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废车寻踪
2012-04-29韩青
韩青
过去,非营运车使用15年强制报废,现在不再限制年限。大量该报废的车辆流向哪里?外行人根本不知道。
报废轿车前保险杠100元,后保险杠80元,前机盖300元,去掉发动机号的发动机每台1000多元……这是呼和浩特市报废车拆车件市场的价格,这些原本应该被切割销毁的配件,竟然又重新回到了市场上。
报废车流向了哪里?
北京市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总经理迟亦枫告诉记者:“北京市的大部分报废车都流入了不法二手车商手中。”
某报废车回收公司经理告诉记者,2010年到达报废年限的出租车达4000辆,这些车辆有几种规避报废拆解的办法,一是在未达到报废年限前,提前转为非营运车辆;二是充当黑出租车使用;三是由城里下乡,成为农民短途使用“马车”。
这部分车辆占到应报废拆解车辆总数的25%,还有35%的应报废拆解车辆,通过收购站、地下拆解公司等途径消化。这就使的报废拆解车市场形成了实际的三足鼎立态势。
车主胡先生告诉记者,他在二手车交易市场了解到,像他这辆有着15年车龄的“老爷车”,市场给出的价格在万元左右。“我向那些收车的打听过,这样的老车很有市场,一般都被卖到城乡接合部,或者卖给驾校当练习车。”
不为人知的尴尬
2012年1月6日,市民李源拿到北京市汽车解体厂有限公司开具的《报废机动车回收证明》和《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注销机动车登记决定书》之后,匆匆地将它们夹在自己的公文包里,快步离开了北京市汽车解体厂。他甚至没有注意到正在倒车的红色的叉车。就在前几天,就是这辆叉车,将他开了11年的桑塔纳前窗敲碎,然后高高挑起,运往了这辆老旧汽车的最后一站——拆解区。
尽管为了报废这辆车,他已经是第二次来到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百善镇百善村西的北京市汽车解体厂。但是他仍然觉着这里既神秘又冷清。
但实际上,对于远离昌平城区的百善村村民来说,这里再普通不过了。北京市汽车解体厂有限公司的牌子就架在解体厂内临着公路的一排平房上,蓝底白字,并不显眼。如果是在夏天,路边繁茂的白杨就会使牌子“犹抱琵琶半遮面”。北京市汽车解体厂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李国勇就在前排平房内办公。
“这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市场。”李国勇感叹道。市场虽好,但对于北京市汽车解体厂来说,却是镜花水月。“即使满负荷运行,我们一年也接收不了1万辆报废车,大概也就八九千辆。这还是由于2011年10月份政府支持进行了部分升级改造。”
“我们这个解体厂成立于1984年,可能也是中国最早的汽车解体厂。虽然是在正规的国企里工作,但李国勇却没有一般国企员工的那份光荣。“家人没人承认我们这行也是属于汽车圈的。一般亲戚朋友们问起来,我就说自己是收破烂的。”李国勇幽默地说道。
李源也对记者表示,当自己决定报废汽车的时候,身边竟没有一个人知道怎么办手续。“后来我在网上查,查到了这个报废厂,但是那个网页太粗糙,开始我还以为是假的呢!那个网页上自称是‘历史最久,规模最大、诚信最强、服务最优、管理最严的国营报废汽车拆解企业,但是注册资本只有1000万元,正式员工才53个人。
记者打开北京市汽车解体厂网站的首页,发现其右下角的计数软件显示着“您是本站第7316位访客”。在友情链接一栏,只有车辆信息政府网站和车辆信息查询网站。在行业动态里,只有2008年的三条政策消息。
靠政策吃饭
和生产、销售汽车的环节不同,报废汽车行业要“靠政策吃饭”。“政策不好的时候,我们的日子非常困难。”在李国勇的记忆中,最艰难的日子要数2008年奥运会那会儿了。“不知道为什么,车源就突然少了。”但是捱过那段日子之后,好日子又来了。2009年,北京市开始大规模淘汰黄标车,政府给出了比较优惠的补贴,“我记得那时候算上政府补贴,我们报废厂的报废残值,再加上购买新车时的厂家让利,总体能够得到两万元左右的实惠。那一段时间我们的情况比较好。”就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由于8月份政府出台了老旧机动车淘汰补贴政策,下半年的情况就比上半年好很多。
即便有多方面的政策支持,但是在李国勇看来,报废车行业依然在走着恶性循环的老路子。“在2011年之前,国家对报废车厂有返税政策。最多的时候是100%的返还企业所得税,后来返过60%,直到2011年,国家取消了返税,我们的负担就更重了。这些年我们的技术一直比较老旧,需要更新换代,但是没钱,只能进行粗放型生产,导致效益低下,再生资源利用率低,企业负担进一步加重,就更没有钱进行技术升级了。在北京的9家解体厂中,我们还算比较大型的,那些小型的厂子你就可以想象了。”
惊讶的日本人
“别看这9家解体厂位置都挺偏僻,这已经算不错的了。在外省市,可能一个省也就10来家。”李国勇对很多人的“无知”和“懒惰”非常无奈,“常常有熟人问我怎么报废汽车,我一五一十告诉他应该带着什么证件怎么办手续,过一段时间再问,已经去二手车市场当二手车卖了。再问原因,就是嫌我们解体厂远,偏僻,而且办手续麻烦,拿的钱不如二手车贩子给的多。
在这方面,日本人的严谨和主动曾经让他非常惊讶。“有一次,日本大使馆的车来报废,我一看,也就开了六七年,车况非常好,放到二手车市场上肯定还能卖个好价钱。但日本人就送来报废了。每个程序他们都非常认真,取得报废资格后,亲眼看着汽车被压扁,拍照之后才离开。”
但他们也曾经让日本人吃过一惊。由于目前正在和日本谈技术合作的事情,李国勇接待了日本报废车厂相关的人员。“当对方听说中国解体厂收报废车还要付钱、国家还要给补贴的时候非常惊讶。”日本的同行告诉李国勇,在日本,消费者报废汽车是要支付一定费用的。因为报废车厂处理报废汽车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污染物,消费者要为此付账。如果私自拆解汽车造成环境污染,罚金非常重。不仅如此,日本消费者在购买新车的同时,就要缴纳回收再利用费。
除此之外,中国报废车厂技术的粗放也让日本人感到惊讶。日本报废车的再生资源利用率能够达到80%以上,而中国只能达到日本的一半,甚至不到一半,“也就3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