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推广农家书屋:内容建设 资源共享
2012-04-29
豪山村是湖南郴州最偏远的村,2011年,该村80%的应届高中生考上了大专或本科。81岁的图书管理员段德耀笑着说,其中也有豪山图书馆(即农家书屋)的一份功劳。
段德耀说,图书馆刚刚创办时,就开办了食用菌培训班,现在全村有210多家食用菌种植专业户,产业延伸至广东,产品远销港澳、东南亚,大部分的种植专业户年收入达十万元至几十万元。近年来,郴州市文化局送来了15个新书架,当地政府为该图书馆配了一台投影仪和一台电脑,并拉通了网线,每年还提供1000多元的报纸杂志费,如今,豪山农家书屋的藏书已逾3.2万册。
据湖南省新闻出版局党组书记、局长朱建纲介绍,针对全省43000多个行政村,需建设4万多个农家书屋。去年,全省农家书屋工程共配套资金31708.8万元,建成19818个农家书屋。
“内容建设”最重要
“内容建设”是湖南省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在湖南省农家书屋出版物评选之前,省新闻出版局号召全省新闻出版机构、涉农专家、相关政府部门人员和农家书屋建设工作人员走乡进镇,详细询问农民的文化需求,随后建立了一套内容评选机制,组建了包括各领域的专家、乡镇文化站负责人、村级干部及农家书屋管理员在内的评选委员会。
在图书评选中,评选成员按照满足新时期农民群众多样性多层次阅读需求,并兼顾教育性、实用性和娱乐性,注重质量上乘与价格相对适中的评选原则,从农民看得懂、用得上和政府买得起的角度,重点审核了推荐品种适用的广泛性、内容的普及性和可读性。
同时,为制订符合湖南乡情的出版物,该省组织出版单位的采编人员深入农村,根据农民的阅读需求策划选题,以农业科技、生活、少儿等为重点,以新农村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为视角,针对法律纠纷、农村留守儿童精神健康等问题,用农民熟悉的语言、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出来。
此外,省新闻出版局专门制定了“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推荐评审办法,并成立了相关评审小组。事实证明,湖南省推荐的出版物,进入全国推荐目录比例较高,对促进湘版图书、音像制品走向全国创造了条件,为全国农民提供了许多优秀的好书。
实现资源共享
为使农家书屋持续运行,管理常态化,湖南省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中实现了诸多创新:一是创新管理模式。明确各乡镇文化站长指导、管理职能,加大对农家书屋日常检查频率,把对农家书屋的管理纳入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二是加强书屋管理员的经费补贴力度。三是采取多种形式更新农家书屋出版物。各地积极与当地农业、科技等部门及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沟通联系,依托农家书屋,联合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读书活动,并在活动中树立典型,通过电视台、文化站、村广播、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对活动中的优秀人物事迹进行宣传和表彰。
其中,娄底市将农家书屋与组织部门的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工作,与广电部门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文化部门的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司法部门的法律书屋以及农业、科技部门的农业科技推广站等紧密衔接,实现资源共享。桂东县新闻出版局和邮政部门合作,将书屋建设、使用情况印制成明信片,寄发到村民手中,使农家书屋为村民知晓……
农家书屋的建设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成为农民朋友的致富屋、黄金屋。湘潭市雨湖区响塘乡长安村村民游立强在读书心得中写道:“远离赌博,告别麻将桌,农家书屋坐一坐,收获特别多,知识能增多,科技能掌握,求知求富乐,创造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