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中专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

2012-04-29艾敏

成才之路 2012年4期
关键词:跨文化

艾敏

摘 要:语言是人类社会进行交际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文化的重要而突出的组成部分。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各民族语言文化都存在很大差异,文章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以及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方面,论述了中专英语教学在讲授语言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关键词: 中专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意识

在中专英语教学中,教师普遍认为只要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际。然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英语学习还要加上“文化”这一重要元素。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习得语言。由于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际中,屡屡出现歧义、误解频繁、语用失误迭出的现象。美国社会学家G,R,Tucker和W,E,Larnbet对于外语教学中只教语言不教文化有这样的看法:“我们相信,任何这类企图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使他们不仅不想学习语言符号本身,而且也不想了解使用这一符号系统的民族。相反,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就可以利用他们发自内心的想了解其他民族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供了学习该民族的语言的基础。”因此,教师在课堂上除了教授语言知识外,还应注重培养中专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

一、中西文化的偶合现象与文化差异

由于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在与大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会有相同或类似的生活体验和经历。这种共同的经历使得即使十分不同的两种语言也会有一些大体对应的说法,如walk on the ice(如履薄冰),in the same boat(同舟共济),think twice before you act(三思而后行)等,这样的偶合现象不胜枚举。但是不同的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历史环境不同,因而对不同的事物和经历有着不同的编码和分类。所以中西两种文化的相似只是相对的,而差异则是绝对的。即使这些大体上偶合的说法在不同的环境中也会有其含义上和用法上的差异。如锦上添花,它的含义是“好上加好”,虽不一定必要,但绝无贬义,所以不能译成“paint the lily”,因为在西方文化中本短语的含义是“把百合花弄俗了,矫揉造作”,它与汉语的“画蛇添足”的含义类似。把这种体现文化含义的词汇在对比中解释,通过文化上的对比,能使学习者有意识地把握那些渗透在语言中的文化现象,认识到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我们就不能做到确切理解和正确表达思想。

二、中专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

1. 利用词汇教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词汇是语言的组成部分,能反映出文化的内涵。因此,在中专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英语词汇的正确读音和本义,还应着重接受所教词汇的文化意义,让学生充分掌握英语词汇与汉语词汇的不对应文化现象,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例如,“龙”在中国是神圣、吉祥和权力的象征,是中国人的精神图腾;而在西方的《圣经》中,“龙“却是凶物和罪恶的象征。因此英美报刊中对“亚洲四小龙”的翻译是“Four tigers of Asia”,而不是学生理解的“Four dragons of Asia”。又如汉语中用“眼红”表示忌妒,而英语却用“green with envy”。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应当充分挖掘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并进行归纳、总结、对比,找出这些英语词汇与汉语含义有别的特殊文化意义,在课堂上给予充分讲解。这样,学生在学习词语的同时也对照了中西文化,比较两种语言的异同,有助于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特征,慢慢地学会根据语言环境选择适当的语言进行交流,提高语言使用的得体性。

2. 利用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是学生了解外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宗教、风土人情渠道,也是英语学习的重要任务和重要的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介绍中专英语课文所涉及的英语国家典型的文化背景知识,还应对那些学生较为困惑不易理解的语言材料之外的文化因素有所涉猎,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该国的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差异。例如在一篇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Why don't you go to church?”asked the minister of the non church goer.“Well,I'll tell you the first time I went to church they threw water in my face,and the second time they tied me to a woman I've had to keep ever since,”“Yes,”said the minister,“And the next time you go they'll throw dirt on you.”要充分理解这个语篇才会知道:“他们把水浇在我脸上”一句是指父母将新生婴儿抱到教堂受洗礼时,牧师将水浇在小孩脸上。“他们把我和一个女人系在一起,从此以后,我一直得照顾她”这句暗指在教堂举行婚礼。“他们要向你身上撩土”是指西方人死后由牧师做最后祈祷,向棺木撩土再进行埋葬的背景知识。如果阅读者不熟悉英美国家的宗教文化背景知识,就会导致理解受阻,更谈不上欣赏其中的幽默。可见,文化因素的干扰也影响阅读能力。因此,在平时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多给他们讲解一些外国历史、风俗、最新科技等文化知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大量的语言材料中看到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从而加深对英语民族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的了解,有效培养自身的跨文化意识,从而提高语言的交际能力。

3. 利用口语教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口语是语言交流的最基本形式,包括言谈、社会语言和心理语言等方面的能力。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的双方若不能进入同一文化背景中,就容易产生不解甚至误解。在中专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在让学生说之前要告知其对话发生的相关背景,以及英美文化背景下的相关语用策略,让他们了解该说什么,该怎么说。例如,西方人将年龄、身高、体重和收入等个人问题视为隐私,教师告知学生这是应当避而不谈的话题。教师可以将谈话禁忌归纳为四个词:I,WARM,where,meal。其中I代表income,W代表weight,A代表age,R代表religion,M代表marriage。就是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不问对方收入、体重、年龄、宗教信仰、婚姻状况,不问去哪儿?吃了吗?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容易掌握与英语国家人士交谈的禁忌。中专英语教师可在课堂上,安排学生进行即兴表演对话,构建真实的口语交流氛围,创设各种语言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悟跨文化交流的魅力。此外在课外还可开设英语角、举办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给中专学生创设良好的口语环境,使学生在频繁的口语锻炼中培养自身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4. 利用非语言交际知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中专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灵活运用非语言交际手段,并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其文化差异。如英语国家“OK”手势语表示“一切均好,成功”等,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含义为“零”。英语国家人士在太阳穴处用食指画一个圈表示某人太古怪了,或者是发疯了,而在中国人眼中,这意味着要求对方动脑筋,想办法。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可将课文中涉及到的非语言交际行为和手段运用到词汇讲解和课堂口语练习中。此外,还可充分利用英文影视、电子教材、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培养学生与非语言交际有关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总之,跨文化交际既是语言交流,又是文化交流。同样,英语教学也不仅是语言教学,也是文化教学。在英语语言教学中,渗透语言文化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即是由语言的本质内涵所决定的。为此,在中专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通过各种方式把相应的文化知识同步导入课堂教学中,从而不断提高中专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消除文化上的障碍,提高中专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杨自俭.英汉语比较与翻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2]陈宏薇.新实用汉译英教程[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3]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信阳工业学校)

猜你喜欢

跨文化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海外工程的跨文化管理
中日跨文化协作研究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
论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调解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也谈跨文化研究在中国
解读电视剧“鄙视链”——海外剧跨文化传播中的偏见
论词汇的跨文化碰撞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