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班主任工作中的盲点
2012-04-29章敏芳
章敏芳
曾读过这么一则故事,至今难忘:有一天,耶稣带着他的弟子彼得远行途中发现一块破烂的马碲铁,耶稣就让彼得把它捡起来。不料,彼得懒得弯腰,假装没听见。耶稣没说什么,就自己弯腰捡起马碲铁,用它从铁匠那里换来3文钱,并用这些钱买了18颗樱桃出了城。二人继续前进,经过的全是茫茫的荒野,耶稣猜得到彼得渴得够呛,就让藏于袖中的樱桃悄悄地掉出一颗,彼得一见,赶紧捡起来吃,耶稣边走边丢,彼得狼狈地弯了18次腰。于是,耶稣笑笑对他说:“要是你刚才弯一次腰,就不会在后来没完没了地弯腰了!小事不干,将在更小的事情上操劳。”在实际工作生活中,人们也往往以恶小而为之,而以善小而不为。因此,在我们的班主任工作中,会不自觉地出现诸多盲点。
班主任工作中的盲点可分两类:即工作内容上的盲点和工作方法上的盲点。
一、工作内容上的盲点
1. 重视课堂,忽视课外
提高教学质量,是班主任工作的一大主要任务。班主任重视课堂管理,一天到晚围着教室转,也是无可非议的,殊不知有时课堂效果的不理想,并不是你班主任老师没有经常下课堂。根据中学生心理发展迁移性规律,有时学生听课注意力不集中或打瞌睡或考试作弊等,往往是课外的诸多因素造成的。如有的同学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是不是这位同学有什么心事解不开呢,有的同学课上打瞌睡,是不是由于生理或心理的因素或与其他的同学闹矛盾等原因,而使他晚上睡眠不足;考试作弊,也许是他底子差而虚荣心又特别强,或是来自家庭和其他方面的压力等。所以说,要提高教学质量,不仅要重视课堂管理,也应重视课外管理。有时重视课外,能产生令人想不到的效果。
2. 重视校内,忽视校外
各种习惯往往是通过反复的训练养成的,而坏习惯的形成往往比好习惯的形成来得容易。学生在校内受到众多师生的监督,坏习惯很难在这块净土上滋长,而一旦学生走出校门,各种诱惑使他们身不由己,“细菌”逐渐侵蚀他们的“肌体”,使一发不可收地重复着坏习惯,坏习惯一旦养成了,就很难改掉。所以,班主任在注意校内教育的同时,也应把校外教育纳入自己的工作轨道,把“三结合”教育落到实处。
3. 重视智育,忽视理想教育
中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对他们强化智育,重视体育锻炼,对他们能力的培养、身体素质的提高,肯定是有益的,也是必须的。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培养的应该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这个合格除了必须具备过硬的技能外,更应该重视他的思想发展方向。人们常说:“智育上不去是次品,体育上不去是废品,而德育上不去则是危险品。”所以,我们必须端正教育思想,把政治思想工作、理想前途的教育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在培养什么样的接班人上多下工夫。
4. 重视优差生,忽视中等生
在教师的心目中,抓住优生,把握差生,就可把握班级管理的大局。我们的教育应面向全体,要把班级建设成一个健康的班集体,就可使班级管理立于不败之地。但是这批学生毕竟是班级中的少数,若让绝大多数的中等生处于松散型管理之中,这样的班级管理只能是低层次的管理,它不可能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不可能建成优秀的班集体。而对于这些中等生,若让他们自由发展,固然一部分人进步了,甚至可能进入先进的行列,但也就不可能避免地使一部分学生落入后进生的队伍之中,造成班级学习成绩、纪律观念的严重两极分化。因此,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多看看、多关心这批中等生。
二、工作方法上的盲点
1. 重惩罚措施,轻正面引导
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会不可避免地发现学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犯这样那样的错误,这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而要使班集体在教育中成长、在教育中进步,这里就出现了一个如何解决问题的讨论。有的教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问题的成因,采用和风细雨般的教育手段,让学生在教育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在以后的学习、生活过程中,避免类似错误的再现。而有的教师往往是“狠铁不成钢”,发现学生犯错误就大发雷霆,一味指责,最后辅之于一些惩罚措施。在这些班主任看来,我已做了那么多的教育工作,他们再犯错误,不罚怎么行?殊不知,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通过反复教育才能逐渐提高的过程,是一个学生个人意志与惰性不断抗争并从而达到逐渐自我完善的过程。因此,我们班主任只有细心加耐心,才能实现教育的目的,急功近利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另外,有的班主任往往把劳动作为惩罚的内容,更是错上加错。本来培养劳动观念是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把劳动作为惩罚措施,势必在学生的心目中贬低了劳动的崇高性。
2. 重表面工作,轻深层研究
班主任的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需要我们班主任在认真做好一日常规工作的同时分析学生,找出对不同学生工作的基准点,然后对症下药,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往往把经常下班级作为认真工作的好方法,虽然这样的工作不可否认地对班级管理能产生较好的效果,但它绝对不是踏实工作的最好方法。这样的工作可能使班级里一时风平浪静,但绝不可能达到预定的工作目标,难怪常有人会有这样的感叹:平时班级纪律蛮好的,为什么学习成绩就是上不去?事实上,学生是一个有思维的生命体,正如俗话所说的“看住了身,看不住其心”,要让学生自觉地去学习,完成教育目标,就要使学生的“要我学习”转换成“我要学习”“要我守纪”变成“我要守纪”。因此,光靠看是绝对不能解决问题的,它需要班主任在经常下班级的同时,做好深层次的研究工作。
3. 重事前布置,轻检查督促
班主任的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它需要我们班主任坚持不懈地按照一定规律去工作。班主任在平时的工作中,一段时间内重点整治什么,重点教育什么,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很重要。同时,班主任要把班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落实到每个学生的具体行动中,要有布置,更要注重检查、督促。如果班主任在做一项工作时只布置,而不检查、督促,学生很快会被你的这种虎头蛇尾式的工作所影响,对你在班级工作中的各种指令开始“不听话”,进而可能会出现许多负面效应。
4. 教师指导,轻自我管理
教师的教育固然重要,学生的自我管理更不容忽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是组织者、指导者,其通过组织、指导,达到学生的自我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建成优秀的班集体。因此,班主任在工作中一定要把发挥学生尤其是班干部的主观能动性作为重点工作去抓,要帮助、教育他们进行自我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把班级管理好,达到预期的效果。
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之所以会出现诸多盲点,究其原因,一般是由于工作者盲目追求工作程序的简单化造成的。事实上,由于教育的对象是人,是有血有肉有思维的生命体,如在教育工作中过分追求简单化,就会导致表面化,不能实现教育的真正目的。因此,我们班主任在平时的工作中,还要多在“勤”字上下工夫,“研”字上做文章。
(张家港市港区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