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焦作:铁棍山药价格下跌
2012-04-29魏萍
魏萍
河南省焦作市铁棍山药是四大怀药之一,是药食同源的精品,是受国家保护的原产地产品,产品远销韩国、日本、新加坡、美国、德国等地,享誉海内外。
铁棍山药的核心产区是临近沁河的粘土地带,是由土质决定的。种植基地主要分布在焦作市的武陟县、温县、沁阳市、博爱县,2012年种植总面积约63000多亩,产量约5670万公斤,较2011年种植面积有所下降,目前已经进入收获期,部分山药已经开始上市销售。产地价格在4—5元/斤,市场价格在6—7元/斤,市场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降1元左右,与2010年产地价格为9元/斤左右相比,价格下降幅度达20%。
面积略有下降,成本投入增加
2010年铁棍山药价格大幅走高,导致2011年铁棍山药种植面积大幅度扩大。由于不少农户在2011年扩大种植面积,导致铁棍山药种子缺乏,大量从外省购买,使投入成本大幅增加。今年虽然面积相对2011年有所减少,但与2010年相比仍增加1万亩左右。种植山药投入物质成本和人工费用较大,每亩投入约4500元—5000元。
市场无序竞争导致价格下降
1.消费群体的特殊性。铁棍山药虽然早已为国内外熟知,但是由于并非日常消费必需品,其消费群体较少,且有一定的稳定性,面积和产量的增加,必然导致市场的相对饱和,这是价格降低和市场滞销的原因之一。
2.市场销售鱼龙混杂。由于近几年来焦作市对铁棍山药只注重对外宣传而忽视了对地方品牌的保护,加上销售渠道的混乱,导致大量来自山东、河北等地的山药冒充焦作铁棍山药进入市场。而外省的山药产量高、生产成本低,虽然也称铁棍山药,消费者从外观上也很难与焦作的怀山药区别,导致鱼目混珠,甚至个别商户受利益驱使,从外地收购山药到本地销售,扰乱了市场秩序。
3.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虽然近几年来,焦作市大力发展四大怀药合作社,并且有铁棍山药生产加工龙头企业,但是,与大面积铁棍山药发展形势相比,仍远远没有跟上生产形势的发展,大多数农户仍属于自种自收的松散状态,多数农户路边摆摊销售的现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
积极采取措施,拓展销路
1.加大宣传力度。目前,铁棍山药出现的困境已经引起焦作市政府及有关县市的高度重视,加大宣传力度,多方采取措施,及时为农民拓展销售渠道。
2.积极组织商户收储。铁棍山药适宜恒温储存,目前当地政府与有关市场进行积极沟通,组织商户做好铁棍山药的储存准备,一旦市场销售形势不好,可组织恒温库储存部分山药,错过销售高峰。
3.积极组织物流配送。组织长期从事铁棍山药物流配送的企业与农户直接对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新客户,开拓新渠道。
4.组织加工企业搞好深加工。组织山药饮品、山药休闲食品等深加工企业在上市旺季尽量多收购,解决目前的市场困境,提升产品附加值。
5.规范市场秩序。联合工商、质监等部门,加大市场执法力度,打击假冒焦作市铁棍山药的违法行为,净化市场。
6.加大对市场的整合力度。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促进铁棍山药的市场整合,提高铁棍山药的组织化程度,确保焦作市铁棍山药地方品牌健康稳定发展。
(作者单位:河南省农业厅市场与经济信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