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建筑能耗大比拼:“稻草房”战胜红砖房
2012-04-29盛湘颍
盛湘颍
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胜利村村民黄永彬家的房子共3大间,约100平方米。因为用了落地式塑钢窗,室内采光效果非常好。女主人赵凤说,整个冬天一直没生炉子,只靠做饭的热量,屋子里一点不觉得冷。黄家的房子看起来和普通农房没区别,实际却大有花样:房子最主要的建筑材料不是红砖,而是用稻草制成的“稻草砖”。据赵凤介绍,“稻草砖”是用打包机把稻草压实,成为长方形,操作起来很简单,而且价格只有红砖的一半,3间房至少节约5000元钱,但保温性能是红砖的6倍,冬季的取暖费也省下不少。
2011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中国建筑节能协会成立大会上表示:“我国的城镇化进程还有30年,未来还要建400亿平方米的新建筑,而现有的400亿平方米建筑大多是不节能建筑。据估算,未来10年仅建筑节能就可以拉动社会投资1.5万亿元。”目前,我国60%的住宅建筑在农村,20%的住宅在小城镇,如何营造安全、健康、舒适的农村建筑环境,同时不造成能耗的大幅增长,显然成为新农村建设不可回避的大问题。
用能耗数据说话
如何判定一座建筑物是否节能——是看所贴的“标签”,还是看实际消耗的能源数据?在 “《节约能源法》的制定与实施——以建筑节能为例”座谈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江亿指出:节能要拿数据说话,在此前提下,可以利用恰当的节能技术使建筑物提供合理的服务目标。
“对于一座具体建筑,以能源消耗数量为目标的建筑节能就是分别考察建筑物实现的每个单位功能所付出的能量消耗代价。”江亿说:“这样建筑节能就不再是一句空话,也很难再成为某些机构的炒作题材。”
据了解,黄永彬家的“稻草房”正是2006年夏天在当地政府的资助下盖起来的“样板房”。这种新型节能住宅使用稻草砖、稻草板、空心砌块、免烧砖、轻质墙板等新式材料,采用地火龙、节能炕、地面保温、秸秆气化、沼气、室内换气、厨房通风等新技术,在节能、保暖、降低造价等方面收到良好效果。据大庆市建设局普查测算,面积在80平方米至100平方米的住宅,改用稻草砖等新型节能材料后,每户每年可节约燃料费700元至1000元不等,节能效果达到40%以上,还可避免因取土制造出很多“大坑”,同时可减少燃煤带来的污染排放,可谓一举多得。
2010年9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李秉仁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有关情况时提到:“从2009年开始,我们结合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在东北、西北和华北开展了农房建筑节能示范。国家对节能示范户每户补助2000元,2010年共完成农房建筑节能示范1.5万户,2011年扩大到3万户。同时,为了推动农房建筑的节能示范,我们部还下发了《严寒和寒冷地区农村住房节能技术导则》,组织编印了《农房建筑节能实例选编》。”李秉仁表示,农村建筑节能对整个国家建筑节能工作意义重大,农村建筑节能工作做好了,将是对整个国家建筑节能工作的有力促进。
改变农村用能结构
2006、2007两年,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组织了800多人次的学生志愿者,耗时两年,对我国24个省市自治区的200多个县市的典型村、典型户开展了一项大规模的农村建筑、能源和环境综合调研。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商品能源在整个农村地区生活用能中已经占到60%,生物质能只占40%,远远高于原来认识的“低商品能耗,高生物质初级能源”的状况。而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使用薪柴和秸秆等生物质能的比例占到80%以上。
对于农村建筑能耗偏高的现状,清华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研究所副所长杨旭东的解释是,农宅本身围护结构的热特性欠佳,农宅墙体普遍过薄,并且仅3%的农宅采用了简单保温措施,而且北方供热设备效率低。
随着近几年煤价的不断上涨,冬季采暖费用已成为部分农民的巨大负担。据了解,在北京,一个采暖季一座100平方米的农宅需要耗煤4吨,采暖费用要2000多元。作为率先在全国提出新农村建筑节能改造的城市,自2008年起,北京已将新建抗震节能型新农宅工作和既有农宅节能保温改造列入市政府工作范畴。“在农村推进建筑节能,必须把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考虑进来,满足农民不同层次的需求。”北京市建委建筑节能与建筑材料管理办公室主任刘肖群坦言,目前在农村推广较好、受欢迎的,大多是那些成本较低、收效明显的节能建筑及技术。
与城市相比,我国农村拥有更广阔的空间,相对低廉的劳动力,丰富的可再生能源,然而由于用能密度低、输送成本高,常规商品能源的成本比城市高。因此,如何基于传统方式,推陈出新,既改善采暖效果并解决空气污染问题,又能充分结合农村实际,满足农村燃料构成、经济水平和建筑特点,发展新的住宅采暖方式,已然成为解决农村住宅采暖的关键。对此,江亿建议,农村的用能结构应以当地产生的秸秆薪柴等生物质能为主,辅之以太阳能、风能和小水电等可再生能源和常规电能,最好不再使用煤,这是解决农村建筑能源问题的方向。
挖掘乡土节能智慧
随着家用空调在农村的迅猛发展,农房建筑能耗急剧上升。加上有的地方对农村住宅进行错误改造,更是形成不利影响。仇保兴举例说:“比如说延安的窑洞,本来利用自然条件做到了冬暖夏凉,是真正的绿色建筑,但现在很多窑洞竟被旅游部门整体收购,加装空调等设备改造成营业性宾馆。而原来住在窑洞的农民住户则搬出来住进了有空调的楼房甚至别墅,造成双倍的能源浪费。”
当前,农村建房的“仿城”现象也非常严重,这不仅丢失了传统的建筑特色和文化,也严重影响了村镇建筑节能的推广,不仅出现了一些以城市建筑为蓝本的农村节能建筑,在对既有农房节能改造上也盲目跟风城市模式。
面对城乡建筑节能的差别,仇保兴提出:“农村住房一定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采用适合本地的材料和传统方法进行新建或改造,做到生态节能。用对待城市的办法来要求农村建筑节能,实践证明是错误的。农村建筑节能需要因地制宜,需要充分吸收千百年留存下来的乡土节能智慧。”
诸如,吉林省推广使用秸秆气化炉和秸秆煤、秸秆炭、秸秆颗粒等生物质燃料的“暖房子工程”;辽宁省提出的农村住房朝向应采用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主立面朝向向南,以最大程度利用太阳热能;甘肃省针对干旱少雨、日照充沛的特点,向农户推广南向走廊修建全玻璃封闭的“暖廊”,做法简单,实用方便……在仇保兴看来,我国传统民居的设计和用料中,都蕴含着朴素的节能理念,如果在进行节能改造时,加强对这种乡土经验的传承和放大,完全能以最小的成本投入,取得较好的节能效果。
“我们认为,农村用能特别是农村建筑节能,应遵循小型化、低成本、免维修、无动力的原则,要与农村的生态循环链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仇保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