禚振西:考古界的铿锵玫瑰
2012-04-29赵镁
赵镁
考古专业科班出身的禚振西老师,由于领导了耀州窑的发掘与研究,注定了她的一切包括生命都与耀州窑联系在一起。从事考古51年,从1973年以领队身份进入耀州窑发掘现场到退休后依然工作在第一线,禚老师认为她是幸运的。因为在她眼中,耀州窑从发掘到建立博物馆,始终是一个团队在工作,许多人的付出,都成为了耀州窑荣誉金字塔的基础,而她却幸运地成为了这荣誉金字塔的尖顶,与耀州窑一起载入史册。
对禚老师而言,耀州窑是一个难得的平台,让她的考古工作有了研究的基础,使其工作充满了乐趣,并与古陶瓷的研究结下不解之缘。如果说耀州窑是工作也是使命,那么古陶瓷的研究则丰富了她的考古内容,提升了耀州窑在学术上的贡献与地位。她在《耀州窑考古记事》中如此写到:“自己拿在手上,总有一种爱不释手又怕捏碎的感觉。现在撰写对往事的回忆,虽然已经事隔近五十年,但每每想起当初对这些耀州窑刻、印花青瓷的喜爱和着迷,仍然十分激动。这些事虽属偶然,但偶然中往往孕育出必然,我和耀州窑的缘分正是如此。”
考古之乐在于发现
考古总是与历史相联系的,禚老师说她喜欢考古,就是因为通过考古,能够让埋藏在地下不为今人所知的古代遗迹、遗物得以再现,使后人了解到我们的祖先在古代是如何生产和劳动创造的。考古学者可以与历史进行超越空间与时间的对话。通过文献的记载与符合历史发展的逻辑推理,在考古中了解当时的文化背景、民俗习惯、社会形态以及技术经济状况等等。
1973年5月,在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现更名为陕西考古研究院)资料室曾观察和学习泾渭考古队整理8万片耀瓷标本多年的禚振西,终于可以亲临耀州窑遗址主持该窑址的田野考古了。这支由禚老师领队、三个人组成的考古队,当其在遗址现场工作的时候,从未见过大学生的铜川灯泡厂的职工都跑来看,最后某些人的结论是,“什么女大学生,还不如农民挖土;来乡镇挖土,还不如在城里扫地”。可见考古工作环境的恶劣,当地考古工作条件异常艰苦,睡觉都是与灯泡厂的女工倒班睡,吃的是一半杂粮一半细粮,连青菜也没有。白天,考古队与几个民工一起进行发掘,晚上就洗瓷片写发掘日记。
然而,在采访中禚老师告诉记者,考古过程虽然很苦,但是通过对地层的分析,对这些出土文物的查证与对比判断,能不断发现问题,并且通过学习和研究不断解决问题,乐趣就在于此。她还介绍了耀州窑的概况:耀州窑地处西北地区,属于北方瓷窑,当时北方瓷窑在唐代多数烧白瓷,南方才烧青瓷。耀州这个地方的土适合烧黑瓷,但是黑瓷在造型和技术造诣上难以取得高档瓷器的成绩,难有成就,用现代的话说就是难以形成品牌,所以要发展就要创新。而我们知道,耀州窑是一座历史名窑,其连续三个朝代为贡窑,如此成就,得益于其技术的创新与精益求精。为了创出自己的品牌,耀州窑学习了水平最高的越窑青瓷烧制技术,并且它不是简单地模仿和复制,而是将本地特有的文化、地质、交通等优势发挥出来,创新制作工艺,树立自己的青瓷特色,创出了自己的品牌。到现在,耀州窑已有近1400年的历史,在宋朝时,它的规模空前,有“十里窑场”之誉,它的产品“巧如范金,精比琢玉”,烧制瓷器品种多样,跨越白、黑、青瓷等等,既有贡品,也有民品。根据考古发现的资料来看,唐代耀州窑之所以有如此成就,与其当时优越的大唐国都长安京畿窑的地理位置是分不开的。当时的长安是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会,唐代耀州瓷图案多样,造型丰富,技术精湛,烧制工艺先进,瓷器产品精美,得到了当时人们的认可,从而盛极一时。
禚老师说:“考古一点也不枯燥,考古之乐就在于通过出土的东西发现历史。尽管耀州窑已发掘这么多年,也出版了许多学术成果,但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还不少,只要坚持并且用心,还可以发现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并写出许多著作来。”在《耀州窑考古记事》中,禚振西老师还写到:“正是耀州窑的考古工作赋予了我学术生命,使自己大半生的奋斗和追求完全融入其中。”
工作之美在于兴趣
今年是禚振西老师从事考古工作51周年,半个多世纪的考古生涯,没有让她感到劳累,而是越来越投入。记者大致将禚老师的工作分成四部分:第一,考古发掘与研究;第二,陶瓷考古;第三,著作和报告文献的编写;第四,是陶瓷文物鉴定。除了耀州窑的考古与研究工作之外,禚老师还担负了陕西省文博单位馆藏文物鉴定等工作,并且还兼任了多家高校、文物鉴藏类专业杂志和网站的专家顾问等等。社会职务繁多,荣誉也有很多,但禚老师作为古陶瓷研究的名人、专家、学者,却对金钱与生活的态度比较简单。
在她心目中,现在主要的工作就是耀州窑的考古和研究,还有与儿子合作的“陕西古瓷窑调查”课题。有人说,禚老师对于事业的追求太强了,以致于这么一大把年纪还工作在第一线,那么辛苦,难以理解。但是禚老师作为一名考古学者,却不以为然,因为她有属于自己的看法。采访中,她不止一次地说到,自己学了考古这门学科,在古陶瓷研究上又有了些经验与心得,并且懂得了一些技术,如果不趁着自己有生之年尽可能加以调研考察,一些尚未发现以及尚未纳入文保单位范围的古窑址和地方窑在全省各地迅速发展的基本建设中容易毁废了,就会没有了。将自己所学和所积累的知识,用于自己喜欢的工作中,就能做到坚持。而坚持最终会有收获,快乐就在于其中,澄城窑、白水窑、凤翔窑、彬县窑、韩城窑、丹凤窑……一个个新调查发现的古窑址不断填补着陕西古代陶瓷史上的空缺。
禚老师为记者回忆起1984的事情⋯⋯那年夏天,她和丈夫杜葆仁同时任领队,共同主持了此次长达十多年有计划、有目的的耀州窑大规模科学发掘工作。禚老师于上世纪70年代负责耀州窑黄堡窑和玉华窑场的发掘,后又担负《中国陶瓷史》陕西编写组的工作,再后来又到国内各大窑址或省博物馆进行详细的考察……基于这些,禚老师提出了从陶瓷工艺流程和中国陶瓷的角度来观察和衡量耀州窑的考古发掘研究目标,搞清耀州窑的整体内涵和发展历史。
学习总是与工作相辅相成的,因为要解决在研究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就需要查考许多文献资料。为了完成整个考古发掘的工作,就要培训学员。发掘现场最少的时候有20多人,最多的时候有100多人同时工作,这些学员都是在工作中由禚老师以及考古队的研究人员边发掘边教学,从而培养出来的。有了专业的知识,发掘工作效率就大大提高了,收获的成果也越来越多。
与丈夫一起发掘耀州窑的那几年,是禚振西老师最兴奋、也是收获最多的几年。因为在他们夫妇二人的主持下,于2号挖掘区内发掘出了7个并列完整的唐三彩作坊,这是非常罕见的,出土的生产工具、器具以及准备烧制的泥坯等,基本上都还保持原样。随着耀州窑遗址考察的基本完成,竟挖掘出珍贵文物上百万件(片),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迄今发现规模最大、瓷品种类最多、保存最完整、人为破坏最少的古陶瓷文化遗址。1988年元月,黄堡镇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我国古耀州瓷发掘及研究基地。
如今,斯人已去,禚老师的丈夫已辞世十多年,但是在她的记忆之中,工作的快乐就在于共同的兴趣所在。丈夫和她一样也是陕西省考古所的研究员,虽然他仅是高中毕业,不是科班出身,然通过努力,同样取得了研究员的职称,同样与禚老师一起,经历了耀州窑历史上最成功的这次科学发掘,使禚老师被推到了耀州窑荣誉的顶峰,她也因此被铜川市政府授予“铜川荣誉市民”称号。确立了耀州窑在中国古陶瓷史中的地位,也奠定了禚老师在古陶瓷学术研究上的地位。
生活之美在于简单
禚老师说她出生于一个艺术世家,父母均毕业于国立北平艺专(中央美术学院前身),妈妈是学音乐的,爸爸是教美术的。但是三岁那年妈妈去世了,她要带年仅一岁的弟弟,爸爸带着两个小孩艰难地生活,她从小就尝尽了生活的艰辛。因此,在这半个多世纪的考古工作中,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无论条件有多艰苦,她都很乐观,并且很积极地去面对,从中找到快乐。因为夫妇两人的职业均为考古,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他们都是轮流出去发掘现场工作,禚老师能取得这些成绩,与丈夫更多的包容与付出是分不开的。在那独自领队发掘耀州窑的日子里,每次回到家,看着一个男人带着两个孩子,堆了很多穿脏的衣服,她又会立刻投入到家庭事务中。
禚老师说,她所追求的生活就是简单,工作必备的照相机等工具一定要买好的。家中的事情能让电器做的就买电器来帮助完成。每次回到家,他们一家也会骑车子出游爬山,也会一家人包饺子、擀面条、炒小菜,坐在一起高高兴兴地吃团圆饭。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家里的电器例如洗衣机、电脑等无论多贵,他们家都会在产品出现的第一时间置办齐。为了能容纳下她日益增多的资料文献以及各地考查回来收集的瓷片,她还借钱买了一套大的商品房。
禚老师是一个非常平易近人的学者,乐观、积极的工作态度,简单的生活理念,使现在七十四岁高龄的她依然头发乌黑、精神矍铄、语言有力、步伐稳健。每半个月从铜川的耀州窑博物馆回到西安家中,依然会邀上儿子一家共度周末。她是一个在生活上非常容易满足的人,当1997年被人意外告知到位于英国伦敦的中国领事馆领取英国东方古陶瓷学会授予她的“希尔金奖”(Hills gold medal)时,她才去问别人“希尔奖”是个什么奖。后得知这是为了表彰在东方古陶瓷研究领域做出重大和卓越贡献的学者而设立、禚老师作为第八位获奖人、是迄今首位获此奖的华人学者时,她也仅淡淡地说,这可能与她前一年去英国皇家讲堂演讲有关,总之很幸运。
长年潜心于耀州窑的考古与研究,专注于古陶瓷研究与教学,取得了无数荣誉。当问及禚老师在得与失之间有无遗憾时?她说,遗憾的事是有的,就是丈夫过世得太早了。退休仅两年多,在那两年多的日子里,这边耀州窑的发掘研究工作依然进行,家中又有病重的丈夫需要照顾。每次丈夫总是催着她去耀州窑工作,但每次回来,又认为她丢下自己太久了而感到孤独。丈夫强忍着病痛依然支持着她的工作,而她也在工作与家庭不能兼顾的矛盾中穿梭于两地。据禚老师讲,那两年她瘦了很多。最后丈夫在弥留之际,依然叮嘱她:“但凡有可以工作的条件,要想办法把咱们还没完成的耀州窑的事做完。记着,不能让这个工作划逗号,也不能画成分号,而是要划上个句号。”
为了完成丈夫的遗愿,她如今依然大部分时间还战斗在耀州窑博物馆,战斗在考古工作的第一线。她说,尽管经过这么多年的发掘与研究,耀州窑可写的东西依然很多,可研究的方面依然很丰富。考古就是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禚老师依然在努力,依然在坚持,以前丈夫是她工作的伙伴,现在儿子是她工作的好伙伴。为了完成丈夫的叮嘱,也是为了责任与兴趣所在,她说她将会坚持不懈!
(责编:魏佩)