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关系

2012-04-29鲁宁,旷亮

教育教学论坛 2012年42期
关键词:关系传统文化作用

鲁宁,旷亮

摘要:当今时代,文化对一个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它既是构成综合国力的主要因素,同时亦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凝聚人心、陶铸国魂、开拓创新所赖以依靠的重要精神资源。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源头活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研究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从中挖掘、继承并弘扬优秀文化因子,对于推动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工作具有重要的学术和现实价值。

关键词: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系;作用

中图分类号:G05?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42-03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面临严峻挑战以及各种复杂环境屹立不倒、百折不挠的力量源泉。传统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丰厚的智力资源,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坚实基础。反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又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两者并行不悖、互相促进。

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源头活水

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给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在特定的民族文化环境中积累起来的。任何时代社会意识的产生与发展,都要以前人所贡献的思想材料为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吸收并借鉴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才能逐渐获得人们的理解和认同。

1.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来自异域的理论,想要在中国的文化土壤里生根、开花、结果,并上升为指导思想,就必须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使之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中国特性”和“中国气派”。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相通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人本性。中国传统文化一直侧重于对人的高度关注,并将人放在价值观念指向的主体位置上。儒家学派首先将人的世界与物的世界区分开来,强调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互为因果的。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与马克思主义重视人、关心人、突出人的精神是一致的。例如: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同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相结合,形成了“民众的大联合”理论。

其二,和谐性。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观,亦即大同、小康社会的理想,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民主性精华,也是最具有现实生命力的人文思想。传统文化的主干——儒学的核心就是“仁、义、礼、智、信”,这六个方面充分表达了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整体有序发展的价值目标和良好愿望。正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观与共产主义理想有着相似之处,在马克思主义早期的传播中,其作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文化软环境”,拉近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距离。

其三,实践性。众所周知,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中国传统文化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实践概念,但其所呈现出的力行意识与注重实践的品格相符合,特别是儒家学派大都是力行主义或重行主义者,反对纯粹求知之可能。马克思主义把科学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在一起,融汇了中国传统哲学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务实知行观,才使中国民众有了天然的革命传统,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革命斗争的理论。

2.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国传统文化以其博大精深的特质,构成了“中华文化圈”的精髓,是中国人民五千年来经验和智慧的结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正是基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才逐渐成为引导全体民众奋发图强的精神共鸣。从二者的相通性来看,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

其一,两者都具有共同的目标诉求。中国传统文化的目标诉求主要体现在浩如烟海的巨著典籍中。如《礼记》云:“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孟子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中国历次农民起义的口号大多是“均贫富,等贵贱”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则是通过发展市场经济,完善民主政治,弘扬优秀文化,努力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大国,最终达到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形态。这其中的公平、正义等精神,都是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的共同目标诉求。

其二,两者都承载着可贵的人文品质。《易经》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史记》中“孙子膑脚,以成兵法;左丘失明,阙有国语”的赞叹等,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所提倡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再比如,传统文化中“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思想体现出了团结统一、顾全大局的崇高美德。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所推崇的“与邻为伴,以邻为善”、维护国家统一、构建和谐世界等思想不谋而合。

其三,两者都有与时俱进、和谐包容的风范。中国传统文化讲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坚持学以致用,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结果。中国传统文化海纳百川,显示了极强的包容性,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则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中借鉴吸收人类社会一切文明成果,提倡文化和价值观的多样化和谐共存。

3.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思想基础,而民族精神则是传统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其中,团结统一精神以华夏文化为准则,不狭隘,不排斥,兼容并包,折射出以“国家统一为乐,以江山分裂为忧”的价值取向。爱好和平精神承载了传统文化中“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价值观,将“讲信修睦,尚辞让,去争夺”作为处理天下大事的重要原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自强不息精神以中华民族压不跨、打不散为榜样,维系着国家主权和人格尊严,不论在革命战争抑或和平发展年代都表现出了巨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最佳契合点,存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当中。从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到1840年鸦片战争拉开中国近代史序幕,使得中西方文化产生交融碰撞,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后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观,到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到江泽民同志提出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胡锦涛同志大力提倡的科学发展观等,都显现了传统文化在不同历史条件下所体现出的时代性精神。这种时代精神是被全体社会成员普遍认同和接受的价值取向,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本质上是相互交融的;这种时代精神已经深深融入到中华民族的品格和气质当中,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4.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仅集中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同时还继承、发扬了传统文化的精髓,明确了当前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契合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爱国思想世代相传。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传统。从司马迁的“常思奋不顾身,而徇国家之急”,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直到孙中山的“天下为公”等,这些崇尚爱国主义的民族气节,是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个人、国家与民族关系的准则,表现出了一种“为公尽忠”的大义精神。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思想不仅是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而且在以“八荣八耻”为基本内涵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中也被赋予了新的内容,成为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思想基础。

其二,集体观、义利观流芳百世。“八荣八耻”中“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等思想,其实质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集体观和义利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君子义以为上”等都是为人称道、耳熟能详的历史名句,突出了古人所追求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崇高理想。现代国人则将这种无私奉献、勇于牺牲的精神演变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集体主义高尚情操。当前,日趋泛滥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正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冲击着社会主义道德底线。以“八荣八耻”为基本内涵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则要求人们从传统的集体观、义利观出发,重塑道德理念,培育一种顾全大局、重德尚义的价值选择。

其三,以艰苦奋斗促科学发展。勤劳勇敢、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延续的优良传统,古人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就是告诫后人不可虚度光阴,要抓住机遇有所为有所不为。以“八荣八耻”为基本内涵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表明,劳动不仅创造物质财富,而且创造精神文明。胡锦涛同志曾指出:“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①以艰苦奋斗促科学发展,就必须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做到科学分析、合理规划,走一条务实奋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几乎所有国家的核心价值体系都与本国的文化土壤、时代背景联系在一起,并形成了具有本国文化特色的价值目标、理念、规范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非对传统文化的全盘继承,而是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是对传统文化在当代的继承和创新。

1.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与马克思主义相通、相近、相容的内容。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唯物论思想、辩证思维方式、经世致用的求实精神以及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等社会理想,都使得它能够顺利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融合,并最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首先,毛泽东思想在形成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表现得非常充分。以“群众路线”为例:西周政治家周公提出的“敬德保民”思想,开启了中国民本理念的先河;孟子主张“民贵君轻”,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政得其民”的历史兴亡规律;荀子进一步倡导“君舟民水”的治国哲学,都被毛泽东思想改造成为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其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等理论也充分吸收并融合了传统文化中“贵和尚中”的思想。例如:孔子在创立儒家学说时就十分重视“和”的价值与作用,他主张“以和为贵”,把“和”视为做人处事、治国理政的价值判断标准。孔子的“和同”思想,既承认差异,又要求和合,通过互补互济,达到事物的矛盾统一,从而形成和谐有序的社会状态。这些思想被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加以吸收和利用,形成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的崭新理念,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对传统文的继承和创新。

2.在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形成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包含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等内容,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包含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等内容,这两者都反映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从民族精神与传统文化来看,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对中国的和平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儒学思想家以济世安民为己任,他们关心国家、关心社会、关心人生,他们充满了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譬如:明朝东林党人倡言的“风声、雨声、读入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正是对儒家入世精神的真实写照。从时代精神与传统文化来看,中华文明历来注重自强不息、革故鼎新,从而奠定了中国文化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优秀品质。不论是从思想观念到政治制度,从科学实验到发明创造,没有改革创新,就不会有人类文明的进步。正是在华夏民族富于开拓进取精神的推动下,中国不仅以诸子百家思想、“四大发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等伟大创造闻名于世,而且还以不断变革创新的实践探索,在当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展现了全体人民的昂扬斗志。

3.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发展进步中,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一个艰巨的系统工程,它同样需要继承前人道德体系中有价值的因素并加以发展创新。当前,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反映了社会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对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系统总结。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了中国古代的“知耻”文化传统,吸收了古代思想家所提出的“仁则荣,不仁则辱”、“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等荣辱理念之精华,并把这些内容改造成为易懂易记、朗朗上口的“八荣八耻”思想。与此同时,社会主义荣辱观又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创新,为传统文化实现当代价值的转换起到了积极作用。在表现形式上,社会主义荣辱观突破了传统道德体系中主要以“耻”来阐述荣辱观的局限性,把“荣”与“耻”这两个古老的传统道德概念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结合了起来;在具体内涵上,社会主义荣辱观突破了传统文化中把荣与辱仅仅作为道德范畴的局限性,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总体高度出发,丰富和拓展了荣辱观的内涵与外延。总之,社会主义荣辱观摆正了个人在他人、社会与国家中的位置,表现出人格的自我创造性转化,体现了传统文化深刻的生命意识和精神诉求。

注释:

①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西柏坡精神学习读本[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53.

参考文献:

[1]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王爱平,张红珍.社会主义荣辱观与中国传统文化[J].理论界,2007,(1).

[3]陈新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4]潘维,玛雅.聚焦当代中国价值观[M].北京:三联书店,2008.

[5]唐晋.论剑:崛起进程中的中国式软实力[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关系传统文化作用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