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流
2012-04-29胡泳
胡泳
今天的Twitter和Facebook都可被称为“生活流媒体”,这类媒体意义深远,潜力不可限量。
在20世纪最后几年产生的“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有一些明显的不同。比如,新媒体可以让人们根据自身的需求在任何时间、地点和设备上获取内容,并围绕这些内容彼此互动,参与创造和形成社区。另外一个重要特征是,新媒体在内容创造、出版、分发和消费上造就了“民主化”与“去中心化”。 或许对于新媒体的如上特性人们已耳熟能详,然而新媒体从最早的论坛、博客发展到后来的SNS和微博,在形式上也不断推陈出新。可能很少有人意识到,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后半叶,人类在媒体形式上创造了一个里程碑式的发展,它的意义深远,潜力不可限量。 2006年9月,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开发出一种叫做News Feed的东西,这是一种能主动把用户主页上的变动向所有好友广播的内置功能。学生们再也不用把时间花在检查朋友主页的更新上了。现在他们只需登录Facebook,然后就会看到News Feed:一个类似18世纪社交界新闻公报的页面,上面列出所有好友的最新动态,全天不停更新。用扎克伯格的话来说,就像是“一股由生活中发生的点滴事件汇聚而成的涓涓细流”。 Facebook的用户在扎克伯格刚开发这个功能时,并不认为自己需要经常、实时了解其他人在做什么。但当自身处于这种无处不在的信息中时,他们觉得十分有趣甚至流连忘返。这是什么原因呢?社会科学家给这种不间断的网络联系起了一个名字,叫做“环境知觉”(Ambient Awareness)。每条小的更新本身是微不足道甚至十分平庸的。但若假以时日,当它们汇集起来,这些小片段就渐渐结合成一幅细致得惊人的、描绘你朋友或家人生活的画卷。 这种媒体形式的神奇之处在什么地方呢? 早在1991年,耶鲁教授大卫•盖勒特(David Gelernter)就预见说,未来的计算,将围绕“生活流”(lifestream)来组织。盖勒特认为,在上世纪90年代早期,文档系统就已然千疮百孔臃肿不堪。人们的桌面遍布图标,以至于当你打开电脑,有时甚至会出现一个弹窗,询问你是否可以清理不常使用的图标。 在这种复杂的局面之上,90年代中期之后,很快又出现了更加复杂的万维网。万维网经由超链接连为一体,但除了Google,没人喜欢它的组织方式。 盖勒特设想有一种崭新的用以整理我们数字化映射世界的方式。生活流是组织数字化内容的一种方法,这些内容可以是照片、邮件、网络链接、文件、音乐,把它们按时间顺序来呈现。本质上,一条时间轴(timeline)既伸展到过去,又延展到未来(比如约会日程等)。 所以,今天的Twitter和Facebook都可被称为“生活流媒体”。在Facebook,你给朋友的留言、你按“赞”的网址链接、你投过票的民调、你和谁变成新朋友等动态信息,都会“自动发布”到个人涂鸦墙上,你的朋友也都能看到你最近干了什么。 Twitter的信息流也是如此。在这条信息长流之中,汇集了好玩的点子、稀奇的思绪、纷杂的内容和用户的观点。 盖勒特认为,生活流是一种更加直观有用的组织我们数字化生活的方法,不仅过去和未来都可以在我们的屏幕上呈现,更是因为屏幕的中心是“现在”——而“现在”是互联网真正在乎的東西。 盖勒特预测说,最终,建立在生活流基础上的商业模式会统治互联网。世界上所有数据将会被展现为“世界流”(worldstream),某些是公共的,但大部分是专有的,只对被批准的用户开放。网络浏览器将被生活流浏览器所替代。用户将会习惯追踪和操控以流的形式出现的数字化内容,而不再是从文件系统中读取文件。生活流会变成他们生活故事展开的一种镜像。 生活流将是可视化的。当我聚焦于自己的东西时,我会获得世界流的一个子流。当我在生活流当中搜索某人时,所有同这个人不相关的又允许我看到的信息都会消失,我对世界流做了一个减法。因为个人向世界流中添加内容的速度远低于世界流的流动速度,这意味着滔滔洪水化为涓涓细流,内容成为可管理的。 这样的方式操作简单,与身体本能若合符节,使人们更加理解互联网;互联网也因此支持了自身最重要的功用,那就是:及时展现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