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县:打造全新生态农业
2012-04-29许兰武
许兰武
河北省平山县,因“西柏坡”而出名,但它的农业大县地位一直没有改变。过去,这里有的是荒山,如今,荒山变成了花果山,并在花果山上演绎着农村风情体验园。
荒山成了花果山
11月2日,李泽民从仓库里拎出几箱绵核桃(因核桃皮薄而得名,记者注),利索地拆箱后,捧出核桃,让前来调研的专家们品尝。
李泽民现年58岁,是河北省平山县有名的农业种植高手。11年前,他在平山县回舍镇西部和温塘镇东南部承包了多处山丘,共计1万多亩,全部用来种植各种山果,绵核桃是其中之一。他栽植核桃树面积达5000亩,是平山县有名的核桃大户。
另外,经过数年扩大再种植,红枣的栽植面积也已有3000亩,中华寿桃、樱桃、板栗、苹果、山楂、花椒、杏等果树2000亩,令人惊叹的是,适应我国北方地区生长的果树品种在这里几乎一应俱全。而近200平方米的仓库也建在了山丘上,用来储存李泽民和其他村民在山上收获的各种山果。
“每年四月至十月,这里都有瓜果飘香。几乎天天都有游客、考察团来。”李泽民对近两年县里的新变化满是感慨。他承包的万亩荒山真正变成了花果山。
现如今,他又开始率先一步向高效农业和生态农业转型。不过,这其中的艰辛只有他最清楚。
投资2000余万元后,李泽民完成了大口井、水电配套设备、蓄水池、环山路的修建和输水主管道的铺设,并分区域实现了山水林间道路的高标准治理,上万亩的水果林木成了当地有名的农业示范基地。
基地现有职工55名,辐射带动周边农民人数达2000余人。基地设有繁育中心、质量检测中心、技术服务中心、农资供应中心及产品综合加工厂。李泽民还计划建设一座核桃油加工厂,规划扩大基地服务功能,使每年前来参观学习的人数突破万人。
在过去的几年里,国家环境检测部门的专家曾经三次对基地水质、土壤和大气等诸多因素进行了监测评价,各项指标均达到了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生产环境标准。当绿色有机食品已成为当今国际食品的主要发展方向时,李泽民早已看到了这其中广阔的发展前景。
“集种植、休闲、观光、培训于一体的高效农业,是今后都市生态农业的发展之路。平山县可以充分发挥靠近省会城市石家庄的区位优势和首都经济圈的辐射作用。”国家农业部专家孙文龙为平山县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孙文龙指出从荒山的地形、坡向、土质来看,这里均适合发展果树经济,一些山地还具备生产绿色食品乃至有机食品的天然条件。国家发改委专家郭宁林也建议加大投资力度,将该项目建设成河北省同类生态条件的样板示范园。并建议种植畜牧草及爬墙虎等植物,提高荒山的整体绿化效果。
农村风情体验园
打造“五龙山农村风情体验园”是李泽民近些年的主要任务。
随着基地建设的逐步发展,李泽民不断加大对基地各项设施的资金投入力度。新建了400平方米的科普展室,为当地农民传授各种果树的嫁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并在基地比较明显的地方还设置了科普知识展板,不定期发放多种种养技术宣传资料,累计已达3万余份。他还为当地农民开设种植技术的培训课程,先后培训3000多人次。
2011年6月,李泽民的明珠农林综合开发公司被河北省粮食局军供粮油服务中心确定为“河北省军粮特供绵核桃基地”,并举行了揭碑仪式。得到认可和支持,李泽民的干劲儿更足了。
在平山县,从生态农业中嗅到商机的又何止李泽民一人。据了解,目前已有多个投资方准备在这里投资开发农业旅游新项目。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发展供应性基地更适合平山县的农业发展。”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成说,并建议平山县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发展农村风情体验园。平山县距石家庄30公里,距北京260公里,地处省会1小时经济圈,更易接收环京津,环渤海区域的辐射。
“农村风情体验园是农业的最大附加值,平山县应该充分利用好‘西柏坡这个品牌,把旅游和农业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稳定持久的产业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宏春建议说,“走在小康生活的大道上,少数人还有要吃好的诉求,农村风情体验园就是一个很好的去处,相信农村风情体验园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温泉无火地中生”是平山县的胜景之一,在这里,温泉源源不断。其中,温塘温泉人文历史悠久,相传汉武帝曾在此疗疾,被誉为“宝泉圣水”。这里的温泉出水温度常年保持在60—70℃,含有3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是国内外罕见的高温弱碱卤化硫酸盐氡泉,平山县的温泉城已成为北方知名的休闲、度假和疗养中心。旅游与生态农业的紧密结合将使平山县发展农村风情体验园成为可能。
做大生态农业
从水系特点看,平山县是石家庄市最主要的进水口,地处太行山东麓。平山县始终把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放在首位,天然秀美的生态环境和连片的生态农业,再加上荒山变来的花果山,为当地农民带来了不可估量的财富和发展空间。平山县 210万亩绿色长城已成为河北省省会石家庄的天然生态屏障。
平山县农牧局局长闫军国告诉《民生周刊》记者,平山县连年实行林木禁伐和封山禁牧政策,特别是近五年来,太行山绿化、退耕还林、万树进村、村庄绿化等造林绿化项目相继实施,全县造林面积以年均10万亩的速度递增。自2008年5月至今,岗南水库年均向省会供水达0.84亿立方米,水质全部达到2类饮用水以上标准,其中1类水质月份达10个月之多。
为了切断制污排污的根源,建立绿色长效机制,平山县强制淘汰、关停污染企业上百家,推进县内传统支柱企业向生态型、循环型转型。平山县政协副主席左小英透露,近些年,平山县出台优惠政策,大力扶持核桃、中华寿桃等八大农业特色产业。到2011年底,核桃种植面积已达40万亩,实现了“人均一亩核桃林”的目标。目前,全县林业总产值已达4.3亿元;绿色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合计21万亩;拥有10个国家4A级景区和20多个旅游景区(点)。
今年,天柱山中华寿桃喜获丰收,当时游客络绎不绝,价格每斤15元,部分优质品可达每斤20元,这样的价格仍然供不应求,100多亩中华寿桃被一抢而空,创收近百万。
闫军国透露,2013年平山县将进一步加快特色农业与旅游的结合,发展乡村风情体验游。争取两年内建成一个3A级以上的特色农业旅游区。
今年9月公布的卫星图片显示,平山县已成为太行山东麓最绿的地方。全县野生动物数量和种类恢复性增加,到“十二五”末,该县森林覆盖率将达57.17%以上,林木绿化率将达75%。平山县生态高效且富有农村风情体验园的农业经济正日益形成,未来,平山县与农业相结合的旅游新形式将带给游客全新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