景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带入歌曲的艺术氛围,然后采用对话的方式和同学们共同了解厦门、台湾的地理、历史、民俗风情。并进一步与学生探讨如何采用不同的方式为作品配伴奏,设计演唱方案和声音效果。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设计出了击掌、捻指、哼鸣、领唱、齐唱等方式。出人意料的是竟有学生和着优美的旋律,用口技模仿潮起潮落的海浪声和海鸥的鸣叫声,一种身临其境的美感,顿时如潮水般袭来。

通感,能实现音乐与其他学科的有机整合,有利于实施综合式教学,打造综合式的音乐课堂。综合式的音乐课堂因具备开放、多元、灵活的结构特征,处于这样的教学情境中的教学双方都能体会到教学过程的趣味成份,生成性的、创生性的内容随处可见,或许在不经意中,学生对于音乐一辈子的钟情就始于此。

由此可见,通感在音乐教学中十分重要。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通感现象,在音乐与其他学科之间构建教学桥梁,使自己在音乐教学中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应是每一位音乐老师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我们坚信:随着音乐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中学音乐教学将会有更宽广的空间和更丰富的内涵,学生的音乐世界必将会更加绚丽多彩!

猜你喜欢

通感整合学科
说通感
【学科新书导览】
征文通知:6G通感算融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通感:一扇让诗人不老实的门(外一则)
通感(外一篇)——孔武仲《乘风过洞庭》
“超学科”来啦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