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城绘
2012-04-29
吃汤圆吞进假牙
元宵节吃汤圆代表的是团团圆圆,可老太太元宵节吃下的汤圆却把自己和家人吓坏了。元宵节夜里,已经68岁的李太婆连同汤圆一起咽下的,还有她的假牙和假牙托。“本来买汤圆是想孝敬老母亲的,没想到差点就……”当晚20时许,在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急诊科,一位中年男子抱着头蹲在地上,周围的亲人不住地安慰他。“已经取出来了! ”直到医生报平安,在急诊室外等候的人才松了一口气……被送进急诊室的人是李太婆,因为她吃汤圆的时候粘掉了假牙,还把假牙连同约5厘米长的假牙托一起咽下去了。(《长江日报》2月7日)
司仪硬要公公背媳妇
原本热热闹闹的婚礼,不料司仪搞气氛过了头,非要公公表演“传统节目”背新媳妇,气得“丈母娘”愤然离席。江夏许先生婚礼当天,在司仪诙谐、幽默的主持下,气氛显得格外热闹。为了把气氛推向高潮,司仪临时决定,增加一个公公和新媳妇合演的小节目——公公背新媳绕场一周,意为“猪八戒背媳妇”。当时,公公提出不妥并推辞,但司仪称:“这是传统节目。”在他的鼓动下,一些爱闹的宾客也跟着喝彩起哄。为防公公临阵脱逃,在宾客的叫好声中,司仪还用一根红绸带,将新媳妇和公公捆在了一起。不料新娘的母亲姚女士当即红了脸,指责司仪恶搞,不尊敬长辈、伤大雅。“新婚三天无大小嘛。”司仪如此解释,气得姚女士说了声:“庸俗,无聊。”一怒之下就带着娘家人离开了酒店。现场宾客都尴尬不已,婚礼气氛顿时冷了下去。(《长江商报》2月13日)
男子钻进盒子求爱
“没想到快递盒里竟然会有一个大活人,太不可思议了!”情人节晚上6点,光谷步行街上烟雨蒙蒙。一名男子在朋友的帮助下,将自己装进1米多高的纸盒中,用一辆贴有“丘比特快递”字样的车子把纸盒拖至步行街,“寄”给他暗恋已久的女孩。在人流如织的步行街上,男子的朋友打出“爱”的横幅,高呼女孩佑佑的名字。在众人的见证下,女孩小心翼翼地打开纸盒,纸盒上方铺有一层火红的玫瑰花瓣,继续打开,一个围着红色围巾的大活人一跃而起,从盒子里冒了出来,女孩起先吓了一跳,再仔细一瞧,原来是自己认识不多久的朋友。女孩害羞地捂着脸颊,感动之下,答应了男子要其做女友的请求,成为了令人艳羡的一对儿。(《长江商报》2月15日)
10岁男童赌气离家
与小朋友因琐事闹翻后,10岁的欢欢(化名)竟身背塑料玩具步枪壮胆,步行9个多小时、历经近30公里,从东西湖区走到江岸区老家。今年10岁的欢欢原来住在汉口竹叶山小区。因为拆迁,家里搬迁到东西湖区吴家山临时居住。一天中午,欢欢跟一帮小朋友玩耍,其间,欢欢与一个小朋友发生争执,一气之下他就背着玩具步枪悄悄走了!不一会儿,欢欢爸爸曾某发现儿子不见了,连忙回到家中寻找,不见欢欢的踪影,遂发动亲友开车四处寻找,依然无果,只好报警。民警在询问得知曾某刚搬过家,“孩子会不会独自返回汉口竹叶山小区老家呢?”这提醒了曾某及亲朋好友。当晚10时许,民警赶至竹叶山小区附近时,看到一名幼童背着塑料玩具步枪边走边玩,曾某一眼认出这正是儿子欢欢,顿时又惊又喜。(《武汉晚报》2月14日)
4个月大宝宝识“毒”
郭女士去光谷广场一美发店,美发师推荐一种化学烫发产品。因为宝宝才4个月大,每天要喂奶,郭女士道出顾忌。美发师承诺:烫发对婴儿吃奶没有影响。当晚,郭女士给小宝宝喂奶,宝宝吃了两口就再也不张口。郭女士赶紧到医院检查,医生称是烫发的化学药水通过头皮进入人体后起某种反应,导致奶水改变了原来的味道。郭女士到理发店讨说法,要求给小宝宝买2袋奶粉作为补偿,遭拒后投诉至关山工商所。工商执法人员调查发现,该理发店的烫发产品虽有合格证,但说明上写有“孕妇、哺乳期不适合接触化学染剂”。经调解,美发师向郭女士赔礼道歉,并补偿200元。(《长江日报》2月15日).
沈伟:不在乎书的新旧,更钟情原版
刘莉 推荐人:沈伟身份:湖北美术学院教授、艺术史学者、湖北省文艺理论家协会副主席阅读时间:有闲就读,每天都读阅读偏好:研究需要,书读的十分杂,读旧书、原著更有意思
从少年时代练书法、学篆刻起,读书就和绘画、品茶、研究历史构成沈伟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上世纪80年代末,他在西安美院读书时,经历过哲学、美学热,疯狂的阅读中西方文学史、艺术史和大量哲学读物。但他现在的书架上很难找到文学类书,“已经过了看小说的年代。”
现在研究艺术史,在他看来就是做物质文化研究。属于跨学科专业,也是贵族专业,这类书大都价值不菲。但本身的画家身份让沈伟从未为买书发愁过,常常以画养书。这一阶段所读的书都与所作课题相关,“读书就是补课”。
沈伟很看重书的版本。1993年,他想买高居汉(美)著的《气势撼人》,一直买不到原本,只能复印。到2005年,台湾和大陆都出了这本书。但大陆的版本只要20多元,小16开本,图片质量很差;而台湾出的要3000多元,8开,图片质量非常好。沈伟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除非是文学类书籍,版本不同,你读书后获得的信息是完全不同的。”
阅读是充满乐趣的事情,沈伟很少看电子书,淘书也是他的乐趣之一。在北大做访问学者期间,他发现了不少很棒的小书店。店里关于自己专业的书很多,但量很小,有时候店主只进一两本,问到时,一本已经被买走,另一本仿佛就是给自己留的。“那种感觉很好,因为总有同道人在陪你读书。”
常有人问沈伟,读多少书才算读了书?他劝大家,“读书别太累,根据自己的兴趣找到一本好书,把它读透。翻翻前言、看看后记,就知道一本书的优劣。”青年时代,在古籍书店买书,沈伟非常在乎书的品相和洁净程度,买回来,还要包书。但现在,他更喜欢看旧书,原版书。
他的书架没有柜门,书从第一层放到挨着天花板。他担心很多年轻人会被书的装帧过度吸引,忘记了书的阅读功能。“书不是玩具,不要因为装帧破坏了阅读的功能。很多做装帧的人不愿读完一本书,他过度注重形式,常常会破坏文字的韵律和层次感。
【推荐书目】书名:《锦灰堆》作者:王世襄
推荐理由:前些天老人家刚走,读读这本小册子也会感到他的生趣。艺术是每个人都想接近的范畴,但讲的抽象,普罗大众又难以接受。这本书不只为发烧友而作,也许器物类的讨论曾经只见于传统的文物类书籍,王先生却把它们的故事轻松道来,甚至连竹刻、葫芦、鸽哨这类小玩艺的长篇讨论也收纳其中。怀着“把玩”的心情去阅读吧,也许才更应和先生写作的初衷。书名:《茶之书》作者:冈仓天心(日) 译者:谷意
推荐理由:写茶的书很多,我独推这一本。作者写这本书的时间是20世纪初旅英美期间,那时的日本茶道吸取了中国唐宋茶文化的精髓,却不像现在这样太偏于形式,态度更公允、纯粹。看看这本书,能感受我们已经忽略的东西别人在怎么传承。北京和上海的出版社都曾出过这本书,但山东画报出版社的这本更值得推荐。书名:《人间词话》作者:王国维
推荐理由:我想,它在如今仍是一座桥梁。用一种现代的眼光进入,从语言的角度鉴赏中国文化精髓。从它开始,中国的文学界、艺术界、美学界才开始论及意境。
黄焕:读书不为大道理,喜欢就好
刘莉推荐人:黄焕身份:武汉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国际工作室主任阅读时间:等人时、等饭时、出差时……一切能集合起来的零碎时间和一切可能的整时段阅读偏好:涉猎非常广泛,不局限于专业。采访当天,黄焕正在换办公室,地上打包的5、6只纸箱里全是书。还没来得及清理的办公室书柜里,建筑和规划类的书只占一角,其他的涉及艺术、社会、哲学……。
黄焕家中藏书更加丰富,一些罕见的善本、装帧精致的老书和画册都是曾祖父黄申芗(辛亥名士,著有《圣汉诗稿》一卷)和祖父黄孚於的遗传。祖父黄孚於精通书画,陪着幼年的黄焕看书、下围棋、打谱。黄焕小时候顽皮,腿骨折过一次,疼痛难忍,家人无计可施,只能用书哄他,他闻到书香突然欢喜,此后每逢他生病,书总是良方。
少年时代,父亲在武汉市图书馆有张借阅证,他为了看书,偷偷把自己的照片贴上去,门卫虽然认了出来,但因为父亲是图书馆的熟面孔,就佯装不知把他放进去。此后,读书几乎占据了除工作外的一切时间。即使短期出差,也一定有个kindle(电子书)带在身边。但有小小遗憾,闻不到书香。
【推荐书目】书名:《甲骨文—— 次占卜当代中国的旅程》作者:何伟
推荐理由:起初被吸引,是因为书的写法,点彩派的感觉。接触内容,都是经过考据的事实,是加了情节的田野调查,比故事更加精彩。也许作者综合了学者、记者和旅游者三重身份,视角更加全面,一句话中的信息量抵过其他图书。我读书习惯慢,这本557页的厚书却是一口气读完。喜欢这本书的人还可以关注《消失中的江城》和《寻路中国》,这三本书构成他的中国三部曲。推荐八旗文化出版社,卢秋莹译本。书名:《梵谷传》译者:余光中
推荐理由:从重光出版社到大地出版社再到九歌,余光中的三个译本跨越50余年,翻译的态度至此,亦是极致。81岁高龄的余老,在九歌的译本中,对梵谷的领悟更强,笔法更雅,难得还有他翻译的花絮。他手绘“梵谷一生的行旅图”,为梵谷名画作解说,亲制人名索引。书的扉页,还有他亲笔写的书票。如果和我一样,对梵谷和余光中都感兴趣,那这本书是最完美结合体。书名:《流水别墅转》作者:(美)托克(Toker,F);林鹤译
推荐理由:这是唯一一本和我现在工作有关的书。也牵动着我的整个人生。我读规划的年代,整个建筑界都以流水别墅为经典之作,各种讲解,各种八卦。因而工作后去美国做访问学者,费尽周折到达流水别墅,却被告知闭馆。情急之下,从后山找角度拍下和书封面几乎一样的照片,至今一直是我手机的屏保。我很佩服作者,即使你是对建筑不感兴趣的人,但他已经把一本学术型的书写成了侦探小说。
陆伟:学以致用的实用主义者
钟洲 张帆推荐人:陆伟身份:武汉仟吉食品董事长读书时间:乘坐或等待长途交通工具的时刻读书偏好:经营管理类、历史类、人物传记类作为一家处于快速发展期企业的老总,陆伟近几年来的生活总是格外忙碌。在接受采访时,他刚从外地出差回来不久,而隔天又将出国考察。对于陆伟来说,频繁的出行让人很劳累,但也会带来一些好处,比如说读书的机会增多了。“出差实际上耗在路上的时间很长,所以我常常把这段时间利用起来看书。”陆伟说。生意人出身的他深刻地理解时间就是金钱的道理。
陆伟不光是读书大多集中在旅途之中,购买书籍也大多在这个时间段。各大机场的书店,就是为像陆伟这样的人量身定做。在这些书店中,各种热门管理书籍常常被摆在最显眼的位置上。出于职业特点,陆伟对于这类书籍会格外注意。只要市场上比较热门的管理书籍,他基本都会买来,“虽然不免有些只看了开头,就没有兴趣继续读下去。”
机场书店的书籍潮流并不是陆伟这一阅读倾向的培养者。“当我自己开始出来创业时,就开始喜欢看类似的书。”陆伟回忆道。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一个美国大亨的自述:艾克卡传》曾让他在艰辛的创业初期难得可贵地始终保持着一份乐观精神。
“其实刚开始做老板时,因为企业太小,事情又琐碎,这些管理类书籍其实对我的实际工作并没有多大帮助。”陆伟说。随着企业的扩展和经验的积累,艺术专业毕业的陆伟才慢慢理解到经营理念与技巧的重要性。
在阅读这类书籍时,陆伟常常会为书中作者的一些观念拍案叫好或者是恍然大悟。比如,陆伟个人特别喜欢星巴克创始人的《将心注入》。该书讲述了一群热爱咖啡的人如何坚持自己的信念与尊严,并将鲜明的价值观带进星巴克。如今,这些东西也正在逐渐被陆伟用于自己企业的经营之中。
除了自己喜爱读书之外,陆伟也鼓励自己的员工多看书。针对不同的员工,他也会推荐不同的书籍。“有的会建议看经济类书籍,有的会建议看工具类书,”陆伟说,“多读书,总会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有好处。”
【推荐书目】书名:《专业主义》作者:大前研一(日)
推荐理由:作者曾在麦肯锡集团任职多年,有丰富的管理经验。该书对于经营管理者来说是本不错的读物,它以大量案例指出领导者所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尤其是与人沟通的能力。书名:《万历十五年》作者:黄仁宇(美)
推荐理由:黄仁宇先生的大历史观对于近年来国内史学的影响渐深。这本书也是黄先生的代表作,从平淡的时间开题,却让人看到无关小事与重大变革中的联系。书名:《激荡三十年》作者:吴晓波
推荐理由:前两年非常火爆的书籍。将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民营经济发展历史进行了梳理,这些企业从无到有、从兴到衰的过程及其原因,值得每一个管理者去思考。
袁毅:家有书墙方能才情万丈
李婷 枕涛推荐人:袁毅身份:《武汉晚报》文化记者、撰稿人。著有诗集《爱的迷途》,编著有苇岸遗文集《上帝之子》等。阅读时间:午间、晚上、旅途阅读偏好:文史哲、音乐、艺术在武汉传媒界,袁毅有个特别雅号,叫“诗人记者”,饱读诗书破万卷,家中藏书万余册,他的才情和事迹在文化圈子里远近闻名。“不打麻将不炒股,没有其他的癖好,就爱看书藏书。”
小时候,每天把过早的钱省下来买娃娃书看,到初中他已能看懂《红与黑》、《论语》、《芥子园画谱》,高中文科班结束,他把上大学时要读的经典名著基本读完。组织过文学社、办过报纸,出过诗集,在学生时代,他对文学的热情就已表现得十分显著。
多年阅读,练就了扎实的文史功底,考进《武汉晚报》做副刊编辑和文化记者一做就是20年。一直到2008年8月,《武汉晚报》专门为他量身定做、开辟了一个整版,栏目被命名为“袁毅文化访谈”,在甲状腺癌和高血压两种重疾压身的状态下,他单枪匹马,遍访华语界文化名流,面对面采访近百人,在湖北乃至全国产生良好的美誉度和影响力,被华科大新闻学教授、博导赵振宇誉之为武汉的“百家讲坛”。同为《武汉晚报》名记者的范春歌笑着对他说,全国没有一个人像你这样先做副刊编辑做了14年,又倒转跑去做文化战线记者6年。
易中天、梅葆玖、文怀沙、蔡康永、郎朗、林怀民、周立波、杨澜……这些文化大牌,横跨文化、艺术、娱乐等各个领域,需要记者知识面广、思想不俗,而这些见识素养、性情气场,袁毅基本都通过他强大的藏书量阅读量和思想审美库存来支撑。平时读书,袁毅涉猎范围广泛,上下五千年,纵横两万里,从哲学界《熊十力论学书札》到美国环保著作《瓦尔登湖》,他都能如数家珍,侃侃而谈。他认为,读书分为两种,一种是实用的读,一种是无用的读。实用的读是指为考试、工作需要去读书,而无用的读则是为自身的才学识情打基础,一个人的阅读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的人格、学养、修为。既要读有字的书,又要读无字的书,袁毅说,读书这件事,开启心智、民智,几代人才能慢慢看到成果,不读书一个城市没有未来,没有希望,更没有美好生活。
【推荐书目】书名:《美,看不见的竞争力》作者:蒋勋
推荐理由:学人、艺评家蒋勋是从容、优雅、慧杰、自适的人,其为人和著作谦卑明亮、气象恢宏、品质超群,融个人记忆、美学追问、文化反思、社会批判于一体,都在时人水准之上,其文笔清丽流畅,说理明白无碍,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能够确保你开卷有益、廓清心胸。他对中西洋美术史的研习尤其精湛,而又能通过讲座和有声书等谈美谈艺术来布道推广、启蒙美育,传播对美的欢喜与感动,难能可贵。书名:《目送》作者:龙应台
推荐理由:记忆中龙应台应是犀利敏锐、敢言人之所未言的女中豪杰,她的《野火集》和《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寒气逼人、剑拔弩张,言犹在耳;再看《目送》、《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温柔婉转、悲欣交集、痛彻骨髓,又看到龙应台的另一面:坦率、纯真、深邃、忧伤、美丽。
她写尽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并肩,她对时间的无言、对生命的目送、众生的母爱,和我阅读的凝思眼光不经意间隔空交会,让人顿悟字里行间的款款深情。书名:《历史的碎片:侧击辛亥》作者:张鸣
推荐理由:张鸣写史自称是野路子,没有家法,也没有限制,也不想有限制。我以为张鸣治史有他的独到心得,注重历史细节,还原历史场景,有史料作根基来剖析深层真相并作结论,笔法凌厉、恣肆汪洋、带评夹叙、一针见血,读来很有学问有见地思想也很深刻睿智,使人开拓眼界。
范宁:持续阅读,就会形成个性
李婷枕涛书名:《数字和玫瑰》作者:蔡天新
个性点评:因为数学的不易和严谨,很多数学家受到连累,被视为古板、缺少情趣的理科怪人。但作为献给大数学家毕达哥拉斯的诗句,“数字与玫瑰”让浪漫之花的余香缠绕在这些数理巨匠的手边,闪现感性之美。用隽永的文字和别致的角度来讲述数学家的故事,是蔡天新这部随笔集最大的看点。而他笔下这些人物,在传奇性上毫不逊色于那些历史文化中的伟大者。加上以游记形式娓娓道来,加减乘除亦风景。书名:《采桑子》作者:叶广芩
个性点评:谁翻乐府凄凉曲?纳兰性德一声凄切发问,牵起这座大宅门里的恩恩怨怨。满清贵胄金家,子女十四个,恩恩怨怨纠缠大半个世纪。如果叶广芩只是在书写自己的家族记忆,或者按照影视剧的套路铺排爱恨情仇,这部小说就不会有一种沧桑哀婉的情调。恰恰,是"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的悲叹,是"瘦尽灯花又一宵"的清愁,将那纸上命运迎风吹散。纯文学始终关注着人的命运,从炎凉世态里折射浮沉人生,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于是,曲罢一声长叹。书名:《历史的进退》作者:雷颐
个性点评:雷颐生于武汉,两湖血脉,其随笔《历史的进退》带着浓郁的楚人气息,除了执着于史实的准确、翔实,更有厚重而犀利的思想。评价历史人物,笑侃热点事件,雷颐皆从史实出发,而不是简单地咀嚼历史文本。随着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现代人对过去在迅速遗忘,而书写集体的历史,就是专门为了治"健忘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