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何时能对市场说不
2012-04-29张合成
张合成
农户是农业经济的市场主体,其经营能力的提高是市场经济体制形成的标志性目标。1978年以来,在计划经济体系下、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这一问题还不突出,农户用不着考虑销售问题,但统购统销制度的取消把农户直接推向市场,农户开始面临农产品销售的难题。试想,当一个不会游泳的人被推入大海之后会怎样窘迫。
农户何时不靠上门收购?农民抓生产在行,专注于扩面积、提单产,至于鲜活农产品卖给谁则无从下手。他们靠去年的行情决策,产量多了没地方储存,指望可能上门的收购商拉货,收购商给多少钱只能卖多少钱,不然只能烂在地里,损失更大。
农户何时能有议价权?农产品流通过程涉及的市场主体一般包括农户、中间商、零售商和终端消费者。与中间商、零售商相比,农户在定价中处于明显弱势。其原因在于,鲜活农产品一旦大量上市,其不耐储藏性让农户难以在议价中占优势。而中间商、零售商则在收购上具有较大的选择性,价格变化对后两者更为有利。当价格上涨时,中间商和零售商获取较大利润;当价格下跌时,中间商和零售商也可争取利润弥补成本。鲜活农产品价格变化不能再生产时,价格放大效应明显。
农户何时能对市场说不?解决农户营销能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农户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就是要告诉农户,让农户看得见、听得懂、用得上。
二是农户的田头窖储能力。应支持种养大户建设简易田头窖储设施,对农户租用仓储保鲜设施给予补助,延长鲜活农产品的保质期和销售期,实现均衡上市,错峰填谷,增强市场调剂能力,化解大量集中上市风险,确保农民收益。
三是农户的直销配送能力。直接组织农户和专业合作社送到社区。
四是品牌创建能力。对生产者来讲,品牌就是市场,品牌就是效益,品牌就是质量安全。有品牌的白菜卖30块钱一棵,没品牌的白菜只有2元一棵,差距就是这么大。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推进农业品牌建设的培训力度。
农户营销能力提高之日,就是农户能对市场说不之时。
(作者系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