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教学
2012-04-29沈建胜
沈建胜
一、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是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体
在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过程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它突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是数学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设计教学目标、选择课程资源、组织教学活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及参与研制开发学校课程等方面,必须围绕实施素质教育这个中心,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学生是数学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的发展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的学习应是发展个人心智、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不同学习内容,让学生采取掌握、接受、探究、模仿、体验等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材是数学教学过程的重要介质,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依据课程标准,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利用包括教科书、校本资源、网络在内的多样化课程资源,拓展学生发展空间。
二、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的核心要素是师生相互沟通和交流
在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过程的核心要素是加强师生相互沟通和交流,倡导教学民主,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营造同学之间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教学要依照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充分讨论,并以积极的心态互相评价、相互反馈、互相激励,发挥集体智慧,开展合作学习,使他们由客体变为主体,从而积极、目的明确、主动热情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强调教师与学生的真诚交流,真诚交流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殷切的期望和由衷的赞美。作为教师,应该在数学教学过程的始终都要对学生寄予一种热烈的期望,并且要让学生时时感受到这种期望。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培养学生的特长,对学生已经取得或正在取得的进步和成绩给予及时、充分的肯定评价,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进取心。
三、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的完美实现在于教师与学生的充分理解和信任
在新课程标准下,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理解和信任学生。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认真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现有的认知水平,了解他们心中所想、心中所感。在吃准、吃透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案:备教学目标,更备学习目标;备教法,更备学法;备教路,更备学路;备教师的活动,更备学生的活动。要积极创设能激起学生回答欲望、贴近学生生活、让他们有话可说的问题,有充分发表自己看法和真实想法的机会,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当然,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也不能“放羊”,在学生说得不全、理解不够的地方,也要进行必要的引导。课堂上,教师应该做到三个“不”:学生能自己说出来的,教师不说;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不讲;学生能自己做到的,教师不教。教师要尽可能地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感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认识,激发学生的数学情感,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
(唐河县第一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